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0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为例,说说我听古典音乐听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10-19 14: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有烧友发帖问:听古典其实听的是什么?回答五花八门,各有各的领悟。本人不揣浅陋,也说说我听古典听的是什么吧。

以莫扎特K.331末乐章土耳其进行曲为例吧,这个乐章对大部分人都是耳熟能详了,很受人喜爱。这个乐章虾米音乐网易音乐上都有很多,就不放链接了。

听这个乐章,先听到愉悦的情感:前后活泼欢快,中间流畅轻灵,到最后还有个尾声的高潮,能让人心里充满少年般的喜悦,感染力很强。

再听结构:初听时觉得是均衡的三部曲式——除了最后的尾声外,前后是重复的,中间是独立的,结构稳定,这也是很多古典乐曲平衡感的来源。不过再仔细听一下,又有回旋曲的特点,那个A大调的插段(6 7 #1——67#176#5#4#567#53——)在每个乐段之后都会出现,这便打破了三部曲式的结构,是比较特殊的三部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合了,这种结构让均衡的乐章又多了轮舞般的热烈。这样的结构让人想到肖邦的第七首升c小调圆舞曲,也是在三部曲式的大框架里反复插入一个乐段,不过它的这个乐段不是热烈的欢呼,而是梦幻流水一样的华彩。此外不同的是,土耳其进行曲是复三部曲式(前后和中间都是单二部曲式)加入回旋插段,升c小调圆舞曲是单三部曲式(前后和中间都是一个单独的乐段)插入回旋段。

再听和声、织体和力度:前段是a小调,插段是A大调,这两者是同名大小调,色彩对比很强烈,一下子就是小小的活泼变成热情洋溢的感觉。到了中段则是升f小调,和它前后插段的A大调是平行大小调的关系,也是大小调的对比,但没有同名大小调那么强烈。此外,中段力度为p的十六分音符的"飘入",连续不断,又和插段斩钉截铁般的f力度的八度八分音符形成了节奏和力度的对比。尾声里也有这种力度和织体的对比,不再赘述。乐段内部的转调、变重属和弦的运用也不乏精微之处,也不再赘述。反正正是这些调性、力度、织体的对比,让整首曲子始终丰富多彩,牢牢吸引你的注意力。

再听演奏:不同的演奏家对这首的处理很不一样。比如倚音,绝大多数钢琴家都按照古典主义的传统,处理成平均的十六分音符,只有阿劳,让倚音占据更少时值,弹出顿挫感。再比如古尔德弹这个乐章特别慢,而且把很多有连线的音符都处理成断开的顿音,听着有一种自得其乐的笨拙感。再比如内田光子,把345565432那段的34双音旋律处理成了连音,把尾声开始的右手琶音处理得比较柔和,都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几个大钢琴家的处理,难说谁好谁坏,都很精彩。如果你能弹钢琴,练过这首(我自己能弹),听着感受当会更深,不仅是大脑里的感受了,手指上几乎直接就会有共鸣了,还会试着学习各种钢琴家的处理办法。


这只是一首非常简单的钢琴作品,如果听的是交响曲,还能听到更多的东西:曲式会更复杂,乐思会有多样的发展,和声变化丰富无比,配器的色彩也是缤纷多彩。在这些丰富和复杂的趣味中,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共鸣,逐渐理解作曲家要表达的东西,而这些真正的东西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可能有朋友要说,听音乐还需要这么分析吗,累不累呀。其实上面写了这么多,但这些分析几乎都是在听的时候下意识完成的,并不会增加负担,只会增加乐趣。就好像一道复杂的菜式,让学过厨艺的人和没学过的人来吃,吃出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很多朋友都觉得音乐只需要听,不需要学,我觉得这是不太正确的。读唐诗需要学,听音乐为什么不需要学呢?你喜欢听周杰伦陈奕迅,但你的爸妈就不爱听,为什么?就是因为你在流行音乐的氛围里潜移默化"学习"了这种风格呀。古典音乐也是,你不一定需要学习复杂的乐理知识、高超的演奏技巧,但至少也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才能熟悉和明白作曲家要表达什么。当然,如果有兴趣去学乐理和乐器,收获更会是迅速和巨大的。举个例子,只要你弹过吉他,弹过D和弦和Dm和弦,E和弦和Em和弦,那你对同名大小调的色彩对比将会更加敏感,更容易在乐曲里听出这种"爽"感。


啰嗦写了这么多,就当抛砖引玉吧,欢迎指正。


27
发表于 2020-10-20 1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很多时候 喜不喜欢听古典是天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0-10-20 0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百色
主流金属乐:斩妖除魔匡扶正义锄强扶弱
极端金属乐:跟以上完全相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0-10-19 23: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不会专门听这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2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kevin_cjl 发表于 2020-10-19 22:35
好文, 古典的入门是很高的,需要对作曲家了解,音乐创作背景,乐曲结构(轮旋曲,鸣奏曲,诙谐曲,小步舞 ...

谢谢!点回复框右上角的"高级模式",即可上传图片,体积不能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0-10-19 22: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英国
好文, 古典的入门是很高的,需要对作曲家了解,音乐创作背景,乐曲结构(轮旋曲,鸣奏曲,诙谐曲,小步舞曲,进行曲),主题,动机,一大堆东西。知道越多听古典越有意思。 再问楼主个问题怎么添加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22: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y524115238 发表于 2020-10-19 22:20
对于乐理一窍不通。虽然努力学习过各种教材和视频。但因为没有接触过乐器,所以依旧一窍不通。

但这不妨 ...

音乐的主要目的是要引发人的乐趣、愉悦感、各种情感,理性和感性都是理解的通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0-10-19 22: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对于乐理一窍不通。虽然努力学习过各种教材和视频。但因为没有接触过乐器,所以依旧一窍不通。

但这不妨碍我喜欢听古典音乐。

我认为我认为音乐是非常感性的。

音乐家用纯理性的思维创造出来的古典音乐。

听起来却是感性的,这个非常奇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0-10-19 21: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kugongzi 发表于 2020-10-19 19:50
楼主的选曲确实耳熟能详,很多人都听过,是古典里的“流行歌”。
而楼主对曲子结构、调性以及演奏角度的分 ...

你举的例子还真不恰当。网站架构这个对应的是乐器制造,这个无论是网站用户,还是音乐欣赏者,都是完全用不上的知识。

学习乐理这个更接近的是网站的UI设计体验,哪怕是普通用户也可以知道哪些网站好用,哪些网站不好用,只是最普通的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高级的UI设计师可以设计得非常舒服,但是UI设计师也可以不用管网站架构之类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20: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kugongzi 发表于 2020-10-19 19:50
楼主的选曲确实耳熟能详,很多人都听过,是古典里的“流行歌”。
而楼主对曲子结构、调性以及演奏角度的分 ...

你说得对。我是从深度爱乐者的角度来写的。现在中年人的生活大多都没精力再去学习乐理和乐器了。不过听大型作品(交响曲、协奏曲等),花点时间稍微了解一下主要的几种曲式结构,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还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再有时间,哪怕稍微学学民谣吉他,对和声的感受也会更加直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0-10-19 20: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
从小学会一种乐器,对人生会有很大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0-10-19 19: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楼主的选曲确实耳熟能详,很多人都听过,是古典里的“流行歌”。
而楼主对曲子结构、调性以及演奏角度的分析,很典型是从专业角度来进行的,这种欣赏角度需要乐理知识,一般没学过或者没练过乐器的人理解不来的。大部分没学过没练过的人,还是以听曲子主题、曲子内容、曲子想表达的感情还有风格等为主的。
就好比大家坛,学过编程的可以从这网站的页面布局、编程语言、数据库等这些专业角度来评价这网站,而没学过编程的网民更多关注的是这网站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功能,功能用起来怎么样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18: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cbib 发表于 2020-10-19 18:08
你这是把最前面当成主部分的前插段 主部分就是你标的c
我不喜欢这种理解方式

曲子结构就是这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或情绪而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0-10-19 18: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你这是把最前面当成主部分的前插段 主部分就是你标的c
我不喜欢这种理解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18: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bib 发表于 2020-10-19 18:05
我知道了 你说的是 中间有一大段大跳的那个谱子是吧 那个确实出现c部分了
但是管乐考级上的谱子 有部分 ...

那就是切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0-10-19 18: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philsogreat 发表于 2020-10-19 18:00
怎么就和您说不清呢,结构是ABCBAB加尾声,不是ABA。B就是A大调的插段。C是中段f小调部分。

我知道了 你说的是 中间有一大段大跳的那个谱子是吧 那个确实出现c部分了
但是管乐考级上的谱子 有部分地区的谱子上 是没有c部分的 就是 c调一段开始 中间a大调 最后一摸一样的一段c调结束
你如果说土耳其 它的谱子变种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18: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bib 发表于 2020-10-19 17:58
你自己看谱子啊
前面一段和后面一段不是一样的嘛
中间一段a大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18: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bib 发表于 2020-10-19 17:58
你自己看谱子啊
前面一段和后面一段不是一样的嘛
中间一段a大调

怎么就和您说不清呢,结构是ABCBAB加尾声,不是ABA。B就是A大调的插段。C是中段f小调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0-10-19 17: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philsogreat 发表于 2020-10-19 17:27
您还是好好搜一下这首的曲式分析吧,什么版本都是综合曲式,不是单纯的三部曲式也不是单纯的回旋曲式。除 ...

你自己看谱子啊
前面一段和后面一段不是一样的嘛
中间一段a大调
不是aba是什么
回旋曲不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17: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bib 发表于 2020-10-19 17:22
你说的是什么版本
我说的是管乐版本
就是ABA

您还是好好搜一下这首的曲式分析吧,什么版本都是综合曲式,不是单纯的三部曲式也不是单纯的回旋曲式。除非是改得面目全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0-10-19 17: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本帖最后由 cbib 于 2020-10-19 17:24 编辑
philsogreat 发表于 2020-10-19 17:18
结构是三部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合,综合曲式,这首是曲式学教材的经典引用范例了。

你说的是什么版本
我说的是管乐版本
就是ABA
而且这首叫进行曲 并不是回旋曲
莫扎特回旋曲也很多 并没有把他们称为进行曲
不过土耳其的各种版本非常多
可能我和你说的不是一个版本
还有爵士版本
王羽佳弹的那个也是经典的一个变化了的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9 03: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