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朴实无华且枯燥】SPEAR Labs Triton双子试玩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8-17 08: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21-8-17 08:57 编辑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本期的分享,是非常小(gui)众(zhong)的产品,来自美国的科研品牌SPEAR Labs,它们既是才子伴乐谈连载到现在,耳塞产品里面单体价格最高的两款,也是该品牌旗下唯二的耳塞:Triton 1和Triton 0,这两款的售价都达到了20-25k的区间。老实说,这样的贵价器材,尤其是便携类器材,非常不好写,一方面产品价格已经将玩家对于其音质和做工的预期拔到了相当的高度,另一方面,音质之外的溢价能否和口碑相匹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心理学角度说,人们能接受一款平价产品的不完美,也能幻想一款良心之作有越级的实力,但是对于贵价器材,则有一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期待,因此物超所值这四个字,基本不会出现在这类器材的评价里。如果要在前面这句话里面加一个注释,我想加个括号:特别是大陆的器材评测里。

为什么特别提及大陆,是因为前阵子在朋友的力荐之下,我申请到两款Triton后,初听觉得相当不错,于是按图索骥想找找关于厂商SPEAR Labs的介绍,然后就发现国内网络平台上,相关信息只是寥寥,除了官网一堆英文之外,也就是数篇繁体字的资料,都是来自香港方面关于Triton的评测,细细看之,不禁感慨这么多年,香港HIFI媒体那些浮夸的文风依旧没有什么改变,也难怪很久以前自己就因为受不了那些上天入地的表达方式,退订了所有来自香港的HIFI杂志。用一句不那么低情商的说法就是,或许人均收入的地域性真的决定了烧友各自对于“性价比”的认知吧。抛开港媒先入为主的那些“尊享”说法,也抛开那些平日里从不缺席之“贵价塞子一定是智商税”的说法,才子尝试只从实用和聆听角度,谈谈自己对这两款塞子的感受。

先说说SPEAR Labs这个品牌的背景,在这一部分,才子只是文字的搬运工,基本也就是把官网的简单信息翻译一下,SPEAR Labs的品牌主事人Dale Lott,美国人,也是一名业界老司机,曾经是Aurisonics品牌创始人,还在Fender旗下耳机部门担任总设计职务。他的出众之处不仅仅是民用级产品,NASA、美国空军和海豹突击队也是他的服务客户,做个类比就是美国的QDC,军用民用均有涉猎,这里提及军用,倒并不是说军品比民用要更HIFI,而是说,在某些品质参数或者耐用度上,军品会有更加苛刻的要求,我们常说,指标高的器材不一定好听,但是好听的器材指标往往不低,我在文初用“科研品牌”四个字介绍SPEAR Labs,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1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08:57 | 只看该作者


但是科研归科研啊,两款Triton搭配的包装盒极尽奢华看齐名表的风格又是咋回事?反正我最初从快递站把包裹抱回家的时候,一路上都在纳闷,不是说发个塞子吗?这包裹的体积快赶上CD机了,到家拆开以后,才发现这个包装盒确实是高大上,又是木质又是真皮,讲真我这个实用主义者看着有些惋惜,再奢华的大包装,咱也没法戴在耳朵上跑出去秀啊,放在家天天看迟早也会审美疲劳,所以大家喜(cou)闻(zi)乐(shu)见的开箱就能省则省了,哦对了,官配的圆形收纳盒着实好用,这个要赞。

说说两款的颜值,SPEAR Labs Triton这两款的线材目测是一样的,耳塞从外形上也是很接近的,区别在于,2019年底发布的Triton 1,耳塞面板用的是黑曜石+白银,而一年多之后发布的Triton 0,面板则是银铜合金、925银等金属材质构成,单看色调的话,一个是金角大王,一个是银角大王,所以价格上其实也能盲猜出来,金色的Triton 0贵一丢丢,大概2k的样子。值得一提的是,SPEAR Labs 两款Triton,腔体的框架都是钛合金,这个其实是比耳塞面板更加影响声音品质的环节,钛合金的密度不高,但是强度和谐振特性都强于一般材料,是非常适合在军事行业使用的材料,这也是两款Triton声音都很干净的原因之一。官方的讲法是所有打造Triton的钛合金均出自一架退役的战斗机,大概初衷是为了强调环保再利用顺便炫耀一下主事人Dale Lott和军方不俗的关系,而曾经在军工厂供职过的才子,看到这段介绍,第一反应竟然是将Triton腔体内部的钛合金采样并且送去频谱分析,看看到底是哪几种金属的合金以及对应的比例,这可是送上门的军事机密哦。

把关注点从腔体挪到腔体内部的单元,Triton两款都是采用了三路四单元的搭配,低频部分采用的是10mm口径的动圈单元,这个振膜是5层结构的,虽然没有标注具体数值,但是厚度应该不算特别小,这个从听感上可以侧面印证到,因为两款Triton都是下潜和量感兼备的低频,负责还原中频的则是两枚定制动铁,但是品牌型号未知,最有特色的则是负责中高频的7mm  ACT Magneto-Static静磁单元,这种单元我也是第一次见,官方介绍它是唯有拥有跟静电单元相似特性,不同之处在于静电电场换成磁场,然后驱动一块极其轻薄的 3 层震膜发声,从参数上看,这个静磁单元可以重播 4Hz – 42kHz的宽频信号,且具备低失真和强大的解析力,说它是一个全频单元也不为过,这也是SPEAR Labs的招牌黑科技了,这两款Triton都不是堆砌单元数的路子,从听感上,仅仅四个单元的组合,确实给了我惊喜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3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