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276|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大乌驾到—新老大乌与800s之乱斗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29 16: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无锡
本帖最后由 Frank75 于 2022-9-29 16:41 编辑

大乌,劲浪Utopia,传说中的动圈之王,流行退烧之选。在无锡迩东听过老大乌好几次,感觉它中频浓厚,听人声几无缺点。然而相比手中的歌德RS1e而言,就像个四平八稳的中年男人,事业有成,完美而挑不出毛病,却缺乏那么一点激情。尤其是听女声,缺了一些亮丽感......或许没外遇的中年男人都这样。如今大乌出了新版,价钱到了令人乍舌的39999。那么这个换了新装的男人,声音究竟变了多少,有何改善,值不值这个价,相信是很多人所疑惑的。承蒙无锡迩东陈老板大方,在新大乌到货不久,就借给我听两天,让买不起的我先过过耳瘾,同时把老大乌也借给我AB了下。

外观方面,显然设计师运用了新一代的设计语言,新大乌在视觉上更低调精炼。碳纤维的纹路更融入整体,整体低调和谐,又不失光芒。如同身穿Armani西装的现代贵族,有一种低调的奢华。耳罩外网覆盖上了蜂窝状盔甲,原先的银色格栅与logo隐入黑色中,中央隐隐透出暗红色,有一种神秘而邪恶的气息,令人想起火山中的熔岩,指环王里黑暗魔君索伦的魔眼,颇具后现代气息。有人说新大乌不如老大乌好看,有可能是先入为主,形成了刻板印象,多看看、看久了就好了。



碳纤维、小羊皮,赋予了大乌某些奢侈品的属性。而铍单元,则是铸就大乌独特音质的秘籍。耳机,如同其他商品,外观、人机工学和功能性是其价值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部分。然而对于一个聆听音乐的工具来说,其根本属性还是在于发声。没有顶尖的声音,其他部分都只是1后面的那些0,无法支撑起其价值。

那么就来听音,老三样器材如下:
设备:HP T620->Roon Ready->仙籁M1T+F1->信电分离线->HDV820
对照耳机:HD800s,老大乌。
输出端口:平衡。HD800s插于4.4口,新旧大乌插于XLR口。



既然是流行之王,先来首口味重的,Era的The Mass。Era是走Fusion路线的新世纪乐团,这首The Mass是圣歌与现代器乐的结合,气势磅礴。开篇,就是密不透风的的贝斯、人声、中提琴,随后而来的是厚实的低频,戴着新大乌听下来,感觉有点透不过气。换上800s,一耳朵清薄了许多,整体气势大为削弱,低频也变得点到为止。如果把这首The Mass当圣歌来听,那么800s更为令人清醒,新大乌则让人震撼于其中瞠目结舌。就声场而言,如果设想是在教堂里,新大乌所在的教堂显然偏小,混响一团散不开;800s则是处于高顶的哥特式教堂中,声音散开无边无际,有些空旷。对于亲观过弥撒的人来说,800s的声场显然更接近现场。相比新大乌,老大乌更干净通透些,横向拉得更开,没那么混。新大乌的低频下潜更深,回弹慢些;老大乌的低频弹性更好,听起来更快些。当然这里不排除新大乌没煲开的因素。

听人声,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新大乌的人声密度更高些,蔡阿姨的声线显得更醇厚,独特的韵味表达得恰到好处,背景的吉他细节更清晰可辨。相比之下,旧大乌微带些齿音,略“干”些。例如伴唱的吉他背景声,在老大乌上略有些浑浊,与人声分离不够,在新大乌上则更有力清脆,与人声分离度更好。800s上蔡阿姨的声音遥远空旷,距离感带来一丝迷离的错觉,有别样的出离意境。听了大乌,就觉得800s的中频太远,需要仔细辨别,不如大乌一般,直接将人声与吉他送入你耳中。

听亮丽的女声,王靖雯的天空。新大乌的女声更厚些,背景的镲声若有若无,分寸感很好,不喧宾夺主。乐器与人声之间的比例恰恰好,整体乐感更好,听感协调,主次分明。老大乌的女声线条感更强,略刺,背景的镲声更出挑些。800则s依旧是遥远、空灵与清澈。

听醇厚的男声,区瑞强的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新大乌一上耳,就觉得男声厚是厚,味道过浓了。老大乌的中频没那么密,听起来倒轻松些。反而是800s的清淡,中和了区瑞强过厚的男中音。又听了下Allan Taylor的Leave At Dawn。老大乌的乐器分离度不够,低频有些混,整体嗡嗡的。新大乌的吉他声出挑,低频不那么混了,中频柔厚,听感好不少。再听800s,乐器分离度是一耳朵的,人声不够厚,但也足够了,听这首歌倒整体更舒服些。

说到低频,那么得试试宇宙河马,Turtle Rock里的鼓点,新大乌更拳拳到肉,旧大乌则略松散些。800s的低频干净,但力度不足。

听摇滚,Bon Jovi的It is My Life,新大乌的声音可谓是密不透风,连开头的电吉他也有了一定的厚度,到人声简直浓得化不开。旧大乌则清亮了些,开头的电吉他更亮、更高。听完这两个,听800s一耳朵轻松,尤其开头的电吉他最清脆好听,虽然缺点是嗓音没那么厚,但整体的解析是最清晰的。

从乐器的角度来看,新旧大乌和800s的音色还是有些区别。听小提琴,穆特的卡门,新大乌的发声定位在左右耳之间较窄的一片区域,800s则宽些。小提琴的质感,新大乌浑厚,800s清晰线条感强,相比之下涩感更明显。老大乌则兼具厚度与涩感,线条感比新大乌强。到了解析入微之处,还是800s更细致可辨。

听低音大提琴,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op. 34 - Variation H: Double Bass。新大乌软些,老大乌线条感更强,而800s虽然线条更细,然而定位非常准确,能清楚分辨出bass声来自右边,两大乌若没有800s做参照,很难分辨定位。

听钢琴,Carol Rosenberger的Beethoveniano Sonatas Opus 57 Appassionata, Opus 111,还是感觉老大乌的颗粒感和混响更清晰些。800s的力度虽然没有大乌那么强,琴声之曲折回荡处细致入微,能听出鸡皮疙瘩来。

听萨克斯风,Chico Freeman的Murcia,新大乌柔厚,旧大乌更涩、脆,800s干净清脆。单论萨克斯风所需的厚和涩来说,旧大乌更纯粹些。不得不说的是,新老大乌都把萨克斯风手吹奏间的细微呼吸声表达出来了,有明显的空气感,800s上则单薄了很多,不易辨识。再听Take Five,老大乌上开头的架子鼓更清脆些,萨克斯更亮些,整体更轻快明亮。这首曲子的萨克斯风是主角,新大乌听起来略闷些。800s除了偏薄外,萨克斯风往下沉,位置没两大乌那么高和贴耳。

简略地听到这里,很难说新旧大乌孰优孰劣。单论人声,肯定是新大乌更醇厚柔和。说到乐器的线条感,个人倒认为旧大乌更清晰些。新大乌中频更密,乐器分离度提升,低频更好,整体有提升。然而,两者口味都很重,听久了受不了。800s虽薄,耐听度却是一流。



2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7: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没听过这个耳机,等我慢慢摸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2-9-29 17: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
看看新大乌和800价格差别…想想都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2-9-29 17: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大乌颜值开倒车,800s设计感还是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9-29 17: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感觉是新大乌没有煲开,耳放也没喂饱,耳放控制力不行的感觉,没有在一个水平上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9-29 18: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看来新老大乌-音质属于同级别,新大乌中频、低频加强,人声乐器分离度更高了。新大乌声场应该比老大乌要大一些吧?人声也远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9-29 18: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江门
为什么要拿6千的入门来跟人家的旗舰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8: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relativezero 发表于 2022-9-29 18:06
看来新老大乌-音质属于同级别,新大乌中频、低频加强,人声乐器分离度更高了。新大乌声场应该比老大乌要大 ...

声场和人声远近差不多,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8: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如如2 发表于 2022-9-29 18:30
为什么要拿6千的入门来跟人家的旗舰比

什么时候800s都成了入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9-29 19: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Frank75 发表于 2022-9-29 18:42
什么时候800s都成了入门了?

本坛adx5000也只能算中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9-29 19: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老大乌没听过,只是新大乌价格高企,顿时觉得自己一直心仪但还纠结于价格有点高的LCD5还便宜了不少了!喜欢i4的调音,所以钟情于LCD5。若楼主有听过LCD5,还望简略指点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9-29 19: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一代大乌的声底其实和800挺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20: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yzm820 发表于 2022-9-29 19:44
老大乌没听过,只是新大乌价格高企,顿时觉得自己一直心仪但还纠结于价格有点高的LCD5还便宜了不少了!喜欢 ...

不好意思还没有,平板刚刚开始玩,需要慢慢接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20: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绿野仙踪jj 发表于 2022-9-29 19:44
本坛adx5000也只能算中端

本坛人均老大乌档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9-29 2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800  800 s都是特意为古典调音的假声场   空间特意拉开  是没有层次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9-29 2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如如2 发表于 2022-9-29 18:30
为什么要拿6千的入门来跟人家的旗舰比

纳尼?800s都已经是个入门货了?那大馒头之类的是不是可以直接当成垃圾处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9-29 20: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yzm820 发表于 2022-9-29 19:44
老大乌没听过,只是新大乌价格高企,顿时觉得自己一直心仪但还纠结于价格有点高的LCD5还便宜了不少了!喜欢 ...

如果你喜欢奥帝兹家的调音的话,LCD-5是值得入手的。我手头有LCD3f,没有听过4,LCD-5则是简单试听过。首先佩戴重量上大幅减轻,对颈椎极度友好,其次声音调音一脉相承,但素质高很多,通透度提升非常明显,味道相较于3淡很多,声音显得更为杂食,同时人声的韵味还在。原配线相较于3好很多,当时试听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原线素质方面有太大的问题。据说i4还是4Z代存在难驱动的问题,但就我当时试听的体验来说,我个人认为5代并不难推,易推程度和D8KP类似。
试听前端,Dcs3件套,同台其他耳机,D8000Pro,Sus 2.5版。三者素质均为上佳,调音风格区别较大,且同场Sus用的是第三方线材。虽然当时对比时感觉Sus还是最全面的,但LCD-5的声音绝对是可圈可点,高频也非常出色,属于岁月静好的类型,相信换线后会有更好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9-29 2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i4的阻抗32欧姆,lcd5只有14欧姆,的确易推。听i4音量调节总要比其它塞子调高7、8个刻度吧。只是拘泥于大耳的捂耳热度问题,i4也近似于大耳的音效且不捂耳,故一直下不了决心啊!反正这玩意价格只会走低,也不着急吧。
谢谢你的详细指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9-29 2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hdv820不适合推低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9-29 22: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Frank75 发表于 2022-9-29 18:42
什么时候800s都成了入门了?

唉。。。感觉现在大家都好有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5 09: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