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200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22: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1-1 08:06 编辑

发现中国大提琴家王健的片源出来不少,比以前容易找多了。
关键词:Jian Wang。小白盘和RuTracker都方便
https://www.xiaobaipan.com/file-28896539.html
王健和阿巴多有过至少两次合作的DG录音: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6144474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4647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0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1-3 13:30 编辑

https://www.xiaobaipan.com/file-29209080.html
巴赫包子 -Hänssler,2000 (43vol-173cd, ape) 50.2GB

https://www.xiaobaipan.com/file-25912919.html
小涅高兹10cd。蒙都40cd包子flac版。
Eugene Fodor 美国小提琴家 5LP flac。
1972年,Eugene Fodor 22岁在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中获一等奖。
1974年莫斯科举行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中,获得首奖 (二等奖,与两位苏联人并列)。

推荐: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优秀版本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4204&extra=page%3D1
有时候搜一个东西,不经意就会发现另外好东西。这样反而更有主动探索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16: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当世至强女高音
Galina Gorchakova - 嘉琳娜·戈尔恰科娃





Galina Gorchakova, Constantine Orbelian - Italian Opera Arias - 2001 [TR24]
70c709313379f48377618787dafdaa38f096144b
Galina Gorchakova - Italian Opera Arias (Delos SA 3286) [iso]
ac2465a1bb2f3104e37264691dd30e8cfe724bdb

这版的sacd,比24bit的还要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4
发表于 2022-11-1 16: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



雷纳塔.泰芭尔迪(Renata Tebaldi),1922年2月1日于佩萨罗,是意大利歌剧演员,二十世纪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歌剧界认为她有着“天使般的美丽歌喉”。
雷纳塔.泰芭尔迪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其父是佩萨罗一所学校的小提琴音乐老师。在1950年代到60年代,雷纳塔.泰芭尔迪与当时走红的著名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弗朗科.科雷利被誉为是一对“黄金搭档”,为Decca公司留下了众多精彩的歌剧录音。
Decca公司这套双CD是深受歌剧音乐爱好者欢迎的一款咏叹调精选唱片,它将雷纳塔.泰芭尔迪这位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的代表性唱段悉数收录,选曲精彩,录音也尽显Decca“歌剧王国”的强大实力,值得收藏。

【DECCA】Renata Tebaldi 雷纳塔.泰芭尔迪--Tebaldi Operatic Arias 泰芭尔迪:歌剧咏叹调(2CD)(wav)

J大说的这位大爷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12: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1-2 13:27 编辑
顺手片源……


感觉不错也能下完的,顺手发发。


爵士乐专辑:
(Contemporary Jazz, Smooth Jazz, Crossover Jazz, Pop Jazz)
David Sanborn - record (27CD, 1975-2008, with Joe Beck, Bob James, Michael Kamen), FLAC
e7ea7c64012fc9aa5712f97004fd830377b50dad

海顿歌剧(只有这一集):
(Opera/Vocal) Haydn Joseph - Operas, Vol. 1: Armida; La fedelta premiata; Orlando paladino; La vera costanza (Antal Dorati, Jessye Norman, Arleen Auge )
e392b8b71e4346949af2f6b24b3797f7f8d3de6e

阿巴多指挥的音乐节整场 sacd:
[SACD-R][OF] Claudio Abbad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Silvesterkonzert 1995. Mendelssohn: Ein Sommernachtstraum, Op.21 & 61, Symphony No. 4 in A majo )
add2a23a23589ea9f5f6221f266f88e9ce760753
[SACD-R][OF] The Berlin Gala - Silvesterkonzert 1997: A Salut to Carmen (Claudio Abbad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Anne Sofie von Otter, Bryn Terfel, М )
aee5b9244ba20ce738e37e5788e7df8ff964baf6


正在收集的艺术家(关键词)

清丽的现代女高音,
Anne Sofie von Otter 安妮索菲.冯.奥特
歌剧美声精选,歌剧整本Opera,艺术歌曲 Lieder。
(三个文件夹名,歌剧美声不单列作为艺术家名文件夹,下设0 Opera,0 Lieder。)
(片源超多。以前下过才几个,现在感觉出来很多。)

Baroque 巴洛克音乐指挥家,
Reinhard Goebel 戈贝尔
(小提琴家出身,稍显现代风格演绎的巴洛克音乐团长。)
https://www.douban.com/note/755409321/?_i=7320710uelhyzK,7329126uelhyzK
这个豆瓣评价的演奏角度有点过火。其实听了他的哥德堡以后,觉得速度还算正常,只是清丽一点。一点也不像更加青少的现代古典演奏风格那样摇滚。

俄罗斯指挥家,
Evgeny Svetlanov 斯威特兰诺夫

以上三位的曲目内容都有偏近代古典音乐的。
前面那位加琳娜的女高音咏叹调专辑,是个经典。全都是著名咏叹调,唱的美声之内力量十足,非常过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13: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1-4 14:27 编辑

现在不是被毁的第一个大帖时代,那时是为了自己大量下载时用来消减浏览器标签过多拖慢速度也不好找的备忘效果。现在这个二帖,也就是纯粹的偶然备个忘,对当时最有感觉的艺术家收集一下,顺便大家也能看到。

其实有些艺术家只做个最精选的一些下来听听就够了。目前只是当做个日常的听音博客日记,以后留着想起来看一看看知道自己以前什么时间都在听什么,当时有过什么见解。从珍惜生命轨迹看到光阴的渡过。文化精神和网络精神结合最靠谱。个人说自己的,别人也能看到,自己也会去参考网上感觉好的他人欣赏轨迹的分享。在哪里都存在宣传效果和成本永远等价的问题,这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能非正常正念的去夸大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效果,社会效果取决于劳动效果大小和成本投入大小,广告效果在哪里都同样需要用量化的成本去决定宣传范围。起码的经济常识要有点。

正常高站位的常识看,零食不能当正餐,正餐不能当任务。平时的关注东西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也是一种出发点。听音乐,只是个偶然的碎片时间,并非日常的全部价值。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然出来上网干什么。有不会的可以虚心学习和交流互通有无。没人会歧视一个礼貌到位虚心请教的人。因为谁都有请教别人的时候,都愿意帮个忙贡献自己的见解。实际的网络整体的效果是见解交换。正常人都是出来学习和交流的,好人不管聪明还是存在欠聪明的地方,普遍都活得轻松自在没有颠倒幻想烦恼。
目前对和而不同,有个观察林子样本之下的发现。和,是形成交往社会的和。同,就是思维模式有无高度和包容的广度。“君子和而不同”,和,是有社会交往,评价标准,对己对人都是一致的。但可以对多种思维方式容纳一定程度的存在的,同。;而,“小人同而不和”,实际上这里的同是心智和思维狭窄性相同,无论心境思维和语言全都是一个模子,相互雷同。对社会常规一无所知。不和,就是双重标准,只许自己干任何不正常事,不许别人用自己正常的方式做事。等同野生动物个人独有一块地盘,毫无人类社会群体合作分工的基本概念。所以小人实际上就是最接近动物心理的存在。画个地盘到处无视常规干涉他人就是个例子。本质上就是极端动物感性思维,极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走向。因白赚的便宜倍数对傻子来说想象空间巨大,可以引发人的巨大私利之心极端膨胀。精神上有多大私利倍数,对外的行为和思想就有多大扭曲和狭窄。如果说存在小人那起码还算个人,干坏事还偷着来。而这种极端自私的品种是贪得无厌的无底洞,能抓到的不管什么手段都算自己的,对他人如何手段都不在话下,而一旦遇到自己有一点吃亏立即崩溃。人不怕笨,就怕坏。智慧稀有。鄙视常识的,常识就来鄙视你。还有更逗的只负责贪得信息的好处,最多出来打个鸡血激素促进做凤凰梦的母鸡们下蛋自己捡的奸猾懒蛋。健康长寿和生活与教育文化水准传承有直接关系。乱吃药也容易肾衰,不如个人自己脑子正确靠谱。正因正果,衰因衰果。结果通常最能证明出发点的本质。

启蒙主义精神和批判现实主义结合,是一种社会智慧。和欧洲启蒙主义的时代并列,甚至更早明清社会批判小说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世界水准。至于鲁迅都已经是晚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了。现在的莫言也是一位继承人。给社会照照镜子能挽救一些对社会现象模糊的文化认识水平的边缘人,每个时代挽救了这些群体就算一种社会贡献。平常心能有的那就是福音。老子认为大环境的利益局面决定全体人的心智水平的数量比例。孔子当年老想改造整个社会,但他的实际作用是只要全体大环境下中间,有一些人的心智能达到一定接近理解提升和可能做到提升的程度,那就可能通过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不是识字的人都能接受好的思想,自己实际的习惯已经养成,认识字和能看懂道理也没这个提升机会了。何况更多的人一看就直接反感,不笑不以为道。时间久了在一个距离智慧很远的生存环境里被熏得巴甫洛夫马太积累到了固化的程度那就基本固定了。因此,社会良性影响力也要建立在人对社会公利的承载和认可的基础上。正因正果,衰因衰果。结果通常最能证明出发点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7
发表于 2022-11-2 21: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学习了J大教会欣赏音乐的艺术和品鉴方法,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8
发表于 2022-11-2 2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好可惜,这个链接没有什么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9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22: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pop888 发表于 2022-11-2 21:53
学习了J大教会欣赏音乐的艺术和品鉴方法,受益匪浅

不客气。自己是把成长经历发出来自己留个记录,很多都是当时积累和总结的新见解。人生都在时间的学习中,一晃数年不进步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22: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1-3 21:56 编辑

对一些音乐家直接给出对比结果,点出风格特色是我辈的任务。自己留下一些当时的探究结果,也是对自己选择选听的查找选择的关键词效果。

既往能查到的介绍信息,很明显都是那些买唱片的人在那里拼命的的吹产品特色,都说好的地方。包括一些欧洲报刊也是这种效果。但和其他音乐家的风格对比完全没有,所以无法给出一针见血的简要特点描述。
这样就无法给欣赏者一种选择上的定位。面对的艺术家超级多,一个人在很多地方都有兴趣活动,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都去花时间探究。


------
在这里再发一下2021.03对比试听总结出来的著名钢琴家风格特点。

------
比较出真知。横向杯品,是海量信息时代,大数据广义欣赏的重要方式。

听感。单纯听贝多芬钢奏No.1开头乐段。个人推荐@:
1. Schnabel -施纳贝尔- 天真烂漫,古风。古典轻松的莫扎特味 @
2. Kempff  -肯普-  稳重。一板一眼
3. Backhaus  -巴克豪斯-  音高低半度。节奏有变化
4. Gilels  -吉尔列斯-  艺术味。有一种稳重的莫扎特味 @
5. Brendel  -布仑德尔-  教授味。谦虚探索性的开端,然后才进入正轨
6. Barenboim  -巴伦博伊姆-  DG, 1984版 - 温润的大师味。还有一版EMI版比DG的稳重,估计录音时间靠后。@
7. Glenn Gould  -格伦古尔德-  明显是钢琴化的大键琴路线,一板一眼的古风。不可避免的嘴里还要唱一点。

8. Claudio Arrau 克劳迪欧.阿劳的录音也有收集。南美智利出身在德奥学习的钢琴家。风格比较开放,节奏有灵活变化,听上去比较活泼聪慧。或者叫偏浪漫派,或者可以认为是一种灵动风格。@

只需要基本横向比较一下,就能知道各位演奏家相互之间的差别,也就能定位个人基本的独特风格所在。方便以后根据需要选择演奏家的录音播放欣赏。从模糊认识到相对清晰,只需半个小时之内就全清楚了。这篇就翻过去了,直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
一般听音乐,还是偏向经典同时又灵动的艺术家的演绎。其它风格在特殊的需求下才会去听,因为谁也不想听死板的演绎。

这样,指挥家里推荐指挥家杨松斯的指挥风格。在德奥经典的基础上,具有灵动活跃的艺术风味。当年是柏林爱乐继阿巴多到期离任后两位候选人之一。最后柏林爱乐选了比较沉稳的西蒙拉特尔。其实二者的风格十分接近,但个人偏向欣赏风格更加活跃的杨松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0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钢琴家……



奥地利钢琴家
Walter Klien - 沃尔特.克莱因 1928-1991




奥地利钢琴家。早年在格拉茨音乐学院学钢琴,1951年在布索尼国际比赛中获奖崭露头角。1952年到巴黎深造。1953年参加玛格丽特·隆-蒂博钢琴比赛获奖,从而奠定了演奏家地位。1953年后,与施奈德汉举行二重奏演奏会。他演奏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录音,获《企鹅》三星带花好评。
Klien 于 1928 年出生在格拉茨。他的母亲是艺术家 Erika Giovanna Klien (1900-1957)。Klien 早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跟随 Josef Dichler和米开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学习钢琴。他还曾与保罗欣德米特一起学习作曲。
他的演绎风格,因其水晶般的基调和对细节的体现备受推崇。他演奏的清晰度特别适合莫扎特和舒伯特的音乐。这些品质在他的勃拉姆斯录音中也非常明显。

他的唱片很大,其中大部分已在 CD 上重新发行。包括完整的独奏钢琴作品和莫扎特的许多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大部分钢琴音乐,以及舒伯特的完整钢琴奏鸣曲。他与格鲁米奥Arthur Grumiaux 合作录制了莫扎特的钢琴和小提琴音乐,并与Rena Kyriakou合作录制了Chabrier的完整钢琴音乐。评论家继续认为,他的完整舒伯特奏鸣曲是最好的唱片之一,尤其是因为它们独特的维也纳轻快和不受影响的轻松。
他与妻子Beatriz Klien以及与格拉茨同时代的Alfred Brendel布仑德尔 一起,演奏并录制过钢琴二重奏和二重奏曲目。


Walter Klien演奏海顿11首钢琴奏鸣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44y1C7He/?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Walter Klien:18首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64y1B7zB/?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0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1-5 01:14 编辑

施纳贝尔的钢琴演奏风格有点古钢琴味。起个夜看看下到哪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3
发表于 2022-11-5 2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感谢分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23: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钢琴家……



著名肖邦钢琴家
Arthur Rubinstein - 鲁宾斯坦 1887-1982




再探鲁宾斯坦。

阿图尔·鲁宾斯坦,美籍波兰裔犹太人,著名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
鲁宾斯坦三岁开始学琴,四岁即登台公开演奏。七岁在公开慈善演奏会上弹奏莫札特奏鸣曲及舒伯特、门德尔松等曲目。1900年,在柏林爱乐协奏下演奏了莫札特第23号及圣桑第2号钢琴协奏曲,获得压倒性的成功。随后,与德累斯顿和汉堡交响乐团合作。后到柏林,经约阿希姆推荐师从巴尔特学钢琴,师从卡恩和布鲁赫学习音乐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希姆指挥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
1901年,以14岁天才少年的姿态回到华沙演奏,由华沙爱乐交响乐团协奏,密尔纳斯基指挥。1905年移居巴黎并公开演奏。他以主观并且强调非常快速而绚烂的技巧令人头晕目眩,深获听众赞许。圣桑听了鲁宾斯坦的演奏以后,随即预言日后他必将成为伟大的钢琴家。
1906年在卡内基厅举行美国首演。1912年造访伦敦,并和伊萨伊共同演出多场音乐会。1916到1917年在西班牙和南美洲巡回演出。1932年起数年间,为了扩展演出曲目并磨练技巧,鲁宾斯坦暂别舞台生涯。
1939年移民美国,并于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战后,他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但从不履足德国土地。1961年十月到十二月间,他在卡内基厅演出一连串马拉松式的音乐会,演奏曲目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等,遍及70名作曲家的90首作品。1976年6月10日,鲁宾斯坦以89高龄,在伦敦的维格摩尔厅举行了告别演奏会。丰富的唱片录音与影片,保存了他独树一格的艺术。在钢琴史上鲁宾斯坦地位无疑可列入十九世纪末的古典音乐巨人之一。

- 对比过风格。鲁宾斯坦的风格属于古典波兰味道的肖邦一派。是肖邦钢琴演绎风格的一种。

- 鲁宾斯坦全集,RCA Red Seal 1999
The Rubinstein Collection,Volumes 01-82 {RCA Red Seal} (82CD) - 1999, FLAC -25.75 GB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3190096

- 鲁宾斯坦肖邦全集,EMI 50999 4 55334 2 6 - 1928-1939,
Sir John Barbirolli, LSO
Arthur Rubinstein - The Chopin Recordings (EMI): Piano Concertos Nos.1 & 2, Nocturnes, Walzes, Mazurkas, Polonaises (5CD) - 2010, FLAC  -1.08 GB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3333919

- 鲁宾斯坦唱片出版50周年特辑 RCA Red Seal,
1961-2011, 50th Anniversary Special Release

New Highlights from "Rubinstein at Carnegie Hall" - Arthur Rubinstein - 1961/2011 [TR24] -2.09 GB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497332

- 格里格拉赫玛尼诺夫钢协限量版
Grieg,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Limited edition (EDITION 100),
RCA Victor Symphony Orchestra,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Arthur Rubinstein -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 2004 [TR24][SA]  -1.2 GB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519594

- 肖邦谐谑曲  (XRCD) JVC JMXR-24009
Arthur Rubinstein - The Chopin Scherzos (XRCD) 1959 - 2003 (1960), WavPack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629237

- RCA 鲁宾斯坦肖邦夜曲 SACD
https://pan.baidu.com
/s/1qYEWkig#list/path=%2F
- RCA 黑胶
/s/1mgu1bYS#list/path=%2F
/s/1eQ2eliy#list/path=%2F
/s/17d4oGsWjQQS4GH6JENnDTA#list/path=%2F
/s/1gd90OPP#list/path=%2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22: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https://www.xiaobaipan.com/file-28343466.html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6025391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60376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6
发表于 2022-11-6 23: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鲁宾斯坦曾于1935年2月访问上海,举办了三场音乐会,后去香港。演出会地点在兰心大戏院(当时的法租界,现在的茂名路长乐路路口),三场曲目基本相同,第三场弹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钢琴改编版。演出是由当时的工部局乐队指挥,意大利人梅百器安排的(梅百器是周广仁的钢琴启蒙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7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23: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1-6 23:26
鲁宾斯坦曾于1935年2月访问上海,举办了三场音乐会,后去香港。演出会地点在兰心大戏院(当时的法租界, ...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2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1-6 23:42 编辑

西奥多·阿多诺 (1903-1969),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1949 年发表专著《新音乐哲学》,他的音乐社会学代表作《音乐社会学导论》在他去世后的 1976 年出版。
对音乐有浓厚兴趣,曾师从 V.A.贝格学习音乐,专攻音乐作曲。在他侨居美国期间,1938-1941年一方面为纽约社会研究所工作,另一方面还兼任普林斯顿广播电台研究计划的音乐部主任。
阿多诺中文译著集.zip
https://www.xiaobaipan.com/file-2594980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9
发表于 2022-11-7 07: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1-6 23:26
鲁宾斯坦曾于1935年2月访问上海,举办了三场音乐会,后去香港。演出会地点在兰心大戏院(当时的法租界, ...

原来如此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2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12: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听听花絮也是个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0 07: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