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5|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OSTEX新旗舰之前,TH900的回顾总结 日系木碗大厂另一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22 14: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写在FOSTEX最新动圈线旗舰TH910和TH919之前,算是对这个系列的回顾和预热。FOSTEX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牌子,江湖地位其实很高,但整体在幕后居多。因此很多最近几年加入的新朋友可能不太了解,把这篇文章当软广告看就行,算是我个人非官方角度的一个简单品牌介绍,就当看着玩以后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还能扯扯淡。
熟悉FOSTEX的老烧友就全当新品的抛砖引玉,楼主是玩AT铁三角比较多,额外研究日系木碗,FOSTEX和天龙作为非主力的收藏了五六只,因此在专门了解上可能没铁三角那么清楚,有遗漏大家一起讨论看看重点还是给新品起个头。

2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4: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FOSTEX属于Foster Electric Company,可以说这是世界级规模的扬声器和衍生品制造工厂。FOSETEX在国内一般习惯叫“丰达”或者音译福斯特,但其实不太准确。某种意义上讲,它其实是一个“超大型公司”的一个部门(子公司)——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超级大的小麦面粉巨头在自己工厂门口的直营面包店,专门销售成品和半成品(DIY喇叭、零件等)。

因此FOSTEX其实在幕后设计制造比较多,但它台前合作的公司大家肯定都知道。最出名的一定是APPLE苹果,你没看错,就是那个苹果。IPOD时代苹果那个标志性的“小白耳塞”就是FOSTEX出品,一直到后来的earphones都有长期合作;其他比如索尼、雅马哈音箱、本田、通用、奔驰等等车载音响也都是主力业务。

HIFI圈里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可能是就是森海塞尔和DENON天龙了。很多老烧都清楚,森海早期耳塞产品线中很有名的MX系列几款平头塞就是出自FOSTEX,这个系列外壳模具也顺带造福了后面很多国产平头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4: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如果说前面那些产品无论是不是HIFI圈都是一些小塞子,那和天龙合作的第一代D系列则算是FOSTEX在HIFI头戴领域代表作。这一代很出名的是D5000和D7000两个木碗,在FOSTEX自己的TH系列上线之前很长时间都是跟铁三角产品互相对比的竞品,大家也各自都有粉丝。
如果你搜索一些早期的评测,几乎都有D5000\D7000和W1000\W5000之类对比的讨论,在海内外都是很出名的产品。不过现在的7200和9200则没什么关系了,是DENON自己核心白川工厂设计制造,风格变化也比较大。

有兴趣再单独开贴分享一下这个著名的日本百年大厂天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4: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说回FOSTEX。起源可以追溯到1949年,Foster Electric成立于东京,最初专注于扬声器组件的研发。这一时期,FOSTEX积累了丰富的声学技术经验,为后来的耳机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世纪60年代,FOSTEX开始涉足专业录音设备领域,推出了多轨录音机和监听扬声器,服务于日本的音乐制作行业。这些产品以高精度和可靠性著称,为FOSTEX赢得了专业领域的口碑。基本上那个时期日本录音棚、电视广播,甚至一直到现在几乎都是发出的“FOSTEX”的声音。
所以其实那个时候FOSTEX也是做耳机的,但几乎都是功能性产品,也就是录音监听。在1970年FOSTEX开发并且完善了一种全新的发声结构——RP平板振膜,也就是现在绝大多数蛇形排线平板的单元的技术来源之一。这时期RP平板主要还是做监听混音,因为响应速度快、中频清晰等优点非常适合人声录音,各大欧美录音棚很快就普及了FOSTEX平板T系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T20、T40和T50,MJ迈克尔杰克逊在录制著名的《we are the world》时候就是使用的T20系列和AKG的K100、200系列。FOSTEX这个监听系列直到今天还在一直更新,T50RP依然是和M50、MDR7506、K240等一起作为录音棚的常见监听耳机出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4: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因此FOSTEX真正进入民用HIFI领域还是要从动圈系列TH900说起,与Denon的合作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转折点。作为历史积累极厚的大厂,DENON要求非常非常高,这些合作产品不仅验证了FOSTEX的技术能力,也为其自主研发的高端耳机积累了宝贵经验。
TH900于2011年末正式发布,虽然DENON已经口碑出众,但是论数量和历史积累,这时候木碗耳机几乎还是铁三角一家独大。楼主那个时候也还在玩W1000和W5000,天龙的D7000实在是力所不能及。

这时的TH900可以说是超级黑马,直接震动业界。作为FOSTEX的首款旗舰动态耳机,它迅速在高端音频市场中崭露头角。Fostex目标的是打造一款“终极封闭式耳机”,同时具有高性能和比D系列更豪华的外观。开发过程中,他们借鉴了录音棚的监听经验,让这款耳机声音风格更加趋近“兼容主流审美的HIFI”,带有一定的监听味,而不是铁三角那种个性化很强烈的风格。因此TH900的用户基本盘算是比较泛化的,在欧美地区也有非常多的用户,这在日系HIFI耳机中其实比较少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4: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TH900当时在性能上也是一款标杆产品。采用50毫米1.5特斯拉磁通密度的磁体,这个在当时对标同样以高磁力闻名的拜亚Tesla-1也就是T1,大概是1.2特斯拉左右。其实高磁力设计在日系中很普遍,比如铁三角旗舰也普遍采用高磁力铁钴材料,提供了宽广的动态范围和高分辨率声音重现。
另一个比较吸引人的配置就是生物振膜,在耳机上闻名全靠索尼著名的里程碑R10,以及衍生型号CD3000和老耳塞玩家绕不过的E888。生物纤维振膜兼具低比重和高杨氏模量,比传统塑料膜更有优势、比金属膜声音更自然。不过自从R10之后就很少有厂家再研究生物振膜,大部分还是以塑料膜和金属膜为主。TH900在某种意义上算是这一经典材料的复兴了,一部分欧美社区发烧友也把它当作一种类似R10的精神续作(当然完全不同)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5: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不过FSOTEX没有完全沿用旧的技术路线,而是改进了这种生物振膜,有加入了植物纤维碳纤维一类材质,进一步提升振膜性能也解决了R10比较头疼的老化问题。这种新生物振膜是FOSTEX的专利技术,被称为“BioDyna”(生物动态振膜),速度是传统塑料膜的两倍,刚性则提升五倍,确保透明度和细节表现,低频紧致,中频平滑,高频更自然。
声音表现上TH900可以说是“在主流审美基础上具有性格”,以我来看同时具有欧美玩家很喜欢的低音和日系用家偏好的高音。欧美社区的评价一贯有点夸张,很多人称之为“低音怪兽”——但考虑到很多人这么评价L3000和R10,我对此保留意见。但TH900的低音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低频力度和泛音丰富度确实是铁三角和天龙都少见的,低频表现上我个人觉得要比D7000更突出一些。
当然也有人不太喜欢过肥的泛音,觉得声音有些脏了,这在中文用户里比较常见。对中高频的偏好在国内会更多一些,TH900高频非常出色,但我觉得比W5000要克制很多,听起来更“主流和传统”,相对监听味更浓一些。不过缺点我觉得其实更多在当时放大器性能上,当时的耳放和随身听性能有限,很难完全矫正TH900在各个频段“过头”的部分,导致这款耳机在当时系统组建上也不能算便宜,大部分用户都是AT、STAX等纯日系用户、或者是一些有组件经验的用户使用。
https://www.fostex.jp/cms/wp-content/uploads/TH900mk2SB_main-620x394.jpg.webp
这个问题也是FOSTEX意识到的,他们在后续的产品中重点解决的就是“声音完成度”问题。TH900后续衍生了包含TH900MK2、TH909、TH900换色限定等非常非常多的型号,这其中当然商业考量是很大一部分,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每一款衍生型号的声音完成度都越来越好、对驱动设备的搭配要求都在逐步降低,一直到今天的TH910和TH919,我觉得可以说是单体调音的高度成熟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5: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耳机主体暂时就这么多吧。等下我们继续聊聊TH900系列的衍生品 还有它非常惹眼的外观工艺部分。有什么其他想聊的大家也可以一起唠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8-22 15: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8-22 16: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荆门
坐等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22 16: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支持木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8-22 17: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等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7: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被吞了一块 补充
——————————————————————————————————————————————————————

不过FSOTEX没有完全沿用旧的技术路线,而是改进了这种生物振膜,有加入了植物纤维碳纤维一类材质,进一步提升振膜性能也解决了R10比较头疼的老化问题。这种新生物振膜是FOSTEX的专利技术,被称为“BioDyna”(生物动态振膜),速度是传统塑料膜的两倍,刚性则提升五倍,确保透明度和细节表现,低频紧致,中频平滑,高频更自然。

声音表现上TH900可以说是“在主流审美基础上具有性格”,以我来看同时具有欧美玩家很喜欢的低音和日系用家偏好的高音。欧美社区的评价一贯有点夸张,很多人称之为“低音怪兽”——但考虑到很多人这么评价L3000和R10,我对此保留意见。但TH900的低音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低频力度和泛音丰富度确实是铁三角和天龙都少见的,低频表现上我个人觉得要比D7000更突出一些。
当然也有人不太喜欢过肥的泛音,觉得声音有些脏了,这在中文用户里比较常见。对中高频的偏好在国内会更多一些,TH900高频非常出色,但我觉得比W5000要克制很多,听起来更“主流和传统”,相对监听味更浓一些。不过缺点我觉得其实更多在当时放大器性能上,当时的耳放和随身听性能有限,很难完全矫正TH900在各个频段“过头”的部分,导致这款耳机在当时系统组建上也不能算便宜,大部分用户都是AT、STAX等纯日系用户、或者是一些有组件经验的用户使用。

这个问题也是FOSTEX意识到的,他们在后续的产品中重点解决的就是“声音完成度”问题。TH900后续衍生了包含TH900MK2、TH909、TH900换色限定等非常非常多的型号,这其中当然商业考量是很大一部分,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每一款衍生型号的声音完成度都越来越好、对驱动设备的搭配要求都在逐步降低,一直到今天的TH910和TH919,我觉得可以说是单体调音的高度成熟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8: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前面提到FOSTEX希望创造一个”终极产品”,TH900外观也是系列一大特色。算是系列原型机的天龙D7000采用桃花心木外壳,表面做了深棕色的亮面硬漆,D5000则是没有硬漆,表面是染色后的原木。

TH900基本上延续了D7000的风格,不过外壳木料使用了水目樱,一种桦科木材,这个材料和铁三角1996年的木碗始祖W10VTG是一种,不过产地有所不同。

水目樱这个材料韧性和光泽度都很好,非常适合做漆面,漆器也是非常能够代表东亚工艺文化的一种处理方式,日系产品基本都不约而同的使用类似工艺。铁三角和FOSTEX也都是这么做的,铁三角处理水目樱使用了非常浓艳的大红色漆料,表面呈现一种向内收束的暗红色光芒,在弱光下非常的漂亮。
不过在外壳处理上双方思路并不相同,铁三角最开始并没有使用未来堪称招牌的URUSHI“越前漆”,也就是深褐色植物硬漆,这种漆面以颜色的深浅变化层次著称。

而FOSTEX的首款作品TH900则直接采用了类似越前漆风格的另一种本土漆,坂本乙造工坊URUSH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8: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又被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8-22 18: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个人感觉th900mk2的主要问题是侵略性太强,火气比较大,其它都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8: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前面提到FOSTEX希望创造一个”终极产品”,TH900外观也是系列一大特色。算是系列原型机的天龙D7000采用桃花心木外壳,表面做了深棕色的亮面硬漆,D5000则是没有硬漆,表面是染色后的原木。TH900基本上延续了D7000的风格,不过外壳木料使用了水目樱,一种桦科木材。

这个材料和铁三角1996年的木碗始祖W10VTG是一种,不过产地有所不同。
水目樱这个材料韧性和光泽度都很好,非常适合做漆面,漆器也是非常能够代表东亚工艺文化的一种处理方式,日系产品基本都不约而同的使用类似工艺。

铁三角和FOSTEX也都是这么做的,铁三角处理水目樱使用了非常浓艳的大红色漆料,表面呈现一种向内收束的暗红色光芒,在弱光下非常的漂亮。

不过在外壳处理上双方思路并不相同,铁三角最开始并没有使用未来堪称招牌的URUSHI“越前漆”,也就是深褐色植物硬漆,这种漆面以颜色的深浅变化层次著称。而FOSTEX的首款作品TH900则直接采用了类似越前漆风格的另一种本土漆,坂本乙造工坊URUSH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8: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一直在卡审核发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8: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前面提到FOSTEX希望创造一个”终极产品”,TH900外观也是系列一大特色。算是系列原型机的天龙D7000采用桃花心木外壳,表面做了深棕色的亮面硬漆,D5000则是没有硬漆,表面是染色后的原木。TH900基本上延续了D7000的风格,不过外壳木料使用了水目樱,一种桦科木材,这个材料和铁三角1996年的木碗始祖W10VTG是一种,不过产地有所不同。
水目樱这个材料韧性和光泽度都很好,非常适合做漆面,漆器也是非常能够代表东亚工艺文化的一种处理方式,日系产品基本都不约而同的使用类似工艺。铁三角和FOSTEX也都是这么做的,铁三角处理水目樱使用了非常浓艳的大红色漆料,表面呈现一种向内收束的暗红色光芒,在弱光下非常的漂亮。
不过在外壳处理上双方思路并不相同,铁三角最开始并没有使用未来堪称招牌的URUSHI“越前漆”,也就是深褐色植物硬漆,这种漆面以颜色的深浅变化层次著称。而FOSTEX的首款作品TH900则直接采用了类似越前漆风格的另一种本土漆,坂本乙造工坊URUSH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8: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漆器属于手工艺品,那么价值多少也受传承影响。FOSTEX一直合作到现在的“坂本乙造漆器工坊”算是颇有名气的工坊,用现在话说是个“有名有姓”的工匠,历史也更悠久。

坂本乙造漆器工坊成立于1900年,创始人正是坂本乙造(Otozo Sakamoto)本人,也是工坊一代目。当时日本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坂本所在的会津地区是历史悠久的漆器产地,大约有400多年的历史,素以“Aizu-nuri”(会津漆)闻名。
会津漆最早是江户时代(17世纪)江户时代(17世纪)的装饰性工艺,跟越前漆的Urushi同样都是一种天然植物树汁漆工,其耐久、光泽和防水性而备受推崇。

坂本乙造出生于会津地区一个漆艺世家,他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变迁。起初,工坊专注于漆的精炼工作,即将从漆树采集的生漆汁提纯成可供匠人使用的材料。这项工作极其精细,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并去除杂质,以确保漆的黏度和光泽。会津地区的漆艺传统可追溯到16世纪,受中国影响并在本土进行二次传承的技法,如蒔絵,撒金装等。坂本乙造的工坊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成长,创始人强调“漆不只是涂料,而是生命的延续”——因为漆树汁需经数月发酵才能使用,象征耐心与永恒。

1900年创业时,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工坊,旨在将传统漆艺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早期,工坊主要服务本地漆器匠人,生产用于茶道器具和家居饰品的漆料,年产量有限,但品质上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4 05: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