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R1到MR1 V2,这款享声经典的移动旗舰型号在国内可以说让不少烧友印象深刻~
而就在近期,MR1 V2又在宝岛台湾火了一把:
“声音宽松的随身新选择!”
在台湾知名音响杂志新视听杂志特刊——疯耳机上,刊登了关于MR1 V2的详细综合介绍!牌面十足的感觉~在此,就为大家带来正文内容:
来自中国南京的SOUNDAWARE享声音响,在本地音响市场的知名度正慢慢升高。在许多桌上型耳机发烧友的讨论区中可以看到热烈讨论。SOUNDAWARE其实也成立一段时间了,原厂在研发数位音讯处理、电源设计、操作系统架构等均有十分强悍的实力,也一直致力于开发多种高品质的数位音讯重播设备。在中国以及世界上许多致命的音响媒体中,SOUNDAWARE的产品也陆续获得了不少奖项与正面评价,甚至也拿到由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耳机分会所评选的“中国十大HIFI耳机与数位音频品牌”之殊荣;相信这些对于其真实力的诸多肯定,绝对也值得国内的耳机发烧友们继续密切关心。
全面进化
这次要介绍的是SOUNDAWARE旗下推出的DAP,型号为MR1 V2;在之前,原厂最富讨论热度的机种为旗舰M2Pro,是更高阶的产品,而这款MR1 V2的前身MR1,当初的定位其实是与M2Pro一起被视为是品牌的“双旗舰”,因为其也搭载了众多高规格的硬体设备、以及拥有广泛而强悍的支援性。那新推出的这款MR1 V2与前代MR1有哪些差异呢?
首先,MR1 V2更换了全新的电路设计,以全新的FPGA演算法,主要是采用君正JZ4775作音讯主控晶片,通过DSP处理后的数据交由FPGA晶片处理,让MR1 V2能支援DSD128的音讯重播。再来是对电源方面有所大幅优化,采用了高阶器材规格下放的参考级电源,搭载更顶级之元件,内阻小于十毫欧姆。另外原厂资料也提到,在内部时钟以及时钟的供电上均有进化,最终能使音讯重播的品质更细致、稳定。
令人惊艳的超多功能
器材内部的进化简单讲完,再来看外部的新规格。MR1 V2外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让人想起苹果iPod Classic的圆盘状环形按键,这次MR1 V2也有替这个元件作操作逻辑上的优化;不过这个按键不像iPod Classic可以滑动,而是以传统定点按压的方式来进行选择,而实际使用起来整体的操作十分顺畅。
MR1 V2不是普通规格的DAP,它还搭载了3.5mm单端与平衡耳机输出,也有附上3.5mm平衡转4pin XLR转接线,可以直接接上如Sennheiser HD800这类的旗舰耳机使用。同时,它也有附上两个3.5mm转接一个HDMI公插的转接线,可以接至一个原厂的配件,就能将MR1 V2以SAW_Link的传输方式,将数位讯号输出给其他设备使用。除此之外MR1 V2还有micro USB输入端子,而其存储音讯的方式为两个Micro SD卡插槽(原厂规格称为TF卡),让使用者能自行扩充容量。
在无线功能部分,MR1 V2也搭载蓝牙(支援APT-X)和WIFI无线传输晶片,可以在同个网域内,以DLNA或Airplay的方式无线传输音讯,可说是拥有极为方便且主流之聆听模式。
饱满宽松有魔力
本次以Sennheiser ie800耳机连接MR1 V2开听,我发现MR1 V2最吸引人的声音特质,就是极为宽松,下盘超稳,听起来有种“用推力足、声音暖的扩大机驱动两声道喇叭”之感受。无论是流行音乐、大编制管弦编制的电影原声带,或是配器简单以人声为主的软体,MR1 V2的表现毫无癖性,而且声音温暖舒适又有力,会让人有想一直听下去的魔力!虽然显示荧幕不算大,但是在长时间操作过程中感觉运作起来十分稳定顺畅,而且各种选曲、设定也都相当迅速,可见其硬体规格绝对不俗。MR1 V2的体积与一般智慧型手机差不多,厚度稍微厚一点,手感很扎实,不会过重,每天随身携带完全没有负担。有这样的DAP生力军出现,恐怕桌上型插电耳机系统很难再吸引人了。
PS.本文使用机器为MR1 V2原厂机器,非升级版哦~关于两者差别简单描述下:
序列号及保修卡:
所有由MR1 V1升级到V2的机器均会配置单独的升级证,且机器序号也会进行一位数字的更正,用以区分V1和V2的区别。所以升级版的MR1 V2在系统内显示的序列号与原先购买机器保修卡上的序列号会有一位数字之差(但与升级证上一致)。而对于原厂直接购买的MR1 V2新机,保修卡上的序列号与系统内显示序列号是完全一致的。
焊接与电路方式区别:
升级版的V2是基于V1基于上进行较大的电路调整而得,部分进行了飞线处理。虽然材料一致,但是因为人工焊接与信号完整性与全新PCB及机焊,实质上有较大的差别,类似于样机与正式机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