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75|回复: 35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的版本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7-2 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辽宁省本溪市
许多爱乐者都喜欢探讨古典音乐的版本,谈及某部作品总要参考《企鹅唱片指南》,列出最佳版本一二三。其实我认为你自己经常听的版本就是最好的版本,根本不用理会什么《企鹅唱片指南》。这就是我经过多年的体验得出的结论。因为音乐艺术是最为特殊的一门艺术,尽管乐谱是固定不变的,但经过艺术家的演绎,速度与节奏、音色与音准都会有所不同,这就是不同版本的差异。且不说马勒的交响曲每个版本千差万别,即使是维瓦尔第的《四季》和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这类比较简单的曲目,版本也都不尽相同。所以当你熟悉了一部作品,就不要再听其他版本了,否则会失望至极。
37
发表于 2023-7-7 2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闵行区
现在很多指挥喜欢让乐队每个声部的流动曲线不同,使乐队效果此起彼伏、错落有致,然每个指挥对总谱的理解不同,演绎也会千变万化。例如:莫扎特《魔笛序曲》的第一主题,拉特的演绎,每小节类似于一个大附点音(3拍+1拍),有的指挥是2+2,那就完全不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7-7 17: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一方面,乐谱是金标准,一般的录音都是尊重原谱的,但就乐谱本身的版本而言,尤其是经典作品年代太早,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可能会做出一些细节乃至整体上的订正,显然会对相关录音产生决定性影响。
另一方面,尽管乐谱上的指示随着年代越近而越来越细,但始终会给演奏者留下足够的余地,演奏者受到的音乐教育、对谱面进行的分析、演奏者个人的风格技术及趣味乃至现场环境都会对录音即演奏的成果产生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3-7-7 16: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芜湖市

“站在宏观的历史角度,只要人类不灭绝,古典音乐作为音乐领域的最高成就,永远闪耀着光芒,永不灭亡”

我主要意思就是,真正吃这碗饭的人很多也并不这么看,普通爱好者,真的啊,差不多就得了。

一张cd一个小时,有时间在那刷所谓的版本,不如多陪陪家人。

就这个问题好像是古典爱好者特别普遍。作品永恒或者不永恒的,跟诸位个人其实没太大关系。

听音乐的时候想着一万年以后的人也听这个,这种想法我觉得特别恐怖。
...................................................................................................................................................................

层主说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3-7-7 16: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芜湖市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3-7-3 18:39
“精神上获得满足”

这个是需要一点内省技巧。到底是真的自己满足了,或者是满足于“自己被满足了”的 ...

赞!
感觉说得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3-7-7 16: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wamzt 发表于 2023-7-6 12:38
版本的问题,先入为主起主导作用,不信你自己品一品,是不是自己最喜欢的版本就是你最先听到的版本。

这个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是。欣赏水平的提高也同样对版本选择有重要的作用。

最早听到的贝九录音是卡拉扬70年代版的磁带,到现在它还是我最喜欢的版本。


第一次听柴小协是Nigel Kennedy的引进版磁带,听了很多遍磁带都坏了,当然对乐曲也很感动,可后来还是抛弃掉了它。

第一次听西贝柳斯小协也是帕尔曼的引进版磁带,同样感动,但听得多了发现自己并不是太喜欢帕尔曼的风格,琴声过于纤细,有点腻。

听得多了,还是会发现差距的,这也算是聆听水平的提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23-7-6 12: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本溪市
版本的问题,先入为主起主导作用,不信你自己品一品,是不是自己最喜欢的版本就是你最先听到的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3-7-4 15: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闵行区
版本比较非常有意思,不同指挥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也很有趣。贝多芬第一交响曲开头,富特文格勒EMI录音,弦乐拨弦为何有“嘚哽”的效果?因为,指挥家在弹奏总谱时手达不到几个八度,故加了低八度的倚音得以还原总谱的效果,也许是这个倚音特别有感觉,所以在乐队演奏时也用此法。这种效果很多指挥都用,福特的倚音最宽,蒂勒曼和卡拉扬(除了白卡不用)与福特接近。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各个版本,哪个最合你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7-4 0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7-4 15:47 编辑

还是和器材有第一关系。器材在时代产品线的旗舰大耳机,听到的唱片版本差距都是一耳朵直接明确的,必然会对版本有所鉴别。
但是老旗舰用户就不一定了。因为老旗舰都是30年前出的定位,以后升级到旗舰才发现老旗舰大耳机就连cd的细节魅力都没充分释放,玩了好几年只能算是敲个门。甚至对录音强大的品牌唱片听到的效果是反的,比如RR,Deeca,Philips,因为必要的高端细节被老旗舰挡住没听到。而有些漏洞用老旗舰也听不出来。比如BBC 包子以前听着排第二,但用旗舰一听,声底竟然有粗糙的漏洞。有些老旗舰用户可以借助耳机仔细对版本鉴别,但有些用户直接躺听也没太大问题。老旗舰理论上适合听老版本唱片,反而可以挡住一些细节缺失问题。
不绝对纠结器材,也不能随便无视器材。摸到时代的脉搏,性价比适中。上旗舰比玩高端手机的消耗节约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7-4 0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本溪市
版本的问题还是存在的,否则的话为什么大家乐于下载不同的版本?每部作品只下一个,无需比较的人有几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08: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本溪市
shark0805 发表于 2023-7-3 22:54
乐观的人,总在同一古典作品的不同演绎版本获得乐趣,固执专一的人仍然是专注于同一版本。所谓各花入个眼, ...

请问你是否有不喜欢的演奏家或指挥家?为什么不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7-3 22: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北海市
乐观的人,总在同一古典作品的不同演绎版本获得乐趣,固执专一的人仍然是专注于同一版本。所谓各花入个眼,听得开心就好。这就是古典音乐带给我们普通人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7-3 22: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闵行区
大厂螺丝钉乐团你也不会去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7-3 21: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horn1228 发表于 2023-7-3 21:25
专业人士+音乐爱好者组成的乐团,专业人士+把音乐作为谋生工具者组成的乐团,好坏大家自然能辨别。某位指挥 ...

绝大多数吃这碗饭的人就是“大厂螺丝钉”,能当独奏或者指挥的是极少数。

大厂螺丝钉手里的乐团分谱,那可是相当无聊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7-3 21: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闵行区
专业人士+音乐爱好者组成的乐团,专业人士+把音乐作为谋生工具者组成的乐团,好坏大家自然能辨别。某位指挥过维也纳交响乐团的指挥每周给自己的乐团上音乐欣赏课,因为演奏员除了演奏,什么都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7-3 2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vicissitude 发表于 2023-7-3 21:18
人家也许有矿呢,既有时间又有钱,还开什么网约车
说到底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再说回古典音乐行业 ...

“专业人士”————这么跟您说,音乐的专业人士,职业焦虑比普通人高得多,因为几乎很难转行。

古典音乐已死,这句话对于听唱片的人没什么感觉,但是对于那些有职业焦虑的“吃这碗饭”的人是很恐怖的一个状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7-3 21: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武清区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3-7-3 21:00
我不知道哪个关键词需要审核。。

简单的讲,就是真正吃这碗饭的人,也就把这个当个工作,他们都没这么 ...

人家也许有矿呢,既有时间又有钱,还开什么网约车
说到底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再说回古典音乐行业的专业人士
我觉得真没必要太把他们的喜好、水平看的太重
比如声乐口儿,国内的很多演唱家们,那个意大利语、德语或法语说的真是。。我都尴尬
当然也不是国外的月亮就都圆,也有二五眼的
所以说有时听听老唱片挺好的
虽然斯人早已作古,起码还留下录音给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7-3 21: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本帖最后由 llbird2021 于 2023-7-3 21:04 编辑
vicissitude 发表于 2023-7-3 20:39
不明白您为啥总要以乐团里的“专业人士”为标杆
听音乐是纯粹的个人爱好
旁人听过多少曲目,喜欢什么 ...

我不知道哪个关键词需要审核。。

简单的讲,就是真正吃这碗饭的人,也就把这个当个工作,他们都没这么看,普通爱好者真的啊,差不多就行了。

比如说您特别喜欢某个曲子,愿意花时间多听两遍,这我觉得挺好的,我也没什么好指手画脚的。。无论是贝九,或者是小苹果,都挺好的。

但是古典口,特别是古典口,一张cd一个小时,有些同学其实是靠所谓的“永恒的艺术”这样的心态来撑着不睡着的。。

这种还是关了设备陪陪家人,再不然出门开个网约车补贴下家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7-3 2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本帖最后由 llbird2021 于 2023-7-3 21:25 编辑

重复发表 删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7-3 20:54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vicissitude 发表于 2023-7-3 20:39
不明白您为啥总要以乐团里的“专业人士”为标杆
听音乐是纯粹的个人爱好
旁人听过多少曲目,喜欢什么 ...

“站在宏观的历史角度,只要人类不灭绝,古典音乐作为音乐领域的最高成就,永远闪耀着光芒,永不灭亡”

我主要意思就是,真正吃这碗饭的人很多也并不这么看,普通爱好者,真的啊,差不多就得了。

一张cd一个小时,有时间在那刷所谓的版本,不如多陪陪家人。

就这个问题好像是古典爱好者特别普遍。作品永恒或者不永恒的,跟诸位个人其实没太大关系。

听音乐的时候想着一万年以后的人也听这个,这种想法我觉得特别恐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9-23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