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58|回复: 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然的铝带耳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3-25 13: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snowgundam 于 2019-3-25 13:30 编辑

好声音是什么?是乐器的分离度,是音色的准确度,是动态的凌厉度,是定位的准确性,是人声流露出的快要从耳机溢出的感情,是高频多个泛音频点的无妥协还原,是如滚雷般拂过大地的低频,是几十个不同乐器鼓弦管金齐奏的有条不紊层次分明,是在演奏中感受演奏者力度和速度的精确变化。是前一秒钟的闲云野鹤后一秒钟的电闪雷鸣,是自然。

当一套设备能够同时达到上述尽可能多的要素的时候,我们说这是一套好设备。

最近我入手了一个比较冷门的耳机,说是冷门是因为他的发声原理比较独特,采用了音箱的高频铝带式电声原理。因为单元阻抗很低只有0.3欧姆左右,需要较大的电流驱动才能正常发声,因此耳机作者给它配了一个专用耳放,所以这个耳机是连带了耳放的一套耳机系统。如果想要升级耳放,可以使用低内阻的音箱功放,而不是一般的耳放(因为耳放内阻较大,直推铝带容易因为大电流导致过热烧毁),而功放一般内阻极小到毫欧级别,而且本身就是为了大电流的喇叭而设计,所以推动铝带耳机没有问题。

关于声音,我觉得这个耳机具备了上面的绝大多数要素,极其通透,有所谓的“脱箱感”,当然这里应该叫“脱机感”。
因为耳放低频能量充足,所以对前端比较敏感,如果前端低频较多或者对低频的控制力较差,耳机的低频就会过量轰头,我采用mr1,感觉低频量正好,不会轰头。

而高频在耳机刚拿到手时听起来是有一些齿音的,但现在基本听不到了。一开始低频细节也没有达到极其好的还原,现在也有了一些改善。这些改变大概是得益于下面的使用方式:
在对耳放采用如下的使用方式时,能够获得极佳的听觉效果,使得铝带耳机声音更加均衡,降低高频毛刺感,改善低频响应,让你觉得甚至不需要升级耳放部分了。
(1)首先把播放器音量调整到最小 (2)把耳放音量调整到最大 (3)开始播放一个音乐 (4)保持耳放音量的最大状态下调整播放器音量,使得耳机播放声音的音量变得合理。

总之这是一个达到了“自然”境界的耳机,非常棒。而且这是在使用附赠耳放的情况下。如果使用高品质功放,估计会有进一步的突破,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铝带耳机.jpg (311.19 KB, 下载次数: 323)

铝带耳机.jpg
90
发表于 2025-7-23 13: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7-23 13:48 编辑
zhanghtjj 发表于 2025-7-22 17:34
老兄你也太执着了,看了你的帖子我又入了铝带,把铁网取下来,买了你同款适配器,用自然声a90功放推。别 ...

主要是这次3D声场变得太牛B了,

之前是因为其存粹音质的因素   (音染小,快),   所以把所有音乐重新听一遍,   因为发现之前用别的耳机的时候全白听了,没听明白
这次,  又得把所有音乐重新听一遍,   因为3D音场信息量太大了,   之前别的耳机,甚至音箱,都根本没听明白

这个声场,  完全是在面前0.5米的一个3D画布,  上下左右前后,淋漓尽致。     
这个感觉,落地音箱,B&W 803以上才有。   落地音箱的3D声场更大,是个150寸画布(4米 x 3米),距离2米。      
这个耳机只有大概1.5米 x 1米,距离0.5米,  但Holographic (全息感)程度, 精准度,一点不输803,   更像802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听到凌晨3,4点还在听....(躺的状态,因为头后的枕头对声波的反射,让3D感更强。      白天坐着听的时候,最好用高椅背的椅子,头后反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25-7-23 09: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乌克兰
用过艾伦的铝带耳机的初代,一耳朵惊艳,印象很深。但是那一代的低频有很大问题,基本上是一坨,失真很大。
很高兴看到开发者没有放弃,还在改进发展。很希望有机会能听听最新的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25-7-22 17: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老兄你也太执着了,看了你的帖子我又入了铝带,把铁网取下来,买了你同款适配器,用自然声a90功放推。别的我也不打算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25-7-21 2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7-22 00:14 编辑

目前的效果:


一. 声场:  
没得说,是听过的耳机里最大,最真实自然的。   介于B&W 803落地音箱和耳机之间。

和HD800s相比:    HD800s的声场
1)是靠耳机背的不锈钢网布对耳朵反射过来的声音再次反射形成的,  不管什么类型的音乐,都变成一个小舞台的声场。规整,错落有致。问题就是,所有音乐变成了一个样子。
2)声场范围: 因为这个反射,把原本可以距离很远的也都束缚在一个小范围内,   声场大小大概0.4米左右范围。有一个清楚的‘边界终点’感。

这个铝带:
1)声场大小大概1~2米左右范围,比听过的其它耳机都大。     声场的延申没有‘边界’感,完全自然。
2)声场形态完全由音乐,录音本身决定,  不同音乐完全不同。


(也试了给这个铝带的后背加上HD800s的不锈钢网材料,形成反射声场,  是可以形成小舞台感。  不过低频变得太多,受不了....   也证明了,HD800s的声场不是振膜,而是反射的设计形成。)


二. 音质本身

和HD800s相比: 各方面都没得比,全胜。
和SUSU相比:  个人感觉也是占优。  
  - SUSU整体上还是有点'力不从心',不自然感,音染。  要靠线,功放,去“向上攻”,但音染一直在。
  - 铝带是从容坦然, 上来就是‘全能’,是无音染带来的。    有些过激,需要靠调线和物理魔改,把它‘向下拉’,  否则耳朵有点吃不消...


和HD800, HEK, SUS, Utopia, 1266等等相比,  最大区别就是,这些耳机都各自有各自的伤,也就是音染:  播放某些类型音乐,某些乐器的时候总会有不真实不自然的地方。
而铝带耳机居然通吃,无伤,无不自然的地方,同时还所有频段都甜美顺滑。而且,不是靠LCD3这种‘糊’和整体性一致的方式,        原因就是无音染+硬解析,  用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的方式实现‘完美’的,  神了。

唯一没听过的是RAAL 1995,希望啥时候比较一下。
从云试听,和看频谱图,RAAL 1995也是在6KHz有高峰,听起来刺耳,     有些评论说1995不行,也是因为这个地方。  估计也是需要魔改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5-7-21 2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7-21 20:49 编辑

继续改进,  基本达到退烧状态了。    非常耐听(6k Hz峰的问题没有了),声场极好。
1.  避免声音到达耳朵和面部后,反射回耳机之后,被耳机再次反射回来,    这会影响声音的干净程度,特别是高频,  影响定位精准度。
所以在耳机向耳朵一侧加了吸引泡棉,吸收掉耳朵反射回来的声波:
效果:1) 定位精准度,分离度,强了很多,    2) 高频6KHz那个比较刺耳的峰有明显减轻。   
不过副作用是低频有些增加

2. 连接自带放大器和音乐之间的3.5对录线,     换了不少线之后,    发现这个线 'impeto 单晶铜‘   四十多块钱的,对克服高频的那个峰效果极好,  
虽然价格很垃圾,但效果没问题。


3. 配搭,大概60°的角度,  
声场极好, 同时降低了一些低频,抵消掉了1.带来的过多低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5-5-9 01: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5-9 12:49 编辑

2 阶谐波失真:声音“变厚、变暖”,带点轻柔的甜味,类似胆机或磁带的圆润感;给人感觉是“悦耳“,和被大脑”忽略”。     3 阶谐波失真:声音“变亮、变硬”,出现颗粒感或刺耳感。即使分量不大也能惹人注意。尤其在2-4 kHz最容易被听出人声齿音。
图里能看出,3阶失真是自带小耳放的现象,不是耳机本身问题。  

实际上那个小耳放听感挺好,没问题。  对比其它几个评价很高的,’动听‘耳机,   2阶,3阶distortion都很高,大部分区域比自然铝带还高:
HD600很特别,大部分低频高频区域都是2阶为主,  也许这是大家玩了一圈又回到HD600的原因。

HEDD


RAAL RAAL SR1a


HD600


Utopia大乌


STAX SR-009S


1266


都是非常好听的耳机, 但distortion都大。


所以,音质听感,distortion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瀑布图/CSD图, 干净程度,下降速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image.png (240.9 KB, 下载次数: )

image.png

image.png (233.87 KB, 下载次数: )

image.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5-5-9 00: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5-9 12:35 编辑

上面的自然铝带测试,都是用自带的小放大盒子。  那么用schiit jotunheim r铝带专用耳放会怎么样?

THD图变化最大,  200Hz以上的THD都下降。     并且自带小盒子是3阶distortion为主,  而Schiit把3阶distortion压下去了,变为2阶distortion为主。

1. 自带盒子的THD (红线是3阶distortion)


2. schiit jotunheim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5-5-8 13: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5-8 14:26 编辑

在耳罩里加了一层调音布,吸音,  把5.7K的峰从8db降到了4db。   整个高频都向下拉了一些。   耳机耐听多了,可以放松的长时间听了。
(黑线:原来。   蓝线:耳罩内加了吸引材料)



---

另外,对比一下著名的SONY EXK耳塞,  以低频爽,但高频有齿音缺陷著称。   频响和瀑布图:
EXK的6K的峰有12db,严重得多。




image.png (117.88 KB, 下载次数: 22)

image.png

image.png (169.27 KB, 下载次数: 26)

image.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5-5-6 02: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5-6 02:48 编辑

测试,


频响:

RAAL SR1a :
(https://www.woodenears.com/article/c76973f1-2f78-4ec5-a11e-ea2417dd7b3e)

和1KHz相比,   20Hz -12db, 50Hz -7db  3KHz 有个+10db的峰,这个峰是健康的,和人耳补偿曲线吻合。   7~8KHz有个 +7db的峰,是异常。  应该是其铝带的本征共振频率,Q极大处。

自然铝带:

和1KHz相比,   20Hz -10db,  50Hz -0db,   低频比SR1a要好。    5.7KHz 有个+8db的峰,这个峰是不健康的。应该是其铝带的本征共振频率,Q极大处。


CSD (Cumulative Spectral Decay) / 瀑布图:

RAAL Requisite CA-1a
https://www.superbestaudiofriends.org/index.php?threads/raal-requisite-ca-1a-ribbon-headphone-review.14057/

2K以上牛掰, 下降非常快速,0.2ms
200Hz~2K 有点乱,下降不够快。
7K有一个峰,下降慢,影响听感


自然铝带


200Hz~2K 比RAAL牛。2K以上下降不如RAAL快。  
和动圈,平板相比,整体还是很快的,~0.4ms。  
5.7KHz 的峰明显,下降慢,听感会很硬




谐波失真 Distortion

RAAL SR1a

比普通耳机要大。

自然铝带

和RAAL类似,谐波失真比普通耳机大。
在1KHz以内,比RAAL失真小。    大于1KHz,比RAAL失真大。    2K~8K 3次谐波比较高,这个不太好。


------------------------
总的来说,听感上,   CSD/瀑布图最重要,  因为决定听感好坏的首要指标是:频响+瞬态表现
THD, 2 / 3 次谐波只有在中高频>1 %,低频> 5 %, 才开始对音质有影响。

自然铝带5kHz 共振是其最大问题,不仅声压高,还“拖得久”,同时有3次谐波。   听感是刺,嘶,“金属边”感觉。

对比: RAAL把本征共振频率Q极大处调到了7K,      在权衡之下,是舍弃一部分低频性能,来保高频性能。  自然铝带,Q极大处5.7K,  在权衡之下是为了低频舍高频:  高频突出‘清晰’,但容易累。

-------

对比平板, Hifiman HE560

下降速度大概0.8ms。不如铝带。

HD800S:





image.png (137.67 KB, 下载次数: 27)

image.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5-4-20 15: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4-20 21:13 编辑
snowgundam 发表于 2019-5-13 09:44
我后来买了几个功放板,说实话效果都不如原放,可以说原放的调音已经达到一个高度,并不是很容易超越。
...

之前没听过HD800系列。   这几天仔细听了HD800s:   是个很不错的动圈耳机,  普适,耐听,没什么毛病,对于动圈来说音染算少的。 最大的优点是其3D声场,调校得很好,对于任何音乐类型基本都普适。  
整体是个被打磨得很好的产品,商品。 任何人拿来随时随地都能满意。  属于随意享受一下类型耳机,不是非常严谨,追求极致的耳机。

和自然铝带比,实际上没什么可比的。  完全不是一类东西。
从音质上,铝带各个方面都比HD800强很多,没法比:  HD800s各频段的解析力都差一些,  中频高频颗粒感强,比较粗糙,     有音染,   
但从大众普适性,总体‘产品’完整性上,那可能没有哪个耳机能和HD800s比。
比如,HD800的3D声场这东西,是个产品属性,不是音质好坏的属性。   是靠发音单元的位置,角度,和那个银色耳机罩对耳廓返回来的声波的再次反射,  人为生成一个HRTF函数,欺骗大脑,而产生的3D感。     让人脑感到不同频率的乐器会被挂在3D的不同位置。  调教的是非常好的,非常让人舒服放松。   
并且,靠反射,营造出来一个‘小舞台’的感觉。 好是好,但不管什么类型音乐,都形成同一个小舞台。   有点‘套壳’的感觉。    并且,会让距离感受限,逃不出某个边界范围。

但是,录音里原本的乐器位置并不是这个位置。

自然铝带这个没打磨过的耳机,出来的声场是横向的一条线。不会把某些乐器向上向下拉。边界范围更宽。   更正确一些。

想要更有一些类似HD800的空间感,可以换和RAAL 1995这样的斜面耳罩


某宝的耳罩:


但只能说有那么点意思而已,无法达到HD800s的3D感调教。  HD800不光是单元斜放,那个银色的反射结构应该是有巨大作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5-3-23 16: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3-23 17:05 编辑
zhanghtjj 发表于 2025-3-23 12:25
这个放在哪家买的

二手市场。  这个耳放确实不好买,Schiit已经不生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5-3-23 12: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yfei 发表于 2025-3-22 22:26
上到第四阶段了,    schiit jotunheim r 铝带耳放。  

这个放在哪家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5-3-22 22: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另一个发现,  最好用R2R的dac做音源。    最不要用的是ESS的DAC,容易产生‘齿音,毛刺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5-3-22 22: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这个耳机的新的头梁,  可以让左右耳机转动一定的角度来听, 类似RAAL,   
这样,声场可以更像音箱,  可以在面前1米处展开成一个‘画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5-3-22 22: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3-22 22:40 编辑

上到第四阶段了,    schiit jotunheim r 铝带耳放。  



声音方面:  中正,大气,没有失真。

相比之下,   
* 能听出来自带的小放大器在不够厚实,不够中正。  有的时候有色会变得不正确。
* 同时也感觉这个小放大器真牛B  :  在细节,速度,信息量,通透性,低频方面,一点都不输jotunheim r !
jotunheim r 虽然只要$799,但是推铝带的效果是可以吊打价格10x的音箱功放+阻抗转换盒方案的。         
峰值电流13A,也就是峰值功率800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3-15 21: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yfei 发表于 2025-3-15 18:15
感觉,铝带用起来,  4个阶段:

1. 自带的转接放大器   (夜深人静的环境,小音量听,是不错的。但正常 ...

我现在就是胆前级+CFA3+gl1200组合,非常中正大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3-15 19: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3-15 19:41 编辑

用音箱功放最大的悖论就是,既然已经有好的功放和音箱了,气势,声场,效果都比耳机好几条街。 干嘛还听耳机?  听个耳机还要跑到客厅里,蹲在音箱旁边,累不累?

听耳机的唯一场景,就是在卧室和办公室休息的时候临时听听。 Schiit耳放这种方案是正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5-3-15 18: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目前进展到 “2. 音箱功放 + 串联8欧姆电阻的转接盒”





气势立刻就起来了,直接飞起。  高频刺耳的问题也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5-3-15 18: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3-15 18:34 编辑

感觉,铝带用起来,  4个阶段:

1. 自带的转接放大器   (夜深人静的环境,小音量听,是不错的。但正常环境,音量大了就不行了,失真开始出来了)
  
2. 音箱功放 + 串联8欧姆电阻的转接盒   (阻尼系数不够,功放对耳机的控制力不够:低频松散、缺乏冲击力)

3. 音箱功放 + 变压器原理的转接盒  (因为磁滞 & 饱和,有一定非线性失真,   瞬态响应问题,有相位偏移 & 过冲)

4. 音箱功放 + 变压器+电阻网络的转接盒, 比如RAAL TI-1,金平面gl1200的转接盒   (解决了2,3各有的问题)
   专门为铝带设计的耳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3-10 13: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3-10 13:13 编辑

原耳罩,大孔的。比较特别,不知道哪里生产的。

换了一个普通,淘宝上到处都是的耳罩。细密的布作为隔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8 19: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