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enidcn 于 2022-8-29 03:44 编辑
我的SDS签名是上海疫情期间买的,宝山区的老季在解封前夕把机器发给了我,他确实有两把刷子。但因为疫情期间完全没法采购电源线,我就找他要了一条被所有人嗤之以鼻的厂线。本来预计是听几个月先加个钟,但这个月有一笔避不开的花销,钟是干不动了,就找老虎鱼要了条1米的高芬85025,2.5平方新款成品线。虽然我自己对音质的提升有一定的要求,但我也想多支持兢兢业业做产品的中国商家,而老虎鱼的东西我之前还没买过
虽然SDS签名的一些特点我之前的帖子里已经描述了(当时把耳放解码都插在了吴刚的滤波上,导致听感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偏差,=西装钟来了我会重新写的),但我当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系统里的一些缺点,这里面最让我烦躁的是,我耳放Y3的音量必须要打到一个非常震耳欲聋的档位,才能让我的耳朵捕捉到足够多的细节。换句话说就是,音量只要不打到能接受的最大阈值,我系统的HIFI性能就很难及格。这就导致我只能把耳放的音量持续性打高,其后果还挺严重的,我不建议大家像我一样。而换了高芬85025电源线之后,我发现这个问题居然迎刃而解了,哪怕打在一个非常色艺的音量,我都不觉得损失了多少细节和动态。在码这篇帖子的时候,我把音量从最低的1格到听力最大阈值都试听了一遍,以前那种听不到HIFI特性的烦躁心情一去不复返了。而第2第3格就已经让我的听感很色艺了,这在以前是完全不能想象的
具体是不是DAC的新电源线带来的低音量细节提升,这就交给评论区了,我还想再说一些高芬85025的特性。第一耳朵我听上去的时候,就感觉声音比以前又润了一丢丢。因为800S是相对颗粒的、火气旺盛的耳机;如果只是大力推车不低头看路的话,容易发出咋咋呼呼的声音。我认为高芬85025进一步中和了800S的火气,让耳机更为耐听,音乐性增强了;具体表现为男声的硬朗度(清晰度)被降低了,好比从硬苹果换成了水蜜桃。同时我感觉我SDS签名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器乐的表现张力更加夸张了,这听感真的非常喜人,非常HIFI!有些人喜欢石机的速度感和锤击感,但我听过的石机并不能说把任何一个器乐的小表现都做柔做润同时又彰显出非常舒服给力的小瞬态。人声柔+整体润+细节多+器乐的大力蹦出又立刻消失,这些看似是冲突的或者不好拿捏的,但我目前的耳机系统就已经做到了非常喜人的和谐共存,甚至齿音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人声和器乐的界限也变得前所未有得明晰,你会永远听到人声在引领大瞬态的器乐,人声再也不会被埋没了(之前周杰伦《夜曲》就一定会出现人声被器乐淹没的情况,录音上的遗憾靠器材来弥补)。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的这套搭配,居然胜过了我目前为止听过的任何一套系统。要知道我的系统直到今年6月上海疫情的时候,都还只是一颗依靠老杨小不点Y3苦苦支撑的小趴菜。就我目前脑放全开的听感来看,我敢说完全足够拿到国产HIFI店里充当C位样机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系统突然就圆满了
--------------------------------------------补充一下古典的听感--------------------------------------------
因为郎朗在上海的房子离我非常近,我就在SONY HI-RES官网买了几张郎朗的正版HI-RES碟。换线之前觉得,哎呀这钢琴的动瞬态非常不明显,听起来就像是喝白开水,一点也不好听。换完线之后,李斯特《La campanella》(钟)的超高速小瞬态,和郎朗指尖的大跨度力度变化,变得异常清晰起来。这确实是,未曾有过的体验。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柔美变化也尽收耳底。郎朗的每次大力都异常明确和明晰;我非常确定我的系统达到了新的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