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53|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天说聊提琴的事情,现在说说这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3-11 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今天谈到琴,谈到声音,谈到钱的事情,发现很多时候,大家都对这个东西的定价的逻辑完全是错的,联想到现在的耳机行业,或许这个耳机的定价基础逻辑也和他的声音关系不大。

原来做过国际提琴倒爷,也就是国内的提琴倒到国外去,国外的琴倒到国内来,经历了一段时间也去做其他事情去了,这事也就没有参与了,今日闲来无事,把这个事情写下来给大家看一乐。

为了做倒爷这事也被安排在提琴工作室里瞎倒腾了一年有余,折腾到最后已经能雕出琴头,高兴之于发现琴头其实都是机器雕刻而成,最后只是手工打磨一下就万事OK,纯粹是被玩了一把,虽然别的手艺不会,但是架不住我爱学习,细心观察,废话又多,及其我是甲方的关系,我还是把一把琴是怎么制作出来,整个流程原理,以及定价规则搞得清清楚楚。

1,木材

最广泛木材来源大多来自于四川或者云南,而且现在对树林的砍伐越来越严之后,有不少做提琴的木材都是私自砍伐下来之后卖给北京的工作室,琴厂,而这些木料在仓库里成堆的堆放在一起,以堆为单位买卖,意思就是你不能去选,不能像买菜一样精雕细选,而是开盲盒的玩法,一堆一堆的卖,好坏都在里面。

买回去以后自己开,制作提琴的木料云杉和枫木这两种为主,云杉为面板。背板,侧板及琴头为枫木,较为完整的板子会留一两套非常大的,用于做大贝斯,虽然国内学这个的少,基本没人要,但是还是会备几套料,有人要也是能做出来的,之后留一部分作为大提琴,小部分中提琴之后,都会开成小提琴的料。要是有节子,开裂的料看看能不能作成分数琴。

之后便是把这些开好的料放在一个房子里风干,说是风干,其实大多都会烘烤?把木材放在一个房间里,那房间下面是抬高的,下面能烧火,就像是北方的炕一样,加速木材的干燥。每当工作室几天下来的木料残渣都会拿去到这个房间下面烧火,加速木材干燥。

还有的是老房子拆迁,拆出来的老房梁什么的,这种料较少,传说之前瞎卖,后面发现有人发现了这里面的商机,这料也就比较贵了,这料的好处就是已经风干上百年,或者是几百年,非常的稳定,做琴的好料子。

还有的便是欧洲进口的木料,这种一般很少用,第一少,第二贵。

2,制作。

国内所有的琴,包括很多国外的琴,的制作数据基本都来自于斯特拉迪瓦里或是阿马蒂的琴,说直接点,就是一群老外,把这几位大师的琴拆了,把面板的厚度,背板的厚度,琴的弧度,弄得跟3D扫描一样,之后国内再按照这些尺寸一比一的把琴做出来。

工序大概讲一下,先是拼板,打磨,机器磨个大概,然后人工磨,这个工序不复杂,但是很繁琐,曰侧板(这个我起的名字,把直的侧板弄成提琴的形状),之后合琴,镶条,之后再磨,有的琴你透着光斜着看他的平整度会发现有坑,凹进去的地方,很细微,不容易察觉,这就是打磨时候出现的问题,没磨好就上漆了,之后上琴头,假组指板,之后上漆,之后组指板,打磨指板,上音柱,琴码这些玩意。

3,价格。

这个是重点,之前的这些东西都是看个乐呵,而现在讲的东西可能要颠覆很多朋友的认知。

在这个阶段中,决定一把琴价格贵贱的重来不是声音。

注意,在中国或者说是国外很多琴,不管贵贱,他们的外观参数都是一样的,我之前说了都是按斯特拉迪瓦里或是阿马蒂的琴数据制作出来。

第一个要素,木纹,面板的云杉纹,笔直,间距较密,间距均匀,细粒,这样较好,反之为不好,这对声音有无影响不确定。背板对声音有无影响就更是玄学了,就是背后的虎皮纹好看就是贵的,反之就便宜,同一批料开的位置好的,虎皮纹好看的,就四五千的琴,反之就几百,(不要误会这是出厂价,到学生手中可能就几千到上万,几万价位的琴)

第二个要素,琴漆,这特么的保密工艺,大多工作室琴厂都是外包,做琴漆专门一群人在干这个,好像漆面的不同,和漆次数的不同价格差异很大。这个对声音有多大影响也未知,玩耍时候用为漆的白漆组过一把琴,拉出来依然动听。

第三个要素,配件,这些东西就简单了,指板,腮托,拉弦板,弦轴等等这些配件,好的乌木,还有乌木镶贝壳,有的乌木上雕些乱七八糟玩意的,差的其他木代替,还有塑料的。还有琴上镶贝壳,各种奇奇怪怪花纹装饰的,这些东西的多少,配件的好坏,都决定一把琴的价格。

以上这些东西都搞完了,这把琴已经拿走了,到中间商手里,或者到琴行,再或者到教琴老师手里了,这玩意都没响过一次,你信不信。

其实据我了解,唯一对声音有直接影响的是木头风干的年限,越老的木头声音越区域稳定,越好,所以之前说用老木梁做琴最好,无奈这玩意少,贵。

4,混沌。

琴这玩意,没真正的品牌,倒是有一些国外很牛逼的大师在做琴,算是一个品牌,真大师自己做那产量低的可怕,一年也就那么几把,十几把,卖往全世界,这琴在市场上基本不会流通,世界上面那些有名的乐团通过各种渠道去预定,售卖,价格自然极贵,也不在大众的消费范畴,这些不在讨论的范围。

教琴老师对琴有着及高的定价权,特别是有名气之后的老师,一两千出厂的琴,他转个手,说两句,可能就一两万,这绝对没问题。

大多市场的琴也是龙蛇混杂,将欧洲的木头运过来,国内做成琴,按进口的琴的价格搞出去,这种还算有良心的,起码还是欧洲的木头,有的直接是国内的琴,直接出口转内销,音孔里贴个国外的标,直接按进口琴卖也不在少数。

问了老师,国内的木头和进口的木头有啥区别,欧洲的木头偏白,国内的木头偏黄,在琴漆之下,这些东西也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且我不说,这些东西又有多少人懂呢?

可能唯一的优势也就是欧洲的木头风干的时间较长,几十年?听老外吹牛,他们还屯了一堆料有上百年的时间,他们提琴世家,几代都是做琴的。至于真假也是不知道的。

当时拿到了德国一琴厂的总代理,也从他们搞了一批欧洲木料过来,我看了一下,其实过来的木料极差,对应木纹来看就是做一两千块钱琴的料,好木料大多不会单独卖出来,他们做成琴溢价更高,之后在中国做成琴之后卖往欧洲,依然看不出破绽。

最最最深水区的就是老琴。

这玩意轻则几万,重则几十上百万一把,当时无数的人在欧洲找老琴倒回国内来卖,好的,坏的,一堆一堆,当时这边手上也找了几把老琴,大概折合成人民币一,两万的垃圾琴,准备翻个几十倍找人接盘。但是这特么还是真的老琴,真的欧洲老琴,听过国内有的人玩的更狠,直接做旧,新琴当老琴卖。

5,关于声音。

琴的声音这玩意很玄,比特么耳机还选,为了卖琴,当时接触了不少老师,中国音乐大学的老师,川音的老师,包括不少乐团的老师,但是说实话,没有一个老师能真正把琴的声音和价格对应起来。我不知道是琴这玩意制作过程中声音随机性太高还是怎么样。

比如一次人肉背回几把欧洲琴,换成人民币也就万把块钱,一小有名气的老师饭饱之后开始鉴赏环节,包厢内发挥起来,之后告诉我们这琴声音不错差不多3万,而且这3万说出来还是有压价的成分在里面,之后鬼知道这琴被他多少钱卖给了学生。

其他的离谱的也很多,一两千的琴说六七千的,六七千说两三千的,把价对上的很少。

当然这些也是游戏环节,给老师的琴还是该多少就是多少,绝对的诚信经营。

写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以提琴为例,做生意的角度,很多定价机制和声音的关系不大,之前讨论的很多多少钱的琴该是什么样,其实也是大家一厢情愿的表达。


64
发表于 2023-3-15 0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richardxq 发表于 2023-3-15 00:28
我的观点从来都不是琴没有区别或者区别不大。你的最后一段正是我的观点,只是补充一点:琴”对我来说“好 ...

对,声音和价格没有必然联系,这点和hifi器材大抵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3-3-15 00: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baiduakg 发表于 2023-3-14 14:58
来看看这两个视频,看看你能不能听出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b41137rt

我的观点从来都不是琴没有区别或者区别不大。你的最后一段正是我的观点,只是补充一点:琴”对我来说“好不好用,上手才知道,而且确实有很明确的区分。

并且,我对小提琴的看法,换在某些音响器材上也一样:不要盲目追求贵,也不要人云亦云。
(某些玄学器材不包括在内,不提是什么了,免得喷子跳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3-3-14 15: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没有标准就是玄学,涨知识了,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3-3-14 14: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百色
本帖最后由 baiduakg 于 2023-3-14 15:04 编辑
richardxq 发表于 2023-3-14 02:03
我的观点和lz完全一致,之前发过一个帖子,转载了一篇文章,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帖子被锁了

“独奏家们对于 ...

来看看这两个视频,看看你能不能听出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b41137rt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D4y187Uq

价格确实和声音没什么必然联系,但演奏者不可能不挑琴,更不可能是什么琴的声音都差不多,就是你那个文章里,演奏者对这些琴也有很明显的喜好与厌恶。

琴可能会有超值和糊弄,但具体到每把琴,都有优缺点,而且对演奏者的影响是巨大的。我自己在学小提,知道这种讨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琴好不好用,上手才知道,而且确实有很明确的区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3-3-14 02: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的观点和lz完全一致,之前发过一个帖子,转载了一篇文章,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帖子被锁了

“独奏家们对于6把意大利老琴和6把新琴的评估”
原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34184/

文章简单总结:

實驗中的獨奏家,10+1人,20到62嵗,獲得的獎項包括艾弗裏費捨爾職業大獎,柴獎一等獎,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一等獎等等,全是頂級水平的演奏家(過去50年間獲得這些獎項的人加起來也僅僅大約90人)

- 6把老琴,是從6把stradivarius,2把Guarneri和1把另一位18世紀意大利大師總共9把琴中盲測挑出(意在排除最差的琴,新琴挑選同理)
- 6把新琴,是從15把新琴中盲測挑出
具體哪幾把琴實際參與測試,並不會公開,也不會透露給製造商,經銷商,收藏家以及演奏者。

結果,在這個實驗中,盲聼盲拉的情況下,獨奏小提琴傢們無法分辨六把意大利古董名琴和六把新制小提琴的區別。包括哪個更好,以及新舊判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3-3-13 18: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
有人不材勿出师表彰,但学练拉演前后二十年,没见过五千以上的琴,七、八、九十年代的天鹅长征厂木棉广州厂,用过80、400、3000+,那真是一分钱一分货,主要体现在把位高时该出声时就出声,在乐队演出时很容易就发生共振,那种共鸣80的木头琴很难达到,琴的声音好不好虽没叁数但还是有那么些条条道道以及特质,不可能把木头音说成天澜之音,到了一定的音质水准,那就仁者自见了。耳机同样,对于不同人群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最后搞成李说好张说不安逸,原来李是音乐人事,张是冬次达次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3-3-13 16: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宝山区
看笑了,lz已经把情况说得很明白了
拉过琴的其实能知道,弓、弦的材质、拉力、拉动时候的力度、角度,包括琴在身上的一些姿态和角度,声音出来都会不一样
每把琴,都和演奏的人有个配合的“甜区”
比较好的琴,一是上限高,在同样水平的人手里,出来的声音好听,二是甜区大,在不同的人手里,不需要那么微妙的寻找都能出来不错的声音
而这两个点,难以量化,且在生产销售环节中无法以此目的进行成本和价格的附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5: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林壮壮 发表于 2023-3-13 13:35
抱歉打漏了重要的字。现在更正如下,请过目:

再回您,
你依然没看懂
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3-3-13 13: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小提琴不清楚,古筝确实木头对音色影响很大,我这个外行听我孩子敦煌的2000级别入门和10000的入门演奏级别琴都可以听出明显区别,当然差距没有5倍这么大~ 琴弦都差不多的,主要区别就是下面木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3-3-13 13: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风唤 发表于 2023-3-13 09:41
你这是明显的没看懂啊。
做琴的,卖琴的都赚的盆满钵满,怎么变成傻子了呢?
我只是想说,做琴和卖琴和 ...

抱歉打漏了重要的字。现在更正如下,请过目:

俺看懂了,学音乐的,做琴的,卖琴的,买琴的,都基本是骗子或者傻子。要么忽悠,要么被忽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09: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林壮壮 发表于 2023-3-13 09:00
俺看懂了,学音乐的,做琴的,卖琴的,买琴的,都基本是傻子。要么忽悠,要么被忽悠。

你这是明显的没看懂啊。
做琴的,卖琴的都赚的盆满钵满,怎么变成傻子了呢?
我只是想说,做琴和卖琴和拉琴的人对一件器物的定价规律不同,而这种定价规律导致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很多东西不是表面的运行规律。背后的水深的很。
至于是不是傻子,还是你说了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3-3-13 09: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angel5631 于 2023-3-13 09:04 编辑
风唤 发表于 2023-3-12 13:26
本质区别?这个本质不好界定啊。
但是好的琴拿在手上你可以感觉木纹更好,漆面更漂亮。
而且贵的琴,琴 ...

说道器材,我插一句嘴,真的有些被炒起来的所谓牛逼箱子,其实有时候就是听那个味,有时候某些很大牌的器材,二手3万的器材,被我二手7k多的某牌子被干掉了,有些东西挺玄乎的,一个是有的品牌起步阶段,东西又好又便宜,打天下的时候比如高文,也是先锋改,里面差不多改完了,3个amp的高级牛,一排的很贵的高精密稳压芯片,价格还不贵。品牌起来了,连tmdvd都直接换壳高价卖了。比如天琴,你看后期小天琴和早期顶开的完全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3-3-13 09: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俺看懂了,学音乐的,做琴的,卖琴的,买琴的,都基本是傻子。要么忽悠,要么被忽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3-3-13 07: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fixbug 发表于 2023-3-12 00:15
难得好文,小提琴不太了解,很久前看过一篇文章(环球杂志),说有人把意大利名琴碎片(恰好摔碎了一把)放 ...

钢琴就算型号一样 声音也能有不少差异
非常玄
但以悅不悅耳论 弹奏者水平还是远比钢琴好坏重要
还有弹的曲子
很多曲子便宜的琴应付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3-3-13 07: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如如2 发表于 2023-3-12 12:33
所以高价琴跟低价琴没有本质区别,全凭脑放?都是年份不明的实木

他說的是定价混乱 专业人士能糊弄买家
不是琴沒有声音好坏
而且还有技艺之分 水平一般的不必买好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3-3-13 03: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这年头的乐器可不便宜,动不动就几千上万,上十万的也不在少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3-3-12 22: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说明提琴还没有成为标准化产品,个体差异大。吉他的生产过程好像也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22: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tapie 发表于 2023-3-12 20:49
请问国内有哪些标准琴厂出品的琴?普通小孩纸练琴用,准备买一把4/4考完9级差不多就那样了,上中学后不一 ...

这种还是去琴行吧,琴厂估计直接联系一把琴别人也卖你一高价,不如直接去琴行.分数琴水分还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3-3-12 20: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一两千和一两万的琴,在音色上是有鸿沟的。正常有这个预算都直接找工作室买琴了,再多点三四万都可以找国内制琴比较出名国际获奖的老师定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3-3-12 20: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风唤 发表于 2023-3-12 12:12
所以说,一件物品在不同人手上定价机制有极大的差别,在拉琴的人手上是这个逻辑,声音好坏定价。
但是要 ...

请问国内有哪些标准琴厂出品的琴?普通小孩纸练琴用,准备买一把4/4考完9级差不多就那样了,上中学后不一定有时间继续学。最后学几首曲子,以后他有心情就自己拉来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5 14: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