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1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数无用论 2023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1-16 21: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运城
本帖最后由 音质评标 于 2023-1-16 22:27 编辑

参数确实很靠谱,仪器肯定比人耳准确,但是大部分烧友没办法测,而厂家的参数会把瑕疵隐藏掉,只把优秀的给出来,有的厂家只有简单的测试,甚至做完后再交给专业测试的机构,普通消费者很难发现缺陷。
结果就是买回来发现解码糊,耳放驱动功率差,得出参数无用论。


对了最重要的一点,普通烧友别碰HD800,能把他推好的烧友没几个,极度不友好。


25
发表于 2023-4-26 07: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
某鱼新上一台世界最extreme performance耳放
价格美丽
欲抢从速
先到先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4-22 11: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黑子又黑800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2-22 1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等机器,等幸福 发表于 2023-2-9 10:49
有人真正看过那个耳朵不知道还灵不灵光的白发老头,还有那个K狼L自家的听音机架吗?
秀一个看看科学机 ...

有玩手表的,有玩相机的,有玩音响的,有玩车的。。。。。、、

不都是个玩具而已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2-17 00: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skr907 发表于 2023-2-16 19:33
你说得过于复杂了,其实很简单。。。。。

我们就从一副耳机,三频是否均衡这一点来说吧,同一副耳机, ...

你说的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偏好和习惯导致的,和人耳可不可靠关系不大,即便你要参考仪器的参数,参数到你对听感的判断其实也经过了一次你的主观转换,然后在这个主观转换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参考系,形成了一种自我的客观。
并不是我说的过于复杂了,而是解决了我说的这个问题,下一步才到了什么“仪器是机械的,没有感情和偏好的,得到的结论是客观的真实的”,这个和“仪器肯定比人耳准确”是一样的毛病,因为所谓的仪器也好、统计方法、客观理性也好,这些东西只是工具和方法论,它不可能从自身解决动机和应用的问题,一般来说,所谓的客观的描述都存在于一个被默许的范畴、动机和应用场景之下,所以在讨论这类问题的时候,偏离这些就会让问题本身失去意义,仪器在什么样的条件和要求下,以其能力能提供什么样程度的参考,而这种参考也决定了其本身在解决问题中所处于什么样的主次地位。如果是面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产品,那么研究重心应该是消费者,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判断,所谓的仪器能做什么和提供多大程度的参考,而不是从其他专业应用场景的角度去规训消费者,如果是军用场景,那么对仪器的能力和参考性的考量毫无疑问是另一套标准。所以,如果我们在讨论产品,讨论听感,那么人的听力和大脑形成的感受就是这个问题的终极,这个时候仪器的工作就是最大程度通过数据指标的形式去展现人的听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2-16 19: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zealote 发表于 2023-2-14 14:36
参数这玩意我觉得必须要专业的人来看,而且最好有跨学科的专业基础(相关学科)和思维,在我了解的一些学科 ...

你说得过于复杂了,其实很简单。。。。。

我们就从一副耳机,三频是否均衡这一点来说吧,同一副耳机,有人说它三频均衡,有人说它低频过量轰头,有人则说它没低音。。。。。这种现象说明人耳不可靠(或者说每个人根本无法辩别三频是否均衡,所得结论全出于个人偏好)。同一副耳机,三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结论,那到底事实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每一个人听到的得到的结论只代表自己的感受,你永远无法知道别人听到的感受是什么。

这时候测量仪器的作用就体现了,仪器是机械的,没有感情和偏好的,得到的结论是客观的真实的。。。。。是足可以让我们拿做参考基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2-15 0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3-2-15 00:43 编辑

敢说hd800极度不友好的人,其听感派特征还是很明显的(或者说好听点还是耳朵刁要求高)。因为如果纯粹的客观党能全面支持这个观点的不多。尤其在专业圈从600到800只要他用得起的,都直怼声卡调音台的。这些人大都还不是科学党,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用耳朵听。这里从另一个侧面又说明600,800之流不是吃功率的机,看看他灵敏度你就知道了。真正需要很大不失真功率的机无论高阻还是低阻怎么也轮不到他俩。所谓难推好这仨字包含的信息量可能确实不止几个数据。我觉得要是非走科学路,那也至少去asr再蹲一段时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2-14 14: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zealote 于 2023-2-14 14:52 编辑

参数这玩意我觉得必须要专业的人来看,而且最好有跨学科的专业基础(相关学科)和思维,在我了解的一些学科领域里,同样一套参数指标出现完全相反的解读并不少见,除非能形成一套在当下具有普遍实际意义的统一规则,否则这个东西对普通消费者的意义就不大。
单单“仪器肯定比人耳准确”这句话问题就很大,首先比人耳准确指的是什么准确,它的使用场景是什么,军用的标准和民用标准一样吗?民用消费向下细分的场景和具体需求一样吗?仪器是按统计学的方式输出的指标,人听东西是按统计学的逻辑听吗?人听东西有主次,统计学在统计这些指标的时候有对应人耳的主次吗?人耳在接受声音后,大脑还会把这些信息筛选一遍,最后决定你听到的是什么,很多听力训练其实是在强化部分信息的重要性,以通过大脑的筛选机制,所以限制你当前听力的上限其实是大脑对信息的筛选,而不同人的生理特征、状态、个人经历、习惯、专业、职业、生活环境都会影响对主次关系的识别和信息的筛选,你觉得现在那个仪器有能力对这些东西进行识别?所以你所说的“仪器肯定比人耳准确”到底说的是什么,是在什么前提、什么模型、什么统计样本下得出的结论?还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什么细分场景下的标准所得出的结论?另外所谓准确说的是人耳的信息接受能力还是大脑的筛选机制?如果是人耳的信息接受能力,你怎么分离神经、大脑的影响?如果你说的是大脑,分辨和筛选这两个能力有可比性吗?而且分割这两个东西单独看,人的“听力”概念还成立吗?如果统一起来看,这种对比的参考性有多大?
你看,如果不限定场景、条件和目的,“仪器肯定比人耳准确”这句话根本就没法说,更不用说可能还存在专业方面的很多理论、方法以及操作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12: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音质评标 于 2023-2-14 14:20 编辑
Talala 发表于 2023-2-14 00:00
自己的东西几个玩明白了的
不信的试试看为什么ie900拉eq把两端往下拉,3000往上抬,就会更好听

没关系,如果听不出来好坏,那就是自己经验或者鉴赏水平的原因,但是至少自己觉得好听,这样起码不会觉得差。就算你参数好,我觉得不好听,你参数再好有何用?就像吃东西一样,有人爱肯德基,有人爱麦当劳,我觉得哪个好吃我就买哪个,你说肯德基参数高所以好吃,但爱吃麦当劳的还是吃麦当劳,爱吃肯德基的还是吃肯德基。
再举个例子,我非常喜欢hd800和hd800s,但是我觉得拜亚 T12 T13声音挺垃圾,但是也不妨碍很多人喜欢拜亚,这就是个人喜好。
烧友们常说的,这个味那个味,这个味好听,这个味难听,其实就是个人感觉或者喜好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2-14 00: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自己的东西几个玩明白了的
不信的试试看为什么ie900拉eq把两端往下拉,3000往上抬,就会更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2-13 23: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音质评标 发表于 2023-2-13 22:31
参数绝对是有用的,但是参数都是厂家标的,你怎么判断到底是不是真伪?所以第三方参数测试机构就显得很关 ...

ab也没用
就我举的这个例子
厂家告诉你我这两端素质就是强拉上去的
你问问烧友有几个能听出来的
你就是告诉他工程师原话也没人当回事
消费者就是厂家骂你nc,你还特别高兴
现实就这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2-13 22: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音质评标 于 2023-2-13 22:32 编辑
Talala 发表于 2023-2-9 11:10
单独的参数屁用没有,反而被拿来忽悠人
关键是解读参数掌握话语权的人
单看频响就基本能确定ie900是一如 ...

参数绝对是有用的,但是参数都是厂家标的,你怎么判断到底是不是真伪?所以第三方参数测试机构就显得很关键了,但是做这个测试的机构太少了。而且有些参数是测不出来的。所以,现阶段智能靠听来判断器材是否适合自己更合理,利用AB的形式判断两个器材哪个更适合自己,这也目前是最好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2-9 11: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Talala 发表于 2023-2-9 11:10
单独的参数屁用没有,反而被拿来忽悠人
关键是解读参数掌握话语权的人
单看频响就基本能确定ie900是一如 ...

而且森海的工程师自己亲口说
为了彰显单元素质霸气侧露哦刻意大幅拉升了高低频
可大家就是非要自己解读为这才是交响调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2-9 1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单独的参数屁用没有,反而被拿来忽悠人
关键是解读参数掌握话语权的人
单看频响就基本能确定ie900是一如既往的刺
另外还加上了低频的顶
但是事实上由于森海掌握耳机届的话语权
加载了行业独一无二的品牌光环
导致几乎所有人听ie900再刺再顶都会觉得是自己耳朵的错
是自己的听音观不够高端
但就是不愿承认自己亲耳听到的真实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2-9 10: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JinCX666 发表于 2023-2-9 00:24
只看参数的和说线材无用论的到底是一批人

是的,线材无用论会说,你有图谱声音吗?你有参数标准吗?感情听个音乐每个人还必须是物理学家声学专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2-9 10: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有人真正看过那个耳朵不知道还灵不灵光的白发老头,还有那个K狼L自家的听音机架吗?
秀一个看看科学机浓度有多高?
别搞得跟某些**斗士一样,**是工作,##是生活,一个不小心还在** “买了个小房子”
看见科学斗士机架上赫然摆一排胆机
贵教精神支柱是不是瞬间要崩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2-9 00: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只看参数的和说线材无用论的到底是一批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3-2-8 22: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skr907 发表于 2023-2-1 11:56
就比如做音箱的调校,首先听感感觉不太好,但是人耳听不出是哪出问题,只知道声音不对,这时就需要去实测音 ...

我现在就是盲听AB,哪个好听就买哪个,省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2-1 11: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skr907 于 2023-2-1 12:01 编辑

就比如做音箱的调校,首先听感感觉不太好,但是人耳听不出是哪出问题,只知道声音不对,这时就需要去实测音箱频响曲线,一看就看到问题在哪里了,调完曲线修正缺陷后,再来听就好多了。。。。

所以参数,听感都要好才行。。。。
说参数不重要,听感好就行的,很多时候都是在自欺欺人,首先你的耳朵实际远没有你自己想像中的那么好,加上每个人都是自我主观的,有个人的偏好、厌憎,在评定声音时往往都是不客观的,带着偏颇偏见的。所以需要测量参数来参考,时时提醒自己有没有走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2-1 11: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要实测数据+听感。。。。

数据好看,听感不好的,不行

听感感觉好,数据很差的,也不行

数据好,听感也好的,是真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31 21: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木耳的幸福感,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3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