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选手:BGVP DM9+泽丰灰龙线MMCX 3.5单端 前端:LGV60+熊工耳放A3PRO(换来换去还是觉得手机听流媒体找音源最方便操作最流畅) 耳机耳套线材:BGVP DM9耳机+BGVP A08耳套+泽丰灰龙线(早上刚收到时候一边耳朵发炎,听东西闷闷的,不严谨,线材煲了十多个小时这样,晚上感觉耳朵好了点,都是晚上听的,所以没有前后煲线对比了,都是煲十多个小时后的听感,耳机要着急归还,等不了那么久)。 DM9是借的试听,没有原线AB对比,不过之前也借过一次听过两天的原线,以下都是凭印象的对比。 DM9原线是镀银的,是并不差那种,调音偏上盘的一个杂食型耳机。灰龙线也是因为个人想给DM9换根铜线而了解到的,想通过换线让声音变得三频均衡或者稍偏下盘一些,同时感谢客服推荐我来参加试听活动。 低频:这个耳机本来低频就做的挺优秀的,灰龙线保留了原线那种有点HIFI味(褒义,并不是直白干涩难听的那种)的感觉,瞬态,下潜,解析定位,还是那么优秀的同时,因为量感的增多细节可以听的更加清楚,泛音的增多,低频氛围感有明显增强,力量感也更足了,听大编制更有气势了,没有变糊的感觉,解析分离度依旧在线,瞬态很快,弹性十足,有些曲目鼓面震动的声音甚至大小松紧都能感受到(录音质量要好),比原线更清晰。 人声:位置好像是更靠前了点,更加凝聚,结象清晰,音色感觉和原线变化不大,齿音好像是少一点,都是正常偏少一点的,还是甜美的感觉,密度厚度略有提升,听起来更顺了点,味道更足了,比原线更富有感情。 高频:DM9原线的高频是非常出色的,灰龙线让我最惊喜的也是高频部分。不同于以往所认识的纯铜线,灰龙的高频明亮度和印象中原线没太大的区别,没有明显的亮度下降。高频延展还是那么的强,还是那种高频之上还有高频的感觉,好像这感觉比原线还更明显(没办法AB,不太确定)。泛音还是那么充足,瞬态响应还是闪电一样的感觉,极快,非常抓耳。表现出来和原线一样的通透感,声音非常悠远的感觉。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对比原线印象中仅是量感上的一点减少,素质方面并没什么影响,解析结象分离度该有的全部在线,琴弦的震动都清清楚楚,比起原线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听感上优于原线,密度有所增多,有一种控制力更强的感觉,比原线更顺,更细腻。 总结:DM9的原线并不差的,是有一定水平在的,因此与对比灰龙线下来,并没有什么解析定位素质一下子就提高很多,换线如换塞的爽文素材,主要都是一些细节素质听感上的提升,当然这样的提升也是全面且积极的。换上灰龙后,整体三频分布变得均衡,但不是粗暴地削弱高频亮度,使其变暗,带来所谓的耐听。改变三频分布只是增加或减少量感,明亮度并没受太多影响,质感还能有所提高。声音打磨的更圆滑,整体听感对比原线会多了一种更安定的感觉,氛围感增强了,动态略有提升,密度厚度略有增加,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也更细腻,没有一丝躁动,没有一点的刺激,很顺,变得更加耐听,更加适合用来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灰龙线的表现让我感到很惊喜,完全没有纯无氧铜线的刻板印象,搭配DM9呈现出均衡华丽大气沉稳的音色,同时还是那么的凌厉的一个风格,原线的一些短板或者说不是很符合个人听音喜好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个人很满意。
第二位选手:飞傲FH9原套(也是借的试听)+泽丰灰龙线MMCX 3.5单端 声场:原线原套的状态下,中间声场是有一点凹陷的感觉,是属于原套的问题,换套能解决的,但是在没有换耳套的情况下,灰龙换上去后把这片凹陷补上去了不少,起码没有了左右两边分别独立声道那么明显的感觉了,有点意外。 高频:明亮度也是没太多影响,只是略微的变暗,或者说不是变暗,而是声音变凝聚带来的感觉。延展性泛音客观上是稍逊给原线的,但是个人主观更喜欢灰龙的听感,没有了高频在天上飘那种分散的感觉,声音更受控,更凝聚,密度厚度都增加了,变圆滑了,就很耐听。 人声:厚度密度增加了,人声变顺滑了,齿音减少了,更富有感情。 低频:FH9原线低频泛音是挺充足的,氛围感不错的,是宽松的一个低频,但不松散的,打击的瞬间声音是挺凝聚的。可能是过于追求这种宽松的感觉的,个人觉得原线缺乏了一点力度,特别大编制听起来不够畅快。换了灰龙线后,力量感出来了,比原线有非常明显提升,结实不少,凝聚了不少,氛围感更好了,气势出来了,畅快多了。 总结:换上灰龙后整体声音更加凝聚,密度厚度有所增多,人声变得更细腻,整体乐器定位明显比原线是要清晰的,更整齐,更圆滑,高频尤为明显。最后是低频,提升有点多,这力量感一出来,气势就出来了,整个氛围感明显提升,音乐情感的表达就直接上去了一个档次(特别大编制)。
第三位选手:终于轮到自己的耳机了 BGVP NE5+原套+BGVP F5升级线3.5单端 BGVP NE5+原套+泽丰灰龙线升级线3.5单端 F5升级线与BGVP DM9原线对比过,发现DM9原线还更胜一筹,所以不与BGVP NE5原线对比了,意义不大。 人声:换线后先听的流行,所以先说人声的表现。变化有点太明显,人声凝聚了很多,能量集中了,微小细节动态更清楚了,没了F5上面散的感觉,结象很清晰,齿音少了,特别听一些录音较差人声本来就散的歌曲舒服了不少。之前换了好几个耳机套都没改善这个人声的问题,要么就是人声好听了,削了声场解析或高频,要么就有了声场解析高频,人声就散了,只能一直用原套。换上灰龙一切都搞定了,这人声变得好听不少,音色和F5没啥大区别,中性偏甜一点的声音,这密度厚度很舒服。 低频:整体声音又是两个字,凝聚。结实不少,力量感更足了,瞬态本来就好,现在更离谱了,下潜依然在线,收放很快,弹性十足。解析有明显提升,乐器定位更清晰了。低频密度厚度增多后,氛围感提升,但有些低频较多的曲目反而没了F5的那种通透感,个人不是很喜欢。 高频:亮度和F5相比区别不大,但亮度和记忆中的原线比是暗了一点的。音色润泽了不少,对于高频的控制强了很多,也是没了那种天上飘的感觉,安定了不少。密度厚度有所增加,延展泛音依然优秀。声音很悠远,有一种余音未尽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原线和F5都未曾有过的,非常抓耳,很温润很柔顺,呈现出一种大气沉稳华丽堂皇的音色。这音乐情绪传递的真到位了,乐器定位结象也清晰很多,全方位的提升!非常好听!非常满意!模拟味直接就跳出来了,导致我一直在循环Adagio - Secret Garden这首曲子,听了十几遍才停下来了,这听感真的非常非常舒服。 总结:线材据说多少沾点玄学的成分,三条耳机体验下来,BGVP NE5和这条灰龙线搭配得最好了,几乎是全面的提升。不仅是素质方面,更重要的是听感的提升。这音色,这模拟味真的绝绝子,如果说DM9和FH9搭配灰龙线带给我的是惊喜,那么NE5搭配灰龙带给我的就是震撼。
泽丰灰龙MMCX耳机线总结: 外观做工:线材不是很粗比较适中,外层看起来像PVC材质。不算很柔软的线材,比三条耳机的配线都要硬。但也不会像那些带编织网的线,会越用越硬,容易出现不可恢复的折痕形变。灰龙用的一种比较折中的方案,保证声音的同时也兼顾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耐久性。线材做工很好,比较柔韧,线身抗拉强度较高,能满足我个人的使用需求,是挺满意的。
声音表现:试了三个耳机,换上灰龙后声音的厚度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声音会更加凝聚,控制会加强,细节解析定位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信息量更加丰富。作为一条无氧铜耳机升级线,三个耳机呈现出来的声音都值得称赞,高频做出了镀银线的明亮度与层次感,人声能量更集中,变得更耐听,低频力量感都会明显增强,提升解析,结象定位更准,氛围感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个人的听音喜好是三频均衡的杂食型调音,也可以稍偏上下一点,这三个耳机在各自价位本来的表现就是优秀甚至是性价比超群的存在,搭配上灰龙线更是进一步的加强,非常满意。
结论:灰龙线没有传统无氧铜的那些刻板印象,声音做出了镀银的亮丽层次,同时还保留了纯铜的沉稳大气,是一款优秀的产品,同时更像是用心的作品。如果你的听音喜好和我是比较相似的,相信灰龙不会让你失望,值得一试。
最后的最后有点小小的吐槽 灰龙MMCX接头用的不是膨胀式,插拔次数多了可能不如膨胀式的耐用。插头少了一节,我也忘了叫啥,灰龙严格来说也是有的,但是就那么一点点,有些播放器如果带了皮套,皮套厚一点,开孔又比较小或者窄一点,可能这个插头就插不到底了,希望能改进下。
好几年没上绿坛了,最后再次感谢客服邀请我来绿坛参加灰龙的试听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