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觉对音箱世界,也应有分类使用场景:比如近场音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10-7 00: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没必要全都定位在把房间作为一个大音响的整体处理。这只是最原来的情况。一些方法和原理已经在1960年代美国发明高端立体声的时代就有了基本的定论。新的时代也有不断的粉丝前来加入队伍,那就已经足够庞大无需多虑了。

而这个网络时代新的情况,就是和耳机结合起来的桌面音箱体系。桌面音箱体系的核心使用场景,只提供一个人独立欣赏为主,因此也就不用过分考虑房间被音箱声强充满时的很多障板等问题。因为现在的耳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大的主题,很明显比音箱主题大。所以耳机论坛独树一帜就能火,而音箱论坛很难单独独树一帜。

因此,桌面近场音箱,应该作为一个领域和话题,来集中集思广益。
1
发表于 2022-10-7 01: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0-7 01:36 编辑

去年闲的没事,发现惠威也是上市公司,就翻了翻招股说明书

全球市场规模4000多亿,中国2700亿,增长趋势不明显


中国多媒体音箱200多亿;家庭影院100多亿;汽车音响10多亿;专业音响80多亿;扬声器市场规模不到20亿
家庭影院/汽车/耳机毛利率~45%;多媒体音箱/专业音响毛利率31~35%;喇叭毛利~60%
喇叭占音箱成本18%


漫步者也是上市公司,过去十年,赶上了耳机市场大爆发,耳机收入增长了100倍



从市场规模看,桌面近场,应该一直都是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吧
多媒体音箱,从几十元的塑料音箱,几百元的2.0、2.1,到1000多的惠威m200 t200、漫步者s2000,3000多Bose C50
再往上,就是大几千、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各种有源监听音箱、混音近场监听,应该也算桌面近场吧。

桌面近场比较成熟理想的声学方案,应该就是各种control room和Home studio吧
Donato Masci在LLB  2018 on Studio Design and Multichannel Audio讲演,感觉整理介绍的还挺好的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page=1#pid34165915

Acoustic Design of the Sound Control Room – a View on the Past 50 Years
https://www.voetmann-akustik.dk/50-Years-Of-Acoustic-Design---The-Sound-Control-Room



问题是,40Hz的波长还是8.5米,73db spl的能量还是很大,想要超低频消散衰减收得快,混响时间低,还是需要处理了。而越小的房间,房间模式声学问题越难搞,可用于声学处理的空间越小。

如果不是同轴喇叭,离得太近,会有相位干涉的问题。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z411B7AC


太近的话,最佳听音点的范围会比较小,头部移动或转动,频响会相差比较大。会降低音箱的欺骗性。耳朵更容易疲劳。高频有冲程距离,过近会吵。空气传播距离时间越长,声音越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f4y1R7k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64y1D79F

通过DSP处理前后两个喇叭,解决一定的低频问题,应该算是个挺好的方案吧。W371和DUTCH&DUTCH 8C,应该算是这一批的代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7411y7dA

小房间解决超低频吸收问题,目前除了PSI的AVAA,好像还没有其它技术或类似产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E411s7p1

未来的趋势,是不是应该是声场还原呀?有个老朋友正在做这个,还挺好玩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K411j7y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1 06: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