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000元能组怎样的系统?我来抛砖引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8 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虽然一直有传言说“万元以下听个响”,但我还是愿意认真的去搭配一套5000元的系统来听个(我认为的)稍微好一点的“响”。既然预算有限,那么如何合理取舍,充分利用资金,达到或接近自己的预期目标,我觉得,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情。

下面首先介绍我现在的系统:
音箱:Presonous Eris E8 有源监听一对,中亚特价时¥2599
解码:Aune X8(运放换了OPA2604),咸鱼¥1200淘的,运放是卖家送的
播放设备:自制树莓派(Volumio系统)加伟良15W线电加绿联外接硬盘盒加一个旧的500G硬盘,大约¥700
解码和音箱之间一对秋叶原RCA线:¥50
音源文件:多数是从其他发烧友那里拷来的,少数是网上找的资源。大部分是CD抓轨的apeflac ,也有少量DSD6424b- 96K192K88.2K)的高质量文件。类别的话从流行到爵士到新世纪到古典都有。

这套系统,总价在5000以内。即使X8按全新价购买外加运放,也不会超过预算的。

下面说说我自己认为的优点:
1、         声场。最典型的证据就是前几天我在播放蔡琴的淡水小镇专辑时(24b-88.2K的flac文件),我老婆本来是坐在那边看kindle电子书的,突然她放下电子书对我说:我怎么感觉蔡琴就站在那里啊,有点吓人的感觉。
2、         频率完整,杂食。以前只听4寸箱子的时候,没觉得什么,现在听过8寸箱子才发现,少了很多东西。听流行,听古典,都可以,还兼顾影音播放。我特意下了一部“指环王3”来验证过,效果不错。

说说我认为的缺点:
1、         声音比较素。虽然已经在解码器运放上加了一点调整,但总体还是比较素比较直白的,不是那种味道很浓的系统。其实这是我有意的选择,毕竟在这个价位上,我又需要整个系统杂食一些,也只能让它直白一些吧。
2、         解析力相对一般。比一般的多媒体箱子是要好些,但与一些hifi箱子比还是差了一些。比耳机也有差距。例如蔡琴的月光小夜曲里那9声蛙叫,用耳机(K701)加一体机(金丝雀)听很容易辨别,用音箱系统不是特意听的话,第一声非常容易被忽略(都是比较正常的听歌的音量下比较)。
3、         中频有一定的妥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是为了有更好一点的低频,我可以选择同品牌的5寸箱子,那样中频会稍微好些,但要有低频就必须加低音炮,就会超过预算,而且摆放也比较麻烦。

总结一些小小的经验吧,如果错了请高手指正。
1、         在相对低价位上,选择有源监听是性价比较高的方案,尤其是那些销量比较大的型号,产品成熟度高,研发成本已经摊薄,溢价较小。还省掉了搭配功放的麻烦。当然,前提是你愿意听比较素比较直白的声音。
2、         解码器的选择很重要。配有源音箱的话尽量选择纯解码器,而不是一体机。我用金丝雀也试过,效果是不如X8的。本来还有一个选择是双木家的SU-8,好处是支持平衡输出,但X8能换运放的特点最终被我看中,只能对SU-8说sorry了。另外,在这个价位上,独立界面啥的也就暂时不考虑了。
3、         播放设备的选择,我(不严谨的)比较下来,认为树莓派音质是好过自家的台式PC的。如果专门优化PC,所花的代价将远远超过树莓派(加线电)。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家里,谁愿意一天到晚开着PC呢?浪费电不说,选歌还得到电脑前啊。现在用手机直接遥控,不是更好吗?

最后我的总结是:低烧有低烧的快乐,好好欣赏音乐才是根本。以后有预算了,还是要继续烧下去的,哈哈。

2
发表于 2019-4-8 23: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个人是hd600,闲鱼1500(99新)+乾龙盛qa860,这套系统基本把600搞定,古典完全能驾驭,大开大合,感觉耳机阶段性退烧也可以了。后面走个he560就完事了(专门把860搬到hifiman那听了一下午),以后再慢慢过渡到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2 06: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