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0-5-27 13: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本帖最后由 michael_kg 于 2020-5-27 13:07 编辑
参考了一下知乎上的《运算放大电路的基础》,仿莱曼结构的耳放用的是同相放大电路设计。应用运放的“虚短”,可知V2=Vin;因为运放的“虚断”,输出电压的电流全部流经R2和R1,因此V2由R1和R2对Vout分压得到。最终可以推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通过调节R1(即仿莱曼耳放的开关SW021),就可以改变输出和输入的关系,即改变了增益。而且这种改变是线性的,不应该影响听感。
但是,这些计算的假设是:“理想的运放具有输入阻抗无穷大,输出阻抗无穷小的特点,同相放大电路保持了运放的这种特性。” 但是,很显然,实际生活中,耳放的输出阻抗不为0,如“audiosciencereview.com”上的测量图所示。图中说,输出阻抗越小越好。那当然好,因为这表明运放工作在比较理想的状态,而且对于超低阻的动铁耳塞,不会出怪声。比如,图中的Apogee Groove,就因为输出阻抗过高,而影响一些耳机的频率响应。
所以,肯定有什么东西并不理想,导致耳放并不是“理想的运放”,即Vin和Vout跟增益电阻(R1,或者莱曼耳放中的SW021)的关系并不是这么简单的线性关系,最终影响了听感。但是到底是什么不理想呢?还是我们的心理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