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别被米饭骗了,R-2R的DAC是眼下世界上最烂的解码 [打印本页]

作者: tatsuya_yang    时间: 2017-12-15 15:59
标题: 别被米饭骗了,R-2R的DAC是眼下世界上最烂的解码
一种已经从10年前开始,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结构,各个大厂基本没有人做的,声音能好到哪里去?
我听过国产的泉,声音果然十分的糊,还有一个半寨不寨的丹娜福瑞普斯,一年在淘宝也卖不出几个去,谁敢去用这种东西?还有那个什么TOTAL,完全就是一股子糊味,要声场没声场,要感情没感情的骗钱货。再看国际大厂麦景图、马克·莱文森、Larvry等,基本上用的都是新结构的芯片,难道又是旧的不如新的好?

还是那句话,自己兜里的钱要留住了,别让几个囤旧货的骗子给忽悠了去。

作者: 钱先生    时间: 2017-12-15 16:04
这帖子得罪无数人,楼主一路走好
作者: unreallighting    时间: 2017-12-15 16:06
Lavry DA2002
SCHIIT YGGDRASIL

喵喵喵?
作者: 扬帆起航123    时间: 2017-12-15 16:19
哇靠,产品都还没出来就掐上了?

作者: 华研猛蛋    时间: 2017-12-15 16:21
楼主一路走好,屎牌和南瓜发来贺电
作者: 秉佬    时间: 2017-12-15 16:21
楼主说得比较有道理,但这个道理一般人并不理解。

以目前大行天下的AKM的解码芯片来说,AK4497和AK4490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些顶级的播放器和解码器上?因为新的delta-sigma架构已经足够优秀了,尤其是AKM公司的“天鹅绒”般的声音,你可以轻松在几款使用AK4490的播放器、解码器上听到,那真的是背景黑暗似虚空,高低频质感平衡的声音。

至于米饭自我炒作的1704,已经是明日黄花,再加上全世界也没有多少,声音好与坏全靠信仰,再加上米饭这个人……算了,怕封号。
作者: af2000    时间: 2017-12-15 16:21
每次看到这类对技术一窍不通的人,大谈什么技术问题就觉得特别搞笑。
作者: 雨拉    时间: 2017-12-15 16:42
华研猛蛋 发表于 2017-12-15 16:21
楼主一路走好,屎牌和南瓜发来贺电

MSB向楼主发来贺电

作者: daniel_梵歌    时间: 2017-12-15 16:47
Vermeer,偷偷解码这种高班的解码,还是r2r的
但是一两万这种价位的r2r,除了YGG勉强还算及格,真的没有能看的了——r2r的好东西还是集中在高价(5万以上)
作者: jcboy007    时间: 2017-12-15 16:48
是骡子是马,等东西出来就知道了,何必这么酸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2-15 17:02
请教lz
米饭的r2r声音表现如何,音色素质风格走向如何,有何缺点,谢谢
作者: fenk    时间: 2017-12-15 17:10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17-12-15 17:12 编辑

算不上最烂,但比较古老。别的设备我不知道,音响,解码里用的r2r,大都没啥技术含量,或者至少技术门槛已非常低,不需要太强的研发实力。
这个不是烂不烂的问题,而是技术进步了,因此r2r也开始有人diy了。这东西20年前也只能是大厂来做。随身听20年前不也是索尼松下几个大厂能做,然后咱国产的便携dvd都是辣鸡。
我预计再过个10年,这些自攒r2r的厂子也都能定制dac芯片了,而到那时,开发这样的芯片,也已没什么技术门槛。


作者: tatsuya_yang    时间: 2017-12-15 17:15
我就问一点,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没人做了?你们看不上眼下的新技术芯片,一个芯片也不过才几十块,最贵的AK4497也不过250,你的R2R能贵到哪里去?毕竟是十几年前的技术。

2002年,奔腾4-2.0G还要2000块,今天恐怕只能打个孔串根绳子挂脖子上了。
作者: tatsuya_yang    时间: 2017-12-15 17:17
fenk 发表于 2017-12-15 17:10
算不上最烂,但比较古老。别的设备我不知道,音响,解码里用的r2r,大都没啥技术含量,或者至少技术门槛已 ...

那些东西没全听过,但用电阻搭的我听过一两台,声音就是糊啊!完全没有一个新设备的感觉,感觉上就是精度不高,接音箱还是可以的,反正离得远听不清楚,接耳放就全完蛋了。耳放是T2,耳机是1990和800,这还是今年8月的事情,

作者: daniel_梵歌    时间: 2017-12-15 17:18
fenk 发表于 2017-12-15 17:10
算不上最烂,但比较古老。别的设备我不知道,音响,解码里用的r2r,大都没啥技术含量,或者至少技术门槛已 ...

r2r最大的难点之一是元件精准配对。照理说r2r的解码,每隔3-5年要返厂重新检修、保养的。
不过按照现在的浮躁劲,尤其是小厂(别跟我说hifiman是解码大厂,说他是耳机大厂可以,做解码真算不上),开声ok就好了,三五年?呵呵。那时候谁还来管


作者: 褐色幽默    时间: 2017-12-15 17:20
届时听听就知道了,现在说啥都是玄学神棍
作者: tyj518    时间: 2017-12-15 17:50
楼主男人黑国产黑日系粉也不是一两天了。
虽说不指望男人R2R新产品能有多少高度,不过反正随你咯。
作者: 钱先生    时间: 2017-12-15 17:53
tatsuya_yang 发表于 2017-12-15 17:17
那些东西没全听过,但用电阻搭的我听过一两台,声音就是糊啊!完全没有一个新设备的感觉,感觉上就是精度不高,接音箱还是可以的,反正离得远听不清楚,接耳放就全完蛋了。耳放是T2,耳机是1990和800,这还是今年8月的事情.

t2什么时候能推非静电耳机了

作者: mage123    时间: 2017-12-15 17:57
不太认同,r2r指标是低点,但是现在指标无法完全衡量听感,不过俺现在用小不点双4497会告诉你嘛。
作者: 过客又见过客    时间: 2017-12-15 17:57
担心这个没什么意义,最应该担心的是品控,哈哈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7-12-15 19:18
过客又见过客 发表于 2017-12-15 17:57
担心这个没什么意义,最应该担心的是品控,哈哈

正解

作者: 国产忠实用户    时间: 2017-12-15 19:55
地图炮……
作者: yyhtc123    时间: 2017-12-15 20:43
是是是
作者: qq400700    时间: 2017-12-15 21:25
Audio Research ,Schiit ,EMM Labs都出过r2r的解码吧,哦还有国内diy的何庆华……
作者: tatsuya_yang    时间: 2017-12-15 21:26
是,我承认,没人说他们家的耳机声音不好,可那个质量,你们也看到了,地摊货,这次咋咋呼呼要出来的东西,不要抱什么指望,你们想象一下901的那个飞转盘事件,是不是历历在目?即便是耳机,HEK那个松松垮垮的声音,莫说是什么深渊1266,惠威的小桌面喇叭,1080MK2便宜吧,HEK V2得差上1000个HD700。

我就是不理解,没有一心做好产品的决心,成天弄些个“黑科技”出来,其实都是臭遍街的稀松货,咱们的钱每一分都是挣来的,有些人却真的乖乖奉上,怪不得米饭前两天还在微博得瑟什么国外订单,还是人傻钱多。

没办法,多少人从此男人家东西一生黑,我也不例外。
作者: tatsuya_yang    时间: 2017-12-15 21:28
我们还是说回R-2R,这个东西,10多年前的,然后他要卖个高价,把你兜里的钱一卷,彻底OK了。你们就想明白一点,为什么Esoteric为什么要用AK4497,而不是什么PCM1704,想必这种规模的企业,只要张嘴,芯片厂还不是乖乖的去做?

只能解释为,又是一个新不如旧的噱头。
作者: unreallighting    时间: 2017-12-15 21:34
tatsuya_yang 发表于 2017-12-15 17:15
我就问一点,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没人做了?你们看不上眼下的新技术芯片,一个芯片也不过才几十块,最 ...

不一样啊……Omega、R10在20多年前是个什么地位,现在也一样
何况R2R的话1704K还是有含金量的


作者: unreallighting    时间: 2017-12-15 21:35
tatsuya_yang 发表于 2017-12-15 21:28
我们还是说回R-2R,这个东西,10多年前的,然后他要卖个高价,把你兜里的钱一卷,彻底OK了。你们就想明白一 ...

NHK这么有钱,也不见STAX恢复生产4070啊

作者: wansien    时间: 2017-12-15 21:39
楼主黑得有点看不下去了,事实上:

1·技术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应有音质的目的。
2·R-2R之所以至今在高端机里占有一席之地,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
3·最关键的一点,做出好声音与国产外国产无关。
4·楼主没有抓住关键,我有机会会写一篇R-2R的文章。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7-12-15 21:45
用着垃圾R2R,正要弄个9038PRO的来纠正听音观
作者: zht08    时间: 2017-12-15 21:50
听过才知道怎样。
作者: HHYYTT    时间: 2017-12-15 21:58
钓鱼贴,鉴定完毕
作者: lagulia    时间: 2017-12-15 22:10
什么年头了,还在唯心论,宿命论。
作者: hifiamor    时间: 2017-12-15 22:12
何庆华的最低端r2r解码失真率都没敢标出来,仅仅声明r2r不要计较参数,让你听到纯正的r2r声音。r2r最大的问题就是电阻的精度,这种低端货很难想象配对精度有多好
作者: mczhanglang    时间: 2017-12-15 22:49
tatsuya_yang 发表于 2017-12-15 17:15
我就问一点,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没人做了?你们看不上眼下的新技术芯片,一个芯片也不过才几十块,最 ...

标题一放上去,嘴炮能打下卫星。好奇进去一看,原来就满地打滚的水平。那我也可以说本贴是“大家坛”开坛以来最烂的文章。真的对器材有些认识的人,就不要跟这种人费什么口舌了。

作者: dakefly    时间: 2017-12-15 23:47
产品还没出来就开喷,这不科学。R2R就没有好产品吗?好像丹那弗瑞斯的终结者也是的吧,传说音质不错。我没听过,不是说终结者一定好。
男人家东西你可以说它贵,你可以不买,但他有拿得出手的好东西。我倒是希望国内厂家有能力冲击高端市场。知道柯达胶卷为什么在中国卖的便宜吗,因为有乐凯。知道柯达胶卷当年在欧洲卖多少钱吗。国产能开发出低端产品,洋货低端就得降价,国内能做高端产品,洋货高端就得降价。
hifiman也许觉得自己高端产品要和洋货一样贵甚至更贵,那是他自己的市场策略选择。市场会给他答案。无理由的黑是什么原因?
作者: wsl1949101    时间: 2017-12-15 23:59
不明觉厉
作者: fenk    时间: 2017-12-16 01:08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7-12-15 17:18
r2r最大的难点之一是元件精准配对。照理说r2r的解码,每隔3-5年要返厂重新检修、保养的。
不过按照现在 ...

因此从1541时代起就有DEM,从那时起(这个思路最早应该是70年代末,那时候飞利浦已经做出14bit dac了,到1541时代架构几乎没变)大家就认识到单纯在配对上较真根本不是办法。现在的dac芯片早已不是简单的1bit或多bit更不会是纯粹的权电阻开关电容,很多hifi厂商实在是diy气质浓厚的忽悠。现在这些diy的r2r看似复杂,实际上弄不好复杂度也就是芯片里的一个模块水平。什么r2r和sigma-delta之争,都是文案。

作者: 还是zm    时间: 2017-12-16 01:46
芯片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调音水平和设计水平,君不见现在只要一两块钱估计还没有几个人买的4558运放当年也是很多W元级别的机器在用吧  楼主这个直接黑感觉就像听说某个女的去过东莞打过工就一定是小姐一样好笑嘛
作者: 大耳bangge    时间: 2017-12-16 02:01
等男人家的东西出来之后在黑不迟,静候。
作者: All_in_All    时间: 2017-12-16 15:23
看来dcs ,msb , rockna , totaldac , yggy 都是世界上最差的解码嘞~~~
作者: 钱先生    时间: 2017-12-16 15:26
All_in_All 发表于 2017-12-16 15:23
看来dcs ,msb , rockna , totaldac , yggy 都是世界上最差的解码嘞~~~

据说dcs=r2r暴露智商

作者: 天涯天刀    时间: 2017-12-16 15:41
还好r2r 有大厂用过。如果有一天真是搞一个创新没见过的。 不知道要说成什么样子。 怼hifiman 最多怼怼品控或者一些边缘产品的工业设计。技术方面 要怼就要怼的有道理。

作者: All_in_All    时间: 2017-12-16 15:45
钱先生 发表于 2017-12-16 15:26
据说dcs=r2r暴露智商

原来dcs只产维瓦尔第和one?谁的智商更加捉急呢?哦哦哦 忘记了 dcs 罗西尼 是好像是 杨菁还是歌实德产的

作者: kevin_dp    时间: 2017-12-16 15:47
电路设计上男人家确实有一套,不过品控和系统软件有点烂,好在近些年还是有进步的。
作者: aassdd    时间: 2017-12-16 15:56
顶你上热评。反正不买随身了
作者: 80386    时间: 2017-12-16 16:08
DA2002表示不服。。。这个简直就是无脑黑了吧
作者: shengshting    时间: 2017-12-16 17:02
这个没法喷。给楼主点个赞。检验商品最重要的指标是时间,如果这个解码一年后还能卖这个价。我就承认他做的是有水平的。如果和声韵一样去跳水,我觉得还是不行。
当初的XX座刚出来的时候被标榜成神机,售价达3W.现在二手1W出头无人问津。国产机器烧友能接受的总有个上限,3W是个坎。我是不会买3W以上的国产。那么新的一代
上市了,老的一代势必要降价或者停产。厂家又可以再捞一笔。
作者: 疯小扬    时间: 2017-12-16 19:02
想请教下1541是r2r的解码吗
作者: 老衲不吃素mp    时间: 2017-12-16 19:26
路过进来看看热闹,但要说一句,其他大厂不做我想不是因为r2r很烂,而是音响厂家为了赚钱节约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因为为r2r需要人工来专门配对,打个比方我这个r2r需要五颗精度相同的电阻,那么相应的他可能要购买几十颗上百颗来测试配对才能得到这五颗,那么材料无形之中就成本变高了。还有人工呢,每颗都要上机器测,一个大厂肯定要很多工人同时进行,那么人工费就多出来了,这么多年很少有人用我想考虑的就是这些,你想谁不愿意方便省材料省人工买现成的集成DAC 芯片跑去这样折腾,我想这才是原因。楼主说的这些市面上的差我想精度多少你根本不知道厂家用的是多少,所以声音也就成那样。不懂随便说两句希望楼主误喷,我纯属闲谈。
作者: fenk    时间: 2017-12-16 20:30
疯小扬 发表于 2017-12-16 19:02
想请教下1541是r2r的解码吗

16bit r2r+dem(动态匹配),r2r ladder中高6位(MSB)应用了dem线路来减小误差,而电阻本身并未精确配对;低10位(LSB)相对不那么重要,用半导体工艺和布局来被动的减小误差。

作者: 亚热带雪人    时间: 2017-12-16 20:35
疯小扬 发表于 2017-12-16 19:02
想请教下1541是r2r的解码吗

当然是啊

作者: forexmen    时间: 2017-12-16 20:39
别的不说,就楼主说total糊就知道他根本没听过total这种级别的DAC

另外,T2是静电耳放,推DT880?

如果没一点学识也出来卖弄,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米饭虽然人品一般,但他几年前的播放器,这几年的耳机,在世界上也赫赫有名,经过他团队弄出来的东西,实力肯定有。

让楼主这种人冷刺热讽,真是无奈至极
作者: xie_shen9    时间: 2017-12-16 20:40
R2R除了一些所谓的发烧回放设备厂还在用,已经不见踪影了。就如电子管,除了音响领域还在用用,其它领域已经完全不见踪影。音响行业就是这么奇怪,总有一大部分人特别怀念旧的东西。
作者: 天涯天刀    时间: 2017-12-16 21:34
xie_shen9 发表于 2017-12-16 20:40
R2R除了一些所谓的发烧回放设备厂还在用,已经不见踪影了。就如电子管,除了音响领域还在用用,其它领域已 ...

也许是hifi已经在耳朵之上吧。 或者慢于科技发展。或者只是因为小众无法靠量推动质变。对于工具来说 hifi 这个词有一定情感在里面,或者说味道,或者说“脑放”。有些乐器也是这样,现代工艺材料越来越好,可是这些音乐家依然抱着几百年前的乐器爱不释手。 味道,或者是传承。

作者: jiang2464156    时间: 2017-12-16 21:44
国产的目前的R2R机子确实大部分都不行,这点没错。但是R2R的名机还是不在少数的,R2R的解码不容易做,要做好起点比较高。像YGG这种只能算入门级的R2R解码器。
作者: skywinger    时间: 2017-12-16 22:49
楼主看来就是个无脑喷。
作者: teacky    时间: 2017-12-16 22:55

作者: xz1215    时间: 2017-12-16 23:37
哈哈,好热闹。
某些厂子的品控太渣了,什么概念、技术到这些品牌下面都要瞎,连带着消费者对整个概念和技术都失望了
就好比出国之后才发现,原来牛奶可以那么香
作者: 爱听音乐    时间: 2017-12-17 00:37
品控什么的我无所谓了,能标配出好声就行,很烦必须买高级耳放卡才能好听。
现在也不会考虑,手中带数字输出的播放器一个一个接在HUGO2上,都有明显提升,还是好好用上几年HUGO2。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12-17 10:00
总是没有做商人闷声发大财的觉悟,那就还是在烧友心态下混。

抛开男人,说三点。

第一,声音好坏与用什么技术关系不大,R2R的东西有好声音的,也有垃圾的。delta sigma 的产品垃圾货色满大街,但是也有人做出精品的。

第二,Total Dual,在供电好的情况下可以吊打解析之王8XR,供电差的情况下被8XR按在地板上踩,评价一件器材,听一耳朵下结论跟没谱。

第三,由烧入商之后,对声音的主观评价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举个例子,一个试听会下来,1/3觉得硬,1/3觉得正好,1/3觉得软。简直就是完美的结果。有人说硬了,你立即换个搭配搞硬,然后你就会发现很快就有人跟你说这声音太硬了不好听。哈哈哈。所以积累经验,多听是王道。好听与否,一要对胃口,二要看搭配。

作者: cavenx    时间: 2017-12-17 10:12
本帖最后由 cavenx 于 2017-12-17 10:17 编辑
andygaof 发表于 2017-12-17 10:00
总是没有做商人闷声发大财的觉悟,那就还是在烧友心态下混。

抛开男人,说三点。

顶一下高总说的这三点,太有道理了。


作者: saviola89    时间: 2017-12-17 10:46
选择面那么多,为啥还有人买男人的,
作者: hrmdadi    时间: 2017-12-17 11:07
R-2R本身没啥喷点,Σ-Δ这东西大行其道也有其容易被封装进FPGA的功劳。。。只是到了男人手里能不能用好,还得看明年二手的价格
作者: 天涯天刀    时间: 2017-12-17 11:50
xz1215 发表于 2017-12-16 23:37
哈哈,好热闹。
某些厂子的品控太渣了,什么概念、技术到这些品牌下面都要瞎,连带着消费者对整个概念和技 ...

外国牛奶香 哈哈。 你是一线城市只能喝盒装奶吧。 实际牛奶刚挤出来 巴氏消毒后 直接喝喝。味道很不同。

作者: dekiller    时间: 2017-12-17 12:11
感觉廉价DAC不适合使用R2R结构就是。芯片类有体积与发热限制,做高级机难的。
作者: 9月19晴    时间: 2017-12-17 13:18
看来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这是米饭🍚派来的奸细😏
作者: aihua0302    时间: 2017-12-17 13:50
现在的HIFI厂家,比牙膏厂还牙膏厂。
作者: 追忆光辉    时间: 2017-12-17 15:43
楼主小心,一群用rockna的大佬真在怼你的路上
作者: 盐津桃仁    时间: 2017-12-17 16:52
r2r不能说“烂”,只能说比较古旧,做好了一样好。
作者: qq400700    时间: 2017-12-17 17:16
r2r声音感觉解析很好,也很细腻,很难做的难听,新解码如果做不好很难听,要看设计水平
作者: zjiayan2012    时间: 2017-12-17 19:06
麦景图、马克·莱文森、Larvry什么价格
作者: 番茄小子    时间: 2017-12-17 20:18
zjiayan2012 发表于 2017-12-17 19:06
麦景图、马克·莱文森、Larvry什么价格

这些只能看看,灰常贵……

作者: zjiayan2012    时间: 2017-12-17 20:19
番茄小子 发表于 2017-12-17 20:18
这些只能看看,灰常贵……

也只能问问

作者: 又发散了    时间: 2017-12-17 20:29
用total six或者rockna的大佬表示这枪真是猛
作者: 玉笛公子    时间: 2017-12-17 21:11
大佬深沉,小号猛;
楼主苦心,新人未必懂。

作者: ranwanui    时间: 2017-12-18 10:46
Total的这个评价不能认同

作者: a5582405    时间: 2017-12-18 11:29
过客又见过客 发表于 2017-12-15 17:57
担心这个没什么意义,最应该担心的是品控,哈哈

+10086

作者: 天空家族の风    时间: 2017-12-18 12:03
这个太深奥了,不过东西还没出就喷似乎有点儿……
作者: daniel_梵歌    时间: 2017-12-18 12:07
反正想几千块搞个r2r当噱头,绝对是死路一条
作者: 左仑    时间: 2017-12-18 12:09
估计楼主是喜欢刚猛刺激声的人~
作者: fenk    时间: 2017-12-18 15:39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17-12-18 15:51 编辑
hrmdadi 发表于 2017-12-17 11:07
R-2R本身没啥喷点,Σ-Δ这东西大行其道也有其容易被封装进FPGA的功劳。。。只是到了男人手里能不能用好, ...

我想知道delta-sigma除了dcs之外还有谁用分立元件搭的……要说纯粹的研发,10多年前国内大学里设计delta-sigma芯片发论文的一大把(基本也就是个大学自己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水平),即便流片,似乎也没啥实际意义。我见过用FPGA来搭的似乎都是硕士毕业论文这水平的,应该说是作业考试性质,连成果都算不上。同样都是DAC,同样也叫delta-sigma,这些和大厂的片子无论性能水平还是复杂度应该都没法比。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兴趣爱好者有一颗作死的心,敢设计代价大,性价比低的东西,大厂不敢(而非不能)。同时兴趣爱好者有一个糟糕的环境,但凡好点的东西他根本没条件研发。


目前阶段,就DIY这块来讲,delta-sigma还是一片空白,这种东西我觉得还是适合做进芯片里,一整块ASIC,不是拿FPGA“画”或者“写”出来的。换而言之,定制芯片在DIY这块依然是空白,现在技术还没发展到那一步,散户会设计也订不起。而FPGA起码入门门槛低,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孩子都没有没学过FPGA的,起码我们当年是必修而非选修。课程CPLD和FPGA几乎是55开。


另外fpga只能封装其数字部分,fpga不是画画板,你有个神笔什么都能给你做出来……其实我也期望有这样一个芯片,什么算法什么数字模拟什么元件,你随手一画,就变为现实。



作者: snova    时间: 2017-12-18 16:01
同样是R2R,看看各家的价格和技术指标就知道,这玩意彼此差异很大。怎么可能一棍子打死,太不求实了~~
作者: 雨拉    时间: 2017-12-18 20:39
snova 发表于 2017-12-18 16:01
同样是R2R,看看各家的价格和技术指标就知道,这玩意彼此差异很大。怎么可能一棍子打死,太不求实了~~

以前1704贵那是不算成本,现在1704片子都贵的多得多

作者: fenk    时间: 2017-12-18 21:22
雨拉 发表于 2017-12-18 20:39
以前1704贵那是不算成本,现在1704片子都贵的多得多

那绝对是炒的……其实也可以抄抄1541双皇冠……一个性质。

作者: tatsuya_yang    时间: 2017-12-19 10:30
fenk 发表于 2017-12-18 15:39
我想知道delta-sigma除了dcs之外还有谁用分立元件搭的……要说纯粹的研发,10多年前国内大学里设计delta- ...

外边看着里面都是很简单,但事实上全世界也没几个公司做,我们自己曾经吹嘘的汉芯,不已经被揭穿是买的摩托罗拉芯片磨的吗?弄虚作假已经成习惯了。

怀疑我人品也好,怀疑我目的也好,不妨等着米饭这款产品问世,外观不用想,一定是行业的笑话,再听声音,再看质量,一定能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并再次刷新行业的底线。

作者: xie_shen9    时间: 2017-12-19 11:22
天涯天刀 发表于 2017-12-16 21:34
也许是hifi已经在耳朵之上吧。 或者慢于科技发展。或者只是因为小众无法靠量推动质变。对于工具来说 hifi ...

确实有点这样的意思

作者: notus    时间: 2017-12-19 11:30
这样的楼主和这样的帖子真是绿檀一大特色。还有这么多人愿意跟帖试图和楼主讲道理,真是醉了
作者: 叁拾陆度捌    时间: 2017-12-19 11:32
热帖刘明
作者: fenk    时间: 2017-12-19 13:28
tatsuya_yang 发表于 2017-12-19 10:30
外边看着里面都是很简单,但事实上全世界也没几个公司做,我们自己曾经吹嘘的汉芯,不已经被揭穿是买的摩 ...

R-2R的话,不会发酵成大事件,因为hifidiy上很多师傅很多年前都在自己配电阻,自己搭着玩,成本很低。
包括delta-sigma芯片,别说造假了,哪个老师学生要是想靠这个申项目,也十有八九申不下来。市面上已是成熟的技术,国内做的人其实也很多,也不是啥高科技玩意儿……炒冷饭么。你看现在小米也定制SoC,展讯和华为的基带也都不错,都不是啥创新或者突破,尤其能做的人又一多,大家关注度就都不高,真真假假无所谓啊。

作者: txlao    时间: 2017-12-19 14:31
楼主这个是扑杀行动吗?准备扼杀R-2R于萌芽?
作者: dekiller    时间: 2017-12-19 22:55
txlao 发表于 2017-12-19 14:31
楼主这个是扑杀行动吗?准备扼杀R-2R于萌芽?

R2R才是初始的。廉价的芯片想要叫板高价R2R,首先要解决芯片自身的限制。

作者: r10    时间: 2017-12-20 11:57
你说是就是吧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12-20 12:39
本帖最后由 tfk17 于 2017-12-20 12:41 编辑

越老的DAC晶片越好,好在信息量大,
对开发者要求也越高,越体现做的人的水平,做不好,信息乱成一团,就糊,做好了各方面都是比现在的好

现代的晶片,差劲的开发者也能做出干净的声,
好的开发者去做会更干净,但是现代的晶片信息量缺失问题会更明显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2-20 16:17
lz其实是男人家粉丝的吧
提出个这么大槽点的论点,让大家来喷,以此凸显米饭的这次r2r音源?
作者: tatsuya_yang    时间: 2017-12-20 17:10
楼上的别转移视线了,你们的大BOSS马上就要进去呆着了。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2-20 18:32
炒作男人,没必要连r2r一起喷吧
不过话说回来,炒作必须有一个爆炸性的题目不是吗?
我只能说,lz你成功了
作者: sky-line    时间: 2018-4-25 14:51
801也是1704芯片, 也是R2R技术,是不是也要卖个2万才行?
作者: yanagi_yui    时间: 2018-4-25 15:03
估计不如老何那个5000的r2r
怎么说老何做解码也比某厂有经验
作者: liulangdeyu    时间: 2018-4-25 20:48
楼主属于典型的预设立场,不是就事论事的类型,而是带着刻骨仇恨在批判。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