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37|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砖的对决 WM1Z和LP5 199设计理念及声音追求对比一览总结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2 17: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阳江
以下的信息内容均是来自官方公开透明的内容,没有任何小道消息。


WM1Z方面内容可以浏览
SONY中文官网
http://www.sonystyle.com.cn/products/hi_res_audio/signature/interview/interview_wm1z_1a.htm
SONY日文官网
http://www.sony.jp/walkman/products/NW-WM1Z/index.html
因为发现中文官网有些文字跟日文官网的有些出入,
以下内容均以日文官网的内容为准。

LP5 199方面内容可以浏览本坛帖子。
http://www.erji.net/home.php?mod ... read&from=space

两个机子都能代表目前随身听领域的两个发展方向,
WM1Z是全数字处理结构,数字音源信号转换数字功率信号然后整形成模拟信号输出。
LP5 199是传统的音响构架,数字音源信号砖换成模拟信号然后再放大输出。
两者都可以说做到自身发展方向的极致。
了解这两个机子的各方面细节基本就能认识到现在的发烧随身听是怎么回事,
已经做到怎么样的程度,以及为什么现在的器材会这么贵。

WM1ZLP5 199
发售价格22999元14999元
开发原因摆脱所有的制约,融入了超越历代Walkman产品的志向,一切只为了“音”这个的存在。为了再现达到自然的原声领域采用了无氧铜切削的框体主体设计。通过长年应用在Walkman上积累起来的全数字放大技术的结晶,彻底地追求真正的高音质。(备注:Walkman是SONY的注册商标,也就是说只有SONY的随身听才能叫Walkman)。最好的LP5,限量199台。
机身操作自制系统,大屏幕,可触摸。自制系统,小屏幕,不可触摸。
主要特点以极致为目标的高音质化设计。原件人工精挑细选,最高的精度,最高的指标。
设计构架全数字设计,针对新一代的“S-Master  HX”技术自资开发了专门芯片,支持原生DSD数据无损转换成数字功率输出,主打原生平衡耳机输出传统数模转换音频构架,DAC是层层手工筛选的AK4414,保证每个信噪比不低于120dB,单端耳机输出。
机身结构机身无氧铜无磁性镀金,正面机身与电路板之间采用无氧铜镀金底盘进行安装固定,实现整机接地阻抗最低化,为CPU和内存等数字芯片回路提供了高可靠低内阻的接地路径,背面采用钢镍硅合金镀金板安装,提供保护电池的机械高强度和较低的接地阻抗,以便实现高延伸高清晰的高音和有力丰满的低音追求。(备注:在开发ZX1时发现机身材质对机器的声音会产生影响,尝试过使用黄铜做机身,但是发现高音不够理想。  在开发ZX2时尝试使用无氧铜做机身,但是因为成本和重量的限制量产时没有采用这个设计。在开发ZX系列的过程中发现机身金属纯度越高,对音质越有利。最终WM1Z采用了使用日产无氧铜的设计方案。)机身黄铜抛光镀金,隔离数字电路干扰采用黄铜屏蔽罩。(备注:黄铜的电阻比铝还要高,比铝大两倍以上。乐彼官方表示,机身材质对声音来说无关紧要。)
供电方式专门针对机器开发的新电池,为了实现高音质的追求,正负极加倍四线引出,满足低阻抗的要求。电池到电路主板的供电路径上采用特殊结构的超大容量电容,容量为500000uf。改善了机子的信噪比,同时实现清晰有力的低音追求。(备注:因为电容容量太大,从电源开机到电容充电完成约需要220秒的时间,也就是说每次开机大概需要4分钟后才进入稳定状态。)聚合物电池
低通电阻采用了SONY音频部门专门为台机研发使用的大体积音频专用晶片电阻(F电阻),因为使用无磁镀铜材料引脚不含磁性,所以能够减少磁场的干扰,以便实现高延伸高透明的艳丽音质追求。(备注:WM1Z的低通电阻应用于整个机器电路的最末端,同时也是模拟音频信号的最末端,音频信号经过该电阻后就直接通到耳机。)人工挑选万分之一精度含磁性材料引脚vishay小体积贴片电阻。(备注:199的低通电阻位于数模转换DAC的后面,在整个机器电路里处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之间的中间位置,在模拟音频信号里处于最开始的位置,之后音频信号先经过音量电位器进行信号衰减,然后再经过后面的耳放电路进行音频信号放大后输出接耳机。)
机内电容主供电电源部分的旁路,SM数字放大芯片的电源旁路,输出低通部分的电容采用松下薄膜电容。控制数字信号音量大小的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和SM芯片的供电部分采用新开发的高聚合物FT电容,其他地方的芯片旁路和退耦采用陶瓷电容和聚合物电容。(备注:FT电容是SONY委托合作电容厂和台机设计团队专门为Walkman量身定做的一款专门产品。时间为ZX1开发结束后,花了三年的时间来进行音质方面的调整,专门搭配“S-Master  HX”使用,力求实现人声以及乐器的质感的延伸和透明度的提高,以及强劲有力的低频。这个电容融入了WM1Z音质设计师们对音质的强烈追求,就是WM1Z音质追求方向之一,自然的原声音质。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电容可能就不会有WM1Z。WM1Z和WM1A最大的电路硬件区别就两个地方:一是WM1Z使用F电阻的地方WM1A更换为低噪音的晶圆电阻。二是WM1A把用在WM1Z电路上的5个FT电容更换为5个OS-CON电容,只保留了8个FT电容跟WM1Z一致。)DAC低通部分,运放音频耦合输入,耳放音频耦合输入部分采用松下薄膜电容。耳放芯片电路主供电部分采用ELNA电解电容。电源处理的全部电路,数字部分的全部电路,模拟部分的运放和耳放芯片供电部分的旁路和退耦采用陶瓷电容和钽电容。
供电稳压采用了三个面积跟SM芯片一样的大尺寸的超低底噪的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两个SM芯片用,一个数字音量调节专用。多个电源纹波抑制能力高达85分贝的超高性能小尺寸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提供整机供电。
升压电感大尺寸屏蔽电感小体积超低内阻大电流金属合金电感
数字晶振新开发的对应100MH振荡频率低相位底噪的大尺寸晶振,频率是常规解码晶振频率的四倍。频率为90.316MHz和98.304MHz。(备注:数字电路里的晶振频率越高一般就是意味着性能越好。大尺寸的晶振比小尺寸的晶振有更好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信噪比和细节表现力都能有所提高,也就是对音质方面有较大的帮助。)噪声低于160DB的小尺寸晶振,频率为22.579MHz和24.576MHz。
PCB层数不明6层沉金TG170 PCB
PCB布局大致分三部分,音频区域在上面部分,电源升压和降压在中间部分,纯数字区域在下面部分。单端音频输出区域在音频区域的正面,平衡音频输出在音频区域的背面,完全分离设计。大致分两部分,DAC和耳放以及电源升压降压在下半部分,纯数字区域在上半部分。音量电位器在数字区域的上面。
模拟输出无。(备注:因为WM1Z是为了完美实现全数字放大技术而开发的,如果要传输模拟信号,就得在数字区域配备模拟用的接地结构,这会对音质造成影响,所以最后决定在本次的开发中将其取消。有。
音量电位ALPS PRO AUDIO
前级运放千挑万选的EXCELS运放芯片,型号为1812O。(备注:芯片型号是乐彼把原芯片型号打磨后重新自行打标,市面上无此型号的芯片可购买。)
耳机输出量身定制的放大器,专门开发应用“S-Master  HX”无反馈技术的全数字芯片,型号为CXD3778GF,实现了平衡输出,可支持高达11.2MHz的DSD原生放大,以及上至384kHz/32bit的线性PCM播放。(备注:无反馈的主要特点是输出的大功率信号不会反过来干扰输入的小信号。这样对音乐里细节的小信号来说可以更好的再现,也就能更好的捕捉艺术家的意图。优中选优的EXCELS耳放芯片,型号为1812A,传统反馈模拟放大设计。(备注:芯片型号是乐彼把原芯片型号打磨后重新自行打标,市面上无此型号的芯片可购买。)
输出功率单端60mW+60mW(16Ω),平衡250mW+250mW(16Ω)。不明
音频接线KIMBER KABLE四芯编织线不明
其他功能可遥控,支持LDAC蓝牙,支持NFC。

65
发表于 2017-3-23 10:32 | 只看该作者
置顶有个《商家必读》,就是给你这类商家看的,起码的自律都没有,去贬低其他产品。走好不送!换个地方卖你的东西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7-3-23 10:29 | 只看该作者
YUNO 发表于 2017-3-23 10:25
我只是跟你解释怎样才算是经典,怎样才算是奠定者。
半成品不配这两个称号

你省省吧,一边在DIY卖场卖着自己的便携耳放,一边贬低攻击便携播放器,大言不惭。还真以为别人看不出你是什么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7-3-23 10: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YUNO 发表于 2017-3-23 10:25
我只是跟你解释怎样才算是经典,怎样才算是奠定者。
半成品不配这两个称号

那这样说的话,请问目前随身hifi设备有成品吗?
包括380,索尼金砖,哪个没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1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阳江
af2000 发表于 2017-3-23 10:21
我还收藏着FM2机械相机呢,根本不用,就用数码机,别人收藏什么关你什么事?你算什么啊?这么狂?

我只是跟你解释怎样才算是经典,怎样才算是奠定者。
半成品不配这两个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7-3-23 10:21 | 只看该作者
YUNO 发表于 2017-3-23 10:15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能不能麻烦你帮忙转告一下米饭,
请他能不能把手里收集的型号带9字的AIWA耳塞都转 ...

我还收藏着FM2机械相机呢,根本不用,就用数码机,别人收藏什么关你什么事?你算什么啊?这么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1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阳江
af2000 发表于 2017-3-23 10:01
家电一帮炒作老机器贩子名声早就臭大街了。早年那些“神器”,后来听过几个,包括被人狂吹的建伍B9,某些 ...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能不能麻烦你帮忙转告一下米饭,
请他能不能把手里收集的型号带9字的AIWA耳塞都转让给我呢,
反正他的静电耳机已经天下无敌了,
没必要再放这些30年前的古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7-3-23 10:01 | 只看该作者
YUNO 发表于 2017-3-23 00:15
既然说到历史了,那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万鹏我不熟悉,还是说说南开米饭。
作为在家电论坛出来一个随身听 ...

家电一帮炒作老机器贩子名声早就臭大街了。早年那些“神器”,后来听过几个,包括被人狂吹的建伍B9,某些人嘴里的“超级神器”D1等。B9感人的底噪,松散的低频,D1平淡的声音,一般人要不是亲耳所听,还真被那些人信誓旦旦的“秒杀”级神话给忽悠了。更别提国产便携播放器高得多的输出功率等。
HM801的声音风格是很鲜明的,温暖浓郁的音乐味到现在都是一个标杆。喜欢的人会极其喜欢,不喜欢的人会将其贬低的一钱不值。国内的几个标杆性产品包括HM901和金菊花,我每次提到都会说明其风格特点,这些经典型号没有一个万能的,这是音响器材与人的听音喜好差异化的必然结果。不像国外品牌那几个贩子炒起来的“万能神器”,每个都能“秒国货全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7-3-23 09: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1.实体店听过大概10分钟金砖,索尼金砖如果只卖1万出头,综合考虑做工、外形、操作等因素,我觉得还算说得过去的一款产品。但现在这个定价,确实偏高了,这个就算你是索尼粉丝也不能不承认的。
   2.我自己就是L5P的用户,但对这种限量199概念的东西,定价高出一倍不止,感觉还是有点抢钱嫌疑。毕竟人家360LE,限量500台,也就贵了不到1000元而已。如果金砖在1万左右,这个限量199定到7、8000也就可以了,毕竟901S始终是一个标杆站在那里。
   3.索尼和AK这种厂家,抛开历史因素,目前的理念压根就和HIFI沾不上边,完全是消费数码产品而已,中国人也确实是购买的主力人群,这个没什么可否认的。买这些的以青少年人群为主,消费观念并不成熟,花的也不是自己赚的钱,他们的认可完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7-3-23 09: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茂名
okamibao 发表于 2017-3-23 09:19
其实想一想当年ZX1出来的时候也是说XX项黑科技,多么多么牛X,终于有一款旗舰walkman,结果……
ZX2加价50 ...

调音没以前有味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7-3-23 0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okamibao 发表于 2017-3-23 09:19
其实想一想当年ZX1出来的时候也是说XX项黑科技,多么多么牛X,终于有一款旗舰walkman,结果……
ZX2加价50 ...

是的,给我感觉就这样。缺乏魄力,没有大方向的引领和突破。sony已经无法回头了,只能在smaster一条路走下去了。金砖只能推塞子,无法在相同体积下达到MR1推大耳那种推力。
lp5-199也是推塞子为主,推大耳目前只能选MR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7-3-23 09: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其实想一想当年ZX1出来的时候也是说XX项黑科技,多么多么牛X,终于有一款旗舰walkman,结果……
ZX2加价50%,又是一大堆黑科技,结果……
这次这么高定价的金砖看起来应该已经是索尼自己能拿出来的非实验/限量机的上限了。这次黑金两砖给人一种索尼除了死命抠各种元件和细节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再提升音质了……感觉S-MASTER要背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7-3-23 08: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YUNO 发表于 2017-3-23 00:15
既然说到历史了,那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万鹏我不熟悉,还是说说南开米饭。
作为在家电论坛出来一个随身听 ...

支持楼主,楼主可以聊聊plenue吗?个人比较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7-3-23 02: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其实也没啥特别好对比的 LZ说的有一句对的就是这两个是完全对应不同的烧友群

索尼金砖对的客户群是保证接近手机体验的情况下提高音质(还有一点信仰2333)
国产金砖对的客户群是体积还保持在随身这个范围内尽量提高音质 并且保持相同高级的制作工艺  

各取所好咯 有啥好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01: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阳江
金砖和黑砖出厂设计是专门针对塞子的。
所以确实不适合直接搭配Z1R。
Z1R和WM1系列是两个不同部门分开独立同时开发的。
SONY内部的结构很奇葩,不同部门之间是很少有交流。
所以Z1R调音完全跟WM1系列无关,是耳机部门自己搞的一套。
只不过是同时推出的产品,
估计广告部门看着这个4.4插头不是正好可以插进金砖吗,
那就一起拍个照吧的意思。
不过我有黑砖和金砖可以直推把Z1R推好的解决方法,
有兴趣的话可以跟我私下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7-3-23 00: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哥们,有一点,z1r如果随声听能推得很好,那还要台式一体机干什么?还要解码器,专门的耳房来搭配干什么?金砖,黑砖就是主要玩耳塞的。或者说,z1r根本就不是为随身听考虑搭配的,还不算那根稀烂的原配耳机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0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阳江
SONY为了应用和改善S-Master技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就是失去了在随身听领域里应有的地位,变成三流厂商。
金砖系列的推出只是稍微挽回了一点walkman面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0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阳江
af2000 发表于 2017-3-22 22:29
记住了,以后谈历史的时候,有一个类别叫做“HIFI便携播放器”,这是由中国品牌HIFIMAN HM801和七彩虹C4 ...

既然说到历史了,那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万鹏我不熟悉,还是说说南开米饭。
作为在家电论坛出来一个随身听发烧友,当时的人无一不推崇和追求80年代的各种随身听机皇,
比如D50,D555,D303这些CD随身听。南开米粉也不例外,收集了一堆各种古董。
奈何机器都停产多年,状态也会随着时间一年比一年差。
到2000年后,随着MP3的兴起,CD随身听就基本正式没落,没有厂家会再做高端机器出来,包括SONY自己本身也是放弃。
之后随着MP3格式和APE格式的流行以及硬盘价格的下来,开始出现一类比较短命的随身听——硬盘播放器。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iPod,在音质是比较出名的是创新NOMAD JUKEBOX,B&O飞碟Beosound2。
都支持WAV播放,音质也随身听里的强者。
再往后到2008年时,随着内存价格的跳水,硬盘播放器里的硬盘开始由内存来代替,从这个时候开始国砖的构架就开始形成。
之后两年HM801和七彩虹C4就陆续推出来,基本想法就是把桌面DAC构架做成一个随身听大小。
这主要得益于便宜的内存和比较清晰明了的台式DAC设计文档应用。
HM801的推出是米饭为了追求达到和超越以前的那些有名的机皇而做的一个努力。
不过到快10年后的现在的HM901也没能获得跟他同期的家电老烧一辈人的认同。
不过现在钱挣到了,也快转型成耳机厂商了,发烧播放器什么的能吃吗。
C4当时最主要的一个卖点就是采用了原创了Jitter Kill 技术,是晶振的Jitter值小于5pm。
总的来说就是拿做台机的方法来做随身听。
HM801和C4的年代大家主要听还是IPOD。
这个时期的SONY干嘛去了呢。
最主要2000年到2006这段时期,SONY还是想推广自己从MD随身听上遗留下来的ATRAC3编码格式,用来抗衡MP3格式。
所以这段时期SONY推出的随身听都很封闭很奇葩。
之后SONY发现ATRAC3格式完全没戏的时候极不情愿的接受了MP3格式。
因为SONY非常不喜欢没有版权保护的音频格式。
之后SONY摸索了一段时间就开始做常规的随身听,而不是封闭的ATRAC3系统。
S-Master技术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在随身听上应用。
S-Master始终带有数字放大的缺点,就是一直都比不上80年代那些机器的听感,
就是10年后现在的金砖同样也没能把这个问题解决。


所以回顾历史,HM801和C4的影响有限,它们的声音并不能完全比早它们数年的NOMAD JUKEBOX,B&O飞碟Beosound2好听。
现在还有人收集这些老机,但是没看到几个人会收集HM801和C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7-3-22 23: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英国
去英文论坛逛完:这也好那也好,都挺好
去某些中文论坛逛:各种秒超平,尤其对外国品牌
很开心中国的hifi产业是中国本土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产业,可能是全国唯一一个技术含量、成品质量完爆世界列强的产业,什么军工什么飞机,技术要是能赶上外国列强还能卖得比他们便宜?华为?肯定是技术不行,所以手机做了那么多年才敢定价追上去。我们hifi是有完爆别人的底气的,有些顶级设备还不能大范围地造福国外屁民都是因为外国人对我们的偏见,所以大家腰背要挺直了,打倒洋奴,用资金支持我们民族自己的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7-3-22 2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大佬、大佬、大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4 23: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