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9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心全意跑分:试听DCA stealth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21 12: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日本
本周一在东京举行的耳机节,其海报上登载的美国DCA旗舰耳机“stealth”是促使我动身去展览的直接原因,我自己的系统已经调整到满足,平日里更是抱着随身设备(p6pro+亦乐天涯)听得不亦乐乎,早就不是狂热发烧友了。但对号称顶级耳机,实现突破性性能跨越的hifi产品还是抱着浓厚的兴趣。
DCA的stealth在纸面上有如下特点:
1、完全以哈曼曲线为调音目标(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2、超低的全频段失真(有趣)
3、专为提高其声学性能设计的阻尼器AMTS(有趣)
4、远超其他平板耳机的瞬态响应(非常值得关注)
那么实际听起来如何呢?几乎是喜忧参半。
耳机本体镇楼

28
发表于 2023-2-13 0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3-2-13 01:31 编辑
湖中骑士 发表于 2023-2-12 19:04
消音室听感在我看来是减分项,因为我对音箱环境的要求是居家环境,靠音箱自身的方向控制能力达到反射声到 ...

看来哥是家里房子条件不错的人。我估计到未来也是那种斗室里听的人。我现在音箱基本当大耳机用。就是你看见现在真力等场宣传的摆成三角形,半米之内对着两个耳朵听直达声那种。最近几年翻看相关书籍,比如讲沉浸式音频的,我发现他们很多模型也都是基于类似这种。我看到了您提到这个耳机左右分离度太高从而声场左右各自为政。我主观感受也是如此(耳放给力的话声场连贯完整和包围感会好些),但这里要提的一点就是,在专业领域都讲音箱系统要做串音消除,即用前置滤波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左右互馈"效应,以获得更准确的声场定位——您想一下在录制的时候本来左右都被设计为收集各自的信息,如果声像调整并没有把中间留空的话,那么把左右声道分别送入左右耳,他就是一个完整的声场,如果左右通道在空间中混送的话,实际上在左右的声波叠加的区域产生的只可能是混乱,是原有录音没有的东西。这种串音消除设备主要是Weiss这种专业厂商在做,都不便宜,其数学模型,很多多声道音频的教材里都有。当然他不是一点代价都没有,会产生染色,这应该也是体现水平高低的地方。耳机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说耳放上的互馈功能我觉得不是一定要开的,有时候这就好比耳机还玩多单元分频,本来是最小相位系统,最后弄的不是最小相位系统一样。综上所述,我估计音频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录制来的信息以最直接不加任何渲染的通道,输送至人的感官。在这个任务面前目前的耳机和音箱我觉得是互有胜负的。耳机就是物理上空间狭小听着太憋屈了所以才吃了大亏(EXPANSE和STEALTH那么贵,在声场尺度上也打不赢HD800,我觉得就是在耳罩内空间大小上吃的亏,目前单元贴耳还能有声场的,估计都是用了DSP手段),但即便在声场定位方面他都有音箱不容易做到的地方。而音箱要想空间感好,至少我看过的教材以及科研论文上,强调的和耳机差不多:全都是靠改进HRTFs。您也可以把您的房间算进模型内,但我觉得以物理手段来控制声音"弹弹弹"反而是现在很多人在尽量避免的,很多声学修正软件我觉得都是在尽量帮你干掉这些东西。如果把房间看成模型的一部分的话,我觉得您同样可以用其他factor来代替房间复杂的声学,然后把房间本身弄得"干净些",即简化掉不好控制的,然后好弄的可以弄得复杂一点来补。

假设说AMTS帮助stealth展现了很多细节的话,那么我觉得即便有所牺牲,获得的信息量还是很值得的——即便这东西没推起来残了,他依然能给不少信息量,这点不要说低灵敏度的耳机了,很多旗舰都给不了。但问题就在于,AMTS是否吸掉了很多本来属于录音中的信息?我觉得这个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应该让工程师或者录音师解答。我在这个坛子20年,我被教育的时候,就知道要以录音为参考而不是以现场为师。20年过去了,我真的能做到某些烧友自称的那样对曲目了如指掌么?我觉得我做不到,充其量加一个"对自己的设备下曲目的表现了解"还差不多。发烧友一直没机会和喜爱的唱片幕后的人交流还是比较可惜的。其实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只可惜以目前我的能力不得而知了。

此外一个次要一些的问题就是,这耳机是否像不少耳机那样“没有可玩性”?对硬件而言,那就是折腾前端搭配了,这个我兴趣不是很大。软件上,如果你不排斥EQ的话,你会发现实际情况就是有些耳机很能被EQ,有些耳机只有越调越糟,最起码一点,就像Sonarworks的调教软件会告诉你这个耳机拉不平,于是根本不可能用作录音混音的。对于stealth,我个人不敢说认同哈曼曲线——当然我也不算认同HD800的曲线,我对他的认同完全是听过他被soundID校准后的效果,还真是平衡全面了不少。我觉得一个耳机要能谈得上中性,无个性,那么他至少得能接受各种个性化的调教才行。我很想听听Stealth被拉平之后是啥声音,会不会存在更要命的问题,或者干脆就要命到拉不平的地步(t5p就属于这种)。

我觉得Stealth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就算咱不喜欢他调音,可能日后很多耳机在技术上都会站在他的肩膀上,而不会说他是一个失败的尝试而被弃用。如果要改进的话,我能想到两点:不改变重量的情况下强化磁体,这个有点难,但是耳机磁通就是越来越高,我并没觉得脑袋越来越重啊?还有就是AMTS是否可以视作一种阻尼,也影响了air flow,影响灵敏度了?这个耳机声音确实有点像受了过多束缚的感觉,那么放开手脚就是对了么?管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的,不过就是度和方式的问题。也许单元本身灵敏度进一步提高,AMTS不变的情况下整机灵敏度也会上来声音也会鲜活不少?要么就是改变一下调制方式,后腔加高科技吸波材料(否则怎么能叫Stealth),然后前面的AMTS改善一下airflow。我感觉也就这些了,作为一个封闭耳机,我觉得他不像早期的T5p或者是HD820那样可能需要回炉重炼,但可能确实差一个1.1版本,或者一个更好的耳垫(外媒上我见过到手耳垫就有问题声音全毁的,目测这个耳机耳垫寿命不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19: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fenk 发表于 2023-2-12 17:43
从DCA的官方描述看,AMTS应该不止那个一堆洞洞跟削皮器一样的东西,后面单元上也有,貌似集合了亥姆霍兹 ...

消音室听感在我看来是减分项,因为我对音箱环境的要求是居家环境,靠音箱自身的方向控制能力达到反射声到达人耳速度速度慢于直达声(具体数值忘了),以至于凸显出空间感的效果,消音室的设置为了达到监听目的牺牲了自然感。
顺便我很同意你对stealth低频发软的听感,这耳机需要接针对低阻抗耳机特化的耳放,虽然msb这款音量调大后我觉得没有太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2-12 17: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3-2-12 17:46 编辑
湖中骑士 发表于 2022-9-21 14:02
(之前写了两大段都被系统吞了,无奈重写)
那么stealth这种奇怪的听感是怎么回事?它的哈曼曲线不该有个很 ...

从DCA的官方描述看,AMTS应该不止那个一堆洞洞跟削皮器一样的东西,后面单元上也有,貌似集合了亥姆霍兹共振器等多个元件,N合一对声音各种修正。其实声音吸得过于干净估计也就是耳机烧友会觉得奇怪,因为长期以来封闭耳机里面搭都是一坨x的状态,对于玩箱子的来说消音室可能并不那么陌生,包括某著名媒体的视听室之前也是吸音过度的。这个耳机另一大问题我觉得,即便给他高功率,低频也是软塌塌或者弱弱的,你想让他风驰电掣收起来然后还足够凝练足够有impact.....反正我现在没有足够的钱做到,不知道楼主当时测试时候做到没。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看起来他中高频是干净的,这种调音让人耳能被感知到的那些音乐细节要更多,这使他在高价耳机中还是能立得住的(至少他打不少万元耳机,那些耳机不是刺就是混就是刺加混,尤其有些人不喜欢某些耳机声音空操场声,换到他至少能治好这个问题),但是这种低频,起码我觉得他下盘根本谈不上干净——不成形嘛。拉稀了PP怎么能干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9: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zzzanan 发表于 2022-11-18 16:32
有点意思,是在fujiya听的吗

是,这周末fujiya又要搞yh5000se的试听会,有兴趣可以去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11-18 16: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有点意思,是在fujiya听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9-21 16: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湖中骑士 发表于 2022-9-21 15:09
那还挺可笑的,录音室是工程环境,不是最终回放环境,你不能认为录音师希望的最终效果就是在消音室的情况 ...

你才搞笑,把我话里的意思重复了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9-21 16: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扬州
湖中骑士 发表于 2022-9-21 16:00
那就别碰,烧海无边回头是岸。

好的,谢谢烧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6: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唐贵妃 发表于 2022-9-21 15:58
不厌倦,实际上我在这两个耳机上花费了很多精力。就是没听过静电好奇馋的

那就别碰,烧海无边回头是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9-21 15: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扬州
湖中骑士 发表于 2022-9-21 15:49
没什么必要,我不认为1266/800搞好了会让人厌倦。

不厌倦,实际上我在这两个耳机上花费了很多精力。就是没听过静电好奇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5: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唐贵妃 发表于 2022-9-21 15:39
没机会去耳机展。请教下,现在在玩1266TC和HD800,有必要改玩静电009 x9000吗

没什么必要,我不认为1266/800搞好了会让人厌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9-21 15: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非常赞同楼主最后一段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9-21 15: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扬州
没机会去耳机展。请教下,现在在玩1266TC和HD800,有必要改玩静电009 x9000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9-21 15: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stealth用了很久了,超级小四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847681220 发表于 2022-9-21 14:40
大多数录音环境真实的低频就是衰减那么快因为几十年来民用回放设备的低频衰减都太慢了如果录音的低频衰减 ...

那还挺可笑的,录音室是工程环境,不是最终回放环境,你不能认为录音师希望的最终效果就是在消音室的情况。流行乐的最终回放环境就是烂音箱和烂耳机居多,这也是我为啥强调是用流行乐来测试低频(结果听感很可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5: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borrego 发表于 2022-9-21 14:18
类似邻居顶级音响系统在回放的听感: 听到是顶级的声音, 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嗯……比我的比喻更形象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5: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dennisgerrard 发表于 2022-9-21 13:45
好文学习!!
和新出的Dan Expanse比如何 好奇

masskobo的耳放(高级款,便携不知道)除了贵没有任何毛病,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4: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如如2 发表于 2022-9-21 12:51
最科学的耳机,耳机界x品

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4: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本帖最后由 湖中骑士 于 2022-9-21 19:44 编辑

总结
stealth是一款优缺点分明的耳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及其快速的瞬态,真实的乐器表现(但低音过阻尼,氛围感极度缺失)。
2、超低失真,久听不累。对高音量聆听用户非常友好
3、暗室般的听觉体验,需要使用者去熟悉并接纳它。同时由于封闭式设计和现代耳放追求高串扰隔离,会有很奇怪的分裂感,打个比方就是“左右两个耳朵分别在两个相同配置的房间里听左右两个声道的立体声”,中间的隔墙无法忽视。
stealth耳机的设计理念让人怀疑作者对音乐的理解是否迥异于大众,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彻底靠这款耳机的测试图征服了大批视觉发烧友,“哈曼曲线”“超低失真”“超快瞬态”,无数优点汇聚在一起却惟独忽视了对音乐美的诠释(这个没法量化),超低灵敏度让stealth的使用场景被局限在了室内,浪费了它的便携性,同时为了追求参数噱头,让大部分录音听起来都那么的奇怪,也许会有人喜欢这种感觉,但至少我不能接受。
这里需要提一嘴stax的x-9000,这款静电耳机新旗舰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它远胜于前辈sr-009的低频感染力,声音松弛又游刃有余,但我敢肯定,009的瞬态响应能力一定强于这个后辈,但耳机始终是要服务于听感的,于是x-9000选择了另一条路。

顺便一提,我不反对对hifi器材进行测试和量化,甚至于我认为没有详细测试过/没有良好测试结果的hifi产品不值得关注和购买。但这和极端参数主义不同,实际听感对我来说仍然很重要,远高于对极限参数的追求。因为量化的测试终究只能展示一个侧面,并不是一切(更何况测试结果可以被用来模糊重点,有选择地释放出来)。什么样的声音是自己喜欢的,最后依然是主观的判断。

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9-21 14: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湖中骑士 发表于 2022-9-21 14:02
(之前写了两大段都被系统吞了,无奈重写)
那么stealth这种奇怪的听感是怎么回事?它的哈曼曲线不该有个很 ...

大多数录音环境真实的低频就是衰减那么快因为几十年来民用回放设备的低频衰减都太慢了如果录音的低频衰减也那么慢放到用户那里听那就一团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15 21: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