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i-End解码技术进军便携!世界首款分立式R2R便携播放器—乐彼P6测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1 20: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前言
曾几何时,各类“高素质高密度”,强硬地将信息量塞入耳中的数码声充斥着我的耳朵,越来越在发烧中迷失对声音自然真实的追求,直到我遇见了R2R。
如今,手头的设备解码已全是r2r,便携端的LP6ti和台式的泉2 l2,其余很多设备经手流转,只有它们留了下来。
那么,r2r是什么,又为何让人喜爱?简单来说,r2r是用电阻网络进行数模转换的解码方式,其也分集成式与分立式两种,集成式如知名的pcm1704,也是芯片的形式,但内部结构异于常规dac芯片;而分立式,也是最有r2r特色的,即没有芯片进行dac解码,而是用纯电阻组成电阻网络,进行数模转换。

此处为乐彼官图,p6的分立电阻网络

专业的解释乐彼万总在公众号做过很多,本人也不班门弄斧。这里,我想从声音的角度浅谈一二。
个人认为,r2r的声音迷人之处在于:自然 顺滑 模拟 韵味。在以上特征的加持下,非全部但通常易造就良好的人声表现,浓郁的中频密度,合适的氛围感,横纵声场的渐进与定位,柔和而真实的自然还原向声音风格,久听不累的听觉感受。
以上赘述了这么多,希望诸君对r2r能有更好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好地进入正文。

正文
首先感谢乐彼万总主办的免押金开放试听活动,在产品问世前面向全体烧友进行大规模试听,这种收集反馈改善产品,又能让烧友第一时间亲身感受,还不要押金成本的举措值得业内提倡推广。

上一波P6的实机图,p6大小合适,单手操作ok,一体铝壳轻盈便携,质感尚可,侧面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一改乐彼传统结构,颇有清新时尚之范,符合个人审美。

说实话,这张拍的有点帅到我

背板经典乐彼logo,黑金配色

整体倒角处理手感良好

ui界面,数据可视化清晰

浅谈下操作,首先p系列的设计初衷即一切为音质服务,因而采用的是非触控屏幕,以侧面滚轮和按键进行操控,系统自然是乐彼自家开发的。对于有较高操作需求的烧友,尤其用惯安卓的烧友,可能会感到不便,但实际体验,除非单个文件夹歌曲数目过多,需要滚动半天找歌外,其他操作还都ok,稍熟练下单手即可快速找歌播放,而这方面节约的屏幕供电,也能给好的服务于声音。
同时p6也提供了蓝牙输入,可由手机连接,通过蓝牙传输数字音频到p6解码播放,实测音质与本机播放差异不大,看视频等用此功能也很方便。

声音
废话不多说,进入最关键的声音环节,声音方面我想就两个角度谈谈,一是p6搭配各类耳机的效果表现,二是p6自身的声音特色。


本人便携烧的不多,玩台较多,见笑

先上图,以上是本次测评的主体。由于p6是为塞子设计,尤其对低阻高敏塞子控制力出色,故以入耳为主。耳塞方面,本人偏好单动圈,re2000,榭兰图,ie800s为测评主力,动铁方面选择了梦想兔定制的334,同时加了低敏代表e5000以试p6推力。至于近期流行的静电混合,十单元以上的塞子,本人不太感冒也未曾入手,更多精力已不玩便携,放在台式 音响上了,但其搭配效果可参考动铁。
大耳方面选择了易推旗舰的代表,劲浪大乌托邦,和lp6ti绝配的大乌也能更好的测试p6推力。至于hd800,t1,lcd4,sus,kk等,不是p6设计的搭配对象,不建议直推。
对比机器方面,目前手头只有乐彼的现任掌门lp6ti,诚然对任何测评对象,都是一座极具挑战的高山,让我们看看p6表现吧。

第一组动圈
首先是试了榭兰图,ie800s这一组标准动圈,其阻抗不高,比较灵敏,但需要一定推力才有好声,也考验机器控制力。
在p6上,良好的氛围感是这二者共同的特色,榭兰图人声不会那么贴耳,低频也没有喧宾夺主,背景声场呈渐淡式的散开,人声与聆听者保持适中的距离感,有榭兰图常规流行刺激风格之外的一种和谐 融洽之感。密度方面,人声中频作为榭兰图的强项,自然不弱,但也未简单的加强,而以原本的密度和厚度,更好地贴合伴奏响度,表现出极其自然的声音,好似聆听3/5a之类小书架音箱的惬意氛围,这也让榭兰图适合的歌曲范围更进一步扩大,除流行 民谣 acg 小编制外,甚至一些交响 民乐也能驾驭得当。可以说相较同价位旗舰前端,p6下的榭兰图走向更偏向均衡,而非以往专精人声的风格,想来也是r2r的味道与功效。
ie800s使用平衡驱动,人声定位清晰,与背景分离度良好,相较榭兰图人声密度自然薄了一层,但也并非某些搭配中无法听人声流行的程度,反而别有清新的风味。同时人声清淡的风格,在小编制与古风歌曲上,表现更为舒缓 清晰,毫无暖糊的顾忌。ie特色的下潜与延展在p6上有了更为出色的高度,女声的空气感与低频质感弹性优秀,用大耳比喻的话,颇有从hekv2进化到hekse的感觉。交响方面,背景渐进感鲜活,在保有着本身大声场 准定位的同时,纵向声场表现清晰,前后距离适中而定位区分明显,尤其在高低频乐器的差异下,前后同时表现且相得益彰互不干扰的效果,是控制力良好的一个特征,横向声场更为宏大,由远及近的传递性较明显,却也不会有距离感的空虚,其能量感始终集中于自然的中距离。可以说r2r的自然模拟味与森海大声场搭配得当,让声场与上下延展更为灵动鲜活,仿佛现场聆听一般,而没有刻意营造声场的虚假感。

第二组动圈
之后是re2000与e5000这组较难驱动的动圈,其对前端有一定的挑剔性,通常dap能推得尚可但仍留有一定潜力值得挖掘。个人比较喜好re的风格,但同时需要较高推力与控制力,推动与推好之间中低频密度方面表现差别较大,之前没遇到lp6ti之前,诸多旗舰dap均不能让我满意,一直使用钟sir推荐的炸弹捆绑玩re。。。
扯远了,上p6试试re,这里我将p6的增益由低开到了高。re整体声底与p6较类似,也属舒缓开阔的类型,初听之下,中低频人声密度和下潜弹性表达合格,推得不错,由于一直用lp6ti,已将re的平衡线换成单端的缘故,想来p6在平衡之下会推得更好。目前而言,re在p6上充分发挥了其特色,解析清晰,人声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背景声分离搭配很好,很耐听,两端延展自然,低频较近表达清晰,中频密度适中,整体不属于高密度的类型,声场表现优秀,营造出较大的“小编制氛围”,有点更舒缓开阔版的榭兰图的味道。
e5000方面,素质难匹敌之前的塞子,主要以低敏特征试试p6潜力。以高增益平衡驱动,e5000实力得到充分发挥,完全可以推开,由于其声音比较万金油,整体走向并没有太大改变,仍是耐听均衡的一款微动圈。值得一提的,r2r的模拟 自然同样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动铁
由于个人偏好,主要喜爱单动圈入耳,多单元动铁素质固佳,但较为刺激,难做到长久耐听,韵味方面也不及单圈表达得衔接自然,这里只选了当年女毒的代表,togo334,由于私模原因,找梦想兔定制的。据万总说p6设计主要考虑了多单元动铁,一听之下果不其然,可谓出乎意料,十分惊艳,改变了我对动铁的固有印象。
334作为标准4单元动铁,低阻高敏,推好并不难,但是风格搭配是很关键的一点,p6的驱动下,第一耳朵我竟误以为自己在听动圈,其顺滑流程的自然表现,完全不像是从分频单元中合力发出的声音,334女毒的特色仍然独到,但略减几分青春刺激,平添一点成熟韵味,迎面而来的是r2r特有的模拟之感,数码机械的不耐听少了很多,但动铁所表现的解析与高频特色却也不少,诚然惊艳。若说之前p6搭配动圈是发挥了各个动圈本身的特色,营造良好的氛围,那其搭配动铁则更有去其糟粕之效果,将我之前对动铁的负面印象减少很多,更突显其优势的同时,灌入了一份浓厚的r2r模拟韵味。这一点对于常听圈铁动铁的朋友可能感受不明显,但我本身不喜与动铁的某些特征,竟减小了如此之多甚至消失,实在令人惊艳。

大耳
本人大耳玩的不算少,但以跟便携无关的难推平板和静电为主,自己也是搭配了很多组成了一套大系统,能试试p6实力的,想来想去还得是和lp6ti相得益彰的大乌


从电处到前后放大,玩台确实麻烦很多

大乌也并非好伺候的主,但在一众难推的大家伙面前,它还是比较好驯服的,至少lp6ti作为便携,不捆绑 以Utopia模式直推也能获得不亚于一般一体台机的表现,但诚然,对于目前我试过的其他dap,推大乌有一定挑战。

上p6,同为平衡高增益,大乌所需的音量仅比e5000稍高一点。对比lp6ti与台机的声音表现,人声能有不错的解析与定位,但密度厚度稍弱,高频延展一如既往的表现出色,但低频下潜弹性尚可,深度还是稍逊几分。整体声场已经有了合格的表现,但扩散范围 宽松度不及另外两者。至于p6推的水平,我认为可以算得上推开,整体能听到80%的大乌实力了,与一众主流旗舰dap差不多,但难及大乌完美实力与极限。声音风格方面,不同一般未推好的大乌发冷的机械风,哪怕低增益,在r2r的加持下也能有柔顺耐听的暖声表现,尤其人声韵味是完全合格的,声音本身的情感得到了忠实的还原,可以说声底足够,解码的韵味风格已有台机的模样,相称大耳,美中不足可能是推力驱动稍逊。如果以4.4lo捆绑耳放,想来能更好伺候它。
以上是对p6搭配个人喜好的几款耳机的简评,总体对比lp6ti而言,个人认为其主要特点在于更注重对易推塞子的控制,声音表现上细腻度极高,尤其搭配动铁的自然丝滑,很值得一尝味道。而劣势除了搭配大耳的推力方面逊色外,p6在动态瞬息上不如lp6ti,听一些激烈 快节奏的歌曲,热血澎湃的激动感与浩瀚宏大的气势方面,较弱于lp6ti。同时在大编制交响的控制上不如lp6ti的气势与声场,却在小编制 人声与伴奏的和谐上,别有一番韵味,引人流连。


P6特色
最后,结合个人听音观与玩过的器材,综合总结性谈谈p6整体所长与特色。首先赘言几句,本人当年也是从入耳入烧,玩的越多越倾向大系统,从塞子到台机,从耳机到音响,一点一点烧着,学习摸索着,也玩过不少器材,也有幸听过不少名机,和不少技术大佬 老烧们交流学习过,诚然每人听音取向各有所异,但对好声音大体都有着还原 真实 自然的追求。正是站着这一基础上,我们交流器材优劣,分享个人感受,故而本人认为本文感受仅代表个人观点体验,但也有一定的泛适用性,我也对自己听音观有一定自信,以上所有供诸君参考。

一路烧过的部分机器搭配

台机的一角

钟爱的胆机与自己做的绅士宝旗舰

听过的一些名机


那么说回p6,让我们总结性的对p6本身进行评价。
首先,p6是一款完全为音质设计的机器,其舍弃操作等其他,只求好声。而p6的力量主攻于耳塞方面,尤其对动铁 多单元 易推单圈的控制力与细腻度有很好表现,可谓惊人。曾几何时我感叹如今dap都过于追求大功率推力,新耳机却一个比一个低阻好推,反而造成了粗糙过推而不细腻的恶性局面。p6在这一点上可谓清流,一切推力建立在极静的声底,无底噪,细腻的细节与优秀的控制上,颇有台式r2r解码风味,其宽松自如 中频富有密度,恰有几分rockna的影子,值得一赞。风格方面,充分发挥了r2r自然模拟的优势,形成顺滑 自然 和谐的风格,对一般人声的兼容度良好,较擅长人声 小编制 流行 民谣 acg等方面,不冷不暖,十分耐听。
以上,若主听耳塞,尤其是多单元动铁圈铁等等,喜好顺滑自然的表现,或听腻了主流的数码味,那么p6非常值得一试。若爱好较难推的大耳又偏好r2r风格,推荐p6平衡捆绑便携耳放,如此p6也不失作为一款强劲的“移动台机”。同时p6声底很富有台机大系统之范,若是老烧,玩音响之余想试试便携,那么务必尝尝p6,个人认为很对口。
如若喜好重低音金属摇滚,或只听古典大编制,或更喜欢一耳朵刺激轰鸣的快感,那么p6并不十分合适,不推荐搭配。

最后简单提下p6目前的声音之外的问题,由于本机为试听样机,非正式版,万总也告知有一些如显示 设置方面的问题会之后完善,故这些小问题也不一一列举了,之后的正式版诸位也不会遇到。至于其他问题,主要还是操作吧,侧面的滚轮转盘担任着界面选择与音量调节的任务,其精准度 阻尼手感和松紧度若能进一步提升,会有更好的操作体验。同时在大文件夹内,在上百首歌内找一首歌的速度,会明显慢于触屏很多,定向切歌较耽误时间,如能快速翻页,或在高速滚动滚轮时大幅跳过,而非逐一选歌,会方便很多。

最后再象征性打个分吧,本人对分数没太大概念,某些特色也不是一个数字能解释的,但各类测评也都流行如此,便照猫画虎吧。
声音:96分
推力:85分
操作:60分
ui界面设计:90分
外观设计:90分
大小轻重:95分
材质质感:80分
综合:90分 特色鲜明 十分推荐 值得一试

以上是本人对p6的一份测评,以玩家的角度评述,尽我所能较全面的评析了p6特色,感谢各位阅读,也感谢乐彼此次活动。
END


2
发表于 2020-6-1 23: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续航能力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1 07: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