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18|回复: 9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寸中型书架音箱的美好设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7-28 12: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8 12:46 编辑

一些想象:


1.它尺寸不能太大,最好是8到9英寸之间,这样单只可以方便搬动,容易移动到各个小房间。适应15-20平米以内的听音空间,完全满足使用距离大约1到1.5米的不失真声压。

2.正常听音乐不需要加炮,低音下潜有效-1db能到38Hz,并且低音部分,30-50Hz频率,3次谐波在88db@1米音量能控制在0.6%以下,同时拥有清晰度和宽松度。
3.最好是主动音箱,外置DSP系统,开放DSP设置,预设几种调教模式,比如监听音箱设计、模仿无源音箱的设计、家用设计、从分频原理,设计目标在根本上切换模式,当然也包括低音能够很大程度自己匹配好房间的驻波峰,更加灵活一些,还保留超低音输出。
4.最好是家用音箱的外形风格,有木纹。
5.可以有一定的风格取向,有一些特定技术年代的个性化,但也希望在旧款音箱的优点基础上,做较大改良。比如ATC SCM50,要比它小一号,容积35L这样,但又不是ATC 40那种人为技术性降低性能的产物,中低频清晰度比它高,在ATC的基础上,把女声和乐器的部分清晰度做高一些,然后最大声压可以比它差一点就行。既要短冲程的动态瞬态,低失真又要长冲程的下潜,中高音保持ATC特有的风格也可以。
6.可能它大概长这样:?
93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5: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9-1 15:59 编辑
虎啸68 发表于 2025-9-1 14:51
最新版拓利好8350你试听过没有,深圳的烧友有福,可以去试听,如果听过请麻烦简单见讲一下这款优缺点,我 ...

朋友,我看到您问过,我好像已经也回答过了。

您关注这个音箱很久了,但这么纠结不是好事情。其实音箱就和朋友之间的酒量一样,在一桌的无非都是半斤八两,相差的那一点点,是不值得让您这么纠结的,以至于这么久都还没有买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25-9-1 14: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开县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25 17:28
我这一时半会功放不够,有些偷懒,质检过了就置之不理了。。。先晾一边了,等我去借一台功放来。
~~我尽 ...

最新版拓利好8350你试听过没有,深圳的烧友有福,可以去试听,如果听过请麻烦简单见讲一下这款优缺点,我对这款还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2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31 22:29 编辑


有人说,更喜欢ATC SCM50的听感,硬件已经很接近了,能够更大程度的复现吗?而不是绝对平直的那种现代DSP音箱的感觉~~~
可以的,因为原版是这样的(下图红色是音箱的正前方声轴),DSP在分频手法上,是可以模仿的。而且可以保存一个模式,一键切换平直的~这也是DSP的优点,可以存在无数种调音模式和低音房间配合。
现在这个音箱的包装箱和脚架已经在生产中,很快就可以夹起来听一听啦。
不过原版ATC SCM50听觉上的低音下潜大概只有45Hz……这个它是低音喇叭设计如此,追求大声压不失真,就需要牺牲下潜,一种取舍吧,力度速度还是有一点的,现代高端喇叭就是全部都要,这个不抄了。
它离轴10°的中高音有一个相位抵消的感觉,3000Hz有个小失误,如今的设计分频,也能通过计算机仿真解决了,这里也不抄了。(绿色曲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25-8-28 0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8 00:57 编辑

做好了分频。1米测量结果~~~~

开瓶啤酒,复古音箱改良,听下老歌看看。
第一张是频响和相位,可见300hz以上,虽然配置是ATC的,但我受PSI的影响,也加入了PSI的优点,超高准确度,还有线性相位。低音下潜35Hz 正负0db,整体平衡度,动态的,近场都可校准到±2db



失真图……大音量没有测量条件,正常听歌音量。1000Hz 0.12%  低音50Hz 0.65% 但其实隐藏的4次谐波失真是弱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25-8-25 17: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xhuzi 发表于 2025-8-25 16:43
看兄弟的帖子真是乐趣多,被你深深折服,既有工科生的扎实功底,又有文人的侃侃而谈,还不乏幽默和哲理, ...

哈哈,以后多聊点搞笑的。不搞技术方面的了~太枯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25-8-25 17: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5 18:05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8-25 17:15
噢有道理,塑料指的是丹拿那种msp材料吗?那种中音我也喜欢。

话说,你这对实战怎么样了?

我这一时半会功放不够,有些偷懒,质检过了就置之不理了。。。先晾一边了,等我去借一台功放来。
~~我尽快。我的期望值是比8000的派杨惊蛰 角,中低音有比较全面的提升,和拓利好8350对比,各有特长各有特点,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25-8-25 17: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河源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24 17:40
整箱风格有关,高端喇叭各个都很好,但是长处都不同
这几个搭配,只是把各自的长处都用完了,而且缺点 ...

噢有道理,塑料指的是丹拿那种msp材料吗?那种中音我也喜欢。

话说,你这对实战怎么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5-8-25 16: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1 09:21
齐人之福 一套馒头,一套锥盆,全部都要,不满意退货,即可破。满意就淡定的玩,上网吹水就是。
我 ...

看兄弟的帖子真是乐趣多,被你深深折服,既有工科生的扎实功底,又有文人的侃侃而谈,还不乏幽默和哲理,真是少见的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25-8-24 17: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4 17:43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8-24 17:05
想问下球顶是不是扩散角度比较大?还是说跟箱体整体有关,跟单元没太大关系。。

我喜欢带式高音,总觉得 ...

整箱风格有关,高端喇叭各个都很好,但是长处都不同
这几个搭配,只是把各自的长处都用完了,而且缺点和优点各个喇叭统一了,不会像ATC那样,听女声很好,听男声就不好,听钢琴不错听小提琴就不好,有厚度就损失了清晰度和透明度,不会太分裂,导致喜忧参半,对音乐的选择太过局限。
最终这个音箱现在明确的缺点就是听电音不够干,数码味不足,有点过时,听其他老歌包括女声和乐器都很好,这些元素不介意轻微的二次谐波染色。
离轴其实不用怎么考虑了,现代音箱都是私人物品,不像电视机,没有人陪我听音乐,不用再考虑多人一起使用,离轴参数我不会太在意,当然,球顶的离轴都是很不错的,这个音箱水平轴向是很漂亮的,摆放不需要大角度,纵向离轴就拉胯了,因为喇叭垂直排列,近距离的话,摆放高度要求中音对着人脸。

你的方案也不错,但是丹拿喇叭最大的短板是低音下潜,优点是中音,可能需要再斟酌一下。

我个人最喜欢的高音是高端气动高音,和塑料中音喇叭……哈哈,满满的塑料,其实听感上气动高音很像丹拿高音,动态范围强大,音色干净+柔和,三不矛盾,和很多人的直觉是相反的?反正我的主力音箱都是塑料气动配塑料中音。
这个复古球顶书架,也很不错,有时候发烧友总是说:这个不太好,那个差一点,我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回复:“我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5-8-24 17: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河源
本帖最后由 fearsdotcom 于 2025-8-24 17:10 编辑

想问下球顶是不是扩散角度比较大?还是说跟箱体整体有关,跟单元没太大关系。。

我喜欢带式高音,总觉得细节比球顶好,不知道为什么。
如果自己做,我会搞raidho那种丝带高音+陶瓷中音+丹拿低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25-8-24 13: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4 15:00 编辑

喇叭音色,喇叭的搭配也是很讲天时地利与人和。
谐波、动态范围、整体分频架构、频响等等综合一考虑,限制就很多,像配菜。

这个音箱很有意思,它首先失真很低,正常典型中近场音量0.35%级别,但全程是二次谐波甚至中高频是纯二次谐波。
发烧世界中传说二次谐波、或者三次谐波为主导的音响都非常的符合人类的听感,各有喜好,但比例均衡的反而就平淡一些比较监听。(红线二次谐波,最底下黄线三次谐波,棕色频响曲线)

低音喇叭未分频的测量指标,可见在高频段有一个铝振膜特有的共振峰,但那不要紧,分频以后,再加上陷波器,那都不在工作区了。


球顶中音


球顶高音





最后,这个8.7英寸三分频实际的大小,和小屁孩比一比~~~喇叭都比较重型,汝之重,一只手拿不动。质检过关!准备实战,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17: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3 17:14 编辑
sunnygod 发表于 2025-8-23 16:56
是听的音箱两对才相当于一只你的八寸音箱重

喔,正常~~~~如果不想想办法缩点水,很容易超重的。
这个书架箱,板材降到18mm,前障板控制到34mm,中音单元磁铁从180mm直径减少到140mm,低音单元用单磁铁,高音用25mm音圈钕磁路的,整个设计就能下降到40斤一只了。
缩水下来,影响一点性能(15%?),但是可以换来成本降低一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5-8-23 16: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是听的音箱两对才相当于一只你的八寸音箱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16: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sunnygod 发表于 2025-8-23 16:22
70斤一只,我都可以搬两对8寸落地箱

羡慕体力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5-8-23 16: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70斤一只,我都可以搬两对8寸落地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25-8-23 15: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3 16:06 编辑

今天有力气缓过来了,趁周末各个不在家。
做一遍质检流程。




先测装箱阻抗,频响,顺手设计下无源分频器的框架,以备用。甚至我还单独测量带网罩的频响……考虑到家用都是带网罩的多。

低音的配对误差有3.5Hz的误差,正常范围,而且这还是连号的水平了,实际做完音箱在30hz切一下就是了。不影响
所有参数都和出厂图纸对应,箱体容积计算无误,也没有任何漏气,可以考虑开始分频了。


虽然不考虑使用物理分频,但设计流程还是粗略做一个吧。说不定以后想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5: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2 17:49 编辑

箱体到啦,做总装,这个安装比较复杂,中音单元需要背装。







家用型的木纹和网罩











好重,这样一只8寸音箱有70多斤。不做个脚架不安全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25-8-16 2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14 18:10
主体的漆面完工了,哑光枫影木风格纹理,接下来继续做前面板和网罩,家用版是需要网罩的。

最后还剩下网罩~!就搞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25-8-14 18: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14 18:11 编辑

主体的漆面完工了,哑光枫影木风格纹理,接下来继续做前面板和网罩,家用版是需要网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15 04: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