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源:移动工作站,firewire.a4pin
界面/解码:ADA-8XR火线卡和DA卡
耳机:K712Pro,DT770880990Pro,T1MK2
国产3大胆放还有小不点MK8se,但是无奈本地烧友并不配合。候选PK的耳放还有何庆华Master9,无奈准备付款时已被秒走,略遗憾。(没有能PK到小不点倒是一点都不遗憾,嘿嘿)
首先说下音源吧,因为是笔记本,所以可以用电池,就不受电源影响,4pin的.a火线屏蔽了火线的12V电压,所以也就隔绝了电脑音源的电的污染。其次是界面/解码,最强数码音,真正的0音染,线性,无出其右。解码的缺点也是有的,比如为了揭示力,所以整体偏亮偏薄一点点。(有人说针尖式结相本人完完全全不同意)。最后说下耳机吧,本人痴迷监听耳机,耳朵已经被DT880Pro煲熟透了,DT770Pro连续用了将近4年。拿出DT990Pro试用的时候确发现断路了,顺便求论坛高手帮忙改个平衡吧。K712pro口水了很久,实际表现和YY的一样,没有更多也没有更少,监听耳机果然基本大概上都是一个路子。T1MK2算是个大众耳机了,和DT880差不多普及的东西,也不多废话了。
首先说下L5,原配2A3管子略短板,压根听不了,会感觉反感,没一会儿就换上了全真2A3。省略各种词汇,反正就是声音基本挑不出毛病了。单端很强,听感也不错,平衡端声场大了好多。这里有个问题,貌似坛主之一说过这类非真平衡放大的耳放单端素质和听感都会比平衡强。这个我就不懂了,希望可以请行家点评下。素质高度我听不来,听感又因人而异。本人控声场,会毫无疑问选择平衡口,而且BTL输出就算是伪平衡也应该比单端强一些,根据欧博官方技术的说法。欧博和小不点家贵一些的耳放的响频曲线基本都是调平的,小不点用的是Prismsound的Dscope,不知道欧博用的是什么。听风没说调没调,说是商业机密,个人揣测估计是没调成直线,耳朵收货。个人是比较崇尚直线的,但是听音乐的胆放意义并不一定很大,因为据说RKV的响频曲线完全无法理解。
说下声音吧,当然是换了全真2A3后的,原管没有点评的必要。低频是DT990的那种感觉,很深,很快,很Q弹。应该很多人喜欢这样的低频,年前的时候本人也极度痴迷,听鼓太爽了。但是后来又迷上了B&O A8那种低频,很快,但是很硬,结实,不Q弹,但是消散的很快,和真实的听感一样,即刺激又真实。这个属于调音问题了吧,也许拜亚的耳机可能也有一部分原因。再说下高频,某些时候感对于某些高音觉会有一点点失控的感觉,只能说感觉,因为并没有失控,只是相对整体强大控制力感觉差了一点点。整体而言很平衡很真实音染很小,声场什么的都很OK。客服说增益开关是用在高阻抗耳机上的,但是都没用,因为开了高增益都觉得声音躁,所以所有耳机都是用的低增益。相比6P,L5声音偏透明年轻,6P则沉稳舒缓,当然两个机器速度都很快,没有慢的意思。
其次说下TF6P吧,其实2个机器一个BTL一个OTL,一个假平衡一个真平衡,没有太多可比性,但是又肯定可以比,都是顶级国产胆放。相对而言,6P用是原配管子,是偏重下盘的,比L5胆味大,人声厚。然后就有一个问题,对于T1MK2,两个都是偏重下盘的,所以可能就有点儿hufi了。高频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是偏下盘的机子,所以高频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低频是松松的那种,hufi的感觉,但是相比L5的Q弹低频,长时间聆听本人肯定更偏向6P。原配管就是听人声的,所以中频也无需过多赞誉了。
素质综合而言,同是原配管6P完胜L5,不是6P原配管太强,而且L5原配管真心各方面都不行。L5换管后和6P不能完全分出胜负,当然6P还没换管,换管的玩法太多了,能搭配的耳机也太多了。都正常发挥,2个机子的综合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就L5换管的价格是PK不了TF6P的。之前一直说6P是HUFI说的是听感,不是素质,有人就爱HUFI,而且不会因为HU而损失细节,当然除了声场的感觉。还有一个就是声音的细腻,感觉tf6p应该是明显略胜,估计和堆料和管子也有点关系。听说小不点MK8Se声音更细腻,但是个人猜测基本属于胆味。
说下其他和声音无关的吧。外观设计上L5完胜。可以拆装的灯罩,和带木头的工业设计很漂亮。TF6P也不丑,干干净净。但是太太太厚重了,完全是浪费运费和材料。设计者说是为了散热,但是也没设计散热片设计,估计要么是丑要么是贵。因为铝合金很便宜,多一点无所谓,但是CNC走刀就贵了。但是TF6P整体基本上看不到螺丝孔。L5的机子则是板材螺丝锁起来的。不知道是否是电路设计的原因,L5单端平衡不能同时用,但是TF6P可以,这个太重要了,L5注定只能给单身烧友用。TF6P的开关是个和音量一样的旋钮,感觉为了对称的外观舍本逐末了。。。然后把发烧保险丝单独包装还要让顾客自己手动更换更是无法理解,这里要好好的黑一把。说下用料吧,欧博作为大企业,肯定是要照顾成本不会用很猛料的,物料不造成设计瓶颈就行,而且作为经典电路,应该也比较成熟。听风作为刘师傅手工制作,不需要雇人,用其原话说,比堆料没人比他狠。设计一定比堆料重要很多,但是堆料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那个保险丝(还有电位器,电容,机内线,等等等等)。
说下售前后吧。欧博作为大厂,略略有点霸道,购买机器必须强行购买原管,不能只购买升级管,明明原管毫无意义。相反的,听风属于作坊产品,各种个性化,能免费的都能免费处理,不要的管子都可以不算钱,非常人性化。至于技术支持和服务,两家都是无微不至,这里必须要给赞赞赞,比淘宝那些hifi贩子强千万倍。
最后说下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录音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损失低频。那么在音乐制作中把这个损失补回来了吗?如果补回来了,那么每个器材环境的响频曲线都应该是直线,如果没有,则需要在某些环节上弥补。个人感觉越是前端的器材越线性越没有味道的好,把听感味道调整往后放。第一是因为越是终端失真越是大,反而味道越是不一样,也越容易调。选择耳放和耳机的时候尽量选择大家公认的黄金搭档会少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