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楼
发表于 2025-7-23 13: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3 14:07 编辑
一个球面波,你把低音喇叭它想象成球形灯泡。
然后房间的所有物品都是镜子,你在座位上打开这个灯泡的时候,看到的效果就是有明有暗相间隔的效果。
你听到的低音也是如此,首先你移动自己的位置正好舒适为主。其次你未必能判断出听到的低音是来自哪个区域的反射,非常混沌的,因为人的听觉是包含一段时间以内的。
要精确量化你上面的这个问题,就需要测量观察了,看实际情况了。
真力和其他文章描述的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音箱首先得是个理想的音箱。实际上这不可能。其次这个只是阐述原理,实际情况你地面呢,还有侧墙,天花板的反射都要引入。
----------------------------
按照文章的描述,我的想法是这样子,应该是说为了避免不可预测的明显缺陷,用户不是要精确量化距离后墙到底是30cm还是60cm,而是有条件就入墙,无条件就距离后墙大于1.5米。
如果实在都没有条件必须要靠墙,就以实际结果为主,把缺陷尽量分布在用户认为可以忽略的频段,自己选择。选择影响低频为主的,就灵活加炮,选择影响中高频的,就EQ衰减适当校准,也有高手选择大坑为主的,就通过自行脑补去创作和还原。既然都靠墙了,还想提要求就过分了,那自然就是选择怎么靠,怎么选择一个缺陷,而不是说要去解决一个缺陷,通过测量观察,实际听感验证和确定。
---------------------------------
比如一个6寸音箱,50Hz以下都已经音量不足,已经近似于无了,正好在听音位房间给35hz 加了12db,这白送的何乐不为。实际情况是很复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