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霍洛维茨弹钢琴的手型算正确的吗? [打印本页]

作者: hupoke    时间: 2011-7-3 04:36
标题: 霍洛维茨弹钢琴的手型算正确的吗?
在网上看到有些普通人弹钢琴的视频,然后下面有评论说“你手型不对,手腕低了,大拇指有时候都放到键盘外面了”之类。

但是我才看了霍洛维茨的一点视频,发现他老年时(年轻时我不晓得,没看过视频)的手腕也挺低的啊,整个手都弯趴在键盘上了,而且貌似大拇指也有放到键盘外面啊。是因为老了所以手型不标准了么?
作者: ramos    时间: 2011-7-3 05:45
那人是规格外的……没有任何人手型像他那样。和他类似的人是有,但是不会像他那样整个手趴在琴键上。

那主要是为了创造出惊人的音响效果,流水一样的经过句和变换莫测的音色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个人触键风格。学不会就不要去学,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不必在意- -
作者: hupoke    时间: 2011-7-3 06:28
囧……这说法怎么有点像“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或者“成王败寇”的讲法?

是不是因为他成名(或者说成功)了,于是他手型不正确也变成他为了达成某种效果而特意为之……
还是说只有这种手型能够发出他的那种音,别的手型都不行?
作者: liu12125    时间: 2011-7-3 12:33
手型等基本功本来就是为效果服务的,如果能够出来更好的效果,为什么一定要照本宣科,纠结手型到底是否正确。但是,钢琴演奏技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至今,先人总结出的一系列标准化学院化的技术,肯定不会让初学者误入歧途。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1-7-3 14:06
标准的手势,是适合标准的手,大家的手,都是标准的手。

所谓标准,也是一个很大的范围,目的就是最省力,最经济的达到效果,那这个过程就是正确的。

所谓标准手型,我们不说手小的巴伦博伊姆和手大的米开朗基里的手型其实是弯曲不同的,但是他们都是标准手型。
再看女人和男人的区别,男人里面,像是阿劳,鲁宾斯坦之类,你看他们弹再复杂的曲目,感觉人都不动,手都不动的。从钢琴对面看过去,你会感觉他们只是坐在那,根本没有在弹琴。而看看女人们,尤其是瘦弱的女人们,弹还不是很复杂的曲子,就感觉整个手像是蝴蝶一样在琴键上空飞舞,像是王羽佳这类娇小型的,但是手势也是标准手势。

霍洛威姿从小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习惯成自然,他的手部肌肉已经适合这样发力,而这个样子发力,大多数弹钢琴的人弹三五分钟就精疲力尽了,因为使用的完全是不同的肌肉和肌腱。

我不是很同意Ramos关于:那主要是为了创造出惊人的音响效果,流水一样的经过句和变换莫测的音色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个人触键风格  这句话的说法,因为霍洛维茨从成为一个职业钢琴家之前就从来是这么弹奏的,这个手法在先,将来创造出的个他的个人特色非常明显的音响效果在后。

事实上霍洛维茨的这个习惯,使得他不得不随身带着钢琴和弗朗兹·摩尔在全世界到处跑。他用的Steinway Model D,和别的音乐会SS model D琴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弗朗兹·摩尔在常年和他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特别适合霍洛威姿手势的非常规的调试参数,

霍洛威姿的调试和常规的音乐会调试的最大区别在于,letoff减少50%左右,标准值是低音3mm到高音1mm,他则是调节到低音的1.5mm到高音的0.5mm。如果你会把一台钢琴按照这个参数调整,那也能大体发出霍氏的标准音色,这种调试的特点是,容错性很低,错音极为明显,击弦机需要三天两头调试,不然天气一变就故障。还有个最大的缺点在于pp弱奏的时候的表现能力很不稳定,所以你会发现霍氏的演奏的弱奏是非常不完美的。而且这么小的letoff也使得左踏板使用需要非常小心,因为很容易顶死发出闷音,好在霍氏也不是特别喜爱使用左踏板的人。

另外一个霍氏的调试,就是very strong rep. level spring
复振弹簧调硬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很近的letoff缩调所造成的一个必须,这样不容易出故障,机芯还能继续灵活运转。
造成的缺点是:复振杆的弹簧调试到非常硬,这也进一步造成弱奏无法控制,也就是牺牲弱奏,得到复振的效率,不然快速连击会很难实现。
还有一个缺点是,after touch会非常差,琴键会非常震手,后触感很烂。一般来说正规动作对于after touch都会有很高的要求,因为这个震动会从手指传到手腕,非常不舒服。但是霍氏的手法倒是使得这个震动传给手指后几乎不再往上传到手腕,就没什么不舒服。

所以他能接受,也喜爱这个非标准的调试方式,而到了正常人手里则无法弹奏了。


说回来,霍氏这种追求宏大的音响效果的理念,我是觉得过于沙龙了,太过于俄罗斯学派的强调音响,that's all的理念,我是绝对不感冒的。这点和Ramos彻底相反了。
作者: ramos    时间: 2011-7-3 15:02
楼上分析得很好学习了。

追求音响效果自然有其局限性,特别是HOROWITZ做得似乎有点过了,但是听起来很爽,而且这也符合浪漫主义钢琴家的一贯做法——让个人风格凌驾于曲谱本身。

追求音响效果,或者说追求音色,个人认为是钢琴演奏中一个绝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首先你觉得音色就不好听,它再有深度又有什么用?我们又不是看谱学习,是要听的啊。莱氏为什么出了那么都牛逼的学生,就是因为他的每个出名学生全部掌握了如何让键盘发出美妙的声音,而不是噪音的技巧。学会控制音色应该是每个学钢琴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

要说沙龙音乐,沙龙自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弹奏方法,但你难道不觉得鲁宾斯坦比霍洛维茨更适合沙龙演奏么。那种把整部曲子精雕细琢,弄得整首曲子非常像模像样,非常有处理过的痕迹才是沙龙音乐的弹法。像Horowitz这种人是绝对不会去弹沙龙音乐的,因为他追求的是更为广大的东西——艺术效果,音响效果,音乐性,整体性。我觉得最适合沙龙音乐的应该是米凯兰杰里才对,精雕细琢,完美无缺,比鲁宾斯坦强了不少。

我个人觉得Horowitz在音乐性和整体性的方面是比更前面一些演奏家要有些不足的,但是他有他个人的风格去弥补这个问题,所以他也是我很喜欢的钢琴家。

为什么我不喜欢鲁宾斯坦,是因为鲁宾斯坦只能带给你愉悦,愉悦完他弹琴的瞬间之后就没留下什么了。而Horowitz,Richter,Gilels带给你的是亢奋和震撼,像要把你摧垮一样。Gould,Cortot,Schnabel等人带给人的则是发自内心的深省。
作者: ほむほむ    时间: 2011-7-3 15:23
LS两位都是高手,学习了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1-7-3 15:51
关于哪个更沙龙,哪个更舞台,似乎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理解,就不讨论了。

你列出来的这几个,我反正更喜欢鲁宾斯坦,古尔德,倒是对霍洛威姿,里赫特,吉列尔斯都没什么感冒。


我是听鲁宾斯坦,古尔德他们不带给我什么愉悦,而是带给我更多的东西。我听里赫特,霍洛威姿,吉列尔斯倒是真的只有愉悦,听完就忘,听完,喊一声真爽,就都结束了。话还真的是这么说的,霍洛威姿,吉列尔斯,里赫特的东西,我几乎都听烂了,但是我记忆里除了留下一个爽字,我也真的不记得什么东西。

有些时候真的很奇怪,你,我,在某少数几个演奏家身上才有共同认识,而竟然有这么多,你我的认识会相差这么多。
作者: ramos    时间: 2011-7-3 16:04
可能是因为我还年轻吧。还有其实人都会慢慢变的,就像你说的你十年前觉得有些东西几乎听不下去,现在才知道好在哪里。

或许过十年我能理解鲁宾斯坦,肯普夫之类的人好在哪里,但是我还是会认为霍洛维茨,李希特,吉列尔斯是同时有音响性和音乐性的演奏家。

霍洛维茨也得分时期来看,四进四出,每次都有飞跃性的变化,我既喜欢他早期和中期的音响效果,也喜欢他晚年的深沉。

至于李希特,如果你说听完只觉得爽,那我也真是无法评价了,我个人把他看作是20世纪排第一的演奏家,莫非我也是基佬么-_-

古尔德我非常喜欢,但是仅限于他的一部分曲子,他的莫扎特和萧邦实在是……唉,反正我是接受不了。他本质上是个作曲家,和18世纪的浪漫主义钢琴家处理曲目的理念是一样的,他是作为一个作曲家同行来看待曲子的,而他处理的莫扎特和萧邦,我实在是接受不了。巴赫倒是非常非常喜欢。
作者: hupoke    时间: 2011-7-3 16:39
引用第7楼韦伯猫于2011-07-03 15:51发表的 :
我是听鲁宾斯坦,古尔德他们不带给我什么愉悦,而是带给我更多的东西。我听里赫特,霍洛威姿,吉列尔斯倒是真的只有愉悦,听完就忘,听完,喊一声真爽,就都结束了。话还真的是这么说的,霍洛威姿,吉列尔斯,里赫特的东西,我几乎都听烂了,但是我记忆里除了留下一个爽字,我也真的不记得什么东西。

感谢两位大侠前面写了那么多,开眼了:)

这里我提一点点异议……
我本身听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理赫特弹的舒伯特我觉得实在不好说听完就留下个爽字……很多钢琴家把舒伯特某几首钢奏的第一乐章演奏的波澜起伏,而且速度较快,理赫特就是一如既往的慢悠悠。虽然不是说慢就一定对应着内涵、反映着深度,但我觉得理赫特那几首的慢实在是很绝妙的,非但不“爽”反而冗长,但“忍”下来之后获得的历数各种回忆一般的感受,是其它各种短小快速的版本所不及的。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1-7-3 16:42
接你的说法说下去:

霍洛威姿我真正喜欢的是他变成老顽童之后的音乐,这个时候他真正开始玩音乐了,而不是玩钢琴了,到了这个阶段,他成了天使。Bravo.

再说说古尔德,古尔德应该是20世纪真正为从门德尔松开始的巴赫复兴运动投生了一辈子精力的,照你说的说法“作曲家”型,照我的说法“学者型”的演奏家,他其实非常学术,极为严谨,虽然他自己不承认这一点,但是他是20世纪少数几个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娶了音乐的人。虽然可能他都不一定知道什么是“巴赫复兴运动”,因为他自己实质上是在进行一个全新的“巴赫复兴”。古尔德实质上是不屑于肖邦的音乐的,照他自己的说法,从小到大就没弹奏过肖邦。而肖邦这种如此强烈的主调音乐,自然会被他改造成纯粹的复调音乐(虽然这也不是真正的复调,因为肖邦的曲子再怎么演奏,也没有赋格、卡农段落)他只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寻找伴奏声部的旋律性。作为古尔德迷,我是接受这种演奏的,虽然我也不可能去学他的演奏法。

而在说到前面说到的切利,指巴伦为“他一直忘了自己是个优秀的钢琴家”,哈哈,这点真的很有意思。按照我的钢琴老师的说法,每个钢琴家,只要站在指挥台上,他们一定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是个钢琴家。

我也就是个业余钢琴玩家,自己弹点巴赫莫扎特为乐趣,偶尔找点小提琴,和他们合作点莫扎特,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我就很开心了。不过我也玩玩指挥,在站在指挥位置的时候,的确,是可以,什么都忘记的。

哈哈,虽然巴伦已经实际上成为了富特在21世纪的唯一传人,但是这句话好像,我是觉得,国内,应该对许忠讲。

许忠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个优秀的钢琴家,我甚至认为他是现在国内最优秀的钢琴家,但是他现在迷上指挥啦哈哈。
作者: dzx1226    时间: 2011-7-3 22:50
蜘蛛手。。。 [s:2]
作者: 肥笨鹅    时间: 2011-7-5 19:13
手形之类的规定仅仅是为了让初学者或者业余者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弹到霍洛维茨这个程度根本不需要在意手形。NBA球星有几个投篮姿势是绝对标准的?投进不就行了。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1-7-5 19:44
引用第12楼肥笨鹅于2011-07-05 19:13发表的 :
手形之类的规定仅仅是为了让初学者或者业余者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弹到霍洛维茨这个程度根本不需要在意手形。NBA球星有几个投篮姿势是绝对标准的?投进不就行了。


话不能完全这样说的。记住爱因斯坦那句话,99%的勤奋+1%的运气。


动作是需要随意,因为最随意的动作就是最经济的动作。这并不是说大家总结出来的就是错误的。
作者: cd17da    时间: 2011-7-5 21:45
樓上的有人是演奏級級別嗎?
作者: ramos    时间: 2011-7-5 22:36
演奏级级别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演奏级只能告诉你这个人能把音弹响弹对,对分析这人弹得怎样一点帮助都没……有大把人可以把音弹对但是根本出来的就不是音乐的,在我看来还不如有些只有钢琴6级但是能把舒伯特音乐瞬间弹好的人。

动作方面有很多讲究,但是确实一般来说是要用最方便用力的方式和最省力的方式。
作者: majie    时间: 2011-7-6 01:14
会弹得录段曲目上来PK一下,让大家评价评价,要盲测,然后混上几个著名版本,看看唱片是不是听多了鉴赏力也相应提高。
作者: madwill    时间: 2011-7-6 01:22
阿劳在自传里谈到过霍洛维兹的指法=v=似乎小有微词,那种是只有他自己能用的方法,当时很多人模仿,似乎会伤手=_=
作者: stevenjou    时间: 2011-7-6 11:13
无意中又发现猫版巨著,前来膜拜一记。
作者: mehechiger    时间: 2011-7-8 12:43
作为大龄欲学钢琴的学员,来学习一下
作者: woowow    时间: 2011-7-8 22:07
他习惯了那样 而且效果好 那就没必要改了 也许改成标准手型效果更好 也许不好 谁知道呢
他能那样弹的好 你能说什么
作者: kappao    时间: 2011-8-26 13:25
学习了,感触颇多,多谢大神们指教。 [s:5]
作者: pdx1989    时间: 2011-8-30 20:30
霍老是我很喜欢的钢琴家,觉得他表情做得比较极端,有可能不为一些保守派的评论家所接受
但是踏板用得少,速度快,颗粒感强——这种犀利感正是我梦寐以求的
比如说我觉得他的肖邦第一叙事曲就弹得比鲁宾斯坦清楚,听上去更爽
革命练习曲的踏板用得销魂,句子弹得也整齐
霍老一直是我的偶像,也曾问过我的钢琴老师他的手型,老师说霍老那手上是什么工夫呀
毕竟人家是大师,如果看他早期的视频,手型还不是很夸张的~
作者: otroad    时间: 2011-9-1 06:17
对于伟大的天才来讲,无所谓什么正确的标准,他们存在的本身就是不可被复制的理想。霍洛维兹曾告诫许多仰慕自己的年轻人不要尝试模仿自己,因为他是不可被模仿的。事实证明当时美国很多霍洛维兹年轻的追随者确实把手弹废了。
作者: otroad    时间: 2011-9-1 06:20
玛格丽特·隆也是出了名的严厉,专制的教师,可当她看到年幼的佛朗索瓦那“糟糕”,“怪异”的手型时竟然没有做任何干涉。助教迪卡芙问她为何如此,她回答到“永远不要试图改变一个天才”。
作者: sanlue    时间: 2011-9-2 00:22
听听吉塞金吧!
作者: persson313    时间: 2011-9-2 19:42
引用第4楼韦伯猫于2011-07-03 14:06发表的 :
标准的手势,是适合标准的手,大家的手,都是标准的手。

所谓标准,也是一个很大的范围,目的就是最省力,最经济的达到效果,那这个过程就是正确的。

所谓标准手型,我们不说手小的巴伦博伊姆和手大的米开朗基里的手型其实是弯曲不同的,但是他们都是标准手型。
.......


达人
作者: persson313    时间: 2011-9-2 19:44
你去看郎朗的手型 很多简直是标准的错误范例

刚开始练的时候还是要注意 至于高手 估计为了某些音响效果 要刻意改变手型
作者: justinhtz    时间: 2011-9-3 14:16
引用第13楼韦伯猫于2011-07-05 19:44发表的 :



话不能完全这样说的。记住爱因斯坦那句话,99%的勤奋+1%的运气。

.......


没有一点天分的话,也是办不成的。 99%,1% 这是一个人随口说的,不是真理。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1-9-4 00:03
[quote]引用第28楼justinhtz于2011-09-03 14:16发表的 :



没有一点天分的话,也是办不成的。 99%,1%
作者: liu12125    时间: 2011-9-4 22:22
非常赞同猫兄的论点。

对于我个人的经历而言,以前在国内被逼练琴的时候,手势总是是被老师和家长纠正的重点,他们总是希望我用“某一种标准的手型”来练琴,后来出国后跟了那位钢琴教授,他除了第一次看我弹琴的时候稍微注意了一下手势,然后就不怎么关心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在初学的时候用大众化标准化的手型学习有什么不对,毕竟先人总结出的那一套东西肯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但是有了点基础以后,就不该在拘泥于“某种”手型,毕竟能发出好声才是学习钢琴的关键。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1-9-4 22:36
引用第30楼liu12125于2011-09-04 22:22发表的 :
非常赞同猫兄的论点。

对于我个人的经历而言,以前在国内被逼练琴的时候,手势总是是被老师和家长纠正的重点,他们总是希望我用“某一种标准的手型”来练琴,后来出国后跟了那位钢琴教授,他除了第一次看我弹琴的时候稍微注意了一下手势,然后就不怎么关心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在初学的时候用大众化标准化的手型学习有什么不对,毕竟先人总结出的那一套东西肯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但是有了点基础以后,就不该在拘泥于“某种”手型,毕竟能发出好声才是学习钢琴的关键。


虽然我是在国内学的,不过好歹也是跟着上音钢琴系的人学,他也从来不会去纠正别人的“错误”动作。他会注意到每个学生的现在的动作,并且分析出这个学生的动作是起源于哪部分肌肉比较薄弱,从而在练习曲的选择上侧重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往往很快就能提高这部分手指能力。

然后学生的手型就会有变化了,这个时候有可以发现新的短板,不停的提高短板的能力,最后大家的技巧都会逐渐提高而不受制于手指的短板了。

不管一个人用什么手法在弹琴,他们使用的都是在当时最经济省力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当时最为正确的一种方法,这,只要是人,都会去寻找这种最为省力的方式。所以这不存在错误不错误的问题。

有时候看一些琴童的手型非常怪异,这不能说是因为小孩的手型错误,这明显一看就是因为手指的某些部分的肌肉一直没有得到需要的锻炼,由于短板而造成的,学生的手型都是在使用当前条件下最为经济的指型,而他/她的教师则没有将他们的短板发现出来并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长期下去,手指得不到均衡的发展,很容易受伤并且可能再也无法回复平衡,也就练废了。
作者: yulihua    时间: 2011-9-4 22:51
很多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指法,并非一成不变。
作者: yaolei2000    时间: 2011-11-5 20:28
太专业了讨论的!
作者: brunstadt    时间: 2011-11-6 02:16
其实就是老霍自己的风格。没什么大惊小怪,错不错的。

我们学英语,谁也没规定必须从教育部的课本开始学才算是好的,只是一种标准化的玩意儿而已。

形式化的东西,知道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心为其役。
作者: dua-    时间: 2011-11-6 13:46
会弹琴的人是没有手型的 怎么舒服好听怎么弹
作者: fangzhouc    时间: 2011-11-15 21:54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很多人觉得大师都“趴”着弹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而觉得手型无所谓,也许大家忽略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学习任何东西都要有个正确的方法这一本质!不管是钢琴还是其他乐器,初学时必须将手型控制在一个“规范”的、相对“标准”的状态下,这是不容质疑的(这里指的是普世教育,如果霍氏不算天才的话)。考级考到“演奏级”也只不过是刚刚入门而已(考级乃为业余的人准备的,不然还要音乐学院干嘛),而真正搞专业的人才有“资格”按照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精神力量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可以不用去管什么手型啦、技巧啦,有的只有如何将自己内心与作曲者的内心相狎,从而去感染作为“三度创作”的聆听者,使其产生“通感”,所以完全没必要多花无谓的精力去讨论手型的问题,因为平凡的你要学琴就必须经历“标准”手型这个过程。
作者: moonlike12    时间: 2011-11-17 11:59
好想学琴呀,可惜已经老了。。。
作者: gokusa001    时间: 2011-11-18 13:18
对他来说是正确的  你去模仿他 你就是不正确的了  音乐处理也一样
作者: 广州小火星    时间: 2011-11-18 22:43
我觉得手型不是最重要的,演奏的时候都是很夸张的情感
以前刚学钢琴,老师都教得很夸张,手腕要很夸张的在呼吸点抬起来,反正就弄得很华丽又正统!很娘!
反而忽略了教授最重要的乐理知识,现代的即兴创作跟古代,差了不止是一个级别,现代太重视表面了
作者: zhanghailin    时间: 2018-8-1 02:54
无意间搜到这个帖子,一篇篇回复看了下来,联系到我自身,真是不胜感概!11年的帖子了,现在已经是18年。8年的时光,当初回复这个帖子和看过这个帖子的人或许早已把它忘的一干二净!但我还是固执的在这里来个回复,再一次把它顶上去。只为一个原因~关于霍洛维茨的手型,我本人就是一个亲历者!前面各位大侠的跟帖中韦伯猫的一个大段文字让我印象深刻~事实上我就是被豆瓣上转发的他这一篇文字吸引过来的~前面关于霍氏特别的触键方式带来的音响效果以及对自己钢琴钢琴调试的特殊偏好的描述深深吸引了我!但作为一个旁观者,对霍氏特殊的弹琴方式描述的再细微贴切也只是知其然,下面我就以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来解说一下其所以然:
结合我自身练琴的经历来展开说吧。我其实是一个钢琴音乐门外汉。小时候家在农村,又穷,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学钢琴。但自上高中有机会接触音乐以来就非常痴迷钢琴曲,杂七杂八各种钢琴音乐听了很多,也没听出个所以然,就一直这么听着。上大学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琴行里看到一台电钢琴,于是毅然决然地把家里给买电脑的钱买了一台电钢琴!没有钱找老师上课,就去书店买了一套初级教程,带vcd 的,加上自己以前摸索学了的一些识谱乐理知识,就这样开始了自己艰辛的钢琴自学之路。大学那几年练琴的狠劲就不用提了,能翘的不能翘的课都翘了,在宿舍练琴。头两年感觉进展还不错,599,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哈农前面31条和所有大小调音阶琶音都囫囵练熟了~现在看来那真是瞎鸡吧练,节奏触键啥的都不对,就感觉音弹出来跟vcd里差不多就过了。终于练到快大学毕业的时候,发现再也练不下去了,右手的手型已经完全坏了。引用前面一个回帖说法就是手型已经不平衡了,练废了,连以前能弹的曲子也弹不了了。具体来说就是右手345指一触键2指总是不经意的翘起来。甚至不只是练琴,连电脑键盘打字右手都觉得很别扭使不上劲!我知道这是自己瞎琢磨练的结果,于是去琴行教学费请教老师,老师第一节课就教我手指往里勾着站在键盘上跟着节拍器一个音一个音慢慢练哈农。我照做了,感觉进展很慢,越来越迷茫以至于绝望了。毕业后又加上找工作的颠沛流离,几乎要彻底放弃钢琴了!说彻底放弃其实心里是没办法割舍的,毕竟这个是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东西!自己弹不了或是没机会弹了那看别人弹总可以吧!于是又经常在网上搜索各种钢琴视频看,就这个时候慢慢接触了解霍洛维茨。看视频加上自觉不自觉的搜索一些有关他的文字资料看,几乎所有有关他的文字资料都有说到他那奇葩的触键,例如雷鸣一般的左手八度了,右手快速跑动时蝴蝶起舞一般的侧影了,还有右手小拇指似乎总是不经意的勾紧等等。慢慢的我开始不经意的模仿他弹琴,有两点我特别在意的,一是弹琴时右手小拇指勾紧,我发现这样别的手指触键时食指就不怎么会不经意的翘起来,也就是说可以这样可以克服手型不平衡的问题,另一个就是高度重视双八度练习,而且只用一五指指法,因为我感觉练八度时右手大拇指掌关节疼痛,练完之后再练音阶啥的很有进步的感觉。在其后的好些年里,不管生活怎样的奔波,每到一个城市我都找一个琴行按小时租练琴 ,而且只练双手八度音阶琶音

作者: zhanghailin    时间: 2018-8-1 04:23
一练就是连续一个小时,经常练琴时右手大拇指和小指掌关节疼的厉害,至于掌关节和指尖皮肤磨破出血更不用说了。经常有人看到我练琴之后说你不是练琴说砸琴啊,甚至有些琴行老板说我这个练法对琴损害太大不让练但我自己心里明白,这是对我有效的练琴方式,因为只有这样练,我右手才不是手臂手腕酸疼而是指关节疼。甚至每次练琴我都以这次练的手掌关节有多疼作为这次练琴进步多少的标准!当然这几年除了琴行练双八度之外我在家里电钢琴上也练练音阶和一些别的小曲子,但哈农还是练不了,一练感觉右手又不平衡了。这样过了多少年,最近两年我再练哈农前二十一条,发现终于能找到感觉了,右手能够平衡,而且可以练的34指指关节酸疼了,懂这个的知道,练琴手指指关节酸痛就是练对方法了!折腾了这么些年,现在右手手型问题终于算是克服了。再对照霍洛维茨的触键方式,其实我跟他就是一种触键方式。有时碰到正儿八经弹钢琴的熟手,我会跟他们说我现在的弹琴方式说跟霍洛维茨一样的,他们毫无例外都是一个口吻嘲笑,意思是人家大师级你这个不入门的小菜鸟还跟人家一起比!这里看这段文字的人估计也有这种想法的人。所以我这里特别申明下,我当然不敢在音乐或是技术方面跟霍洛维茨攀上任何瓜葛,我所说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尝试从我自身的角度解说他那个手型是怎么回事。下面更重要的,我将从我亲身体会这方面,来解释霍洛维茨他保持这种手型的原委以及由此带来的钢琴音响效果。
第一,关于右手小指勾紧这方面。从我的体会来看这种手型是不得已为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右手平衡,尤其是在快速长句子跑动时,右手小指要么触键要么处于勾紧状态。但对于霍氏本人来说,他技术无疑炉火纯青,每个手指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他那个手指勾紧状态其实只是五个手指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的无意识为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可以做到在小指勾紧的情况下无名指伸直。这种触键方式有个必然结果就是快速跑动时手指动作幅度很大,这就解释了霍氏弹快速句子时经常可以看到手指如蝴蝶般起舞的侧影的来由。手指动作幅度大又产生了另一个看似矛盾的结果,那就是演奏触键的精确性和对音色的掌控能力。所有这些又可以解释霍氏为什么会喜欢前面韦伯猫提到到的他对钢琴击弦机let off要求调的那么浅,一是因为调的深对他这种轻盈的触键手指是一种负担,而是因为他手指有足够的力度掌控能力和回旋空间,没必要调太深。再继续深挖一步,这种手型对演奏曲目的选择偏好上,我姑且臆测下,霍洛维茨不会喜欢也不会擅长演奏贝多芬的曲目,他年少时练琴对车尔尼也不是很执着。这个理由我解释不很清楚,只从我自己练琴体会上来说,我平时练琴要保持手指机能持续进步练哈农中的音阶和前面二十一条尤其是第一条然后加上双八度音阶琶音够了,感觉没必要练车尔尼,省出来时间多练演奏曲目得了。
第二,就要聊到霍氏那震撼人心的八度了。也是从我自己体会来说,这种手型,单从技术养成和保持方面来说,八度练习非常重要!关键还是右手,前面说过,这种手型本质上还是一种不平衡手型。八度练习看似左右手全方位,其实最主要还是针对右手大拇指。我深有体会,每次双八度连续长时间练下来,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右手大拇指掌关节酸痛。练完这个练习再去练音阶哈农,很容易找到感觉,就是练的右手34指酸疼。两项交替练习,几乎可以保证手指技能明显稳步提升!
作者: zhanghailin    时间: 2018-8-1 04:37
不知不觉已经聊了这么多。其实说弹钢琴我到底还是个门外汉,所有这些都是根据我自己切身体会谈的。自身技能本来就浅薄,体会也自然难免浅陋,就当说引行家喷饭了。经常喜欢搜看一些关于霍洛维茨手型的话题,能看到的材料基本都是从浅浅的表面述说,或是当是一种天才的奇观来看。但在我看来说到底就是一种肌肉使用的习惯方式跟绝大多数人不同而已。前面回帖里有说,每个人都倾向于找到一种最省力的方式,也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里我加上一句,在这之前,每个人还得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力支点。霍洛维茨弹琴的那个抽象中的发力支点跟大多数人不一样。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