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目前听过德奥系耳机主观感受(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7-9 14: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深夏映冬 于 2025-7-9 17:57 编辑


目录

一、测试曲目和软件硬件概览
二、耳机概述

(一)、已经听过型号的不同版本

1、K601(奥产7000号)
2、HD650(尼龙/银盒金属网/DMAA)
3、HD580(白羊毛)
4、HD540

(二)、AKG
1、K500
2、N9(有线模式)
3、K52


(三)、拜雅(拜亚动力)
1、DT990(头版)
2、Amiron
3、Custom One  Pro
4、DT550(单排字)

(四)、森海塞尔
1、HD565
2、HD505
压耳式
3、HD1000

(五)、其他未长期聆听型号/磨改耳机


压耳式
1、PX200
2、HD480 Classic I
罩耳式
3、DT550(双排字)
4、DT250(80欧)


Mod
1、DT440(Mod)
2、K7XX(换K701调音棉)
3、T90(换ProX耳罩)

三、总结


特别鸣谢




一、测试曲目和软件硬件概览


(一)测试曲目曲风


1、流行(依然不作定义)
2、摇滚(孤独摇滚,汪峰,崔健等)

3、金属
(1)Amaranthe 现场
(2)Nightwish 录音室专辑


4、爵士
(1)熊山录音室专辑
(2)Stacey Kent专辑
(3)Andrea Motis 现场


5、西方古典乐


5.1、交响曲/协奏曲
(1)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贝多芬第五交响曲(72年)
(2)捷杰耶夫指挥马林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第五/第七交响曲
(3)卡拉扬/穆特,维尔瓦第《四季》


5.2、奏鸣曲
奏鸣曲:
(1)贝多芬 《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 法佐·赛依/科帕金斯卡
(2)贝多芬 《春天》小提琴奏鸣曲 帕尔曼/阿什肯纳齐


5.3、重奏/独奏
(1)康斯坦丁·谢尔巴科夫,李改贝九首交响曲S.464
(2)《卡门组曲》铜管十重奏
(3)德沃夏克 F大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纽约爱乐乐团)
(4)德沃夏克 F大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木管四重奏


6、电子
Triphop /House/EDM


7、民谣
(1)HUMBERT HUMBERT 专辑
(2)熊木杏里 专辑
(3)竹仲绘里 专辑



(二)软硬件概览


操作系统:Windows10 企业版(22H2)
音乐软件:Foobar 2000 V2.1.5
解码耳放:
(1)解码耳放一体机:J.C Audio-UDP6 Pro,
(2)解码:钰龙-D39,丹娜-终结者Plus 12TH
(3)耳放:钰龙-A39,Holo-悦



二、耳机概述


(一)、已经听过型号的不同版本


1、K601(奥产7千号)


相比较1.8万号奥产的中性清澈,国产5千号的醇厚,奶油味足。
7千号中性微厚,两端延伸不足,有淡淡奶油味。


优点:淡淡的奶油味
缺点:两端延伸不足
擅长音乐类型:慢速的流行/民谣



2、HD650(尼龙/银盒金属网/DMAA)


除了传说中的头版和在产最新版声音是清澈的,
大概分为两个风格,银盒是厚实,尼龙比金属网的宽松度好点,其他差异不大。
DMAA是一个银盒金属网的定制版,声音无差异。

HD650依旧延续新森海的特点,大编制比小编制好,钢琴表现力比HD600好。

黑盒以后的,就是飞利浦X3那种,更加结实硬朗,染色漆黑的影音风。

优点:HD650就是HD650,不必神话,不必过度贬低
缺点:金属网的宽松度下降
擅长音乐类型:交响音乐,爵士




3、HD580(白羊毛)


平铭听过黑羊毛版,即爱尔兰产第一个小版本。
凸铭听过尼龙版(通用HD650振膜),即HD580最后一个小版本。
白羊毛应该是羊毛版最后的小版本。

银盒之间小版本对比:


(1)黑羊毛:中频锐利清晰,线条感好,结象大;两端延伸结象精细,
     两端暗黄塑料感色彩和中频典型的亮银色质感。


(2)白羊毛:中频没黑羊毛线条感清晰,白羊毛三频衔接比黑羊毛好,
     顺滑且色彩统一,中高频微亮的我形容不上的色调。

(3)尼龙版:基本可以视作银盒HD650的一个马甲——与尼龙HD650
     银盒金属网HD650风格高度相似,风格厚实的褐色基调。
     尼龙版HD580两端延伸、动态比羊毛版HD580明显好一截,
     密度有小幅度进步,能听大编制了——我以为羊毛版只能听听小编制吧。


优点:森海曾经也是接地气的
缺点:密度不足
擅长音乐类型:中慢速流行/爵士


4、HD540

给它一个很好的系统以后,系统补了耳机的密度,声底较为结实有力,全面性提升。


优点:遇强则强
缺点:动态不足
擅长音乐类型:欢快的流行/民谣,轻摇滚



(二)、AKG


1、K500


K500比K501好在透明度,两端延伸,信息量等半斤八两


优点:K500系列的开端
缺点:两端延申不足

擅长音乐类型:慢节奏流行/爵士

2、N9(有线模式)

2024年,AKG 发布N9/N5两只定位较高的蓝牙头戴。
如果不是它是AKG久违的新品头戴,
如果不是它包含有线模式。我是不会听的。
听完感受,AKG没活了。顶天与STAX S5平齐的水平,桶音还更明显。

优点:
缺点:桶音
擅长音乐类型:


3、K52


K52/K72/K92是继K420/K450系列以来,近产AKG最早一批出假货的。
而后才是K371/K361,K702/K712等等出现假货。
开头啰嗦出假货的原因,是因为出假货缘故,很多人不敢购买,或者没听过真品什么声。


K52一听,和K812一样,初始风格声底很薄,需要很厚实的系统搭配才会推出厚度。
低频量感没有传言那么大,大概和DT880/DT990相仿。
建议使用厚实的耳放搭配,能推出在产其他AKG没有模拟味。

更难能可贵地是,尽管K52定位入门,
信息量打不过K240S/240MKII/K271MKII,而保留了AKG“温和指出录音瑕疵”的特点。


优点:AKG还是AKG,入门级不敷衍
缺点:入门级素质
擅长音乐类型:慢节奏的流行/爵士



(三)、拜雅(拜亚动力)


1、DT990(头版)


老拜亚式的灰阶丰富(不同色调的灰色过渡和交织),十分高级黑白照片。
新拜亚自头版DT990之后(背景颜色)往高亮的走,更像一种铅笔画出的素描。


优点:新拜亚的开端
缺点:缺乏灰阶
擅长音乐类型:


2、Amiron


说道阿米罗不得不提,同期发布HD660S。HD660S很明显是给听80年代爵士、电子舞曲,
还在坚持用4.4mm平衡口播放器的中年人准备。
中国随身用户是年轻人不待见HD660S很正常。但不得不说,HD660S卡得很准。

Amiron,Amiron的暮气,让我想到HD595,T5p二代,T1一代。
我诚恳地说我没找到定位——可能是一支爵士耳机。
当我不知道用拜亚耳机听什么,听钢琴和爵士是一种不坏的选择。
单端原线,素质相当于HD660S/HD660S2(这俩都用4.4mm原线)之间。


缺点仍要换线,换条开扬的线治一治Amiron两端延伸保守的暮气。
换线应该能解决原线动态和瞬态不足,或者换耳罩(T1-2/DT770)。




Amiron的小编制像单位的小型文艺汇报晚会的彩排。奏鸣曲宁愿用细节更少的DT150听,
电子不如HD660S/HD660S2(瞬态和结象),House输一手在产HD650(注意特指爱产蓝盒)
交响乐,虽说声场也小,纵向和横向比例稍显正常。这比HD660S/HD660S2强。


总之,我的体会老黄瓜刷绿漆——装嫩。咱不如把Custom One系列装ProX单元,改名试试?


优点:
缺点:瞬态较差,声场小,结象模糊
擅长音乐类型:爵士


3、Custom One  Pro


Pro版比Pro Plus正常多了,
就是加了低频调节的低阻DT660/DT770——不用担心Pro像Pro Plus动次打次化.

优点:拜亚能做明白但是没坚持下去。
缺点:拜亚固有毛病,缺乏色彩
擅长音乐类型:中慢速摇滚/电子




4、DT550(单排字)

我一直在想,拜亚是不是不会做通俗耳机?烧友 安音收藏lox 声称他听过“最世俗”一支拜亚,
我只能说它还是拜亚。优点是丰满、结实有力的低频,缺点它是一支拜亚。

优点:相对通俗的拜亚
缺点:但还是拜亚
擅长音乐类型:中慢速摇滚/电子/流行


(四)、森海塞尔

1、HD565

HD565没有棉被系的凝滞;我对HD565也适用于老森海主流型号的评价平衡,
流畅,鲜活又平淡——恰似清蒸的鲜鱼,"不修边幅 不计较 不流俗"。
查阅过往资料时,我基本肯定HD565随着HD580改版而改版,风格各异。
HD565等老森海中端耳机最大的优点
听起来并没有和旗舰拉开差距完成度的差距(无论是素质还是调音

优点:不妥协的中端耳机
缺点:驱动难度较大
擅长音乐类型:爵士、民谣、流行,电子、摇滚


2、HD505

久违的,HD5系(不分高阻低阻),素质平齐HD600了。
上一次还是后期HD580通用HD600/HD650振膜的时候。
考虑定位,HD505的声场小,分离度较差应该是有意为之。
HD505面世有限解决了:HD660S2有氛围感而高频暗不够通透,
HD490Pro过于干净而缺乏氛围感。
HD505将细节和氛围感做了平衡,细节略大于氛围感的表达。


优点:HD5系列久违地素质提升
缺点:声场小,不够宽松
擅长音乐类型:流行,摇滚,爵士,电子


压耳式


3、HD1000


传说中HD1000,可能由于之前mvw的推崇,
我有一点幻想——结果是“阳光中带一点暮气”的调音,
不知道耳机本身特点或是硬件状态问题。


优点:听感轻松
缺点:两端延伸不足,头梁设计不合理。
擅长音乐类型:欢快的流行/民谣,中慢速电子

三、总结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德奥系耳机总结环节,
起初写这玩意是带新人用的,到后来是给自己记录的证明。
做动圈的耳机品牌没活了,我也没活了——没话可说。
眼下平板的中端到中高端还得卷一段时间,什么具体时间点大家一起摆不确定。
我最谨慎、保守的估计在5年以内。拭目以待吧。



                                             特别鸣谢


@安音收藏lox   


一位年少有为的HiFi发烧友。
他的观点深入辟里、海纳百川,娓娓道来。
他因工作缘故游历地球,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古人云,友直,友谅,友多闻。他是我打过交道发烧友中较为契合上面说法的人。
身处在第二次HiFi黄金时代的尾声,很有幸结识他。
感谢他一直以来的信任和包容。


网友汤圆和资深粉丝 @TK421  感谢两位长期的信赖与包容。
               
赵公明  感谢他的交流,增加我对老森海的认知。


网友 风的记忆  感谢他的交流,增近我对老森海的了解。


网友 幽灵之梦、Phoenix,EDTA-Ni 感谢三位的交流,增加我对AKG的认识。



2
发表于 2025-7-9 15: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深夏兄弟谬赞,我只是“卡拉米”,还是最小的那种

鉴于很多老森海“以旧换新”,老拜亚“耳罩不详”,深夏兄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找到最靠谱的一群烧友,拿到状态最好的一批耳机,用自己的耳朵为耳机历史写下了注脚。

感谢,欢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7-9 17: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附录一 对旧有观点的更正和补充


德奥系写到第四篇,一些型号听了不止一个小版本,
不止数套搭配。得出与以前不同的结论是很正常。

以下更新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K701乃至AKG驱动的浅见


建议同时具备厚度和密度的器材搭配。入门级机器来说,密度肯定不够,那么取厚度。
我是种种妥协下,用中阻放推K701,初烧入门来说无所谓,你入了门折腾,低阻的K701,K812,
与中阻K601,K501/K500我认为对耳放,乃至说审美需求是不一样的。


就目前我简单的折腾,入门级设备动态或瞬态只有一个,
AKG如果兼顾动态和瞬态,自然整个系统水涨船高,各位量力而行。
有烧友提出时钟对结像的影响,
我目前认为同级别的AKG(K812除外)结像不如同级别拜亚,或许需要在音源下功夫。


K812用专业机不是最好的,但是是省事的。


2、国产K612Pro等部分K500系列“两端延伸不足”的解决办法


一位烧友PC-HiFi,把主板换了,USB走PCI-E转USB,使得国产K612Pro两端延伸提升。
当然他的音源是力士。我还是只能说量力而行。




3、耳机单端平衡的选择


标配4.4mm/卡侬平衡耳机线就用放大器的平衡口,
标配6.5mm耳机线(不是3.5mm带转换头)用放大器的6.5mm接口;
3.5mm耳机线用放大器的3.5mm接口。


不保证四海皆准。


4、在产HD600和HD650怎么选


在产600我以为别买了,650还值得买。业界整体趋势耳机越来越好推,下限变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7-9 19: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楼主又出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9 21: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大湿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10 08: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厦门
601国产的印象还是挺好的,反而奥产相对有些做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10 09: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pengyu3920 于 2025-7-10 09:24 编辑

早期的580的密度很好,如波涛滚滚、延绵不绝,三频衔接也没有问题,动态也不输hd600,听大编制也是稳健从容...

DDF35340-6452-437B-8E41-771B1E41A2F2.jpeg (283.96 KB, 下载次数: 0)

DDF35340-6452-437B-8E41-771B1E41A2F2.jpeg

FC9A0D39-A228-4B89-9C57-576E2EEB33C7.jpeg (275.76 KB, 下载次数: 0)

FC9A0D39-A228-4B89-9C57-576E2EEB33C7.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10 09: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尼龙580与尼龙650,差别还是很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5-7-10 1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rrr 发表于 2025-7-10 08:42
601国产的印象还是挺好的,反而奥产相对有些做作

这也是少数我觉得后面版本比前面版本好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5-7-10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pengyu3920 发表于 2025-7-10 09:04
早期的580的密度很好,如波涛滚滚、延绵不绝,三频衔接也没有问题,动态也不输hd600,听大编制也是稳健从容 ...

客观说,由于驱动,耳机状态差异,得出看法肯定有差异。其次,我说密度是和现在耳机比了,同时代耳机我听过里还行,三频衔接主要是说色彩不统一造成的一种别扭。可能由于驱动问题,平铭580声场不如600,所以我略过它的大编制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7-10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pengyu3920 发表于 2025-7-10 09:22
尼龙580与尼龙650,差别还是很大的

可以细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7-10 14: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pengyu3920 于 2025-7-10 14:45 编辑

耳放下的650,呈现出的沉稳、大气以及感情表达,都与580的气质不同,毕竟中间还隔了一代hd600,声音有差异很正常。同一驱动条件下,个人觉得650的表现更从容、淡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7-10 15: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深夏映冬 发表于 2025-7-10 10:36
客观说,由于驱动,耳机状态差异,得出看法肯定有差异。其次,我说密度是和现在耳机比了,同时代耳机我听 ...

确实,早期有些580的听感存在着色彩不统一,可能表现为人声与背景音乐的色彩、气质不协调,我现在知道了,那并不应该是580最初原本的声音设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7-12 00: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大佬好,关于hd650 我对比了很多留下一个尼龙后面的早期银盒,我觉得框架大一些,虽然有点糊,尼龙宽松但是更糊,更暗一些,低频更多。我用湖人耳放调高增益尼龙不糊了但是不宽松了(这应该是湖人的通病)。我也很喜欢新版在产650,他变得更监听了,能很好的反馈前端的变化。关于hd1000耳罩影响很大,我手里这个的耳罩海绵是中间有个孔的,像一个铜钱,hd1000中频不错低频没有六系那么多但低频有弹性下潜很好,至于v版说的金色,我没听出来像hd430那样金色的声音。hd430是个很神奇的耳机,我买进卖出好几只,总是怀念它的味道,但是戴上又受不了这个低素质和敲铁皮的低频。hd540我听的是平梁版本,声场分析度什么的比430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那个声音不如430干净利落了,声音水润,这个声音和线关系很大,它的线也是特制的,跟其他430 414铁线不一样。hd414和414sl我听过没印象了,素质太差了,记得中频还不错,高低频没法听,好像那个年代的什么西电线古董插都是中频很磁性的。但是414的铁线声音是非常直白质朴的,插到600上能依稀感受一点味道(和414耳机也不太一样,耳机更磁性,线更监听)而不必忍受那个低素质。另外不知大佬听没听过hd44,跟个听诊器一样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7-12 07: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pengyu3920 于 2025-7-12 07:47 编辑
fuyou0623 发表于 2025-7-12 00:55
大佬好,关于hd650 我对比了很多留下一个尼龙后面的早期银盒,我觉得框架大一些,虽然有点糊,尼龙宽松但是 ...

【闲鱼】https://m.tb.cn/h.h78SjCJ?tk=Tt3I4bwVy6F MF287 「我在闲鱼发布了【适用于森海塞尔hd540,hd540G,hd250 line】」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hd430加上这个,应该不会让你失望,非广告...
hd650如果能搞一条80年代德产弹簧延长线,声音就立起来了,三频也均衡了..


knockout.jpeg (267.79 KB, 下载次数: 0)

knockout.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7-12 08: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短的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0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fuyou0623 发表于 2025-7-12 00:55
大佬好,关于hd650 我对比了很多留下一个尼龙后面的早期银盒,我觉得框架大一些,虽然有点糊,尼龙宽松但是 ...

不素带佬。一个玩的不上不下的普通发烧友。尼龙HD650我没觉得糊,因为黑盒以后HD600/HD650在我看来有点刻意凸细节的嫌疑。

你知道V版,也应知道他对系统构建的思路,也是专业解码开路的。
以我个人拙见,宽松解码搭配吧。
你喜欢HD430又嫌弃耳机素质低怎么办。我说拿胆机推HD540试试。
没听过HD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17 05: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