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29|回复: 7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还听古典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2-8 00: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看到有坛友发关于古典的帖子,我也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因为年纪不小,也算是较早进入大家谈的,18年前一直都有发烧友怎么能不听古典这样的说法,所以也是挺早接触古典,入门选择各种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曲目,以及公认的名作,也会从各方面查找曲目背景和作者生平来增加认知,可是说句实在的用了16年都没喜欢上古典,直到最近两年,因为生病和各种各样的磨难,朋友的分离,莫名其妙的这两年就喜欢上古典了,最近静下心来思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个年代的作曲家没有手机没有其他娱乐手段,音乐里面承载了太多悲伤和生离死别,是在用音乐来记录他们的情绪。因为我现在的年纪多了很多愁绪和对未来的担忧,所以才能沉浸入其中。
而我年轻的时候朝气蓬勃,就算偶有小挫折心里也总是充满干劲,听不进去正是理所应当,现在回想我还更愿意一直开开心心,听不进去古典音乐呢。
还有就是入门的选择其实可以再考虑,不应该从贝多芬、卡拉扬入手,从我自己角度更应该从柴可夫斯基、马勒、伯恩斯坦、波哥开始,这些情绪更加外放,更容易被引导其中,其实也就是情绪的共鸣,一种自我情绪的认同。其实柴可夫斯基马勒听多了,真的会抑郁。
现在我听古典乐最多的方式是搭配书籍或者漫画食用,可以根据情节选择不一样的音乐,算是其乐无穷,而且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这种古典乐食用方法,真的很不错,也可以不用寻找认同感,自己满足就可以,不管古典,acg、流行还是 爵士。





2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00: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帖这也算是自己的一个记录,一切从HD 580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2-8 01: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蒸馏壶看成w2022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2-8 02: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晚上整理外语笔记的时候一般会听无人声的东西,交响乐、ASMR等。白天健身的时候一般流行乐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2-8 08: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那块屏幕后面的石头,如何做到左右纹理完全对称的?非常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2-8 08: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
柴4、5先抑后扬还可以,柴6致郁系。给你推荐一个致郁系,悲歌三重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2-8 08: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好文,不过不一定要通过亲身经历来共鸣,其实可以把自己放在作者那个时候来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2-8 08: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这580的头梁棉跟我的一样,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08: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睡猛醒 发表于 2024-2-8 01:04
蒸馏壶看成w2022了

哈哈,颜色还真挺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09: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阿灰灰 发表于 2024-2-8 02:52
晚上整理外语笔记的时候一般会听无人声的东西,交响乐、ASMR等。白天健身的时候一般流行乐为主

随心情就好,我慢跑时也会听平时绝对不听的欧美流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09: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anguoqing99 发表于 2024-2-8 08:27
那块屏幕后面的石头,如何做到左右纹理完全对称的?非常漂亮

是块岩板,不是天然的,所以花纹对切想做成啥的都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09: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轻烧党 发表于 2024-2-8 08:40
柴4、5先抑后扬还可以,柴6致郁系。给你推荐一个致郁系,悲歌三重奏

握手握手。太抑郁了,前年我差点听出抑郁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2-8 09: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其实个人感觉随心而动听古典就好,不喜欢的时候再怎么强迫自己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也是很难强迫自己听下去的,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迷茫。相反,先找到自己很喜欢听的乐曲,再去了解一些相应的背景知识,音乐听起来会别有风味,这种方法也适合所有不同类型的音乐。
我和楼主的经历类似,前几年也是生活和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和苦恼,在解决的过程中开始复烧,想通了人生苦短,与其焦虑不如听些更好的器材,就这样又听起了古典。小时候学过钢琴但那时候练到巴赫的二部创意曲就很烦,感到枯燥无味,主要是那时候自身的乐感和人生经历太浅,无法体会巴赫作曲的妙处,中途搁浅,对钢琴曲也曾一度失去了兴趣。小时候是听一些磁带和CD,喜欢李斯特和肖邦,也喜欢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那时候最喜欢钟,李斯特和帕格尼尼版本都喜欢。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所有类型的古典乐都产生了极强的兴趣,包括歌剧和艺术歌曲。随着心境逐渐转好,现在听古典,少了很多情感的寄托,多了很多情感的共鸣。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一段短暂的痛苦,让我重新对古典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反而是一件幸事,很多自身的枷锁都被解开,古典乐从最初不得不服用的止痛药,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让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其实我个人感觉古典乐是长期以来被打上特殊的标签,比如不听古典乐就显得欣赏水平不高,或者不是发烧友等等,这些错误的观点其实让很多人对古典乐望而却步,认为这种音乐类型阳春白雪,最终导致曲高和寡,从而错过一种音乐类型其实是非常遗憾的。
举个例子,很多古典乐,尤其是巴洛克时期和现代古典乐和重金属音乐,摇滚乐,甚至是电音(比如管风琴和羽键琴,古钢琴的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维瓦尔蒂和巴赫,现代的如斯特拉文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兼具音乐的美感和冲击力,表现力,大量的不和谐音,初听很痛苦但久听就像品浓茶,越品越有滋味。
最后赞下楼主分享的Eva图片,这部童年记忆里面的配乐非常精彩,不只是其中的古典乐部分,也包括其他的背景音乐,运用的恰如其分,剧情更是久经考验和推敲,经久不衰,剧场版也是部部精彩,不得不佩服庵野秀明强大的想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09: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懒懒猫 发表于 2024-2-8 08:45
好文,不过不一定要通过亲身经历来共鸣,其实可以把自己放在作者那个时候来听。

代入也是很好的办法,那些作曲家和曲子背后的故事却是有趣而又深重。比如听到勃兰登堡也觉得有点讽刺。莫扎特的不少曲目只要带入进去也会很吃惊,这么快乐的旋律居然是在沉重的背景下写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09: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八云紫 发表于 2024-2-8 08:53
这580的头梁棉跟我的一样,塌了

塌简直是平平的,580始终是最喜欢的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2-8 09: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zhan1919 发表于 2024-2-8 09:13
代入也是很好的办法,那些作曲家和曲子背后的故事却是有趣而又深重。比如听到勃兰登堡也觉得有点讽刺{:4_ ...

是的,其实巴洛克时期的还是比较欢快简单旋律的,比较有代表的勃兰登堡了,一听就很开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2-8 09: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zhan1919 发表于 2024-2-8 09:13
代入也是很好的办法,那些作曲家和曲子背后的故事却是有趣而又深重。比如听到勃兰登堡也觉得有点讽刺{:4_ ...

我最近听的比较多的是舒伯特和贝多芬晚期的作品,觉得耐心,容易代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2-8 09: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厦门
请放弃哈里欧的器材,选择kono sk-2a配合kono原装过滤器以及过滤布去体验虹吸的极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2-8 09: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老柴、肖邦这些的听多很腻,偶尔喝完酒回家听听不错,听着不累,简单易懂所谓流行曲确实适合新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2-8 0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7 02: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