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谈演绎只谈录音也好,省事2333 从音乐审美扯回到听音观总是要简单一些。
于是又扯到永恒的何为“真实”上面,原教旨主义hifi党的理论大概是认为只有录音师对完成录制混缩的成品进行返听的时候听到的声音,才是所谓最可能忠于录音本身的“真实”。鉴于这种“真实”实在难以在我们手上进行复现,基于现有条件,我们只好将这种“真实”“劣化”为,我们在音乐厅中听到的现场演出的声音,也可以看做某种“真实”。以下“真实”与否,基本基于所谓现场演出的声音。
首先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现场演出的声音是否,“耐听”?遗憾的是本人聆听现场演出的机会实在是不多,最近现场更是听得少得可怜,2018-2019乐季因为实在太忙,聆听现场演出次数锐减至不足20次,2019-2020以及2020-2021乐季更是因为疫情原因听现场的次数仅仅为个位数2333(都是19年下半年听的,20年以来没听过现场) 然而嘛,根据我少得可怜的现场经验来看,由于曲目的原因(也可能是个人主观选择曲目的原因),现场演出的声音,真正意义上所谓“耐听”的,恐怕不多。举点简单、具体且通俗的例子,当温柔乡被一声巨响惊醒,铜管声部凄厉地哀鸣的时候;当沃尔塔瓦河历经波折最终流向维谢赫拉德的时候;当命运之锤无可奈何地重重落下的时候;当木管声部平静地叙述一曲歌谣,弦乐声部却在绝望的挣扎的时候,即便是现场聆听,声音恐怕也很难“耐听”,甚至说本就不该“耐听”。这个时候去想,强调老录音、老转制、老碟“耐听”(上述曲目都算不上什么现当代作品,老录音、老转制、老碟多得是),或者一定要系统发出的声音“耐听”,是不是,错过了什么?而且就算是老录音、老转制、老碟吧……貌似立体声时代初期,美国某唱片厂牌(现已被日本某公司收购)的录音,一直是以“黑胶味”“模拟味”著称的,然而其中很多录音为了展现动态(其实就是当时技术不足录音动态不够),选择推高电平、结项前压的做法,美其名曰展现其铜管的霸气以及声音的空气感(然而弦乐失真得一塌糊涂),这种声音是否“耐听”,恐怕也值得深思2333
然后嘛,也有点想对比一下,我在家里、办公室里听到的录音,和现场演出的差距在哪里。说实话我对家里、办公室里听到的声音,如果对比现场演出,是非常非常不满意,以致于绝望的。绝望感主要来自以下几点:最直观的,低频;次直观的,声场?空间感?结项?定位?不好意思不太好形容,凑合看吧;再次直观的,声音的密度(这个词以及后面几个词应该没用错)、能量感,以及细腻程度。然而在这些方面(个人认为这些应该是属于音质的),新老录音有什么差异呢?举点具体且典型的例子,拿层主应该非常非常非常熟悉的贝交来说(之前回帖举的小克莱伯vpo贝5 7对比库伦齐斯贝5的例子层主似乎没有get到,也可能是我记错了录音年份),老录音一方我们可以以克路易坦挥bpo(emi)、卡拉扬挥bpo(dg)、施密特-伊瑟尔斯泰特挥vpo(decca)、欧·约胡姆挥rco(飞利浦)以及孔维茨尼挥lgo(bc)为例(不得不说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各大唱片贝交全集的军备竞赛真的有意思,连东德都录了孔维茨尼那一套凑个热闹,不过乐迷有福了),新录音我们不妨选马格挥帕多瓦室内乐团(arts,90年代中期录音室及现场录音)、布隆斯泰特挥lgo(accentus,2010年以后现场录音)当做典型(这7套贝交全集都是我最喜欢的贝交全集录音之一),老录音的共性,在于整体平衡性很强,很见录音师功力,所谓用一般的材料整出大餐的能力,然而比起现场演出(遗憾,就拿我听过的蛋剧院现场巴伦博伊姆挥skb的英雄参照吧)动态欠奉,高低频的延伸一般,弦乐的细腻程度欠佳(现场弦乐没有什么明显的颗粒感),声音密度和能量感同样欠佳(现场的声音密度真的赞),声场以及空间感的营造,嘛,不说也罢。除去这些共性,具体点说的话,老录音里面前两个录音都有明显的底噪(用音箱会有所缓解,毕竟耳机对底噪敏感),约胡姆的rco贝交更是录的稍微糊了些。新录音对比现场演出,则在这些问题方面少了很多,当然使用某些耳机系统聆听会有层主所说的高频偏亮的问题,在个人的音箱系统中则无此明显问题。
综上,只说录音质量,尽管老录音处处体现着录音师取舍尺度拿捏的智慧,尽管我听过的老录音、老转制、老碟可能不比层主少,尽管如果让我选某些乃至大部分曲目的最喜爱版本,我可能会因为演绎的偏好以及个人的独断和偏见毫不犹豫地投给某些老录音,然而毕竟录音的底子在那里,我很难认同老录音录音质量更好,不好意思实在是做不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