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部分音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高音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14 1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香港
本帖最后由 wolfgangwei 于 2021-8-14 13:27 编辑

在对比同一版录音版本的不同数码格式 (16bit/44.1kHZ  和24bit/96k  和5.6M DSD)时感受的

首先给两个前提知识点:
1. 乐器声音属于高音还是低音,由基音决定,但以此为基数,通过内部共鸣产生的2、3...n倍频率的泛音范围,理论上是无限的。因此即便是低音乐器,也有极高频。
2. 越低频段,对采样率要求越低,同时,因为声压范围大,因此对采样bit深度要求高;高频则对采样率要求高。

定位:
乐团里,大鼓如果用绒毛最厚的鼓槌,你甚至会听不出鼓在左边还是右边。同样,玩正经2.1hifi的低音炮放哪无所谓。因为低频绕射强,现场声音到人耳时已经很弥散了,人能判断定位,还是通过高频。

细节、空气感
说到底,鼓声虽然音波能量99.9%以上集中在低频,但是,所谓弹性、质感等等听感,却取决于那千分之一能量的高频。也就是乐音的音头(鼓槌接触霎那)。高码率格式带来的那种空气感,和耳机音箱特性带来的某种氛围感是完全不同的,采样率的区别,是任何重放器材无法弥补的。

数字技术的瓶颈
说到底还是jitter,高频的相位失真。同样是1微秒的延迟,对100HZ的低频来说是万分之一周期,失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20kHZ高频来说就是1/50周期,足以对波形造成可见影响了。

重放得好的高码率录音,带来那种现场本身就有的,若有若无回旋在半空的嗡嗡声,真让人着迷。物理模拟世界,连失真也是好听的。
2
发表于 2021-8-14 13: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得先能听到20kh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4 06: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