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在家呆着没事,把之前的系统重新折腾了下,总结一句话就是,瞎jb折腾
一开始折腾解码,把之前的W4S dac2给换了,主要是听着太平淡,考虑换一个,其实一开始是考虑8xr或者rockna,奈何rockna一直没有遇到价格合适的,倒是有哥们出da2,之前也了解过,价格也还行,就准备拿下,聊的时候发现那哥们还有个da1,打包价格还可以,就都收了,到手听了下,提升巨大,声场、密度、解析都不错,特别是da1有点出乎意料,同码率下比da2好听,虽然素质稍不如da2,但是音乐性好一些,听着很舒服,所以现在基本主要用da1,da2主要听96的时候用下;
折腾完了解码,还是在放假。。。又闲不住了,所以没事折腾了下电处,后面证明其实必要性不大,一个是家是新装修的,也不是老旧小区,电的问题其实没那么大,有点纯粹好奇去折腾,一开始也没整太贵的,整了个小不点的玩玩,收到后,背景会黑一些,声音凝聚,但是很细微的差别,当个高档排插吧(插位还不多)。。。当然也可能是没用好的,可能ps之类的效果会明显一些,不过这是后话了;
折腾完一圈。。还是在放假,哎,在折腾点别的吧,想整个时钟玩玩,但是太贵的一开始整不起,也想试试水,但是也希望能有扩展性,所以想收个字时钟,能够接10m时钟的,如果后续有预算了,再整个好点的10m时钟,一直看都没遇到合适的,后来无意间看到mutec mc3+usb这玩意,,。。可以当时钟,可以做reclock,还可以当usb界面,而且这个界面的水平还可以,同时也能够外接10m的时钟(特别蛋疼的是,这玩意的10m时钟输入是75欧的,我也是醉了。。。买了才发现,不过由于10m属于低频信号,所以不匹配相对还好),介入系统后主要用在转盘和解码之间做reclock,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细节,声场,都有可闻的提升,这东西确实不错,不过买了之后才关注到helen,不过无所谓了,以后再说;
折腾完,原来计划10m的时钟源以后再说,但是无意间看到论坛有个哥们出diy的10m时钟,指标还行,抱着反正也不贵,就当买个玩具的形态,买了一个,接入系统后,感觉还是有改善的,虽然很小,但是不到1000块的时钟还想怎样。。。
折腾这些数字部分带来的改善让我开始考虑转盘的问题,以前一直都不太在意转盘,觉得都差不多,用的还是最老的当年买的师旷,当时1000多,用着还凑合,闲着蛋疼的时候拆开来看了下,发现晶振是插在IC座上的。。。于是,又有可折腾的地方了,买了俩crytek换上(现在觉得真是xx进水了),原来声音稍微有点糊,一直怪在耳放上。。。结果换上不糊了,就像去一层布。。当时觉得,怎么这么神奇。。。
转盘带来的提升提醒我。。转盘可能是系统最大的瓶颈了,于是开始琢磨换转盘的事,一直在纠结于数字转盘还是cd转盘,其实一直挺喜欢cd转盘的,虽然我没有什么碟,就是喜欢,但是总是下不了决心,因为买cd还是挺麻烦的,中间想过pna,看评价都还不错,挺方便的,声音也不错,cd考虑过naim的,cec的,ayre的一些大概二手1w+的,但是觉得,上不上下不下的,后来想买,干脆都买个入门的试试,好就继续升级,不好出了也没啥损失,所以cd就买了cyrus的cdt,这机器整体评价还行,除了吸入光驱让我纠结了很久,数字方面觉得以后网播应该是趋势,看来看去,觉得直接买个树莓派吧,足够便宜,而且mc3+usb也是个不错的界面,也用上了,整体整完后就是图片中的样子了
前面一直没有提到耳放,耳放是很早之前买的wa22,管子是eml的5u4g,宝马的碳喷cv1988,bendix的6080,买来就换成这样了,一直听着还行,之前推650和he560,这次买了个800,推着都还不错,都能够及格,但是不算出彩,期间也想过升级下耳放,无奈没有找到合适的,所以作罢;
说下树莓派和cd机的对比,首先这两面前之前的转盘就是个玩具。。然后我还给玩具买了俩那么贵的晶振。。。整体来说树莓派加个不错的界面声音还是不错的,前提是一定要换线性电源,这个对于树莓派影响很大,因为没有用过其他比较好的数播,所以只能和手上的cd比,整体素质方面,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但是声音的顺滑程度和弹性,以及音乐感上还是能够明显区分出二者的,或者这么说,树莓派的声音相对cd会薄一些,同时更加“数码”一些,久听明显不如cd机耐听,有人可能会说。。树莓派才几百,cd原价都快5位数了,能不好听么。。。但是树莓派还需要加上一个界面,把界面的钱加上,那就差不多了,所以其实cd转盘我觉得还是个挺靠谱的选择,另外对于我这种非古典深度发烧友来说,也不用买那么多碟,或者那么多特别好版本的碟,买碟的成本可以接受,后续估计我会cd为主,网播为辅的玩,正好也是现在的配置方式,只不过cd会换个更好点的,网播我觉得可能会上pna,毕竟这东西还是比树莓派要强很多的,再贵的bridge感觉必要性就不大了。
整体折腾下来,系统整体的声音还不错,密度,声场,解析,听感我觉得能够达到我的要求了,基本上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了,留的问题,主要是da1,da2的声音信息量过大,再加上wa22这种胆放,有种细节太多憋着的感觉,挺久了有点累,不过习惯了问题也不是那么大;
折腾的教训,转盘部分很重要,一定要有一套和解码耳放档次差不多的转盘,否则后腿拖的超乎想象,第二个就是,折腾到这会其实发现。。。还不如一开始整个好的cd机,再整个好的耳放,其实价格差不了太多,但是应该会更加靠谱,因为系统的搭配还是很考验经验的,最后是da1和da2这种玩意是好东西,但是确实不适合动圈系统,平板或者箱子可能会更好一些。所以整体总结就是开头说的,瞎jb折腾。。。
最后,欢迎各位大神来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