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okutou 于 2023-6-21 00:36 编辑
木耳日记3——EREBUS篇 引言 上次动笔已经是一年之前了,在键盘敲上这个抬头的时候却是忍不住感慨一声时过境迁,并非对耳机已经失去了热爱,只是这一年来林林总总经历了太多,工作中手上的项目到了最后申报冲刺阶段无暇他顾,生活里成功从男朋友转正从老公,一家之主不说远虑眼前的结婚、装修、婚庆、旅行,哪一项都是不花心思就得多花钱的主。到头来,有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觉。 有时候觉得自己确实变了,不管是否愿意都已经步入中年的围城里,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个人肆无忌惮的挥斥方遒,慢慢学会了藏,逐渐提高了忍、熟练掌握了退。比起“我想要”,现在都会忍不住加上一句“我是否真的想要”,当然比起这样的想法时候更多的时候是想像烂泥一样瘫在床上发呆,感觉此刻即是岁月静好,毕竟中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昂扬的童话。 就像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诗言志,词写情,其中所云,常常言有尽而意无限,长大后,种种机缘巧合之下,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其中真意,才算明了。一首诗词,一段光阴,一只歌曲,一种人生,生活纷纷扰扰却也总脱离不了喜怒哀乐,而前辈们已经在路上刻下了印记,或美好,或残缺,经历了,入心了,就更加难以忘却。 再回到这次EREBUS加钛鹂线的组合品鉴中,我会多琢磨一番,它比起手上的KHAOS真的值得吗?素质的高低,硬件的配置,即使他素质很好,但是它是否又能真的契合这段旅程中我的想法喜好呢? 这次的试听前端还是统一钛菊,对比运动员分别是由新声域提供的EREBUS钟SIR私模以及钛鹂线的搭配,这个组合是钟SIR大力推荐的,虽然私模存在部分佩戴漏音情况,不过再隔音棉的帮助下也能大同小异品位EREBUS的滋味;另一名运动员就是自己手头KHAOS的私模。由于换线AB的过程有些繁琐,所以在单独分析钛鹂线时仅选用部分最中意歌曲用来和EREBUS原线对比。下面请大家顺着我的思路来共同鉴证下EREBUS加钛鹂线的组合是和风格,又是否值得。
一、流行人声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朵花开的时间,不期而遇,美得惊艳。遇见又错过,才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喜欢都会有结果。生活最大的感慨,就是物是人非,却是任谁都无法改变。摇晃的流年,轻摆的时钟,叹岁月流年,人面杳然,均是握不住的细沙,掬不住的流水。而因为有了这些美好的回忆,失去的怅惘才更加记忆犹新,既然留不住该走的,就好好珍惜留下的。生命中有多少不期而遇的偶然,就有多少命中注定的事缘。总有些人,不期而遇,总有些事,如期而至,有些歌曲听见就已经你难得。 我一直坚持听人声的歌,无论是那种类型,流行、民族、摇滚、民谣万变不离其宗最核心的是听人声的情感,就像之前一直说到的,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一次遗憾,一次振奋,而只有歌者真正用心的表达才能将这段清洁说的贴切,而只有身临其境的听感才会让这个故事沉醉。所以我再听人声的时候会更加追求细节,追求那些点点的意外之喜,却触动人的心弦,也许只是一次换气,一次哽咽,亦或是不显于人的末端丝丝颤音,都会让这段旅程变得丰满。 作为日常听歌率最高的流行乐,也是故事最五花八门的品类。虽然现如今流行乐水平层次参差不齐,可有些喜爱就像星星的光,不会因为时间而消散,就借用现如今某新华语乐坛四大天王的那句出圈名言“我是一个特别固执的人,我从来不会在意别人跟我说什么,让我去做。如果你也可以像我一样,那我觉得这件事情太酷啦!” 从评价标准说回到耳机本身,相比而言KHAOS最让人诟病的应该就属于它的中频人声了,整体听感凹且平,EREBUS确实在人声上提升了不少,至少精细程度以及贴耳嘴型距离都有了改善,钛鹂线则对其中一些细节进一步修正。总结具象化的描述应该说EREBUS的人声是宴会仪式中一个俊俏的司仪拿着精密的话筒站在台前聚光灯下娓娓道来,而KHAOS则是主持人身后后面巨大LED屏播放FLASH,LED屏幕配套发出的调子。 具体试听曲目: 张学友——如果爱(1/2演唱会版) KHAOS:歌神本来浓厚的声线相较有些薄,还是人声有些凹陷的问题,种种细节不够突出,例如鼻音的变化等,整体略显平面。 EREBUS:耳机配置调教下,很明显歌曲细节品到更多,演唱会现场的气氛更饱满,中频凸前细节更多导致更有画面感,但说实话原线听感下甚至觉得男声有些过分贴耳。 钛鹂线:相较原线歌神声音更厚实、更圆润,整首歌曲丝滑了不少,可老实说我可能更喜欢原线的声音,感觉更能匹配这首歌歌神嗓音气质。
阿宝、熊汝霖——倾国倾城 KHAOS:可能是前端音源的问题,这首歌KHAOS整体听感闷,可能是由于量大的低频没有得到更好的收束,一直弥漫在两个男声之间流窜,糊在了一起,特别是阿宝本来应该高亢辽阔的山西汉子的声音突破云霄的时候却蒙上了层纱布。 EREBUS:很明显前奏中漫出的乐器声响受益于更华丽的高频和更为细腻的中频,使整首歌的听感变得自然了不少,高频更通透、低频有所收束直接点的观感就是上限刻度的增加,下限的固定使中频人声的位置更加合理自然。
张惠妹——人质 KHAOS:我知道,这首歌音源来听阿妹的声音就是很贴脸并且带有浓浓齿音,但是奈何我一直对这首歌就是那么情有独钟,但是KHAOS演绎下阿妹饱含深情的嗓音确实有些平铺涣散——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低频过量涣散,我想这就是说KHAOS说人声凹的一个原因吧。 EREBUS:很神奇的听感,音源里面本来细碎的齿音变成贴着话筒轻轻吟唱的尾音,可能也是对低频进一步精细化控制的结果吧。整体而言。阿妹的声音更亮,嘴型更加清晰,印象很深歌曲3分钟的小提琴的加入,合着人声不同频段之间交相辉映有段落感,相比较KHAOS更像是2个平面平行成列扰乱注意力。
邓紫棋——泡沫 整体听感和上一首人质大同小异吧,EREBUS嘴型更加清晰,更有个性也能品到更多演唱技巧,KHAOS还是老问题低频过量有些散,所以有时候甚至觉得邓紫棋像中年歌手。
二、小编制乐器、室内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有一种孤独,叫人到中年。周围都是需要自己直面的事,而自己却难得再找逃避依靠的人。古人常说:“君子慎独”,修身修心,抱元守一。不想为三尸九虫所扰终归不得事事随波逐流,在见贤思齐的同时,也要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自律。孤独伴随着清醒,是一种态度,一种特别的风景,也是一种独特体味。经受孤独,不失自己,享受孤独,孤芳亦自赏。一个世界承担了多少压力,就更需要另一个世界来释放,那个世界是否荒凉,就显得那么重要。 下面节选的二首曲子是我加班时候循环率最高的二首歌曲,或高亢、或辗转,或有不同却都是我非常在意的。毕竟一直以来在无数个夜晚,一身疲惫,却得迎着台灯强打精神去完成一项项未完的工作,唉声叹气或者暴跳如雷都于事无补。夜深人静,不诵佛经,听听歌曲,仅在一心。 幻化人形——天艺金色钢琴 KHAOS:老实说,这个环节KHAOS之前反复提到的低频量大却不沉重的低频反倒成了优势,至少我觉得钢琴的泛音更有味道,余音绕梁这份厚重让人沉醉,钢琴和小提琴的合奏曲终更显眼的是钢琴,可也由于低频比较散,导致听感背景不及EREBUS深邃。 EREBUS:钢琴更干脆,特别是小提琴的弦音更华丽上扬,源远流长给人遐想空间,与KHAOS有比较明显的不同,组合曲中更显眼的是小提琴的音色,整体听来感觉声场空间更大,背景更黑。 钛鹂线:相较原线,钢琴的泛音更有质感,这让听感更扎实,乐器的音色很明显更有层次,弦乐没有那么突出但是从整首曲子来说听感更圆融,较之原线头重脚轻的感觉是一次精修。
海贼王/加勒比海盗混编——Samuei Kim KHAOS:这是一首相对简单的编曲,简单是因为好听或者不好听只要感受它起势的精神头是否有更好的传达给你,不用去追究什么乐器、什么声场,那都是舍本逐末,你觉得你燃起来了那很好,如果觉得烧起来了那一定是到位了。KHAOS在这首加班神曲中表现的很好,鼓声很有质感,仿佛如浩荡行军,节节出征。 EREBUS:相较于KHAOS,还是依照上面的观感评定,这首原线下EREBUS听感只是受益于高频静电单元,小号更嘹亮,整体听感反而倒是像部队文工团的犒劳巡演,少了些遒劲。 钛鹂线:相较于原线,钛鹂线低频质感提升,收束之后发力更加精准,井井有条,并且高频更为丝滑,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提升。
三、大编制、发烧歌曲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世事短暂如春梦,人情淡薄如秋云。人生匆匆数十载,须臾便是白首时。年龄的渐长,回首时愈发觉得一切的一切,总是过得太快,更是觉得人生不需尽完美,活在当下尽随安。多一份简单和随意,多一份洒脱和如意,多一份自信和淡定。蒋勋说:“只有真正看过繁华的人,才会决绝的舍弃繁华,走向完全的空净。”高人们总喜欢摆出一幅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劝导人们。懂得放下无用之事,淡看人世悲欢离合,怀一颗淡泊宁静之心,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可人总归食五谷杂粮,品世态炎凉,若无灯红酒绿,不想声色犬马,有怎能感受到这世界的真切。适合自己的,是为最佳,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简单的自由,最适意。 闲暇的时候我会去品这些平时节奏快时不会听的不够快餐的曲子,也算是附庸风雅让自己偶尔登登大雅之堂,也许不会有很高的频率,但总归食忙碌之后生活的点睛之笔。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辛劳工作后总归要享受下收获的甘甜。 故乡的云——徐美澜 KHAOS:前奏萨克斯响起时,给人一种黑色夜幕下突然亮起的冲击感感觉比EREBUS要更强,徐美澜的HIFI歌曲嗓音饱满、音色感性泛甜,也许是因为底子太扎实,所以这次KHAOS倒是没觉得人声很凹或者过平,只不过相比EREBUS表达浑然天成的声音,KHAOS的人声部分确实更为年长而且有种手持KTV话筒的波动感。 EREBUS:前奏萨克斯的音色更为明亮,仿佛头顶已经天光缓缓出现,个人喜好上来说黑色背景下冲击性感觉确实不如KHAOS,整首歌曲最大不同还得数萨克斯高频华丽,其次能感受到歌者细节嘴型轻重吐息,录音棚的感觉更好。 钛鹂线:总结下来钛鹂线对EREBUS的提升应该就是对低频的收束,下潜更深,有种该出手时就猛出手,人声更加润甜,并且相比较原线口型在保证细节的过程中位置不那么贴耳,放在一个更舒服自然的位置。
蓝色多瑙河——约翰施特劳斯 就像之前说的,我不是一个专业听古典交响的人,虽然有时候叶公好龙来上这么一曲,但是终归说不出太多的道道,什么瞬态、结象、分离度我其实觉得在这二款耳机上好像都无伤大雅,都能表现欧洲当年的盛世繁华,不过确实还是能明显感受到EREBUS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声场的感觉还是比KHAOS更进一步的。
四、一些题外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之前读过一篇烧友关于钛鹂的帖子,其中一段倒是记得真切,他说“朱鹂是他兜兜转转一圈后最终选择的退烧塞,在明晰自己的追求喜好后,朱鹂对人声和爵士的演绎是独一无二的,市面上零零总总的旗舰塞素质都不差,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声音过于同质化,一味的追求展示所谓的素质解析力水平,无异于天桥下表演的胸口碎大石,不仅千篇一律甚至聒噪。”我觉得这话说的极为贴切,每一副真正的旗舰塞子都应该有自己的态度,有属于自己的味道,而不应仅仅是单纯比数字的游戏,只有这样再匹配上自己真正的喜好才方得始终。就比如我,我虽然也觉得朱鹂人声珠圆玉润,好像让每一个女声都容光焕发,但终究觉得这个一技之长不足以支撑他高高在上的定价,毕竟我的曲库更加杂食。也像老人家最后也是对市场作出妥协,即使朱鹂OLD SCHOOL风格获得成功后还是推出了更能淋漓尽致展现真材实料素质的钛鹂,孰是孰非,因人而异。所以对每一副被推上流量的耳机,还是应该自己亲身试听用耳朵收货才来的真切,再多的软文也只是为了方便圈定一个目标范围,我刚入圈的时候。也曾经就因为听信网上吹捧,兴致勃勃盲狙了VE6XC,漫长等待最后却难免失望的经历,不同的前端、曲库和音乐喜好都会导致这副耳塞最后反馈的偏差,每款耳塞应该也都可以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当你有真正心仪的标的旗舰耳塞请最好带上你最常使用的前端准备好曲库去线下试听,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最后 文章的最后,还是不免强调一番,上述所有作出的对比仅仅是针对KHAOS和EREBUS两者之间的对比,不代表这款耳机在整个市场中所有产品的表现定位。就我而言我一直觉得手上的KHAOS已经很优秀,所谓人声凹平也是在面对少数对手才体现的软肋,毕竟是在2年前慎之又慎试听后决定购入的,它也很好的陪伴了我这富有冲劲的2年,KHAOS也还是那么铿锵有力,只不过我想,现在是时候调整缓一缓了。 人们都说要向前看,总会有不同风景的旅程在前方等着,那么在不同时期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这样,也就挺好的。
我是kokutou,一个自娱自乐的烧圈新人,烧龄不短,见识不长,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或者想对关于部分耳机进行探讨,祝愿大家都能做到所思所想皆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