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CM 24-192文件和DSD iso文件播放实际效果哪个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9-10 14: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京
PCM 24-192文件和DSD iso文件播放实际效果哪个好

如果你的解码器只支持PCM到24-192。下截的DSD iso文件,基本上播放效果都不如PCM文件好,甚至不如16-44.1的播放效果好。上面只针对只支持PCM到24-192的解码器。我没玩过DSD解码器,我可能相信DSD文件在支持DSD解码器上会更好。如果在支持DSD的解码器上播放PCM 24-192的文件与iso文件到底哪个呢

16
发表于 2024-9-12 19: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长春
很多SACD碟厂家都是拿24-192的原文件,转换成1bit的DSD格式,再压盘的。有高端的SACD机,可能是听SACD实体碟比较好。毕竟数播+解码组合听24-192文件不好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9-12 1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michael_zq_wu 于 2024-9-12 11:19 编辑

我家是JBL 号角监听43单元,感觉听DSD ISO的音乐高频段播放,产生的泛音更舒服,PCM 有时听久了会累。。。

器材:马兰士数码播放机模拟音频线接天龙功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9-12 1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看采样就知道,DSD的效果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9-11 22: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SD的优点:精度高。PCM目前最高到24bit/192kHz。但是DSD的转换精度是1bit/5.6MHz,采样率将近是PCM的30倍。DSD的转换过程没有不太靠谱的降bit滤波器和过采样滤波器,比传统PCM的音质更高。
DSD的缺点:DSD所用的Delta-Sigma模拟/数字转换器产生的高频噪音比PCM大。PCM在40kHz以上才会产生噪音,而DSD在20kHz开始就有噪音了。
DSD可以很方便的转换为任何标准的PCM声音,DSD转换为任何精度的PCM都是几乎无损的,要制作24bit/192kHz的音乐,或者制作48bit/384kHz的音乐,都没问题!
在1GB空间里,我们可以录90分钟的16bit/44.1kHz立体声声音,或者25分钟的24bit/96kHz立体声,如果是24bit/192kHz超高精度的话则只有13分钟。而对于DSD格式来说,1bit/2.8MHz可以记录22分钟,1bit/5.6MHz则是11分钟。在录音文件所占容量相同的情况下,DSD比PCM的录音精度和质量还要高,这又是另一个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9-10 2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LP和CD,等离子和液晶,胶片和数码……结果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9-10 22: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国产二千多解码器,最近没事对比了下莎拉·布莱曼《月光女神精选集》和同版SACD的 斯卡布罗集市,将SACD歌曲有损转化为24-96 和24-48与普通WAV 16-44.1,反复聆听,24位效果深度和广度比16位的要好多了。采样频率普通设备听不出什么差别。SACD肯定比同版CD强些。马里纳爵士的阿兰胡埃斯 24-96的比普通CD强多了。听感与磨耳还是有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9-10 2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看设备,对99.99%的人没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9-10 20: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本帖最后由 llbird2021 于 2024-9-10 20:22 编辑

比如说 RR的SACD,FR744,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2018年录音,dsd256原始采样,转32bitPCM混音,再转回sacd。

小册子里给出了麦克风型号,理论动态是120db,最大声压147db,信噪比是79db。带宽也只是到20khz+-2db。

如果只看麦克风的参数,24-48的PCM就可以充分达到麦克风的理论极限了。

一味追求24bit以上和20k以上超声波没意义。参数比麦克风高很多,意义很有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9-10 19: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本帖最后由 llbird2021 于 2024-9-10 19:46 编辑

采样频率不是越高越好的。

就播放端来讲,24-44.1k就是足够的,更高的采样率只是混音模型计算更精确,是音乐编辑制作人员用的。

就实际AD、DA芯片来讲,过高的采样率反而会影响某些早期型号芯片内部电平量化过程的精确性。

24bit,对应的理论动态有144db,也远远超过dsd64的理论动态范围(110db左右)。

只要不虚标,已经远远超出人耳范围和真实音乐厅里可能出现的最极端的情况。

消费级的耳放/功放从参数上看,大多数也很难100%播放出24bit所有潜力。

现在问题就是:有几个是真正的24bit。

早期24bit的AD芯片实际上并没完全达到24bit的水平,也有部分音源其实是从16bit转的(占硬盘,没其他好处)。相比而言,早期dsd反而更精确一点。

至于最新的24bit,一般来说是不弱于dsd。目前很多古典dsd本身是从24bit音源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9-10 1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dsd硬解完爆24-1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9-10 17: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房山
joseph_li 发表于 2024-9-10 15:41
你的前设条件限制了比较的意义,现在国产新出几千块的解码器都可以轻松同时硬解DSD512和PCM32-768,何来的 ...

我觉得也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9-10 17: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SD256就比192的提升明显,DSD64就不一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9-10 15: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joseph_li 发表于 2024-9-10 15:41
你的前设条件限制了比较的意义,现在国产新出几千块的解码器都可以轻松同时硬解DSD512和PCM32-768,何来的 ...



成年人不做选择题,


都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9-10 15: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你的前设条件限制了比较的意义,现在国产新出几千块的解码器都可以轻松同时硬解DSD512和PCM32-768,何来的瑜亮之争?母带的品质以及转录的质量才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4-9-10 1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理论上ISO音质高于1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1 10: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