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248|回复: 9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藏耳机,STAX 00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8-12 00: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furudeikarei 于 2022-8-12 00:22 编辑

上海的疫情稳定下来以后,逐渐又借了,买了一些耳机,包括HE6,ZMF VO,ZMF VC,ZMF atrium,ATH AWKT等,本来其实是想写一个ZMF三大旗舰对比的帖子,后来感觉一来不是同时持有,二来当时手上的VC状态不是特别好,就作罢了。不得不说ZMF也是一个宝藏耳机厂商了。目前地球上还在认真做动圈耳机的除了铁三角,就是他们家了。铁三角几个不同系列声音取向还是不太一样,而ZMF的几个旗舰,总体上声音取向还是比较一致的,耳罩、换线等的可玩性也比较高,还是可以的。不过,感觉如果能在便宜些就好了。。。但是,看现在的耳机越来越离谱的定价,说不定也还好吧。。。我很期待大乌2能不能给我一个震惊的定价。我看好他。

说起来,三年前也是8月,我意外的购入了R10,然后对比了下R10和009,我就毅然决然的打算出掉009。当时理由有很多,神马高频修饰太多,低频太肉,声音太软,声音不够细腻(这个主要是717的锅,但是其实kg系列的耳放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够细腻的毛病)。因此,真正出掉的时候,除了那个1046的编号(首批009一共50只,1001-1050),我竟没有一丝不舍。可能,彼时的我应该不会想到,又有一天我会买回009。理所当然的也不会猜到我会再次喜欢上009。。。

三年后的8月,我机缘巧合,在朋友处试听了700s和009bk,怎么说呢,一耳朵上去也不算震撼,就是感觉还是熟悉的009的味道,一样的高频修饰感,一样的软软的萎靡之音。唯一不太一样的是,717推009还是太糙了,而且低频肉肉的感觉很不舒服。700S继承了STAX的伟大传统,将细腻发挥到了天花板,同时低频没那么肉了。正好朋友也打算出,当时就商定了下购买了700S,咸鱼随便找了个009,这样,静电系统就搭建起来了。虽然感觉时机不太好,马上要搬离上海了,又搞这么一大堆耳机耳放,感觉不远的将来也是出的命运。。。
009对我而言也是二进宫了,甚至,她是目前唯一二进宫的耳机。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一般耳机不会买第二次,既然已经觉得不爱了,就没有必要再试一次了。不过,700S确实不是那么适合009S,X9000感觉也不会特别合适,所以还是搞了009。关于700S后面再说了。

拿到009,上家可能有宠物,很多毛,也有些脏,自己拿酒精擦了一遍,然后给皮耳罩保养了下,就开始听了。

首先感慨一下STAX的品控,这个2000多号的009和朋友的009bk居然没有多大差别,唯一就是人声稍微远了些,声场稍微大了一些,但是这些完全可以归纳为009bk用了009s那种的耳罩,和早期009的耳罩比起来深一些,厚一些。考虑到一些动圈耳机,前期和后期差别那么大,感觉STAX的品质还是很值得信赖的。


来自 17楼
 楼主| 发表于 2022-8-12 23: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1. STAX 700S

想了很久,不知道从何动笔,最后还是决定从700S开始说起吧。

我不是一个懂电路的人,对于静电放也仅停留在科普的范围内,比如静电耳房基本就是三种,胆结石,石,纯蛋。纯蛋一般用6SN7或者EL34输出,石基的话就是STAX最早的SRM-1修修补补衍生出来了717,727,kgss,kgsshv,kgsshv carbon。然后就是胆结石,T1,诞生了006T,发展成了KGDT和007T,最后STAX丧心病狂的堆出来了T2,T2修修补补成了KGBH,也就是BHSE。静电耳机由于其特殊的发音模式,对耳房非常的敏感,很多时候,放不太一样出来的结论也是天差地别。

我自己听过的不算多,纯蛋从小蛋机到大蛋机,听过一个日本人自己做的,ECC82推苏联的6H9C的小蛋机,用5AR4做蛋整流,和木耳放有一点点类似。然后就是WES,EC的electra这类大蛋机。石基自己买过717,353X,SRM-3,KGSSHV。胆结石基本都玩了,比如什么T1S,006T,007T,KGDT。

简要的评价一下的话,基本声音和输出压摆成相关性,压摆越大,声音相对越不细腻,越肌肉;压摆越小,声音越糊,动态越小,低频越肉。听感上我最喜欢的大概就是日本人做的小蛋机,声音很暖,和009搭配是真的酥到骨子里,代价就是素质暴低。官方总的来讲我是不太喜欢的,717太糙了,007T太软了,006T太糊了。也是因此我去搞了KGSSHV,那时候穷搞不起BHSE。后来听久了,感觉KGSSHV也怪怪的,怎么说呢,009变的不像009了,那种细腻的感觉,那种软糯的感觉,那种肉肉的丰满感被肌肉猛男取代了。不是说好,也不是说不好,就是感觉怪怪的。再后来,也逐渐放弃了KG系列的所有耳房,包括BHSE,素质好是好,也确实适合听古典,但是少了009的感觉。那时候我最喜欢的是007套听歌,很棒。

T8000刚出的时候还是有好奇的,但是看外网都在喷,特别是芬兰的死喷子,吐槽T8000就是727加了个蛋输入级,想着差别也不会特别大,甚至连试听都懒得去了。那时候在福冈的乡下住着,进一次市区要一张SACD的钱,心疼。再后来出了700T和700S,死喷子说一个是006T改一个是727改,就更没兴趣了。现在想想也挺好玩的,还是年轻了,如果只看压摆和电路,可能是真的006T改和727改吧,但是当插上耳机一切就不太一样了。

我最早是买的700T和L700MK2,那时候对我也是一个惊喜,我惊呼,STAX的静电居然有了动圈味。以为STAX放弃了009那种软软的调音,但是我大意了,STAX可能只是把L700MK2的振膜拉紧了下,到了X9000又回到了009的调音,甚至不是009S的调音。当时我买700T也是为X9000准备的,定了首发的X9000过了很久才到货,我也就在试听处听了一下,就放弃了,700T和X9000打包出掉了。调音太像声场扩大密度降低的009了。。。

怎么说呢,700T是一个很不错的耳房,但是可能是里面那一个俄罗斯的6SN7,声音稍显粗糙,细腻度差了不少,感觉给X9000还不算特别明显,但是给009就很明显了。700T的低频收的已经是STAX耳房里面的一最了(T2没听过除外)。不会有一丝觉得拖沓,肉。人声稍显苍白,听上去感情和色彩稍显不足,这些在009就上都比较明显,009S上就还好。总之就是很惊喜。STAX还是有好好干活的,就算是006T改我也满足了,没有脑放,可以拿实际听感来凑嘛~

700S呢,和700T正好相反,是一个细腻到了极致的耳房,副作用也很明显,声音有些肉,有些软。但是,和727,007T这类不太一样的是,700S把低频控制的还可以,不会那么的拖沓那么的慢。我怀疑是调EQ了,把低频的EQ直接拉掉了,中频的EQ拉高了一些,总之就是很细腻,很有色彩,很好听,特别是009的人声让我找到了小蛋机的感觉,好酥好舒服。当然听男声可能稍微有些不对味。

另外特别表扬700S和700T的就是,清晰度上升了不止一个level,特别是700S,开直通后,声音明显通透很多很多,背景也干净了,整体清晰了,透明了。很不错,这是在以前放里面做的不好的。

虽然,我不懂电路,也不知道700T和700S的价值,但是冲这个声音,我只能说,009,009S,X9000可以无脑上700S或700T,性价比是存在的,特别是对比727,007T这类耳房。

单独表扬下700S,推009太对味了。009的优点是什么呢,人声近,密度高,缺点是什么呢,低频肉,高频亮。这些问题都可以在700S的条件下得到很好的中和。700S下009人声细腻,色彩丰富,低频虽然还是不够快,但是已经不怎么拖沓,肉了。中频依旧迷人,高频亮度有所减弱(特别是和KG系列耳房比较时)。

STAX还是有好好干活的,从D10,700T,700S到T8000,再到未来的耳房,可能性价比上没那么高,但是考虑到安全,品控,耐用性,他还是可以购买的,也是值得被推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23楼
 楼主| 发表于 2022-8-13 2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2-8-12 13:24
你要这么认为就这么认为吧。。。我没太大意见。。。

具体 为什么bhse下的009就像换了个耳机,其实也很 ...

抱歉,经F总指出,数据有问题。

具体压摆可以参考一下面的网页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electrostatic-amplifiers-voltage-ratings.582518/

同时,这个推论可能有问题,且当作我个人的感受吧:


bhse的压摆能赶到1600v,而007t 717 这些最高也就是600v。差这么多压摆直接导致了振膜在bhse下运动的更快,振幅更大。表现出来,瞬态更好,低频更快,声音细节更好。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51楼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21: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furudeikarei 于 2022-8-16 21:58 编辑

2. STAX 009的诞生

STAX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搞大面积的圆形振膜,甚至世界上大面积的圆形振膜只有STAX在用,包含大奥,次奥,小奥,大小香在内,非圆形振膜都是绝对多数。但是,不得不说STAX对圆形振膜有一种特殊的执着。

STAX第一款耳机是一个叫做SR-1的静电耳机,当然是normal。我本身不是搞耳机音响的,其实没法理解振膜形状对于声音的影响,只是看大家都是非圆形振膜,潜意识觉得,非圆形振膜在声音或者材料疲劳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个小圆形振膜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进化成了SR-X,然后这个长寿的型号发售了MK1,MK2,MK3和MK3-pro。我听过的是MK3,已经是很不错的声音了,拥有静电的特征,而且声场并不奇怪,只不过不大罢了。

STAX也知道,静电耳机振膜大小很关键,所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发售了一个新的单元形状,跑道形状,那就是Sigma。现在的Sigma有名也是在其夸张的外观,可以和KK相提并论的声场,不像静电的声音。是的Sigma与其说是静电耳机,更像动圈耳机一些,少了静电耳机的通透,清晰,多了一丝HD600的糊。不过仔细听,静电的底子还是在的,只是极其后退的高频导致声音的锐度很差,听起来很糊很糊。Sigma诞生两年后,STAX把单元从耳朵的前方放到了平行于耳朵,发售了几乎可以代表STAX的型号Lambda。从Lambda,Lambda pro,Lambda pro signature,Lambda Nova signature,404,507,L700,L700MK2,这个系列不仅是STAX历史最悠久的系列,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代表了“静电耳机”的型号。可能也是STAX产量最大,销量最好的耳机系列了。比起来他的同门师兄,Lambda声音直接对着耳朵,没有了一堆的反射音声音一下子就清楚了很多很多。就算是小小的202,207,素质超过HD600基本上问题是不大的。但是Lambda也有其无法克服的问题,那就是声场。不知道是不是极端的长径和短径的比,Lambda所有耳机声场都有一些奇怪,首先纵向比横向好,其次是最左边的感觉是在左下角,最右边的感觉是在右上角。第一个我还能接受,第二个是完全无法接受的。。。我很喜欢Lambda pro signature的感觉,但是声场原因,想说爱你真的很难。

当然,STAX并没有止步,他们将眼光还是方向了圆形振膜。在SR-Gamma Pro之后,STAX大概8年没有再更新圆形单元的静电耳机。直到1993年SR-Omega横空出世。

我一直感觉Lambda和Sigma对于STAX是一个技术储备,为了发展更好的振膜材料的尝试,小圆形振膜较易找到,但是等比例放大对于那个时代的材料科学无疑是个挑战,STAX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先延长一个边,看距离最远段的振膜疲劳情况再慢慢筛选薄膜材料。可能是STAX找到了他们认为合适的材料,所以在1993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大圆形振膜耳机。无疑Omega是一个伟大的耳机,就算是现在,也有很多人视Omega为大奥以上的耳机,但是对于当时的STAX可能并不是一个让人开心的耳机。STAX的振膜极大,91 mm的直径,放在现在这个大小也可以吊打大多数静电耳机了。这种大小的单元对于振膜的机械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在保持弹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刚性~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材料属性需要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区间才能完成。虽然现在的材料科学并不难实现这些,当时还是有一些挑战的。STAX选择把振膜固定的紧一些,来提高整体的刚性。也造就了低成品率,高故障率。最后就是STAX近乎脑残的定价。。。18W日币,与其相似时间发售的SONY R10 (1988年发售)定价则是惊人的37.8W日币。成本上考量可能Omega稍低一些,但是定价的差距注定了Omega大概率是亏本的。

虽然STAX倒闭的最大原因可能不是Omega,而是之后的T2,但是无论如何,STAX也明白步子跨的大了,容易扯到裆,痛定思痛的结果则是STAX SR-007。STAX坚持了自己的圆形振膜,只不过大幅度缩小了发声区域的振膜面积,振膜整体从Omega的91 mm缩小到了82.5 mm,同时真正的发声区域缩小到了53 mm。很保守的面积了,这个面积不见得比Lambda系列高多少了。顺道说一句,STAX自己做的产品年表上,用到High-end Electrostatic Earspeakers只有007和Omega,挺神奇的。

之后时间来到2011年,我们的主角,STAX SR-009,诞生了。发声面积从007的53 mm提高到了64 mm。得益于材料科学的发展,2011年的STAX拥有更多可选择的振膜材料,不需要向以前的STAX一样烦恼良率过低。不过听说009刚量产那段时间良率也不高。。。不知道是真是假。STAX SR-009也随着一路的追捧逐渐变为56旗舰中,那个仅次于大奥的耳机。

随着安倍三支箭射出去,日元汇率一路走跌,009也从庙堂之上进入百姓人家。最低时候看到过9000的009,感慨与其性价比之高。

随着009S上市,009停产,009终于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走入了历史中。

去年X9000的上市,如果按照宣传中出现的比009和009S大20%的话,大约就到了76.8。应该是已经接近甚至超越Omega了。对于静电耳机而言,材料科学的发展事关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24-8-1 1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abccbaa 发表于 2022-11-16 15:51
700s 加 1611 1612运放的解码 加银铜混合线 加时钟 加合适的避震 以及电源处理 009的仙气多次加成
目前 ...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24-6-25 18: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一个基本声学常识:任何物体发声时的振动都是一系列复杂振动的复合,除了发出基音的那个振动频率外,物体的各个部分还会以基频的整数倍或整数分之一倍进行谐振,除了基音之外,谐振发出的声音就是泛音。基音和泛音共同组成了声源的声音,基音和泛音的比例不同,造就了不同声源不同的音色。举个例子,钢琴和小提琴演奏同一个音时,它们的基音是相同的,但泛音的频率分布比例不同,因此人们很容易就能辨别出钢琴和小提琴的迥异音色。由此可知,泛音是声源发出的声音的一部分,属于直达声。而所谓的残响,或者说“混响”则是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不同的声环境中经过多次反射后形成的,属于外部声环境与声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属于直达声。因此泛音和残响是完全不同范畴的概念,不能混淆。一套耳机系统如果连泛音都不能完整回放那是会影响声源音色的。而我们平时讨论的“泛音”其实多数是指录音中存在的低电平混响信息,这些信息是录音师为了增强真实感加入到录音中的,如果能够清晰回放,则说明该音响系统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较低的失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22-11-16 20: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abccbaa 发表于 2022-11-16 15:51
700s 加 1611 1612运放的解码 加银铜混合线 加时钟 加合适的避震 以及电源处理 009的仙气多次加成
目前 ...

学习了 下次可以入手700s搭配试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22-11-16 15: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五条悟 发表于 2022-11-16 15:23
看口味咯 喜欢凌厉感的选bhse 喜欢柔美的选700

700s 加 1611 1612运放的解码 加银铜混合线 加时钟 加合适的避震 以及电源处理 009的仙气多次加成
目前应该是仙气最强的系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22-11-16 15: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看口味咯 喜欢凌厉感的选bhse 喜欢柔美的选7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22-11-9 1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稍微有记忆的老人都记得当年的价格,现在降了亿点点并不代表当年不是遍地高价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78253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32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22-10-8 15: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2-10-7 12:18
没有 我只是从材料疲劳角度讨论高压摆可能对振膜有一定危害

我从来没说过 BHSE把耳机烧爆了

对不懂量化因素的人说了也白说,学资不够理解不了补课没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22-10-8 14: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连云港
STAX新放价格太坑了,T8000卖三万多,700系接近两万,2022年消费降级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22-10-7 21: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Hottytoddy 发表于 2022-10-7 00:03
额...007ta没听多久就出了,bhse听了很久了一点问题没有,质的提升。建议自己对比一下...

个人感觉700t还是比007t好的,bhse没听过,但能大概脑补到走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1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本帖最后由 furudeikarei 于 2022-10-7 12:19 编辑
全部删除 发表于 2022-10-7 01:05
所以你说的这些都有接近十年的音质劣化前后对比证据吗?还是根据stax总代说bhse把耳机烧爆了的一面之词? ...

没有 我只是从材料疲劳角度讨论高压摆可能对振膜有一定危害

我从来没说过 BHSE把耳机烧爆了

我从来没说过 音质劣化

我只是说 如果长时间大音量高压摆,可能会使振膜疲劳进程加速,缩短耳机寿命

请勿断章取义

而且我后面强调了好几次。。。BHSE压摆还行,主要说的是KGSSHV哪一堆石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22-10-7 10: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2-10-6 14:36
素质还是有差 007换雷神耳罩低频下潜什么的基本就无了,听器乐还行其他的实在不敢恭维。。。

那要看什么素质,振膜面积,极板间距,低频能量,高频的柔顺程度,以及中频贴近扩散场频响的程度,007可是比009强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22-10-7 09: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台州
没意思已经退烧了.比起玩耳机,世界上有很多更好玩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22-10-7 0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2-9-18 13:20
主要是他不是瞬间的危害,是常年累月使用中振膜加速老化的过程,可能这几年还看不出来一般静电使用寿命可 ...

所以你说的这些都有接近十年的音质劣化前后对比证据吗?还是根据stax总代说bhse把耳机烧爆了的一面之词?别忘了stax以前自己的t2压摆比bhse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2-10-7 00: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看到这个价格…一阵恍惚,以前009真的是深宫之物,现在甚至可以考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2-10-7 0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lyxiao007 发表于 2022-10-6 22:15
我还搀着bhse呢,听你这么一说有点解毒,700t退烧算了

额...007ta没听多久就出了,bhse听了很久了一点问题没有,质的提升。建议自己对比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23: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lyxiao007 发表于 2022-10-6 22:15
我还搀着bhse呢,听你这么一说有点解毒,700t退烧算了

bhse还好 压摆不算特别大,大的是kg那一堆diy的 不是特别推荐就是了

反正我个人不喜欢bhse的声音700t一般 比起来还是觉得700s最符合我的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2-10-6 2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furudeikarei 发表于 2022-9-18 13:20
主要是他不是瞬间的危害,是常年累月使用中振膜加速老化的过程,可能这几年还看不出来一般静电使用寿命可 ...

我还搀着bhse呢,听你这么一说有点解毒,700t退烧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14: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yikch 发表于 2022-10-6 00:21
009对于我而言远没有007+雷神耳罩好听

素质还是有差 007换雷神耳罩低频下潜什么的基本就无了,听器乐还行其他的实在不敢恭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2-10-6 1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看上去009这个思路还是很靠谱的,和德国耳机正相反。德国耳机潜改走的是头版CD路线,越往前越照顾常年铁粉老烧。也不管这种高烧是否逐年递增。然后调音暗改发展方向,每隔一段时间的编号就往人声流行方向下滑。更大的跳音变化是子编号,从第二到第三估计就在自己的范围内全面流行化了。

009这个耳机的发展方向,越往后越侧重器乐表现。能让一些人从入门到高端不断进阶。铁粉们为什么就不能被社区讨论圈子开发出来自己成长呢。这才是对互联网时代市场销售的理解。难不成想要器乐表现好的耳机的人,一开始就得当买个冰棍一样先盲狙一把?没有互联网时代的土豪们可以这样玩,现在数码互联网的发展从90年到现在都快半个世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6 02: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