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处“跨时代”一词并非绝对褒义,而仅为突出产品在当时的开创性意义。
1、飞傲X5三代便携播放器:标志着国产播放器正式进入类“手机”时代,不仅国砖开始普及安卓和触屏操作,而且从此国砖拼DAC芯片也好像手机拼SoC一样蔚然成风(这一风气也直接影响了台机界的“科学机”厂商)。
2、达音科DK4001圈铁耳塞:国产圈铁的早期开创者(虽然不见得是第一个)和集大成者,成功地在动铁的素质和动圈的乐感之间取得了平衡,并且原装线材和配件之“豪华”程度在当时也是令人乍舌的,从此耳塞界圈铁杂交泛滥,也开启了“卖配件送耳塞”的新纪元。
3、凯声钛铃耳塞:国内第一个把平头塞卖到2K级的厂商,虽然入耳式耳塞早就上万了,但是当时大部分平头赛的价格还不过1K。不久以后,凯声又把平头塞的价格再次干到了5K的档次,而后来作死的瑞弦更是直接把平头塞也卖到了上万。从某种意义上,平头塞这个hifi界的最后“净土”,就是从凯声开始被污染的。要不是还有原道这股“清流”让烧友保持清醒,恐怕现在平头塞也都不会低于5K了。
4、乾龙盛QA390一体式小台机:在那个便携和台机还泾渭分明的时代,这个机器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两者之间的界限。虽然有少数人真滴把它当便携带着上街、出差,但我仍然更愿意把它看作一个“室内可移动台机”(床头机、阳台机)或者“初烧入门小台机”。乾龙盛对于声音素质的追求是令人激赏的,但是偏于“老派”的调音也让一部分烧友颇有微词。即便对于大部分乾龙盛的拥趸而言,这个机器也最终变成了一个过渡性器材,他们绝大多数最后还是会跳进分体台机的新坑。
5、海贝R6二代便携播放器:操作之顺滑,屏幕之清晰,让人恍惚间以为真滴是一部手机,外观和操作已经达到了主流安卓手机的标准。由于R6一代的调音,真滴对海贝刮目相看(据说其实是凯音的功劳),谁知道R6二代的声音又回归为一坨翔,简直就是对“数码味”三个字的精确定义,不到几个月在鱼上的价格就已经腰斩。这部机器的唯一存在意义就在于——千万不要“以貌取机”。
6、享声A1系列一体机:开创了低端一体机的先河,要知道乾龙盛的上市价格是8K+,而享声A1的上市价格才2k+,可以想见,享声当时确实是想在低端市场杀出一条血路的,从客观上也是造福广大烧友的。谁知道后来一不小心被*海之声的吴dog咬上了,虽然最后享声胜诉了,但是这一搅和让享声本来的善意之举,变得相当尴尬。从此享声顿悟了,还是重回中高端市场吧。
7、高登序曲纯耳放:颜值,颜值,颜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金波非常聪明地做出了一款终于外观彻底告别国产土炮印象的产品(也实现了自身从gax系列外观的跨越),同时调音经过了几代gax和琥珀系列的试探,也达到了迎合国内烧友的“圆融”境界,让人挑不出大毛病,推力够,但声并不粗,乐感好,但并不缺素质。但无论如何,执着于挖铝的金波,终于让其他土炮们(比如歌诗德)看到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这个产品至少一半的溢价来自于外观设计吧。
8、旷世CMA 12 Master一体机:当时国产一体机的真正扛鼎之作,“六边形战士”!也是当时唯一真滴可以推好森海800系列的一体机(乾龙盛390就根本不行),产品很好地贯彻了旷世创始人王丰硕的让HIFI变得精致而简单的理念,在当时是一款少有的真正“国际化”的产品。
欢迎大家补充其他“跨时代”的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