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4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机大家坛评测工作室】HIFIMAN HM-801 评测(已全部编辑完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9 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HIFIMAN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产品,首先成名的却是在国外,headfi上早已耳熟能详。国内的发烧友对这个产品也很感兴趣,高达600多美金的售价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近期本站拿到了HIFIMAN HM-801 的样机,特推出详细评测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次评测由耳机大家坛评测工作室共3人完成,由于国内快递的问题,第3位试听人员还没收到样机,先推出第一部分,让大家先睹为快。
说明:本次收到的样机软件部分还是测试版本,操作上还有一些问题,正式销售版本会修正存在的BUG。

---------------------------------------
另类的“随身听”---评测员:af2000

  测试器材:耳机:HD650/K501,参照器材:君子行星CD机、菲尔耳放inspration。
  HM-801支持的音频格式包括无损的WAV、APE,压缩格式:MP3、wma等,本次测试以播放wav文件为主。

  拿到HIFIMAN HM-801之后第一印象就是一个“砖头块”,比早期的磁带随身听还大,造型方正,毫无现代MP3时尚潮流的感觉,份量也很重。这个产品本身就是为追求音质的发烧友准备的,所以并未在外形上玩花样。从功能上来说,HM-801已经不能用“随身听”这个词来概括了,它不仅有普通的音乐播放功能,还具备完整的DAC功能,包括USB解码和同轴输入解码,也具备线路输出功能。由于功能复杂,HM-801使用时也要注意相关的开关位置。
  耳放部分:
  本人一向认为即使是在随身听上,高价位的小耳塞也不如大耳机听感自然、放松,因此床头音乐系统是通常是魅族M6+K501,虽然M6推力明显不足,但K501本身低频量少,所以也不觉得差,而HD650在M6上效果很糟糕,虽然理论上HD650更容易推“响”但是低频控制不住,随身听高频的缺陷也被放大,整体感觉还不如K501。
  这次拿到HIFIMAN HM-801 第一个测试的就是K501,音乐响起当时的感觉相当震撼,这么个小小的玩意居然能把K501的低频推出了相当好的弹性和气势,这种感觉以前只在一部分台式耳放上能感受得到。现在不少耳放针对森海耳机的特点刻意减少低频,推K501往往下盘有点虚。
  接着上场的是HD650,HM-801对HD650的低频控制得也很好,低频收放自如,没有拖泥带水。中高频相当顺滑、耐听。
  HM-801内置的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耳放模块,可更换设计,因此超越普通的随身听并不奇怪,接下来和菲尔inspration耳放做了直接的对比,用HM-801的线路输出接inspration,对比之下HM-801还是显露了一些差距,菲尔的中频是有一定韵味的,HM-801则更中性,而在动态和高频解析力上HM-801也有少许差距。一个随身设备要完全达到独立的台式耳放的水平确实不太现实,就以前印象当中的一些随身耳放而言,与台式耳放的差距会更大一些。
  解码部分:
   HM-801有两个mini USB,一个是数据传输用,另外一个作为解码专用,接入电脑即可自动识别为USB声卡。HM-801的解码芯片是PCM 1704,这个芯片被用于不少高档CD及DAC。测试主要是用君子行星的同轴输出接入 HM-801,再通过linout接菲尔耳放用HD650试听,与君子行星对比HM-801解码部分中低频表现基本相当,高频的解析与透明度要差一点。与厂家就这个问题专门沟通过,对于高频的问题厂方的校音方式确实是刻意降低了一些高频的频响,厂方的思路是把耐听摆在首位,考虑到随身音源的特点,高频解析做高在这么小体积的电路限制之下容易出现刺耳的问题。这次测试的耳机是HD650,本身高频就不“亮”,加上HM-801的调音走向因此高频的问题会相对明显一些,其他的如拜亚、歌德耳机搭配可能是更好的组合。
  另外也和RME9632声卡做了直接对比,各自播放相同的wav文件,用各自耳机输出接HD650。9632声卡的特点以前专门写过,数据指标很高,频响非常平直(类似1212M/K8等声卡高频频响都有一些降低),和君子行星这样的CD机比中高频略显生硬。与HM-801对比风格特点的差异更是明显,尤其是人声,9632是重解析力而略带毛刺,HM-801是中频有韵味柔和耐听。
  后记:这次评测基本上没把HIFIMAN HM-801当作一个随身听,而是用台式CD加台式耳放作为参照物(加起来大约8000元),以大耳机作为终端。从整体而言,差距还是有的。考虑到体积因素,HIFIMAN 确实做到了完全超越普通随身听的水准。

-----------------------------------
Hifiman HM-801 听感评价-----评测员:学习的人

  使用耳机 R10,W2002,ED8,CD3K,耳塞TF10
Hifiman个头中等,不大不小,一手可以把握,但是要操控的话,必须要两手协调,不然有砸机器的危险。整体而言,有专业机的形象感觉,色调深暗,标示简单,接口众多,外形简单。
从听感来说,对我来讲,这是远超随身听的一种感觉。从多年前感受的随身听,到现在还保留在手的一些CD也好,MP3也好,MP4也好,都没能提供与hifiman相匹敌的音质表现。
具体变化很明显的表现在,整体声音的气势,大场面音乐的表现力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随身听,我想这是功率提升的表现,从电流到电压,都大幅度提升。一般的随身听对比之下,只是虚应故事的传达了一些振动到你的耳膜,这是功力的差异。好比功夫极深的拳师,一举手投足,挟风雷而动,而同样的拳法套路,由一些初学者表现,虽然姿势一样,却少了那种风云激荡,力道十足的感觉。
人声来讲,声音的丰润度很让人能忘记了这是一个随身听的感觉,像是一些我听过的台式机的架势。男声,女声,都很准确的表达了,基本和我在不同系统下的重放具有差不多的音准,不像一些耳机或者耳放,对声音做了美化修饰,虽然针对某些音乐就很入耳,但是表现某些音乐时,就产生了染色过度的遗憾,女声很绵软,男声变成奶油小生。
所以一直以来,我始终对各大品牌的耳机热衷追新,没听过的始终想听,因为我坚信,每个设计师的理念一定有一个最适合的表现方式,差别只是在于这种表现方式是否适合你,你是否中意。大家都不是电脑,都是喜好明显的人嘛
Hifiman作为一个随身听,没有明显的音色偏向。听古典,人声,流行,小乐器都表现的有模有样,这使我对随身听的听感印象大大改观了,同时,我也被他的发布价格大大震撼了。不过也可以理解,针对国外的购买力,定价还是非常合理的。
其实一直以来,我一直寻找能够重放各种无损格式音乐文件的播放器,找来找去,都不理想,hifiman可以说填补了一个空白,不仅能够重放,而且重放的水准超过我听过的其它一些机器,提升非常显著。
不过,我还是希望,hifiman能够推出几种等级的机器型号,能够有一款型号,把USB的解码功能去掉,再做的体积小些,并且能使用2.5寸的笔记本硬盘,这样在容量上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毕竟wav文件实在太大了,SD卡始终在速度上合容量上不如2.5寸笔记本硬盘,即使是1.8寸的微型硬盘,也要好过SD卡。
从我个人来说,如果能有一个去掉USB解码的简化版Hifiman,我很愿意购买一个,以提升随身的听感享受。并且,深深感到国人能够设计制造出这样一款远超市面所有随身听的机器,是非常了不得的,起码在这一方面,摆脱了单纯的,没有技术含量的made in China,有了自己的designed in China。不再让洋货一统天下。
------------------------------------
HM-801评测第二部分: HM-801 与IMOD+便携耳放的对比
评测人:af2000

介绍一下对比的几个器材:
1、Red Wine Audio iMod 苹果ipod 的打磨版,售价接近400多美元,相关的评测:http://www.erji.net/read.php?tid=372507
2、Ray Samuels Audio 公司出品的 EMMELINE SR-71耳放和P51耳放 ,其报价分别是395美元和375美元,SR-71耳放有翻译的评测可供参考:http://www.erji.net/read.php?tid=240817
imod+高端随身耳放的组合是不少随身听爱好者的终极武器,这套组合加起来800多美元,比HIFIMAN HM-801价位高一点,而且都是便携产品中的高端,对比起来更有实际意义。

3、试听耳机:HD650(天龙D7000客串)
首先说说这两个随身耳放,EMMELINE 的P51耳放小得令人吃惊,可以用“微型”来形容,只比火柴盒略大,上面还有微动开关,控制输出功率,重量也很轻。不太理解为何要把耳放做成这么迷你,毕竟随身听体积也不会这么小。而SR-71体积比较“正常”,也比较重。二者声音差别非常明显,接到CD机上试听,SR-71这个耳放素质不错,通透细腻,整体比较均衡,P51声音过于柔和,高频缺失细节,像蒙了一层纱,低频也比较松,SR-71不论在动态、高频解析力、低频控制力等方面全面优于P51。
这次借到的IMOD及两个耳放是同一个人的,机主要求不得将IMOD接入电脑,因此主要对比的音乐是IMOD之中原有的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专辑,HM-801则直接从原版碟中抓取的WAV文件复制进去。初听加州旅馆这首熟悉的歌曲,iMod+SR-71+HD650有点惊艳的感觉,前奏高低频都很突出,高频解析力强,有点偏亮,低频下潜深弹性好,很刺激,但是一到人声部分就不对头了,人声很单薄,在强烈的高低频掩盖之下感觉演唱者距离比较远,位置也有点飘忽,整个频段在中频部分凹了进去,有些脱节。这套系统以这么高的价位得就这样的效果还是很出乎我的意外,之后测试的包括D50/T51两个随身听中频也明显要好于这套IMOD系统。之后换上P51这个袖珍耳放,整个声音柔和起来,但因为解析力下降、低频太松听得人有点昏昏欲睡,中频的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但没有本质的提高。听完这两个耳放我大致明白了为何这套器材的主人会同时买这两个风格差别如此之大耳放,P51主要还是“调味”只用。可惜问题其实还是出在IMOD本身上,靠耳放去调整并不能彻底解决。等换到HM-801上,人声马上贴近了很多,中频密度和韵味也出来了。HM-801的高低频都不如iMod+SR-71那么突出,但是整个频段是相当平衡的。

相对第一次HM-801与台式CD机的对比,这次对比简单多了,一曲听罢声音差别一目了然。
另外也试听了天龙D7000与这两套系统的搭配,iMod+SR-71之下D7000高频太刺耳,低频也过头了,HM-801之下的D7000效果尚可,耐听基本没问题,说不上发挥了几成,因为没听过发挥到很好的D7000搭配系统。

----------------------------

HM-801评测第三部分与SONY D50的对比,兼谈台电T51




前面曾有不少人建议找SONY D50和HM-801对比,其实这样的对比本来就不太公平,因为SONY D50毕竟是以录音功能为卖点的“录音笔”,播放系统还是属于普通的随身听,HM-801本身耳放部分相当强,并且属于完全独立的模块,通过插卡方式连接到主板上。而为了评测购买D50的过程也费了不少周折,二手区居然求购的比卖的人还多,这个D50那是相当热门。时间拖延了很久,正打算干脆去买个新货的时候看到二手区有个不算便宜的二手就直接买下了。
从外形看,D50居然比HM-801还要大、重,这里面录音功能以及4节AA电池占去了相当大的体积和重量。相对HM-801,D50的造型要复杂、精致得多,充分体现了SONY强大的工业设计能力。D50功能按键、接口比较复杂,不过都有明显说明标注,对于播放音频不需要看说明书玩几分钟就会操作。

第一回合是直推HD650。
这个对比没什么悬念,D50先前曾接K501听,听感还不错,但在HD650之下,D50以及T51推力不足的问题很明显。经常看到有些人以音量大小去推断推力大小,这是不准确的,真正的推好应该是不失真前提下有足够的音量。D50直推HD650,不仅是低频比较松散,高频失真也比较大,齿音严重。而台电T51表现还要差,低频更混。推好一个耳机的基本条件是需要足够的电压、电流,不能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必然带来失真。普通随身听的耳机输出部分受到的限制不仅仅是体积方面对元件的限制,更有电池电压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的问题。在这点上D50相对好点,T51在HD650之下部分音乐音量开到最大还不够,大致和以前听过的其他国产MP3差不多。

第二回合是lineout接台式耳放的对比。
耳放选择:VC-01,之所以选这个耳放是因为其对声音还原相当忠实,无染色,失真数据、声场等指标优秀,更能体现出前端器材的特点。
D50接上VC-01再听HD650表现比直推好多了,声音基本是平衡的,中频也有一定密度,从这点上来说比IMOD要好。由于IMOD系统之前已发回给机主,没有直接的对比,但是IMOD强烈的高低频两头突出的特点还是印象极为深刻。D50相对来说没那么刺激但明显更全面、中性。换到和HM-801的对比,D50的数码味立即能感觉出来,所谓的数码味,个人大致归纳一下基本特点是:中频比较干涩,人声缺乏亲切感,高频有失真,齿音较重等等。D50的数码味不算太夸张。类似《加州旅馆》这样的歌曲不太明显,但是换到女声,包括《蓝雨衣》、王菲、邓丽君等等和HM-801的差距很明显。D50的低频控制得很好,收得非常快对,和801差别不大。
换到台电T51接VC-01,声音和D50相当接近,中频数码味差不多,T51在高频延伸和低频控制力上有一些细微的差距,T51的评测已经有不少,不再扩展话题了。
HM-801的声音特点在前面与台式CD的对比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其中频的韵味是相当出色的。当初拿801和台式CD比因为差别比较小对比还是比较费劲的。这次和这几个高端随身听系统对比,分辨起来就轻松多了,即使抛开801强大的耳放输出部分,用lineout对比,D50这类随身听还是有级别上的差距。

总结一下:
首先要说的是HM-801是一个“小众” 的产品,这不仅仅因为其价格,更重要的是其校音方式、声音特点及硬件配置的特别,包括强大的耳放输出、可作为USB声卡、解码器等。以普通的随身听去对比已经没多大意义。如果还是以普通随身听的概念为了去推一些高灵敏度的耳塞实际上没多大必要去考虑这个高价格的东西。
在校音以及声音特点上HM-801是与台式CD看齐的,通过这次和几个随身听系统的对比这个感觉更强烈。HM-801完全没有其他随身听的数码味。
耳放部分,在比较夸张的电源部分做支持之下,801做到了小失真前提下的足够功率输出,可以应对高阻耳机,并且采用了插卡式的独立耳放模块,可单独升级/更换。当然因为输出功率的提高即使是用了一个相当大的电池(外接电源是双9V输入体积也很夸张),续航时间也只有8小时左右。
为了不影响音质,HM-801没有使用数字音量控制电路,而是采用ALPS炭膜电位器控制音量,由于这种电位器本身的特点在小音量下左右声道会有一些随机误差,HM-801的耳放输出本来没考虑去对付很容易驱动的高灵敏度耳塞,不过厂家还是承偌在以后国内销售的产品中附带一根电阻线,把音量控制区间提升到小误差范围之内。


插卡式耳放模块


电池

D50:
这次对比器材中最出色的“普通”随身听,有较大的推力,相当平衡的声音可应对各种类型的音乐。以前听过一些舒尔、UE的非定制高端耳塞,声音染色都比较重,解析力也不高,对于搭配耳塞这类使用条件来说,D50的听感会更好。过大的体积和重量、支持的音乐类型较少是其缺点。

IMOD/IPOD:
喜欢比较刺激的声音可以考虑它。

hm1.jpg (38 KB, 下载次数: 2)

hm1.jpg

hm1a.jpg (25 KB, 下载次数: 2)

hm1a.jpg

hm2.jpg (27 KB, 下载次数: 1)

hm2.jpg

hm3.jpg (26 KB, 下载次数: 2)

hm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10 14: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