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01|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1三代测试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0-7 00: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今天刚到手,京东国行盯了N天,昨天上架就被秒光,现在又没有库存了,手慢无哈哈,拜亚也开始玩饥饿营销了?
号段100640,应该是第640个T1三代。开声感觉一般,人声偏远,声音比较干涩无音染,耳罩很硬。但是密度很高,三频均衡,还是拜亚那个味道,说不上多优秀。
晚上孩子们都睡了,于是静下来好好的对比一下DT1990PRO和K812,重点来了,T1三代那个新耳罩偏硬,于是我换上了DT1990的老耳罩(1990自带两副,闲置一副),声音瞬间提升了好多!若非亲测,必难以相信。
换了老耳罩,又软又舒服,声音提升很大。 我分别插在CD机耳放台机系统上,凯音N6随身上,乃至电脑上,手机上,都试听了一下,目前音质十分满意。做工和材质非常好,哑光金属质感很好,三代那个线材反正人力我觉得拉不断,跟尼龙绳一样。
声音上,K812声音润滑,大气,声场大,声音分离度很好,细节清晰,好听易推,且基本上在什么设备上都好听。缺点是低音相对比较弱一点,声音密度和扎实度不如拜雅T1。耳机的做工材质差一点,跟拜雅做工材质没法比,K812感觉摔一下就坏的那种。森海的材质做工也很一般,耳机做工材质,我觉得拜雅很厚道。
T1三代,密度更好,三频均衡顺滑,声音结实,细节清晰丰富,声音定位很准确,非常好听。这是在没煲耳机的情况下,但是换了1990PRO的老耳罩。
1990PRO相对来说就差了点意思了,对于细节表现明显没有前两者好,有点空泛粗狂的感觉,声音没有T1和K812精致,我一直觉得1990高频和人声不够顺滑,这个问题在T1三代上彻底得到解决。本来觉得1990很好啦,但是一对比T1三代,那差距还是不小,耳朵不骗人。
我之前也有过T1一代,后来对比1990PRO之后觉得差距不大卖掉了。T1二代只试听过,个人觉得三代声音更好,材质做工也有提升,外观我还是更喜欢一代和二代的。初烧个人听感心得分享给大家。

图片1(10-06-23-12-06).png (258.59 KB, 下载次数: 309)

图片1(10-06-23-12-06).png

图片2(10-06-23-12-06).png (267.6 KB, 下载次数: 280)

图片2(10-06-23-12-06).png

图片3(10-06-23-12-06).png (269.62 KB, 下载次数: 290)

图片3(10-06-23-12-06).png

图片4(10-06-23-12-06).png (264.75 KB, 下载次数: 275)

图片4(10-06-23-12-06).png

图片5(10-06-23-12-06).png (257.06 KB, 下载次数: 260)

图片5(10-06-23-12-06).png
65
发表于 2021-12-11 11: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朝阳
征战487 发表于 2021-12-10 13:04
t1三代高灵敏度,低阻抗。上台不会有底噪吗?

目前市面在售新款台机的底噪普遍都控制得挺好了,翻车几率不大,除非真是特别点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1-12-10 1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t1三代高灵敏度,低阻抗。上台不会有底噪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0-12-8 19: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flavienzqf 发表于 2020-10-7 07:45
耳罩改变声音是很科学得,没什么不好相信得。耳罩对声音得改变非常巨大,远远大于换线(但是没有利润,所以 ...

严重同意。也有的厂家(劲浪)就索性把耳罩都卖得贼贵,让你们想换都肉疼。
第三方耳罩厂Dekoni做工不错(官网还有不同耳罩对频响改变的实测图),但也都不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0-12-8 19: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蔡冰 发表于 2020-10-7 05:47
楼主是640号。我昨天在我们这边音响店买到了5号,个位数字的。这个老板把第一批到的三代打开当样机了,他自 ...

五号是有挺多个的吗,我好像在贴吧也看见一个说是五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0-11-2 11: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neverwinter 发表于 2020-10-7 17:47
这样看来,更换耳罩就可以解决T1三代低频过重的问题了?

二代低频都过重了,还一代的耳罩可以解决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0-10-27 17: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flavienzqf 发表于 2020-10-7 07:45
耳罩改变声音是很科学得,没什么不好相信得。耳罩对声音得改变非常巨大,远远大于换线(但是没有利润,所以 ...

严重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0-10-17 05: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俄罗斯
家驹1991 发表于 2020-10-7 00:32
另外,我量了一下T1三代的单元尺寸是50MM,听说之前的是45MM,不知道准确信息是怎样的。T1斜置的可以测量, ...

那块绒布是卡在一个卡扣的 一撬就能打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0-10-17 05: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俄罗斯
楼主看看三代的单元上黑色的防尘网是不是可以拿出来的 我估计是把防尘网专门做成单元形状的 然后卡扣卡住的 如果是的话 以后卖三代耳罩有可能带有那个防尘网 因为拜亚别的带有防尘网的耳机 买备用耳罩都会送防尘网 图中是把卡扣拿下后的 楼主可以试试 螺丝刀一撬很容易拿下来 顺便看看里面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14: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香甜瓜 发表于 2020-10-15 12:59
这耳机需要多煲一煲。

是的,开声有点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0-10-15 12: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舟山
这耳机需要多煲一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0-10-15 12: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枪文真烂 还恶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20-10-9 19: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sean77 发表于 2020-10-8 12:59
不是说新t1好推吗?lz是用a20推的吗?那应该还算好推吧。

便携播放器直推,声音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0-10-8 13: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河池
家驹1991 发表于 2020-10-8 09:31
哈哈,1990和T1的耳罩,20孔那个,我对比了一下,一模一样啊

20孔耳罩高频暗低频混,已经弃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0-10-8 12: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家驹1991 发表于 2020-10-8 09:38
还是二代那个味,但是声音更柔和一点,细节更精致了,声场都差不多吧,T1声场是不如K812和HD800的,但是 ...

不是说新t1好推吗?lz是用a20推的吗?那应该还算好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0-10-8 11: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CZYZQS 发表于 2020-10-8 10:28
京东不是t53代预约吗?

T5在线上卖是10月10号上午10点,但线下渠道实体店随便买。

PS,不叫T5 3代,就是T5,没有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0-10-8 10: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京东不是t53代预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蔡冰 发表于 2020-10-8 05:17
就是100005号,但是对t1三代来说,这就起第5号啊

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sean77 发表于 2020-10-8 00:34
lz啊,t1三代的声场和二代有啥变化没?横向和k812比小多少?

还是二代那个味,但是声音更柔和一点,细节更精致了,声场都差不多吧,T1声场是不如K812和HD800的,但是好在密度高,声音凝聚感好,HD800空旷旷的我不喜欢,人声远没感情。 但是T1比较挑设备的,搭配不好容易发糊,不像K812那么杂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1122333 发表于 2020-10-7 23:33
这是刚才测的1990

红色是20孔耳罩  黄绿色是4孔的

哈哈,1990和T1的耳罩,20孔那个,我对比了一下,一模一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19 23: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