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拜雅新品FREE BYRD,我的蹭听党引路人又回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8-29 13: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PS:个人的一些小分享,而且跟大家坛也是密不可分的,毕竟当初我很多拜雅/拜亚/白牙的耳机就是从大家坛这边蹭来的!






每个人的HiFi入烧之路都各不相同。而作为一枚蹭听党,我的入烧之路可以说跟拜雅脱不开关系。所以就借着这次拜雅跟国砖吧联合组织的拜雅新品FREE BYRD费兰朵真无线蓝牙耳机的巡回试听,跟大伙分享一下我这三年又三年的蹭听党路上,跟曾经的拜亚动力,如今的拜雅之间的故事。

一、青葱时代——DT440、DT990、DT880、DT1770PRO、DT1990PRO、T90、T1 MK2

当时是2017年,我才刚开始入烧没多久,偶然机会下参加了由拜雅(当时还叫拜亚动力)国内代理帝捷科技组织的DT440巡回试听活动,而且不知道脑袋缺了哪根筋,突发奇想地弄了个“蹭听党万岁”的口号。

只不过万万没想到,这“蹭听党”系列的连载就这样开始了三年又三年,这5年多时间里,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写了一共107篇文章,想想也觉得很惊讶。

不过现在回看起点,难免会觉得那时的自己确实很“幼稚”!尤其是幻想着能用便携机就能推动各种中高阻的头戴大耳,真的只能说句——无知者无畏。

而这期间,拜雅可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带着我一步步地走进HiFi的这个“深渊”里。倒也不是在埋怨,恰好相反,我是很感激拜雅的,毕竟自己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试听了,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听音观,同时也锻炼了品鉴和写作的能力,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内卷到让别人又爱又恨的“卷王”!



DT440是我最早开始接触的白牙产品,或许就是因为这款易推还好声的入门级大耳给了我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推出来足够响,听起来还不错,就代表着其他的大耳也是能靠我当时的iPod touch捆绑外置音频解码/耳放一体机也能伺候得了……所以才有了后面无知又无畏地接连蹭听了都是250欧阻抗版本的DT990和DT880。

不过DT440确实给到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那种惊为天人的高解析力,彷如打开了一个崭新世界般震撼到了我。虽然在此之前,其实我已经入手了一直SHP9500,但跟DT440一对比,顿时感受到什么叫HiFi大厂的实力。



而这时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DT1770PRO和DT1990PRO这两款白牙的中端型号。这固然一方面是因为无论是定位还是素质上都要比之前的DT990、DT880更上了一个档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时候我的随身装备用的是转盘+解码+耳放的“三明治”捆绑,虽然离上台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但总比直推要好上一点了。

这也使我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装备上的局限,所以在后续选择自己HiFi装备的扩充,以及蹭听对象时都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6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13: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zy2377469 发表于 2022-8-30 12:48
个人觉得最好的搭配是通透模式+海绵套,不同模式+不同的耳塞套出来的声音变化真的很大

但坦白说,我觉得声音不如舒尔的真无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8-30 1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达州
个人觉得最好的搭配是通透模式+海绵套,不同模式+不同的耳塞套出来的声音变化真的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2-8-30 12: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达州
总结得相当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4: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三、现在与未来——FREE BYRD


当然,拜雅并不是从Aventho wireless以及同期的Amiron才开始尝试涉足蓝牙无线耳机,在更早之前,拜雅就已经推出并被我蹭听到了Byron BTA以及Byron BT这两款当时还是很主流的挂颈式蓝牙耳机。



不过在当时即便是像Byron BTA这样定位高端的蓝牙无线耳机,依然很大程度受制于蓝牙传输带宽以及蓝牙音频编码技术而很难跟HiFi沾上边。虽然在之后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HiFi厂家都在尝试让蓝牙耳机变得更加HiFi,但真正让这个“期待”变成现实的,还是要到最近1、2年才真正有了突破。


而这次由拜雅跟国砖吧组织巡回的新品FREE BYRD,或许就是拜雅对于时代进步的一种有力回应。



我并不是要否定拜雅在这之前基于自己经典旗舰推出的Xelento wireless,但我认为这种将原来的可换线入耳耳塞通过配搭蓝牙耳机线升级而来的组合产品就是普罗大众所认可接受的蓝牙无线耳机的真实形态。它更多只是一种迫于市场需要而采取的折中产物。


相比之下,我作为路人更希望看到的是像FREE BYRD这样的TWS真无线蓝牙耳机,毕竟它才是接下来的主力。



与此同时,用户市场确实也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对于蓝牙无线耳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光音质要好,还有融入像主动降噪、环境声、长续航、低延迟等等各种在蓝牙耳机消费市场早已习以为常、但在HiFi耳机领域还是遥不可及的要求。毕竟HiFi市场本身是一个很小众、同时也很滞后的细分领域,折腾声音方面确实很在行,但在其他方面,无论是播放器还是无线耳机技术方面,HiFi厂家都一度难以去跟手机厂商这种更靠近消费市场的去竞争。


尤其是对于TWS耳机来说,苹果的AirPods是大多数HiFi厂家难以企及的标杆存在。


不过该来的还是会来的!拜雅这次推出的FREE BYRD,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说达到了AirPods标杆的水平了。



首先在外形上,FREE BYRD就已经摆脱了以往HiFi产品的刻板印象,变得更接消费端的“地气”了。


我拿到的是灰白色版本的FREE BYRD,第一眼感觉就很有运动感。白色面板上,衬托着带有拜雅新形象“Y”字型LOGO的黑色装饰条,完全有别于拜雅以往产品给人的印象。尤其是在配搭M号硅胶套,或者是标配的C套时,那鲜艳的荧光橙更是给人一种朝气勃发、充满活力的感觉。



而且FREE BYRD的耳机结构完全是新的设计,明显有别于传统HiFi耳机。耳机被划分成内外两部分,内侧腔体应该是用于布置10mm动圈发声单元,而外侧则用来布置电池以及耳机功能主板。



虽然就个头来说,FREE BYRD在一众TWS耳机当中并不算小,不过因为集成了包括ANC降噪麦克风阵列、佩戴侦测等额外功能在内,依然能保持如此紧凑的体型,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何况,FREE BYRD很巧妙地利用外侧壳体的微小凸前,做到了让通话收音麦克风在佩戴时绕过外耳廓的效果,从而做到近似豆型TWS的外形而实现像AirPods那样的通话收音效果。这对于在吵闹环境下的通话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哪怕是HiFi定位的TWS耳机,其首要目的还是要先满足作为常规手机耳机使用的需要。



而且FREE BYRD为了能提供更好的主动降噪效果,除了在两侧前向各布置了1组通话收音麦克风外,还额外在另一边也额外增配了一对降噪麦克风,用于收集周围环境的噪声,从而提供更准确的降噪效果。


不过FREE BYRD的主动降噪程度比较克制,即便在使用隔音效果更好的C套情况下,FREE BYRD主要的降噪还是集中在对低频规律噪声,例如汽车发动机声响、胎噪的滤除,对中高频的噪声过滤则相对较少。这样做好处就是不会带来明显的负压感,并且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足够感知能力,从而确保走路、跑步、骑行等场景下的安全。但不足就是在一些比较吵闹环境下,光靠主动降噪是无法压制听到的噪声,需要提高耳机音量才行,这多少会对听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过双击耳机面板上的拜雅LOGO处隐藏的触摸感应键,或者使用配套APP【MIY】,可以设置主动降噪模式以及通透模式的切换与关闭。不过安卓版的【MIY】主要通过Google应用商店下载,其他的安卓应用商城不一定有提供,多少会带来一些不便。



FREE BYRD是通过内侧的一对金属触点来进行充电,而佩戴侦测用的红外线传感器在其中间。不过充电触点并不与耳机外壳齐平,而是连同佩戴侦测传感器一起向内凹陷的。拜雅这样设计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提高耳机在放回充电舱时能够更容易对准,从而保证充电的顺利进行。同比之下,Soundcore Liberty 3 Pro就是因为没有这个设计,所以老是会出现到使用耳机时才发现因为没对准而导致并没有充上电。但FREE BYRD凹陷边缘确实容易藏污纳垢,因此可以说有得亦有失。



不过总体来说FREE BYRD的充电仓设计得还不错,体积不大,并且配备了金属铰链,开合手感很好。而且充电仓内部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就算使用最大号的耳套,也不会妨碍FREE BYRD放回去充电。



此外,FREE BYRD支持无线充电,这也是全面向AirPods看齐的新一代主流TWS的标准配置了。



为了提升佩戴效果,FREE BYRD还特别豪华地配备了5对不同尺码的硅胶耳套,以及3对慢回弹海绵套。因为FREE BYRD的声音导管偏短,所以建议要选择比常规大1个尺码的耳套才能获得更好的佩戴稳定性以及耳道封闭效果。



FREE BYRD支持aptX高清蓝牙音频编码,此外也对AAC提供支持,所以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用户都可以享受不错的无线音质。只是缺少了对LDAC的支持,多少还是给人感觉拜雅保守了些。反正我是已经被LDAC给惯坏了,FREE BYRD没有支持LDAC确实有点小失望。


不过因为采用蓝牙5.2的关系,FREE BYRD的续航表现相当不错。“火力全开”下(指全程打开主动降噪,aptX编码),蹭听的一周时间里,每天都听上3、4小时,也只充过一次电而已。



蹭听FREE BYRD用到的前端包括了安卓系统的OPPO Find X3,iOS系统的iPhone 8,以及国砖Hiby NR6。其中X3和NR6都是用的aptX编码,而iOS就必然是AAC编码了。
FREE BYRD的调音感觉专门针对蓝牙无线连接时的流行音乐做优化,中频相当浑厚,而且低频也很足,一耳朵会比较讨喜。



蓝牙音频往往最受人诟病的就是声音不够饱满,并且密度低因此显得单薄干涩。虽然先天不足,但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更考验厂家的调音功力。FREE BYRD的中频刻意做得比较凝聚,无论是用硅胶套还是C套,中频都显得十分温暖和饱满。


FREE BYRD的声场不算大,而且结像基本集中在比较贴身的距离上。因此它对于歌手的嘴型及形态的交待都很细腻,尤其是女声的呈现会更有韵味些。同时FREE BYRD的声音边界并不明显,对背景的交待足够的深邃幽暗,因此烘托出很强的舞台感来。



FREE BYRD的低频量感相当充足,而且是那种很蓬松的类型,对于整体氛围的烘托效果相当显著。这不光使得FREE BYRD在听流行乐曲时很有感觉,即便是在呈现器乐时也有着很均衡、耐听的效果。


跟拜雅以往的风格有所不同,FREE BYRD并不是那种很通透的类型,相反会营造一种稍稍有点朦胧的空气感,这其实也无可口非,毕竟这样能够更包容蓝牙无线传输音频以及云音乐的听感。



也许是受到蓝牙音频编码的局限,FREE BYRD的高频解析并不算出彩,只能算中规中矩。不过这也正常,目前蓝牙无线音频最大的局限就是在高频质量方面很难做到跟有线耳机比。FREE BYRD的高频虽然线条有点粗大,但最少能大致描绘出器乐的形态,而且并不让人觉得厌烦。



FREE BYRD在跟安卓前端配搭时,高频的信息量会稍稍多一些,但整体线条感会更明显些。而前端更换成iOS时,声音会相对内敛、柔和些,听起来会更舒服。


不过无论是用atpX还是AAC,高码率下的声音延迟还是有的,这对于HiFi耳机来说算是“理所当然”,但对喜欢玩游戏或者拿手机刷片的一般普罗大众来说就有点难以接受了。





所以FREE BYRD在配套APP【MIY】里专门增加了一个低延迟模式的开关,通过主动降低音频编码采样率的方式来获取更低的声音传输延迟。实测延迟确实可以降低到几乎不可闻,而音质相对于游戏或看片来说其实也可以接受的水平。



最大的遗憾当然就是LDAC编码的缺失,虽然用SBC或者AAC编码都依然能通过调音做到很棒的声音,但作为拜雅旗下备受期待的真无线产品,我觉得FREE BYRD理应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不过即便如此,当前FREE BYRD的表现也已经很让我刮目相看了,不仅能满足烧油们的期待,同时也是一款能被普罗大众消费者所接受的、便捷好用的真无线蓝牙耳机产品……只是价格嘛,还是有那么一丢丢贵了!


所以,蹭听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3: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二、而立之年——DT240PRO、Aventho wireless


时间一晃就到了2018、2019年了,随着HiFi入烧一段时间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听音观之后,自然也就不再像以往那么不知天高地厚了。因此即便还是在不断蹭听各种HiFi装备,但确实要比以往变得更加踏实些了。


但在听更多不同类型、厂家的产品同时,还是对拜雅的产品心心念念的,所以接着当时的新品DT240PRO巡回,以及后来的Aventho wireless无线版阿凡图的巡回比赛机会,又重遇了拜雅。



DT240PRO是我接触过的拜雅产品中,最不像拜雅的。


我当时的主力大耳是森海HD380PRO,而DT240PRO虽然同样挂着监听之名,但它却更像一款以便携出街使用的杂食向大耳。而且在调音风格上,DT240PRO也不像以往拜雅大耳给人的解析高到数毛的程度,反而更注重乐感的表现。


其实这也很符合我自己的转变——初烧的时候,总喜欢那种一耳朵听起来特别高清,动态瞬态都十分出彩的风格,听歌的时候也不会将注意力放在音色是否好听,反而钻牛角尖似地死抠各种细节。但当听多了之后,反而渐渐明白为什么很多资历深的烧油往往更关注整体的氛围,以及音色的美感。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对美丽事物的鉴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各种口味都尝过了之后,才会懂的挖掘它背后真正值得欣赏的点在哪。




所以到了Aventho wireless时,我就不再是死抠它的细节表现如何了,而是更多去探寻它的产品背后设计逻辑,以及各种配搭组合上的挖掘。


Aventho wireless确实是我很喜欢的一款产品,以至于后来知道这款产品停产后,也倍感惋惜。因为Aventho wireless不仅声音素质、乐感的平衡与其价格定位紧密结合,同时本身既有着古典、传统的造型,但又迎合了日后消费市场对于无线音频产品的需求。



虽然在当时来说,Apple Music以及其他的云音乐还不成熟,但是用户对于蓝牙无线取代传统有线的趋势已经形成。但与此同时,当时的蓝牙无线音频传输技术却还是处于一个瓶颈期——aptX普遍不受待见,以及LDAC还不普及,所以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对于应该跟随潮流转向蓝牙无线,还是继续坚守传统有线耳机而摇摆不定。


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反倒更乐意去进行各种的尝试,包括特意对比Aventho wireless自带的蓝牙模块,以及使用海贝W5将传统有线转无线的效果进行了对比。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所以DT240PRO和Aventho wireless的巡回比赛,我得到了拜雅官方的垂青,都获得了不错的奖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25 2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