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多芬《狄亚贝里变奏曲》有意思,一方面,与《哥德堡变奏曲》齐名,一方面,人们对它认知程度不高,一个明显的征徽是,版本比《哥德堡变奏》少得多得多,除了李赫特,钢琴家们并未表现出多少热情,更别说普通乐迷了,原因很难说,听好变奏曲是件难事,越是大型变奏曲欣赏难度越大,如果你把握不住主题与它的“变奏方式”,迷宫般的走向与万花桶般的色彩往往使你不知所措,而且《狄亚贝里》还不同于《哥德堡》,《哥德堡》由于它的卡农特性,初涉者能循着它的“规则”走,你还有章可循,而《迪亚贝利》不行,怎么说?涵盖上,它像个小宇宙,乐思上,它像个万花筒,除了开始几段,后面的变奏,完全脱离开主题束缚,如天马行空遨游于贝多芬自己的音乐遐想中。
此作源于奥地利出版商安东· 狄亚贝里(1781-1858)的邀约,他以自己一首圆舞曲主题,邀请当时50多位作曲家各写作一首变奏曲,拟合成一部集体创作出版发行,被邀人除贝多芬外,还有鲁道夫大公、舒伯特、车尔尼、胡梅尔、李斯特(当时年仅7岁,师从车尔尼)等,而贝多芬却打破约规,一下子洋洋洒洒写了三十三首(段),狄亚贝里只好将其单独作为上卷,其余50人合成一册,作为下卷,贝多芬只所以如此有热情,一定是有某些东西触发他的创作灵感,才会洋洋洒洒、一发而不可收,现在我们真得感激这位出版商,正是他的策划,却促成了音乐史上一部伟哉奇作,而狄亚贝里也没想到,正是凭借着贝多芬这部变奏曲,他竟得以千古留名,非此,芸芸众生皆乃匆匆过客,转瞬即灰飞烟灭,谁还会记得你!人哪!真是不知啥时会触“霉头”,也不知咋就阴差阳错地能交上好“运头”。
此作用缤纷多彩显然概括不了,我个人以为它是键盘艺术的“概要型作品”,咋解释?它的触角几乎伸向了钢琴音乐发展的各个方向,既回眸于过去,更放眼于未来,如令人惊异的第21段变奏,就鬼斧神工般地勾勒出了八十年以后才能出现的现代音乐的影象,紧接着是莫扎特歌剧《唐璜》中莱波雷罗咏叹调主题的第22变奏,而后面的几段快速段落的变奏也都是新颖奇异,充斥着奇思妙想,在这里,整个键盘音响的意象都被贝多芬“概要”般地勾勒出来,从内涵丰富的沉思暇想到简洁谐谑的幽默开朗、从轻松自得的优雅步态到平静舒朗的宜人乐思,无所不包,它指向多维而又有着齐整的框架,人们可以看到贝多芬杰出的音乐思维一步步的演化过程和对键盘音乐丰富的想像力,而欣赏它只所以有难度原因也在于此,一路下来你很难以一条主线把握住它,它有章可循,却又章法奇妙,调性稳定,而又变幻多端、姿肆飘逸,而又老成神秀,你不得不惊异于它的奇观,但它“万花筒”般的变化使得你极难“抓住它”,它确实是将键盘音乐的“变化”演绎到了极致,如焰火升空,瞬间光灿夺目,而又转瞬即逝,我想,这大概就是它为人所称颂而又很难为人所喜欢的原因,人们总是喜欢能“抓住”的东西,所谓“爱不释手”,把握不住就很难喜欢上,世上之事,大多如此。
结构上,有论家将其分成四个大的段落(变奏1-8、9-14、15-20、21-30),我以为对初涉者有所帮助,但听熟后则可以不拘一格,忘掉所有的成规。演奏版,我首先想到了李赫特,李赫特之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整体的贡献上不如吉列尔斯,吉列尔斯丰富并美化了贝多芬,他并不失贝钢奏的“原旨”,而他的那一套《贝钢奏》却又在整体的丰富性与钢琴自身的美上深深刻上了吉氏烙印,李赫特的贝钢奏显得零散,录音不少,杰作颇多,但不成其固定的套路系统,在贝钢作品上,他最值得推荐炫耀的,《狄亚贝里》当属其一。
这版于1986年现场录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李赫特是一位富于斯拉夫情结的钢琴家,它对宏大与细部都有出色的把握,左右手都出色,它的妙处在于行进中丰富多姿的节奏与色彩变化,特别是行进中的左手低音区域,又有量感、又有质感,能把结构底部构筑的十分坚实,而每到此时右手的高音区却是精细清丽,比性甚佳,第4、5变奏都表现出其结构上的功力,第6、7变奏尤其精妙,它体现了李赫特在节奏变化中寻求结构张力的大本领,低音区的轰鸣与中高音区的冲刺齐头并进、互为推动,第9、10两段更精彩,触键如钢筋铁骨,音体透明、音粒坚实,非常耐听,第10变奏更为精到,左右手键的力度与平衡性令人叹服,而第12、13、14段可以看到李赫特在构架上有多稳定,节奏音色的丰富变化与坚实的结构性令人信服的融合,说实话,笃定的构架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左手键坚纫沉着的支托,其它不再多言,还是听吧,总之,这版演奏出色展现了李赫特笃定而多变、坚实而多彩、宏伟而精细的演奏风格,无论对品味《迪亚贝利》,还是了解李赫特都不可多得。
https://pan.baidu.com/s/19d8L4vJZa0cgLcGpWD9YlQ?pwd=f1o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