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赫系列从有动静到现在全系列出了有一阵子了,这条80才到我手上,其实早就想听听无奈去年的YQ,到今年一直在忙!
手头这条,因为我觉得威士顿的出音嘴太隔路,所以自己增加了导管增粗的小玩意,现在可以适配所有粗口的耳机套。带的是钢铁侠家的AET08的套子,原因嘛,威士顿家塞子偏平淡和还原,我又是个氛围感的用户,所以主打一个听感,就换了这个(这套子建议购买,便宜好用)。
说说声音!
在我听着塞子之前,我翻阅了很多网上对于马赫80的评价,一般都是带着马赫80和马赫70一起测评的,70偏乐感(偏重下盘),80偏监听(氛围感稍逊70)。大部分都是这种评论。手头没有70就没办法对比了。说说我的感觉吧。
塞子难推,这是我拿到这塞子的第一感觉,一般塞子40的音量,这塞子需要调整到55-60左右,我放在钛菊上,同样声压需要的音量更高!可正因为这样,前端对于塞子声音的改变非常大,舒适度没的说,品牌一贯的优秀。长时间佩戴毫无压力。
塞子我个人觉得还是威士顿那个味,但是明显比当年um系列和w80那个年代声音更透亮,并且这还是低频套的加持下。他更像是氛围感更好的AM系列。整体声音平坦,中频突出但是不突兀,我更愿意称之为加了味精的白开水,鼓点比点到即止的低频多了一些(上放和前端会收紧),中频依旧出色,耐听,无论是欣赏音乐还是干活都是一把好手,高频不刺激,和低频一样,点到即止,处理的非常好,三频极为顺滑。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晚上在家用钛菊高增益下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中频变得拖沓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突出中频,刻意做了一部分调音调整,导致中频在大推力下,中频衰减的太慢导致的,但是不影响他的好听。
总结:
塞子整体不吃推力控制力,但是阻抗问题需要更大的音量去驱动,前端可以提升塞子水平,听音正确,比我听过的w80,B50和UM还有AM全系列都要好听的多,无论是氛围感还是这次的透明度,在威士顿的塞子里都属于顶级水平。佩戴依旧舒适,但是换线因为孤儿插针是个问题,原线其实足够,但是3.5拥有的大推力的前端属实是个问题(台机党忽略),我IPHONE反正直推就觉得很好听,胜任几乎所有风格音乐,无论是流行还是古典。1W的售价我是觉得不值,5999的售价我觉得还可以,作为品牌和多单元的旗舰,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这塞子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时代里,几乎折半的价格可想而知声音上他更符合哪个价格段上。个人觉得塞子是个好塞子,但是如果只看声音,除了声音肯定是优秀的声音以外,价格我觉得在这个市场里应该更低点,欢迎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