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542|回复: 8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旷世QP2R、ibasso DX200(AMP3耳放卡)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8-31 2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明:原计划是QP2R、DX200(AMP3耳放卡)、DX100以及KANN、AK380一起评测,不过实际上KANN、AK380和其他器材差距太大,需要用其他更接近的器材做对比。所以先上QP2R、DX200(AMP3耳放卡)评测。

    由于这次评测的器材很多,所以还是先明晰一下在解析力上的排名,以免很多相对的言论被误解:
    本次评测涉及的便携播放器解析力排名:
    金菊花 > DX100 = QP2R > DX200+AMP3 > DX200+标配卡 > 飞傲X7II > KANN >山灵M5 >AK380

     DX200+标配卡前面和飞傲X7II做了声音上的对比,供参考: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1462


一:DX200对比DX100






    耳机:飞利浦X2,参考播放器:乐图金菊花
    DX100是ibasso第一代便携播放器,其声音特点是中性、细节还原优秀,比较典型的监听风格。DX100也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大屏安卓系统的便携音乐播放器,由于当年从CPU到屏幕再到安卓系统都是初级阶段,所以操控反应速度上比较慢。换到现在的DX200那真是天翻地覆的改变。DX200早期据说固件有一些BUG,目前使用下来没发现什么大问题,操控流畅,就是不同码率的音乐文件切换有点杂音。(不是所谓刺耳的“爆音”)。
    说起监听风格,肯定有人会提起金菊花,所以先做了一个DX100与金菊花的对比,耳机用飞利浦X2:从中高频细节的表现上,金菊花比DX100稍好一点,在听感上金菊花的高频能量感比DX100更强,而DX100的低频量感比金菊花多一些,整体听感上还是DX100更平衡。金菊花是个让很多人爱恨交加的播放器,超强的解析,也带来耳机搭配上的难题,搭配不当容易出现不耐听的问题。
    DX100与DX200虽然名义上是一脉相承,但实际听感已经有了明显差别。DX200在中高频细节上相对DX100有一定削弱,声音变得柔和了一些,中频人声听感好了不少,而低频部分DX200动态也比DX100弱了一点。整体上DX200不再像DX100那么严谨、已经不能归入监听风格一类。
    搭配榭兰图耳塞,DX200听着还行,DX100已经有点发干了,榭兰图搭配的播放器还是要有点音乐味的才行。

二、DX200标配卡(AMP1)与AMP3的区别:
    耳塞:黑黄鹂+平衡线
    AMP3这个耳放卡比较奇特,只有一个2.5mm平衡输出耳机口和一个2.5mm线路输出口,居然没有3.5mm单端口!所以购买的用户一定要先看清楚,没有平衡口耳机就别考虑这个AMP3了。
    DX200 +AMP3耳放卡出来的声音确实令人惊喜,虽然转换耳放卡需要一点时间(建议关机后更换,如果直接热插拔,从AMP1换到AMP3会自动关机) ,但AMP1和AMP3差别非常大,很容易区分。AMP3的声音无论是中高频细节、低频动态、人声与器乐的分离度等,都有明显提升。AMP3驱动黑黄鹂可以说比AMP1提升了一个层次,不仅是声音更透明,低频动态也明显加强。
    对于DX200的用户来说, AMP3还是值得一玩的,加了AMP3才真正体现了DX200所能达到的音质水平。
     这里特别说明一点:以上对比都是相对而言,DX200+AMP3还不是一个解析超强,监听风格的播放器,还有带有一定润色,与DX100的区别还在,只不过这种差别已经缩小了一些。

三、QP2R
     旷世音响,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产品价格高,工艺、设计优秀,销售和宣传主要在国外市场,国内用户少,讨论的也不多。直到第二代的便携播放器QP2R出来,我才拿到样机。其实我最佩服的还是旷世居然找到富士康给代工,HIFI产品这点量,富士康这种企业能去做,这后面肯定有很多故事。

















     1、外观工艺:
    QP2R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工艺精湛,细节完美。从小巧的按键到USB口的不锈钢保护圈,到微孔发光指示灯等等,都做到了极致。
    QP2R采用的是转盘+按键(实体按键+触控按键)的控制方式,这个转盘转动起来极其稳定,没有丝毫晃动,档位明晰。内部据说是用了特制的轴承,结构复杂。由此可见旷世对工艺上的严格要求,这点值得很多国内企业学习。
    要说外在部分的缺点,QP2R还是有两个,一是屏幕分辨率较低,与高大上的机身有点不协调,另外就是转盘部分表面比较光滑,摩擦力稍小了一点(不知道是不是怕加粗了纹路影响视觉效果?)

    2、声音表现:
    QP2R原来准备主要和DX200对比,但一听发现二者差别比较大,所以主要是单端口与DX100对比,平衡口和DX200+AMP3对比。
    从测试数据看,QP2R的输出功率不算大,40mw/32欧
(这个输出功率推耳塞或者便携耳机等已经够用了),比索尼的黑砖/金砖的35mw/32欧略高一点。QP2R采用的是所谓“纯甲类偏压控制系统”,纯甲类的好处就不再详谈了,纯甲类的缺点就是:功耗高、发热大,所以QP2R输出功率虽然不大,但也有少量发热现象(发热比X7II和DX200要轻微)。

    A、先介绍一下QP2R的声音风格特点:
    对比播放器:DX100;耳机:飞利浦X2
    QP2R具有极好的细节还原能力,中高频细节完全可以和DX100相提并论,但是听感上二者差别也很明显,如果说DX200与DX100的差别是更“柔”,那么QP2R与DX100的差别就是更“润”。具体一点,比如中频的人声,QP2R明显具有更强烈的真实感,很抓耳,而且这种吸引你的听感并不是靠明显的染色、暖厚,或者柔化得到的,而是类似真人在你面前歌唱的强烈真实感。而换回DX100,虽然同样有足够丰富细节,但显得平淡,呆板一些。
高频部分,QP2R小提琴听感也比DX100更好,DX100高频部分相对来说也是有点干。
    低频部分DX100低频下潜和量感要更好一点,QP2R低频控制力同样出色,低频氛围感要比DX100差一点。

    B、QP2R平衡与单端口的区别:测试耳塞用黑黄鹂。
    QP2R的平衡口声场上的扩展是理所当然的,听感上也有一定的变化,平衡口整体解析力更强,分离度更高,低频感觉有点偏紧了,低频下潜的量感也更少一点。QP2R的平衡口听感更偏向监听风格。另外,平衡口QP2R平衡口底噪测试数据是-100db这个数值算是比较差的,用黑黄鹂平衡版能听到一定的底噪,这种底噪是低频率均匀的沙沙声,音乐响起基本没感觉。
    总体来说我还是更喜欢QP2R单端口的声音。

    C、QP2R平衡口与DX200+AMP3对比:DX200提升到最佳配置与QP2R一战。耳塞:黑黄鹂+平衡线
    这两个播放器风格上的差异还是可以轻易分辨出来,相对DX200+AMP1单端口与QP2R单端口,这种差别已经小了一些。QP2R中高频细节上还是比DX200+AMP3强一些,器乐质感、定位感也更好一点。有了QP2R这个参照物,DX200+AMP3对声音的修饰就能感觉出来了(听感更平滑一点)。QP2R的低频控制力也比DX200+AMP3稍好一点,低频收得更紧。

总结一下DX200+AMP3、QP2R的声音:
    DX200+AMP3,可以看作是在很高的细节还原基础上体现出来的平滑、润色。QP2R则是在极高的细节表现下,展现的水润和清透、强烈的真实感。这两个播放器可以说是都具备了很高明的调音水准。特别是QP2R可归入顶级便携播放器一类。
    从声音以外的因素来说,DX200的优势是:安卓+触控操作,可更换耳放卡,可添加在线音乐软件,使用和扩展性更强。QP2R的优势是:更小的体积,更精致的工艺,更小的发热量。

-------------------------------------------------------
测试数据:
   所有测试基于Audio Precision APX515专业音频分析仪,1KHZ测试文件为16bit/48khz,标准负载32欧,THD+N的测试数据和信噪比都是A计权。


测试数据解读:
1.DX200的测试数据与ibasso官方的数据差别较大,与ibasso方面做过沟通,原因也很简单:ibasso官方的测试方法与我用的通行测试方法不同,
ibasso官方的测试数据有很多是不加负载的。
DX200+AMP3的频响曲线在16K-17K左右有个下降,ibasso测频响曲线是不加负载,-10db测试,没有这个高频下降。我这里测试频响曲线是加32欧负载,输出1V(0db),特此说明。
2.DX200标配卡单端底噪极低,适合高灵敏度耳塞。DX200标配卡在32欧负载先输出功率惊人,达到920毫瓦。










8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1:43 | 只看该作者
LP5只是早期听了一下样机,风格也是偏高解析的类型,没和QP2R对比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8-10-31 1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移动
顶个帖,顺便问下af2000,你觉得qp2r和lp5金版(不是199)比较,谁更胜一筹?当然是单端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8-3-24 0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
直到现在还是最喜欢DX100的声音风格,虽然素质可能比不上901,
但原味原色的风格确实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8-3-23 15: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af2000 发表于 2018-3-23 09:00
qp2r是解析力比较强的风格,搭配谢兰图听感不如901s

谢老大,目前已入901s搭配榭兰图,就不折腾QP2R了,其实主要还是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09:00 | 只看该作者
scott506 发表于 2018-3-22 23:18
老大,问下QP2R和榭兰图搭么,和901S搭配榭兰图比起来怎么样?

qp2r是解析力比较强的风格,搭配谢兰图听感不如901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8-3-22 23: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老大,问下QP2R和榭兰图搭么,和901S搭配榭兰图比起来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7-12-10 23: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有没有人对比过金老婆和dx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7-11-16 0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绍兴市
af2000 发表于 2017-8-31 23:19
数据等下补上,漏测了几个参数

我想问一下,qp2r搭配40欧96分贝大耳,能听到底噪吗?(在播放静音文件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7-10-24 1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周末特意去试了QP2R用的mason,感觉没什么底噪,倒是金菊花2017底噪挺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7-10-23 15: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兰图得评价真得都很高,找机会自己去现场试听,前端得话,8K确实是很高,到时候再自己去决定买不买这么贵的前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7-10-22 08: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甘肃省
tonydou 发表于 2017-9-5 00:37
qp2r用的是纯A类放大,4组电流模放大器,是1r的两倍,底噪难免控制不太好,哎这也是声音上唯一的不足了, ...

1R插K3底噪也很明显。
求问2r比1r提升具体有哪些地方啊,我感觉1r插动圈还好,K3略不耐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17:21 | 只看该作者
wangjq 发表于 2017-10-20 16:38
坐等老大对MR1的评测

MR1的评测前面发过了: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899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7-10-20 16: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坐等老大对MR1的评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7-10-19 19: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岳阳市
银河之泪 发表于 2017-9-27 07:53
老大对QP2R评价不高呀,就本人愚见QP2R刚2万以下的洋砖没什么问题。

大佬推的什么塞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7-10-19 16: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湖州市
请问dx200amp3和qp2r 哪个更适合听流行和摇滚之类的 ,那种动次打次的?很纠结有app 但怕没有qp2r好?能指点下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7-9-27 07: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南岸区
老大对QP2R评价不高呀,就本人愚见QP2R刚2万以下的洋砖没什么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7-9-23 22: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dx200推塞子解析明显比dx100好吧,推大耳尚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7-9-23 10: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台州市
对于沙沙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7-9-23 10: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台州市
加阻棒不就可以了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7-9-22 19: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amp3好听是好听,可惜2.5lo接耳放不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 08: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