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773|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CD机播放和CD抓轨播放的音质的解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19 17: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南宁
最近看到有些发烧友说CD光碟在CD机上播放会比抓轨后在数字媒体介质上播放音质更好
我产生了疑问,立马开始实践

-
我采用了很早以前的DVD机播放CD,刚好 这也侧向解答了CD机 会比DVD机的音质更好?
然后CD抓轨音频用PC播放
两者统一接到我的解码功放进行处理
之后使用平衡线接到录音机进行录制
dvd机:步步高HD903
解码:sony zh1es
录音机:zoom h6
-
结果


PC输出


DVD输出
-
从图中看出 频谱没有明显变动,频率分析差距极小
所以结果得出,媒介本身就该一致 不存在抓轨就导致音质劣化;如果出现音质不一样,那么绝大部分原因出自解码处理上,而不是机器上或媒体上。
-
本来还想测试关于安卓接小尾巴,关于独占音质的影响有多少;但是我测出来发现数据偏差有些大 所以还得多研究一下才能放出来结论了
但可以确定的是,安卓开启独占是绝对能突破48khz的限制,没有独占会重采样到48khz
-
老实说实践数据治好了我不少脑放症状,要相信科学呀

69
发表于 2024-7-29 20: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hehedi 发表于 2023-8-19 23:49
我想表达的是回放内容是一致的不会受到其他原因导致内容劣化 关于回放设备另外提;如有让你误会的地方我 ...

老师您好,我也想给我的CD进行抓轨,保留一份无损的数字版,以免未来碟子刮花了就没得听了。
请问您是用eac抓得吗?如何设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4-4-4 12: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楼主的错误之处,没有验证自己抓轨光驱的正确性,如果光驱性能差了,抓轨出来的文件是会失真的,如何校对?抓轨同一文件数次,比较MD5码,如果都没错就是光驱性能没问题。

楼主的正确之处,分析音乐就应该用量化的方式,人类的听觉和视觉不一样,视觉不会欺骗你,一眼看上去,4K就是比720P好,听觉则是相反,盲听很多人会变成脑放,这个时候还是量化评价最靠谱。

我的结论,盘没划痕,抓轨光驱在状态,CD机播放和抓轨文件并没有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3-8-22 14: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英国
只要看到0101教,转头就走
让我想起了nga某个自称资深程序员的,搞不懂cpu和gpu之间的关系,硬要说gpu的性能不会受到cpu瓶颈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3-8-22 14: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如果频谱能看出时基误差这个东西,那楼主的证明是有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3-8-21 19:35 来自 广东
SARASA 发表于 2023-8-21 09:15
当他拿出频响图的时候我就知道,想说服他必须得有人多唠叨几句

信正教的人哪说得服信鞋教的,这种事情要喊警察

64
发表于 2023-8-21 19:34 来自 广东
SARASA 发表于 2023-8-21 09:15
当他拿出频响图的时候我就知道,想说服他必须得有人多唠叨几句

信正教的人哪说得服信鞋教的,这种事情要喊警察

63
发表于 2023-8-21 19:31 来自 广东
信佛教的哪说的服信基督教的,而且对面可能是信邪教的

62
发表于 2023-8-21 10: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LZ悟性是差了点,
010101和频谱和各种测量曲线,都是二维数据
声音信息是三维甚至是四维的,
拿X光透视个美女,你可能连她的咪咪都看不清,
目前的测量手段,某些数据只能反应某些方面的特性,离全面准确描述还差得太远。

最后,LZ就别瞎折腾了,就手头那点连入门都不算的设备,还是好好听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3-8-21 09: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当他拿出频响图的时候我就知道,想说服他必须得有人多唠叨几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3-8-21 09: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SARASA 发表于 2023-8-21 09:10
呃呃难绷,多听听就知道数据不一定全面了

数据用错了关键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3-8-21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呃呃难绷,多听听就知道数据不一定全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3-8-21 09: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jimmyxzy 发表于 2023-8-20 14:25
你是说这几个抓轨得到的文件? 还是说抓轨文件和CD比?

是用不同光驱所得到的数据文件之间的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3-8-21 08: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莆田
本帖最后由 兰迪乌斯 于 2023-8-21 09:31 编辑
hehedi 发表于 2023-8-20 23:59
我去了解了相关资料
发现抖动在抓轨环节上是有纠错的 那么按道理说可以达到100%抓轨信息
这不就可以说 ...

你这还是在文件传输的正确性上纠结,文件就是0101,有纠错机制,文件传输是绝对不会错的,是一样的。

我用电影来类比吧,电影一秒钟24帧,你加速播放,或者减速播放,每一帧接受的快一点慢一点,就等于播放失真,就相当于jitter

而44khz的音频文件,一秒钟采样次数4万4千次,比电影多的多,音频文件对于时钟的精确性要求也比电影高得多,而jitter几乎存在于各个环节

现在你等于拿电影拷贝和传输的是同一个文件,来证明电影播放的质量是相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3-8-21 07: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这还用比较吗,肯定cd直接放的比抓轨的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0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补充一下
我提到的音质是指音频质量 128k/320k这种
不是喇叭出来的声音
所以我后面改口成音频信息量了
我看了一天的相关文章发现两极化严重
我不能得出正确答案
这个话题我认为争议性很大 各有各的看法
但是还没什么实际性的数据来回答
说这么多希望各位理性看待,我也是接触了一段时间的玩家 略懂一二
只是现在想证明一些让我迷惑的事物却没能得到准确回答
虽说耳朵收货 这点我认同,但还是想用可视化的东西才能说服人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23: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兰迪乌斯 发表于 2023-8-20 20:35
上面不是说了,jitter啊,相关的文章很多,搜搜就是了

我去了解了相关资料
发现抖动在抓轨环节上是有纠错的 那么按道理说可以达到100%抓轨信息
这不就可以说明抓轨后的音质是和CD是一致的了么?
我也去尝试抓轨 也反馈出相同结果

至于CD机播放CD的信息是否一致这点我没更好的实验方式
但我还是想证明出CD机播放的信息量和抓轨播放的信息量一致
所以我最开始采用了对录的方法来证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3-8-20 21: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轩火火 于 2023-8-20 22:39 编辑

凑热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3-8-20 20: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
本帖最后由 兰迪乌斯 于 2023-8-20 20:36 编辑
hehedi 发表于 2023-8-20 20:30
嗯 那我想问一下
就是为什么都是数字文件,PC抓轨出来的和CD原本上的回放会有差别呢?

上面不是说了,jitter啊,相关的文章很多,搜搜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2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兰迪乌斯 发表于 2023-8-20 18:10
我不是2楼就吐槽了你测频谱?那些民科号称的0101没有区别,所以CD数播电脑做转盘都是一样的,就是用的和你 ...

嗯 那我想问一下
就是为什么都是数字文件,PC抓轨出来的和CD原本上的回放会有差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6 05: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