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唤 于 2024-7-23 00:58 编辑
好些年前,未成家,也无加班,周末还是周末,两天齐齐的。
我一好友,特好的朋友,富哥一个,年纪轻轻开着他的奔驰E带着我城市周围闲逛,古镇,登山,或是野炊,几人出行很愉快。
同时大家同为音乐爱好者,但不是器材爱好者,折腾耳机这些玩意只是我得爱好,别人无兴趣也就不提这些,说多得显得我装B。
在车上路程中一项乐趣便是在他的车上收音机瞎特么调,找歌听,收音机放出好听的歌,便记下歌名,手机音乐软件记录下来,收集好听歌曲,成为路上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但是出现一个问题,往往收音机里放出来的要好听很多。这是我和他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往往收音机里放出什么歌曲,便用音乐软件找着,再用车上蓝牙,或者插线再来一遍,觉得差点意思,声音倒是干净很多,清楚一些,鼓是鼓,琴是琴,但是缺少些什么,让人没有兴致继续听下去,切回收音机继续找歌。
后面回想起来,或许收音机里放出来,就是所谓的模拟味吧。
说到这里,其实最大的感觉就是声音的鲜活程度,模拟味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鲜活,还有流畅,声音浑然一体,没有那么清楚,没有鼓是鼓,琴是琴,所有声音混成一体,声音缠绕一体。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所谓三频,所谓声场等等来解释模拟味这事,说不清楚。
你用这些所谓的HIFI词语,这些概念把他拆了,把他分开分析,好像 也就那么回事。说起来素质可能及其平庸,普通,但是这声音到了耳朵之后的鲜活度,流畅度,就是能让你欲罢不能,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一故事,原来公司一同事,在我印象下买了535,他每周末都得两个小时动车回家,一日借我888动车听,我888扔在公司,午休时的睡觉塞,无所谓,便借他路上听,后面每个周末找我借。
一日对我说:这耳机这特么好听,我用535火车上听不到一个小时,便不想听了,当时认为我对音乐的喜好不多了,后来用了你这耳机,我能一直听到到站,舍不得摘下来,你这个牛逼,好听。
然而我这只888也最后葬送与他的屁股下,被他坐断了耳机柄………………………………
其实888所谓的硬素质差535好一些,但是架不住所谓的调音讨喜,这种讨喜与素质无关,与所谓的三频理论无关,只是单纯的好听,声音流畅,调音讨喜而已。888明显老SONY调音风格,我也很喜欢,这个以后展开聊,能写好大一篇出来。
打个总结,其实很多时候,模拟味,或者说耳机,系统的一种特么调音,无关现在所谓的HIFI逻辑,这套评价体系去评价所谓的模拟味,说不好,说不清,硬要用素质去硬凑,去硬解释,那没戏。
作为音乐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其实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黑胶,CD,哪怕磁带,收音机,不一样的快乐。
现在的数播,或者PC,现在做机器的思路按照所谓的三频理论在做,强调所谓的素质,强调三频,强调分离,应为这些东西做好了,很多人喜欢,简单且好卖,其实好的声音不止这些东西。
我理解,鲜活度,流畅度的优先级远高于其他的东西,好听最重要,你的机器都不好听,要这些所谓素质有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