|
本帖最后由 huanghan 于 2020-3-15 22:58 编辑
这个DT235有个单元曾经罢工。 拧开耳罩,螺丝。 不会焊接,不会修。
这耳机维修偏音来回运费20,维修费25,不想修了。
又拆了下,理了理线。(左侧入线端声音偏小。) 理了下里面的线。(这些金属线四五条,都是金属且裸奔的。)
重新盖上,左侧声音偏小的,似乎正常一点了。在音量里把右侧衰减到80的样子。左侧100。
头几首歌有些塑料感,可能太久没听这个耳机了。
后面听大河之舞踢踏舞版 和 十二乐坊版, 闫学敏 鼓诗。喜欢DT235的乐器质感,比较真实质朴,甚至马头琴和二胡的松香味比较浓烈。鼓也有弹性,有鼓皮质感。听感容易让人兴奋。(DT990 600 DT880 250 听感更理性,但也许是这两个耳机的驱动状态没那么充分。)
感觉NAD D1050驱动DT235很充分,风格也搭配!(这个耳放可以驱动DT990 600欧,风格比较搭配。但是K601 差口气)总体的驱动控制能力,好于价格更高的HD DAC1 (感觉这个淘宝销量还可以的机器,也就这么回事。乐器方面调音还不如NAD D1050正,耳放驱动力,也不如NAD D1050。 推音箱方面,HD DAC1还是不错的)
其实在驱动力方面,NAD D1050 推DT235显然比 DT990 600欧更游刃有余。(这机器推DT990 250欧应该会更好! 手头的DT880 在NAD D1050上效果不咋地。)
NAD D1050 推M1也是,游刃有余。
所以有时候低端耳机越级PK 中高端耳机,差距看起来好像没那么大,其实驱动力也是一方面吧,推响容易,推好难。(推好的状态,声音分离度,动态,人声感情,往往都更充分。)
虽然DT235的低频有点多,但是总体上,乐器的还原,解析,真的是跨级别的存在,除了大编制有点拥挤,有点乱。 人声其实还不错,一点也不远。(驱动到位了。)
DT235仍然有拜亚动力质朴的部分,虽然低频已经向流行妥协,搞得整体协调性下降,不伦不类。没听过老拜亚,不知道如何。
听赵鹏的歌,爽。 AKG系列听赵鹏大部分比较别扭!AKG的男声温文尔雅走向,相对来说K601的男声在AKG里没那么偏科。
DT235在我红米K20PRO上试了下,也还行,但多听几分钟就燥, M1也是类似的情况。另外低频控制力上,手机还是比 NAD D1050差不少,肥大略轰头。
K20PRO 推250欧的DT880居然还不错!(至少不太燥,高阻有优势?) 推DT990 600欧,音量最大也能听!(出乎我意料啊!毕竟手机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