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22|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得交个“税”,索尼mdr-mv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5-22 16: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其实买这幅耳机之前也做了些功课,和当年买z1r一样。很神奇的是,市场对于这幅耳机的评价出奇的一致——不值这个价。一般的说法是打个折合理,因为看看市面一些平板耳机或者诸如国产的绯乐feature之类的良心机,1500块已经可以买到次旗舰级别的头戴,但mdr-mv1官价是2999,已经很接近mdr-z7代理的报价,从性价比来看,无疑是不合格的。不过作为有些索尼情结的初级玩家,还是对这幅耳机挺感冒。

官网是拿它定位成mdr-7506的新世代升级款,那个熟悉的蓝色“professional”贴纸以及两侧左蓝右红的标识就说明了一切。可对比7506不到100刀的价格,mv1怎么比都是自降身价,毫无胜算。当然也可能索尼是为了强调它的专业监听定位血统,所以拿出自家最经典的监听作参考。作为新的“1”系,mv1自然是有一些特别的意义,即索尼第一款专业开放式监听耳机。而7506是封闭式,并且没有国行,所以mv1还是有绝对的独特性。

至于2999的价格,则让我想到10多年前索尼的另一款监听,z1000。与7506一样,z1000也是封闭式,另外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z1000的官方价格也是2999.除了7506和z1000这两款索尼自家监听之外,mv1还让我想到铁三角的r70x,同样也是品牌唯一的开放式监听独苗,官价也相当接近,只是上市时间不同。r70x是2015年出的,比mv1早了8年,而且现在还破圈成为一副铁三角口碑很不错的中档耳机。所以这次索尼出mv1,也许不止是给mdr-z7m2补上一块专业市场的空白,可能还是想跟进r70x,与老对手掰个手腕?犹记得铁三角出便携中端机msr7时是为了跟进索尼的mdr-1r系列,如今的操作则是反过来,铁三角先把开放式监听带火,然后索尼跟上,挺有意思。

我没用过r70x,只能云对比。MV1主打的卖点之一轻量化佩戴和r70x一样,不含线223g的重量只比r70x多了13g,比7506还轻了7g,依然是中档耳机里最轻头戴之一,耳压适中,对于监听耳机来说已经不算夹头,但对比hifi耳机可能还是有些紧,牢固性不用担心,我左右用力摇头也能稳稳固定;耳罩号称是亲肤类绒面合成皮革材质,实际戴着在20度左右的室内持续佩戴1小时后耳廓会有微微发热,可独立拆卸更换设计是实用点;机身框架塑料感还是比较明显,但做工总体看起来还是比r70x高级一些,审美上略优,不会像r70x那么素。

和470欧姆铁家第一阻抗的r70x不同,mv1阻抗只有24欧,和当年的z1000一样,灵敏度100db/mw,不算高,但由于阻抗够低,还是算较好推的监听头戴。它的单元可以呈约40度弯折,转轴处也支持90度翻转,收纳更友好,r70x单元是不能翻转的,另外单边走线设计日常使用也比双边走线的r70x更方便。40mm的单元和mdr-1r系列一样,总体看起来,mv1是加了很多便携属性的。

虽然从单元尺寸和重量上看,mv1很像一副便携头戴,但6.35mm trs插头则告诉你这机子本质上还是更“专业”的全尺寸头戴,3.5mm插头是通过一条额外附赠的转接线实现,如果接便携播放器或普通电子设备会稍微影响一些使用舒适度,可惜单边走线没法改平衡,日常使用只能拿单端来推了。

因为小弟日常使用主力机是国产纯音机乐彼的p6pro老款黑色款,机身是3.5mm单端+4.4mm平衡,所以音质感受只能从它的单端口分享,推力上看,p6p的4.4能接近5v,但是单端只有2.4v多一点,理论上推mv1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打折,不过调音上单端平衡还是趋于一致,都是走的机内r2r解码的电路。下面的声音部分都是开p6p的高增益模式听得的。

对比方面,我手里只有索尼另一个1,就是索尼的小z1r,也是索尼第一个过万的旗舰耳机,定位hifi,可能与头戴对比不是很妥当,不过限于财力等条件,目前也只能这样对比,不够专业严谨还望各位多多包涵。

与hifi耳机对比,mv1的监听特质还是很明显,虽然没有索尼官方说的“无修饰的参考级声音”那么精准,但总体平直程度还是比z1r好得多,对比之下能很容易听出z1r过量的低音以及明显带有音染的中频和高频。官网上说,mv1外壳的导音孔是用来优化低频表现的,有些测评也提到mv1低频偏多,但我就z1r对比来看,我认为mv1的低频偏少,中低频也偏薄,是一种比较干净快速的风格。于是我再仔细看下官网介绍,发现说的那个导音孔的作用是让耳机低频瞬态表现更优秀,让低频变得弹性十足。所以本身mv1并没有刻意增加低频响应,而是想办法去改善瞬态,这点和本人听感还是比较契合,挺流行大多数人会觉得mv1低音比较少,不够劲,要往好了说那就是耐听小清新,还没到低频残废的程度,算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还原向调校,我自己没听过7506,据说7506声音偏冷,那想必低频也并不多?

中频部分,我听了半天总体是比较失望的,因为对比z1r,真的糊很多,就是因为这点所以我根本不相信万元耳塞会不如同品牌3000块的头戴。起码解析这块,万元入耳还是优势明显。对于2999的监听头戴来说,这样的中频解析力我认为是不合格的。往优点上说,我认为有前端的功劳,就是并没有监听耳机的干涩之感,人声还原到位而且并不是冷冰冰的,尤其是在p6pro热机之后,z1r和mv1的人声都是比较顺滑的,并不能说是像铁三角木碗那样水润细腻,不过宽松感和醇厚感还是有一些的,特别是遇到一些本身唱功不错的,会更好听。一般来说z1r是公认的中频凹陷,配很多播放器都会被低频和高频盖住,但是在p6p平衡口之下z1r的人声会饱满起来,而单端驱动的mv1除了细节不够足、密度比较松之外情感饱满程度是在线的,而且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mv1能很忠实地还原人声录音的位置,意思就是人声远近完全看录音,不能一概而论。同样两首流行歌,第一首mv1人声靠后,到了第二首人声又十分贴耳,z1r就不会这样,起码我从没听过z1r会有贴耳人声。或许这也是专业监听的体现。

高音延伸我认为mv1表现也很一般,并不闷但延伸感差z1r很多,总体无功无过。而且mv1还是削了很多低频能量才做到这样的高音表现。官网号称mv1的高频频响能延伸到80khz,这个看看笑笑就行。唯一令人满意的只有高音的丝滑感表现不错,没有齿音之类的东西,当然这块也有p6p的r2r解码的作用在里面,当我换成macbook推毛刺感就完全出来,初听还以为是电脑推力更大把高频细节推出来了,等再听一会发现细节都是被“切碎”的,很影响耐听度。所以要做到长时间听歌,还是配r2r更合适,即使是限于素质和推力匹配,极低频和极高频两端会有点缩,但覆盖绝大多数信息的频段中正度保持都不错,还有更丝滑的质感。

素质这块就简单说吧,因为着实乏善可陈,开放式监听本来应该是声场开阔,但我完全没觉得它比z1r声场更大,甚至部分录音我觉得是完全处于脑中的小声场;动态表现也较为无力,只能说瞬态还行,驾驭强横的激烈音乐真不太行,还是偏小清新的;解析前面说了,总体偏糊,三频均衡度很不错,但是每个频段的揭示力很一般。

对比小z1r,我对mv1的评价就是差距还是全方位的,只是因为声音精准性更好,所以可以偶尔换个味道,这也是我对mv1为数不多的正面评价——只论三频的还原度,mv1确实很可。也许它的真正归宿还是专业市场,给hifi发烧友用,只建议配搭一些味道比较足的,否则确实很难有动听的效果。从素质表现看,2999的定价水分确实是比较高,并没体现出大耳的宽松感、高气势与大声场,对于监听耳机来说,这个价格真的还是贵了。

58
发表于 2024-6-9 01: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补充一下:最后在商店关门之前火速入了索尼MDR-MV1啦,真的太喜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4-6-9 01: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人在日本,在电器城听了HD820 HD800S HD650 HD600S2 HD600、最后觉得索尼MDR-MV1听感非常好,听感能接近HD600S2左右的水平,至少不比HD600差,对我来说比HD600通透太多了,而且佩戴也很舒适。HD820是好东西,现在还在读书暂时不考虑,现在能满足我的听感要求的还真就只有索尼MDR-MV1了,其他的索尼耳机也试了,感觉都不如MV1。。要么死重要么夹头要么声音没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4-6-1 19: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刚入了个玩,本来是给孩子上网课用的,直接插电脑显卡上的,声音第一耳朵很失望,接上放,好些了,低频我适应了一阵子,确实和我的乌托邦比,量有点多,不够凝实,再听几天试试看,佩戴来看,对孩子很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4-3-26 19: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过完年去甲苯,试听了MV1,听流行这耳机很不错氛围感十足,关键是要换4.4的金宝线和原线一耳朵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4-3-26 1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
MDR-R10,MDR-Z1R:第一个过万的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4-2-5 22: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true-blue 发表于 2024-2-5 22:15
我也是听音箱多,买耳机也只不过是为了作为音箱声音的参考而已。

是的是的,看了网上测评及评论,这款就是我想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4-2-5 2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zou4444 发表于 2024-2-5 22:03
平常在家听音箱多,就很少上耳机论坛,最近想入一款开放式专业耳机作为与音箱对比用,就上来看看。

我也是听音箱多,买耳机也只不过是为了作为音箱声音的参考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4-2-5 22: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ulric 发表于 2024-2-5 09:57
正常烧油谁去京东买耳机

我不是烧友呵,所以所有的耳机都在某东购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4-2-5 22: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zou4444 于 2024-2-5 22:06 编辑
true-blue 发表于 2024-2-5 00:22
您这10几年就在线时间1陆七小时这么短呢?

平常在家听音箱多,就很少上耳机论坛,最近想入一款开放式专业耳机作为与音箱对比用,就上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4-2-5 2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的要等年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4-2-5 2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cdzsz67 发表于 2023-5-22 17:45
打个7折就可以, 官价无诚意. 而且泰产的单元确实声音没有太阳工厂的细腻, 不跟m1st比, 也都没有换yaxi的cd9 ...

先去官网了解以下这耳机到底干吗用的。。。再喷价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4-2-5 20: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淘宝正常价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4-2-5 20: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rava 发表于 2024-2-5 20:42
入手三天,非常好,现在出掉手头的拜亚

几多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4-2-5 2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入手三天,非常好,现在出掉手头的拜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4-2-5 20: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其实mv1是可以改平衡的,他是单边3.5四级母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4-2-5 18: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sony dafa go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4-2-5 16: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zou4444 于 2024-2-5 17:18 编辑

z7m2,大z1r也出自这款手机的设计师,所以很明显这三副耳机有一些共通之处。工程师介绍了MV1的设计理念,是针对现有制作人工作做出了更符合现代科技的调整。配合360ra技术,可以实现13声道分离,形成球形立体声音场,更接近于外放音响的立体声环境的听音效果,对耳机本身客体的存在感变得更弱。同时耳机耳垫的设计,透气性设计以及头梁都为了更长久时间佩戴的舒适感而做出了调整,非常适合小型录音室制作人使用。从听感上来说MV1音色更暖,和既往的7506或CD900ST这种冷音色来比更不累,适合长时间使用耳机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4-2-5 10: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mkoyo 发表于 2023-5-22 17:02
买了一堆的监听
再也不买监听

受累对比下zk和75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4-2-5 09: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true-blue 发表于 2024-2-5 00:22
您这10几年就在线时间1陆七小时这么短呢?

正常烧油谁去京东买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3 01: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