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65|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结像的质量来判断和调整系统效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1 18: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科威特
器材和线材(包括保险丝、垫板等配件)的试听、搭配和调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个人经过多年试验探索,觉得用结像的质量来判断和调整系统声音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讲,结像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就是最低的层次,结像没有明确的发声点,结像是一个边界不太清楚的团,第二个层次,是结像有清晰的中心发声点,但结像是发散的,其中心发声点没有明显的轮廓,外围发散区域和第一种情况一样,也是一个边界不清楚的团,第三个层次,结像清晰具体,有明显的轮廓和形体感,结像一点也不发散。当然,还有很多情况是介于第一和第二层次,以及第二和第三层次之间,调整你的系统,包括,音源、耳放、耳机、线材、保险丝、墙插、拖线板、电处、垫板等,统统可以用这个方法,让你系统的结像质量尽量接近结像的最高层次。
结像的质量与系统的透明度密切有关,透明度越高,系统的结像质量就越好,而透明度又和系统的音染有密切关系,器材、线材、保险丝以及各种元器件的音染越低,最后组成的系统透明度就越高,结像的质量就越高。
用结像的质量来判断器材等的效果,比较容易听出来,例如,深海的HDVD800,个人感觉结像质量不太理想,可能比最差的第一层次稍好一点,但明显没有达到第二个层次,即没有清晰的发声点,索尼总价在4万多的金砖+ZH1ES+Z1R的效果也不太理想,结像也只是介于第一和第二层次之间,没有达到结像有明显发声点的第二层次。
53
发表于 2024-9-12 2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内蒙古包头
挖坟,贵的组合结像不一定赶住便宜的。楼主这么多年过去,有没有组合出满意的系统,分享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7-8-2 12: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tgfc老牛 发表于 2017-8-1 18:30
这次笼统听到了大奥2之后, 结合对z1r结像为何是那样半年多来的思考, 我的结论是相信索尼和森海这些技术站在 ...

大奥2的结像还不清晰?看来你得自己造耳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7-8-2 12: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wzchen 发表于 2017-8-1 22:03
你可能不知道吧,喇叭箱用二分频、三分频是出于无奈,是因为喇叭的工作频率有限,单个喇叭高中低频率没办 ...

耳机那种+-几十db的频响曲线还要和箱子比?脑子没问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7-8-2 12: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mykonka 发表于 2017-8-1 23:15
表示 去现场坐皇帝位听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结像,没清晰的声线。。。我对耳机已经释然了

音乐厅追求的就是这种保卫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7-8-2 1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zasflower1984 发表于 2017-8-1 20:39
不是,我的意思是,如果现实生活我可以轻易的分辨出一个人在前面5米演唱的定位感。而耳机给我的感觉就是 ...

不要以为用箱子就很好分辨……这些信息在录音的过程中大量丢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7-8-2 10: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老实说按自己听过的一些现场音乐(原音)来说,空间整体的感觉对听感的影响明显大于结像的轮廓这种难以描述的东西。在定位没问题的情况下,能较准确反映出空间大小,装修材质这些特征,才是还原的着重处。
而且耳机的头中效应,录音是否应用人工头,对耳机的回放的准确性都有不小的影响。
现代录音很多使用电声内录/话筒超近距离录音,再通过后期调整不同频段衰减、混响和相位制造空间感,和真正的自然空间的反应是不完全一致的,这算是源头处的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7-8-2 10: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hadsid 发表于 2017-8-1 21:41
这个2米、3米的要判断还是太难了点。。。
我喜欢用英国LINN的一张CD中的Thomas Tallis创作的Spem in ali ...

求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7-8-2 1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wzchen 发表于 2017-8-1 23:34
你还是没搞清楚,我说的分频器就是现在大部分喇叭箱用的模拟分频器,电子分频的话,不管是模拟,还是数字 ...

真力、ADAM等监听音箱的旗舰产品,都是数字功放数字分频了。HIFI里面还比较少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7-8-2 08: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zchen 发表于 2017-8-1 22:03
你可能不知道吧,喇叭箱用二分频、三分频是出于无奈,是因为喇叭的工作频率有限,单个喇叭高中低频率没办 ...

事实上 设计差的分频器才会在相位上出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23: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科威特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7-8-2 04:12 编辑
geminorum 发表于 2017-8-1 22:57
耳机党就喜欢纠细节。

你要说互调失真,耳机还真比不过箱子,多个单元的优势之一,就是极大降低了互调 ...

你还是没搞清楚,我说的分频器就是现在大部分喇叭箱用的模拟分频器,电子分频的话,不管是模拟,还是数字的,是需要几台功放同时来推一对喇叭箱,例如,三分频,则需要三台立体声、或六台单声道功放来推,代价是非常大的,只有少数用家才会这样做。至于你说的用于喇叭箱的数字分频器,好像还没有看到过,用原理上讲,也没法实现,喇叭箱也不认数字信号啊。另外,同轴单元喇叭箱,如天朗和KEF,KEF我也有一对,它只解决了喇叭单元由于安装位置不同造成的相位不一致问题,并没有解决由于分频器造成的相位干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7-8-1 23: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表示 去现场坐皇帝位听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结像,没清晰的声线。。。我对耳机已经释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7-8-1 22: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wzchen 发表于 2017-8-1 22:03
你可能不知道吧,喇叭箱用二分频、三分频是出于无奈,是因为喇叭的工作频率有限,单个喇叭高中低频率没办 ...

耳机党就喜欢纠细节。

你要说互调失真,耳机还真比不过箱子,多个单元的优势之一,就是极大降低了互调失真。瞬态,铝带高音单元的瞬态也是很优秀的。你说的分频器是以前的电子分频,现在的数字分频,已经把对音质影响减少了很多很多。
至于你说的”真正顶级的喇叭箱是不用分频器的单个单元喇叭箱,“,这是真实的,还是你自己幻想杜撰的理想单元?我是从来没见过,只知道是用同轴的方式来解决你说道相位问题,真真的一个单元的所谓顶级箱子系统,确实没见过,还望发个图开开眼界。


再说个耳机系统的硬伤,频响,我知道很多人对此词很嘲笑,而事实确实就是耳机高音的频响根本就做不平直,所有才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风格,到不是那个单元或者说振膜的技术问题做不平,其实耳机单元本身频响还是比较平的,问题是佩戴好耳机,声音进入耳道后,就是两回事了,上次我发过一个用来校正耳机频响的插件,自己手动扫频听一下手上的耳机就知道了,音箱上很平滑的扫频音,在耳机上犹如陡峭的过山车。这个通过传统调音方式根本无法解决,之有通过DSP进行补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7-8-1 22: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台州
除非机器素质过硬 不然结像就得看 录音质量了
我是这么认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22: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科威特
geminorum 发表于 2017-8-1 21:15
你觉得耳机那一片振膜,发出的声音的层次,能比音箱动辄3分频,几个单元分别工作,来的声音层次更精确和 ...

你可能不知道吧,喇叭箱用二分频、三分频是出于无奈,是因为喇叭的工作频率有限,单个喇叭高中低频率没办法兼顾,分频器通常会用到电容和电感,这两个讨厌的东西,一个在相位上延迟90度,另一个超前90度,弄得声音浑浊而混乱,层次感大大降低,失真也大大增加,试过用几台功放的电子分频后,你就知道分频器对声音的破坏有多大,真正顶级的喇叭箱是不用分频器的单个单元喇叭箱,只是能达到这样要求的喇叭太少了,耳机只用一个单元是其最大的优势。耳机的超低谐波失真,超宽频率响应,超低的相位失真,超低的瞬态互调失真,超快瞬态响应等是喇叭箱根本无法超越的,世界上最好的喇叭箱与最好的耳机比,在这些方面至少还差一个数量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7-8-1 21: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电脑小痴3 发表于 2017-8-1 21:04
当然再多说一句,我说的纵向声源间的距离感,是指那种比如女声在前面3米唱,男声在女声后面2米唱,而要分 ...

这个2米、3米的要判断还是太难了点。。。
我喜欢用英国LINN的一张CD中的Thomas Tallis创作的Spem in alium合唱来测试,这首曲子8组5个声部的合唱团,共有40个单独的声部,这40个声部排成一个大圆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绕立体声,见图:





每个声部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能越清楚的分辨不同声部,就越理想,我的系统嘛,这首曲子目前大致能分辨出前后距离上的4个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7-8-1 21: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geminorum 发表于 2017-8-1 21:15
你觉得耳机那一片振膜,发出的声音的层次,能比音箱动辄3分频,几个单元分别工作,来的声音层次更精确和 ...

层次感和相位正确性相关, 并不是单元越多电路越复杂就一定越好的, 还有环境空间染色呢. 说这是耳机优势的地方并无不妥, 容易做到一个较好程度也叫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7-8-1 21: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cadenza423 发表于 2017-8-1 21:03
不过需要提一句的是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大部分歌曲并没有声场可言,音箱放到多大的房间声场就是多大,以这 ...

你觉得耳机那一片振膜,发出的声音的层次,能比音箱动辄3分频,几个单元分别工作,来的声音层次更精确和细致?不可能的事情。

大部分人听耳机,觉得更好的层次感和细节,没错确实更好,因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耳机系统营造的低低噪的听音环境。一般的室内,有个40dB的背景噪音就算比较安静了,而耳机在同样40dB背景噪音的环境下,轻易的可以再降低到30dB甚至20dB,想想箱子平白无故多出的20dB背景噪音,会淹没掉多少细节和层次。但是如果你在消音室或者专门做过声学处理下的房间听过箱子,完全就是两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7-8-1 2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cadenza423 发表于 2017-8-1 21:03
不过需要提一句的是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大部分歌曲并没有声场可言,音箱放到多大的房间声场就是多大,以这 ...

这个吧 我看也难聊得拢 玩箱的说箱的好 玩耳机的说耳机的优势 随去吧,我听乐用耳机,喜欢那种真切的听感吧。目前经历看,把PC音源做好做够 是个投入少见效快的途径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7-8-1 2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zasflower1984 发表于 2017-8-1 20:58
用图片可能清楚点。

可以说耳机没玩好就是左侧图中的样子,玩好了也可以达到右图的效果。
而箱子由于天生的特点,肯定是不容易有头中效应的,但是要能形成明确的结像,就是前后左右的不同发声点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可能比耳机更难(因为耳机不用烧房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5 01: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