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个辣眼的标题,在南京人这里租了个大乌,跟emp对比以后也有点迷茫,发个帖希望有更多对这两个耳机有兴趣和在用的朋友可以交流下。 试听快结束总结下吧,算是一种听感记录,对比emp和大乌简单说说,也给考虑两者的烧友一点点参考,实际还是要自己听。 emp和大乌有些方面有些相似,差不多大的声场,在平衡线下两个横向声场几乎一样大纵深两个都挺好,感觉emp也要稍好点,远处的音符感觉从更深处传来,区别不大,就按两个一样好了,两个差不多的规模感,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双胞胎。
按声音质感色彩来说,大乌的声音质感像丝稠,光滑亮丽,声音弹跳干脆,富有活力热情,稍显硬朗的声底,这些元素让大乌有极好的hifi性。音色上大乌铍膜偏点昏黄,乐器裹着薄薄的金灿灿的光芒,感觉顺滑但又保持了很好的颗粒纹理,这是做的非常好的一点。声音干净的同时氛围感又很好,这是做的非常好的第二点。这些应该得益于金字塔结构饱满的中低频又有出色的高频保证了的纹理细节的刻画,做到了这两点。大乌声音亮丽使得人声气息纹理比emp更显清析。emp色彩中性一点,暗一点,质感像黑绒,声音柔和绵密深沉稳重深邃。整体性格大乌声音偏现代感外向,emp偏传统含畜,大乌在表现肖邦夜曲优美宁静上和女高音宛转的唱段中能打动你,而emp在表现动感活泼的音乐时同样也能带动你,但对比听大乌色调情感就是偏热情欢快,emp冷净含蓄深情,性格使然,很微妙。热情和深沉这些声音的性格差异都是色调明暗的不同形成的,如大调明亮听上去就积极开朗,小调灰暗听上去消极低沉,亮丽的大乌和暗一点的emp能对应上这些性格上的差异。各个耳机声音性格的差异无非是在于三频分布,三频的量的比例大小,各材料的声音色彩的自身特性和质感的不同。相同耳机在不同前端周边的搭配下声音的差异,无非也是多多少少去改变这些因素,所以认清这些道理为我们搭建调整系统带来更明确的指导。 对大乌来说要保证中低频侧重高频,搭配高频出色拔尖的线材,发挥出大乌特色,推出轻盈舒展的高频飘逸的仙气,大乌如果高频没发挥出来会变的平庸。emp要保证高频侧重中低频,搭配有适当厚度低频紧实的线材推出重量和雄厚感,这样播放大提琴时那种雄浑壮阔韧劲十足的牛筋味充满着力量的美感表现的很到位,emp推的太透失去厚度也就失去了它的特色。 接下来结合一首日本的女声歌曲和一段交响来说说他们性格的不同对音乐诠释的影响,大乌亮丽的色彩表现女声听上去较轻快可人,emp暗点和较中性的声音让女声听上去略显朴实,较深情真挚,听这首歌从大乌切换到emp上心理是有失落感的,但emp较为深情的人声又把你拉了回来。在交响上,大乌低频量稍少点,更干净的声音让各乐器群的分离更清晰,铜管嘹亮,声音充满活力。我喜欢大乌的大编制,第一次在大乌上听完了西贝柳斯第三交响曲,虽然没听明白说了什么,一方面听听大乌在表达这些题材是什么样的表现,另一方面听听乐器的音效,大乌对乐器的表现有很好的厚度,形体感充实,达到了音响性音乐性的融合。emp则表现的深沉壮阔,舞台更浑然一体,表现弦乐群更浑厚绵延,各有优势的地方。 最后想说的是大乌听下来的感受就是不要受一些贴子影响说要搭这个或那个才能听,那个是他们认为的最佳搭配,当然这也是他们很好的经验分享,或者有说声音侵略性冲啊这些,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大乌是个包容性平衡性很强的耳机,我以为液态金推会有点冲,但听下来没有,我很喜欢这种有点浓郁又不娇饰,活泼的同时又有甜静的一面,有时还以小清新的另外一面示人,这就是大乌你看不透哪面才是她本直的自己。 选择哪个,很迷茫,哪个声音更接近真实,我感觉是emp,但大乌特色又非常吸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