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sd和音乐APP里面的无损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6-23 21: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最近因为dsd和音乐APP里面的无损到底哪个好,我有点不明白,请大佬赐教
2
发表于 2025-6-24 00: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揭阳
在绿檀聊DSD是禁忌话题,会有一堆老烧蹦出来告诉你mp3的音源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6-24 00: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z1reizw 发表于 2025-6-24 00:46
在绿檀聊DSD是禁忌话题,会有一堆老烧蹦出来告诉你mp3的音源最好。

好奇你们哪来的网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6-24 0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其实...44.1khz,也就是CD的采样率,理论上已经足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听力上限了——无论频响还是动态

真要说“好”,理论上采样率越高越好,所以DSD更“好”,但能不能听出差异就另当别论了。

实际上很多音源,包括SONY自己卖的hires,尤其是那些非“原生”录制的hires,都是升频器或者在更高频率区域里随便弄点噪音进去——反正20khz以上也听不到。用扫频软件一扫就明白了,我甚至见过某歌是在20khz以上画波浪线估计灵感来自于“黑乐谱”

所以,这玩意有则有之,没有也不用苛求。讲真的,320kmp3和DSD之间听感或许确实有可感差异,但这可感差异也因人而异,能有多大?能否量化?你觉得是在这方面和设备上钻牛角尖收益大,还是学点乐理、音频理论、外语等帮助自己更深入的理解音乐来的收益大?后者反而不需要花多少钱,只是很少有人选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6-24 01: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揭阳
本帖最后由 z1reizw 于 2025-6-24 02:14 编辑

享受音乐吧,简单一些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6-24 04: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DSD提供的不是听感上的提升,而是情绪价值和脑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6-24 05: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录音质量高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6-24 05: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从前一心追求DSD,现在安心听44.1,这几乎是必经的过程,不论哪种格式,能让自己静下来听音乐就好,慢慢体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6-24 07: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你可以用电脑端看一下我之前发的主题,里面有相关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6-24 0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我自己情况是非AB情况感知不到明显差异,但是如果ab一下心里那道坎就过不去了,就不得不追求好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6-24 07: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朝阳
本帖最后由 alexiyan 于 2025-6-24 07:49 编辑

44.1是数字变换中最高采样频率, 可还原44.1之1/2的理想正弦波! 音乐哪有纯正弦波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6-24 07: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一些八九十年代的老歌搞出DSD版本,实在是多此一举,可能唱片公司想利用消费心理多挣点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6-24 07: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alexiyan 发表于 2025-6-24 07:33
44.1是数字变换中最高采样频率, 可还原44.1之1/2的理想正弦波! 音乐哪有纯正弦波啊!

我不能各种正弦波傅里叶叠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6-24 08: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朝阳
zikomol 发表于 2025-6-24 07:56
我不能各种正弦波傅里叶叠加吗

正是这个理论, 除了正弦波及其正向叠加,自然物体产生的声音波形几乎只能无限逼近。44.1几乎是底线了,采样率越低还原难度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6-24 08:44 来自 广西南宁
就像世俗的比较,中国和美国  哪个国家好

然后就是众说纷纭。

16
发表于 2025-6-24 10: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磁带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6-24 11: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其实是有差别的,某些大编制古典会有点信息量的差别,还有人声的话线条和口型感觉会清晰少许,但是对比44.1我个人感觉不是神之耳无所谓的。。。还有那些老歌真讲不好是不是真的DSD,反正我看到某个DSD曲子都会先去查查是不是有出过SACD版本,但是国内像童丽这些就算出了SACD版本的也无法保证是不是用CD搞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不具有权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6-24 11: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哦对了,与其迷信DSD不如找点WAV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6-24 11: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听听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6-24 11: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另外大部分dsd不是原始dsd录音,接受这个就听dsd,大部分解码也不是dsd解码器,pcm转dsd转pcm再解码。。。喜欢就是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13 00: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