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乐记(一):杭州隐士音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8 07: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毫无疑问是中国最著名的城市之一。自古苏杭并称,都有一种江南温婉的气质,不过,这两个名城还是不完全相同。苏州的气质温婉、精致、柔和,是一种极为细腻的大气。而杭州大概因为西湖的存在吧,温婉、精致之外,多了一种兼容并包的大气。在杭州下馆子,如果是杭州本地人开的,你就会发现从装修到家具,从服务人员到老板,都透着一种让人很舒服的细致。杭州骨子里的自信是那么自然流露,不豪不霸却自有一种威势,不愧是一座古都。


西湖夕照.jpg (193.66 KB, 下载次数: 114)

西湖夕照.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07: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吴迪00后 于 2021-1-8 07:33 编辑

在发烧音响的领域,杭州并不是很出名。但近两年,国内很多发烧友大概都听说过一个新的音响国产品牌——隐士。说起来,这个品牌倒是颇有中国“隐士”之风,大隐隐于市,名是隐士,实际上待价而沽,期望着能遇见情意相投的人可以做一番事业。“隐士音响”一出现在大家面前就是一套百万级别的“龙吟”音箱。要知道,这个价格带从来都是进口牌子的天下,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件国产音响器材。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随后“隐士”的名字在一些音响媒体和国内几大展会上频频亮相,很多品牌背后的故事也开始被大家熟悉。
这次到杭州,因为停留的时间比较宽裕,所以提前和“隐士”预约了试听。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隐士所在的英飞特大厦,发现周围有不少知名度很高的国内大公司,而大厦本身也是体量不小的一座现代化建筑,透着一种相当现代化的气质。大楼里的“隐士”却是另一番光景:公司大门是一个不大的砖砌圆门,进去首先看到的是“隐士精舍”的牌子,比较意外。公司里到处陈设着这里主人戴先生多年的艺术品收藏,有瓷器、佛像、唐卡、书画之类的。不像在博物馆里的远观,这里是可以非常近距离接触这些藏品的。虽然很有兴趣仔细看看,但时间有限,还是先进入正题吧。
接待我的是何总,一位干练的女士。我们先后试听了熊猫、鹤舞、龙吟三套系统。这几个系统虽然体量差别巨大,但是有一个共同之处,这里从音源到功放到线材都是隐士自己开发制造的,因为戴先生认为这样才可以完全展示这个自有知识产权品牌的力量,不要让别人有“声音好还不是因为XXX牌子器材加入的原因”的误会,这在参加国外展会特别有意义。
隐士音响是有非常高级的CD音源的,不过我们在听熊猫时用的却是理论上不太“发烧”的蓝牙播放方式。隐士在2020年底推出了BT-1蓝牙播放器,一直非常受市场欢迎,而我们听的还不是这一台,是在合并式立体声功放XA200上内置的蓝牙接收器。听了几段发烧录音片段之后,我觉得这种蓝牙播放方式从发烧友的角度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止是声音过关,连接操控也非常顺畅,心想独立设计的BT-1只会更好吧,这想法后来得到了戴先生的证实。
为了判断起来更有把握,我也用自己的手机播放了一些熟悉的音乐片段。从整体来讲,“熊猫”属于非传统书架箱的感觉,厚实从容,温暖宽松,就算很多落地箱也不见得能达到。中频和低频稳定有重量感,听人声和鼓乐非常安心。高频量感不错,是有厚度的高频。极高频延伸虽然从数据上来讲并不低,实际试听还是感觉有一点不太够,这在播放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录音时特别明显,就是铜管乐强奏的时候缺乏一种撕金裂帛的辉煌,显得斯文了些。声场的形成纵深感很好,左右没有超出音箱的位置,层次分明,定位稳定准确,不是针点式的纤细定位,能比较好地体现出乐器的体型。
接下来试听的是最小的落地箱鹤舞,摆放的空间超过60平方。这里的“小”千万不要误会,1.4米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中型箱子了,而550kg的重量更是连很多大型系统都难以相比的。这是一套三路四单元励磁号角系统,超高音加号角中音加双10寸低音.如果要领略隐士最拿手的号角技术,这是最初的入门器材。虽然灵敏度高达102dB,可是播放音乐的时候完全不会有高灵敏度号角箱子比较刺激的声音,还是厚重稳实,背景很安静,规模感和宽松已经完全是大型系统的样子了。仔细听的话,可能会感觉到在5000-6000Hz左右会有一点点不自然,就是小提琴高音E弦的声音会有一点点不太统一,这可能跟1寸的超高音和4寸驱动头的号角中音在频率和能量的衔接上有关系。时间关系,同一个空间的凤鸣系统就没有继续试听了。
最过瘾的当然是听龙吟系统的时候。放置这套旗舰系统的听音室相当大,面积170平方,6米层高,超过1000立方的空间。如此大的空间,一般的家用HiFi系统,包括大多数旗舰超弩级系统都很难满足,但是5路超级号角系统龙吟可以。在这个空间里,龙吟发挥出了全部的能量,展示出来的是录音几乎完整的内容,在这里评价高频、中频、低频、声场、细节之类的几乎没有意义,因为声音相当自然。长约3.5米、重约250kg(包括驱动头)的低音碳纤维号角在这个大空间里也没多少存在感,让我几乎可以忽视了音响器材的存在。但是问题来了,有多少人会拥有这么大的空间来摆放音响系统呢?戴先生说,其实60平方以上的空间已经可以使用这套大家伙了,他们在国内外多个展会上的空间其实也都非常小,但声音表现并不差。


窗外的风景.jpg (224.12 KB, 下载次数: 103)

窗外的风景.jpg

龙吟系统.jpg (232.36 KB, 下载次数: 106)

龙吟系统.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3 01: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