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00|回复: 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Hi-Fi的真谛:回归音乐本身,而非纠结于器材与声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25 15: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对于许多人来说,踏入Hi-Fi的世界,最初的动力往往是对音乐的热爱。我们渴望听到更清晰、更细腻、更富有情感的声音,希望通过更好的设备,更深入地体验音乐的魅力。然而,随着对Hi-Fi了解的深入,不少人却逐渐迷失在器材的海洋中,乐此不疲地比较不同线材的音色差异,研究各种功放的驱动力,甚至为了那一点点“提升”而不断升级硬件。 我们不禁要问,玩Hi-Fi的初心,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可否认,好的器材能够更好地还原音乐的细节,带来更沉浸式的听音体验。 我们追求更宽广的声场,更精准的定位,更丰富的动态,这些都是Hi-Fi带来的乐趣。 聆听熟悉的曲目,在更好的系统下,我们可能会发现之前忽略的乐器细节,感受到更强烈的氛围感,甚至体会到音乐家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情感。 这种发现和感悟,正是Hi-Fi的魅力所在。

然而,当这种对声音的追求演变成一种执念,甚至超越了对音乐本身的关注时,我们就可能陷入一种本末倒置的境地。 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不断地更换器材,只是为了追求那难以察觉的细微差别。 我们可能会为了测试器材而反复播放同一首“试音碟”,却忽略了去探索更广阔的音乐世界。 我们可能会因为器材的不足而感到焦虑,甚至影响了欣赏音乐的心情。 这样的Hi-Fi,真的快乐吗?

音乐的本质是情感的表达,是艺术的传递,是人类心灵的共鸣。 无论是激昂的交响乐,还是温柔的民谣,亦或是充满力量的摇滚乐,它们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旋律、节奏、和声以及歌词所传递的情感和故事。 当我们沉浸在音乐之中时,我们会随着旋律起伏,为歌词动容,感受音乐家想要表达的情感。 这种情感的连接,才是音乐最动人的地方。

反观那些沉迷于器材参数和声音细节的Hi-Fi爱好者,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讨论某个滤波电容的特性,或者某根电源线的材质,却很少真正坐下来,静静地聆听一张完整的专辑,感受音乐带来的整体氛围和情感冲击。 他们可能会为了追求极致的解析力而忽略了音乐的流畅性和韵味,为了追求所谓的“空气感”而忘记了音乐本身的故事性。 这样的Hi-Fi,就像是品尝美食时只关注食材的分子结构,而忽略了食物的整体味道和带来的愉悦感。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器材的重要性。 好的器材是欣赏音乐的工具,它能够更好地呈现音乐的美好。 但是,工具的价值在于其服务于目的。 对于Hi-Fi来说,这个目的就是更好地欣赏音乐。 当我们把重心放在音乐本身时,我们会发现,即使不是最顶级的器材,只要能够清晰地传递音乐的信息,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就足以带来快乐。

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追求那难以量化的“声音的提升”,不如把这些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音乐的探索中。 去发现新的音乐家,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 当我们真正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时,我们会发现,音乐本身就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和惊喜。

所以,玩Hi-Fi的本质,还是要回归音乐本身。 让我们放下对器材的过度执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音乐的欣赏上。 用心去聆听,用情去感受,让音乐真正触动我们的心灵。 这才是玩Hi-Fi的真正乐趣所在。 好的器材是锦上添花,而非本末倒置。
让我们记住,我们是为了音乐而来,而不是为了器材而存在。



77
发表于 2024-12-28 08: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没错 不如聊聊年底发的很多新专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08: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Wong0117 发表于 2024-12-27 21:09
现在热衷于购买高品质的无损音源。购买数字音源的钱大概已经是设备的两倍了!

没有必要买,买个Q的月抛,自己下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4-12-28 01: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厦门
说得好!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4-12-27 22: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听一段时间会换个保险丝对调电源线之类的刷新一下听感,音乐是真喜欢听,但是也很喜欢不同调料下的同一个音乐能有什么表现,这种新鲜感很好玩,大概是个器材党和音乐党一半一半。,不算很折腾但是是真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4-12-27 2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
现在热衷于购买高品质的无损音源。购买数字音源的钱大概已经是设备的两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4-12-27 18: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讲不出高深的道理,就说一说肤浅认识,
人肯定要有点爱好的,完全没有爱好的人好难想象,发烧其实就是一种爱好,听音乐呢,其实也是一种爱好是吗,但是这种爱好看起来比较高大上,那么爱听音乐但是其实不爱烧器材的人肯定看不惯器材党,但是他们有个优势,就是可以站在制高点上教育器材党,立于不败之地,别人没法反对他,
就算同样是爱好,还是分了三六九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4-12-27 18: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道理都对着呢,我记得我大学期间,800块的索尼mp3就觉得很爽了。
但是现在一路从入耳式到头戴大耳,现在到音箱,感悟就是人总有好奇心,就像我现在是A17,但是barefoot footprint03已经在路上了,17的2分频理论上讲是打不过03的3分频的,回来比较一下咯。
看留哪个吧,人们总是好奇设备的升级带来的声音变化,不同的箱子和设备声音也不同,只有折腾过一番后才能静下心来欣赏音乐,路还是要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4-12-27 16: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这个世界哪来的这么多真谛。人就追求一个心情愉悦和成就感,是音乐本身带来的还是因为折腾器材带来的,有这么重要吗?谁规定哪种就是真谛?只要进了发烧范畴,执着于哪个演绎版本更好的和执着于哪个耳机低频更自然的没有本质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4-12-27 13: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成年人了,为啥总是有这种二选一的论调。为了欣赏音乐而购买器材,器材为音乐服务,相辅相成的2件事何必说成对立的。如果同意,建议先把这个论坛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4-12-27 1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折腾一圈,最后发现折腾花费的时间比欣赏音乐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4-12-27 00: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幸好本人已经硬件退烧,现在主要是关注性价比较高的无损音乐,高码率的只保留比较喜欢的几张,多数还是普通的无损专集,不想折腾了,太累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4-12-26 20: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有最好,没有也不执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4-12-26 15: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通
那咱玩表的真谛是不是比谁走的准呢,那劳力士怎么都比不过卡西欧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4-12-26 15: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玩hifi不玩器材玩什么?这个论坛里几个识谱的几个懂音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4-12-26 13: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非常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4-12-26 13: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厦门
自己看怎么理解,就自己玩,什么音乐论,器材论都是自己兴趣,没人强制,只要不是商家吹捧,论坛的玩家自己讨论一下器材又有什么不好的,中老年人的乐趣无非这几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4-12-26 12: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最常有的心理,“等等,我再升级一个地方就差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4-12-26 12: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同意的,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喜欢只听一些歌去测器材,好几十万首歌我都听不完,慢慢听选出自己喜欢的歌这个事情已经占满了全部时间,现在只是偶尔看看他们的帖子,内心毫无波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4-12-26 12: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24-12-26 11:24
HiFi玄学背后的PUA套路:老烧们,你们中招了吗?
各位“身经百战”的HiFi老烧们,摸摸你们日渐稀疏的头顶 ...

之前才发了一贴,才被pu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7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