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2281
 楼主| 发表于 2023-5-27 18: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7000常驻id挂机量,看来是正常人类用户数字,一但社会统计规律超过常规就会带现各种怪物。

目前看来,录音思想和时代基础,是一种唱片压盘风格的等级划分标准。有些流行唱片的录音风格都比较高档,音乐氛围是充满声场的。不像一些老唱片,声音不但缺了很多频谱范围,声场氛围也都是干瘪的。这些老唱片只能用点老旗舰来听听掩盖一些缺陷。而向上面楼层那些新的小众品牌的古典cd录音,听感效果都比较高端,不亚于细节多的高码。但很多品牌高码古典音乐的压盘风格都比较刺激,直接破坏了高码的细节等级。不能不说大众大品牌在现在的表现差强人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2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23: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听了一下宁峰小提琴。只能摇头。不懂的人可能能接受。但是,
缺乏客观性,只能算是个业余跨界水平。让一般人觉得比自己强那就是牛,实际上是对专业水平的侮辱。客观性较差,均衡度不行。强调长板,略过短板。交织在一起显得炫技比较吃力,缺乏高雅的坦然和整体均衡。不客观较劲的效果肯定比较低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3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23: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5-30 23:56 编辑

入门高端黑胶唱机,唱放,唱头:

https://ms.mbd.baidu.com/r/10u4ZrGxcuk?f=cp&u=072a5b24ae5a93be

https://mq.mbd.baidu.com/r/10u5f4tu8Gk?f=cp&u=96964d037bea02c2

60年代立体声黑胶之前的唱片,只能叫胶木唱片,完全是两种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4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10: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6-2 17:53 编辑

片源 剪报

一批音质极好的黑胶音乐: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0693&extra=page%3D1
一批96kHz 采样频率的LP: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4417&extra=page%3D1

-------------------------
下了不少。发现古典001开始的主题里面,中文标题flac整轨,lp_开头的老录音效果很差,不得不全体删除。纯英文标题的那些都还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5
发表于 2023-5-31 16: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揭阳市
非常感谢!楼主威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6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2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6-7 18:13 编辑

法国法宝音箱听介绍符合高端欣赏价值观,强调整体效果和氛围舒适度,频响信息适可而止比较脱箱。但很难在市场鼓吹的监听产品上找到痕迹。现在的市场产品为了互相比拼细节突出,要想远离刺激和迷惑初哥的走向比较难。真懂风格的人不会青睐那些量产的刺激声,一定要重新设计。

介绍,,
https://ms.mbd.baidu.com/r/10Kvs3QUUPC?f=cp&u=33fb00a341c0d6b8

试听,,
https://my.mbd.baidu.com/r/10KwOvyX5kI?f=cp&u=45589e10f12d1c4e

https://my.mbd.baidu.com/r/10KwU6X8kBa?f=cp&u=6e7e027e885c55c3

【Revival Audio ATALANTE 5-哔哩哔哩】 https://b23.tv/lgDjniQ

用旗舰大耳在5g手机上听的话还是相当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7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19: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第三套Archiv 阿奇夫巴洛克包子;富特文格勒, 塔拉包子
Archiv The All-Baroque (50cd); Furtwangler Tahra (40cd)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extra=page%3D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8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1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疑问03 - 老烧说的“甜味”是什么?怎么在系统里添加甜味?是DAC环节,还是功放线材?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extra=#pid35249565

品味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泡在具体领域的时间多少和浪费了多少血汗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9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14: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6-17 15:08 编辑

奥曼迪哥伦布比亚120cd包子。1947-1958。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861&page=2#lastpost

尝个鲜,体验一下。
解压听了一下前面的,音效不是同期立体声时代的乙烯基盘基声,而是以前的电木酚醛塑料胶木钢针唱片那种喳喳声,音效是单声道模拟的立体声,演绎指挥风格比较简练直率有力。看到CD1里有全集图,录音时间在1953-1958。
哥伦比亚到了立体声唱片领域换了乙烯基盘基唱片,比如瓦尔特的古典盘就十分有音效了。看来还是竞争出奇迹,立体声时代不玩真的不行。

这套胶木唱片奥曼迪的匈牙利风格,总体听上去类似托斯卡尼尼那些唱片音效,单声道压抑的紧绷感,但比托斯卡尼尼的意大利紧凑风格柔缓和一点。适合留作绿叶的历史资料参考备用。对比R网下的一些立体声唱片,立体声唱片的音效就相当可以了,尽管风格还是奥曼迪的紧凑硬派。
试听后建议不要再搞24bit那套了。本身的来源都是胶木单声道唱片,太老的介质本身的音质就不行。R网下的任何大量奥曼迪,都是立体声的效果可以。

奥曼迪的风格总体比较直接,也符合费城交响那种比较接地气的风气。在相当于清末1912年的斯托科夫斯基执棒时期,玩出了辉煌灿烂的风格类似于轻音乐团那种绚丽效果。对大众欣赏有很强的吸引力。
其实费城交响主要特点就是整齐,因为为了接地气必须排除一些演奏员个人的艺术发挥风气。这也符合当时托斯卡尼尼追求整齐底线的风格,所以老托第一次排练就不停顿的连续演奏了一整部交响乐。完了以后老托激动的给乐团行了礼。
到了1936年尤金·奥曼迪接任指挥的时代,回到了艺术性的发展阶段。但基本的乐团风格基础具有整齐一致听从指挥家意图的底线效果,这点才是新时代费城之音的特点。

又听了一下更靠后的匈牙利指挥家索尔蒂的风格。只带有一点匈牙利式的紧凑感,总体是新时代艺术化的走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0
 楼主| 发表于 2023-6-22 18: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6-26 10:14 编辑

很多玩家喜欢尝试对作曲家进行贡献突出评价,积极参与是一种兴趣和锻炼。

但如果定义太宽泛,容易造成混乱各说各话,思路并不在同一个频道。如果有了具体的细节定义才可能分类精准。

群众欣赏也分理解程度、实际年龄段和心理年龄段群体,兴趣点都不一样。学生党以及相当这个喜好心理年龄不限的群体一般数量最大。单从内容和音效角度去看问题,这种视角还是仅限于非专业学生党。无标题音乐特性本身就没有太大内容限定固化强度。如果从社会影响力去划分,里面的细分领域又会很多,基本偏离音乐作曲本身,又走到社会大众感受那边去了。

一般欣赏的都不知道交响乐行业内部的原理,交响乐从作曲技法角度的发展里程碑看问题是一种,从技法大发明不断发展角度是更细的一种,从类型时代的领军人物又是一种。但是在音乐专业内部学的多但写不出有影响力曲目的大量所谓的专业人士,也存在不懂艺术史规律、不知道如何去诠释各个阶段交响乐的关键分类上的认识规律。存在一种请款,那就是大作曲家类似于爱因斯坦那样天马行空产生进阶思路,写出一些新结构的交响曲,然后有时间之下总结出自己的结构技法,再形成作曲理论。所以音乐学院里存在这种角度的专业书籍。但存在仿我者死,学我者生。交响乐发展规律是不进则退,没人浪费生命重复前任和自己之间的效果,都是永远创新的。一种类型有了最典型代表作曲家的话,那么相似度高但总体效果排不到第一的知名作曲家也就缺乏存在意义了,比如小巴赫,胡梅尔等。以前收过一个古典浪漫主义时期欧洲三四流作曲家的包子,基本不忍卒听,令人感觉思路狭窄好像学生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1
 楼主| 发表于 2023-6-23 1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6-26 10:01 编辑

韩包问题:

较早以前搞过一次哈希下载试听,但没接下去,感觉近现代唱片没什么分类难以查找就算了。

这次又下了一点,试听了一下。接下来说点真话。长期收集韩包的各位不要有意见不要生气。个人感觉没什价值了。
因为任何唱片都是从素材母带上剪裁下来,再投放到介质相应解析规格上的复制品,如果根据这个零售介质再进行粗复制,途中造成音质大幅损失的话,那就只有个粗粗试听几下混个了解眼缘儿的意义。从俄网上也得不到另外品牌直接的数码版的话,那就只有点纯试听价值。

分析和试听

最近200卷以后的某卷里有一张盘是巴赫室内乐,在俄网搜了一下竟然也有:
[TR24][OF] Cuarteto Casals / J.S. Bach: The Art of Fugue -Harmonia Mundi
网页里看到的唱片来源是:tracks,而不是 HD Tracks。说明这就不是原唱数码唱片,而是个人从介质上转录抓的。文件名里尾部还加有自造的Hi-Res这种索尼造出来的概念。有的包把个人自己的流行盘也漏进来。

仔细听了以后,
能听出不够高档的黑胶唱机机械转盘的隆隆声,那就妥妥的是从新出的黑胶上转录的。
而且,
最近这批的声音音效比较怪异,不知为什么总体音效稍显尖厉紧窄,当然基本60%还是新唱片的架势。但确实比原厂数码版那种文件夹里带有录音发行品牌.PDF电子说明书的 HD Tracks碟的音效差多了。这就是业余玩家私抓转录的东西。
所以,
可以得出转录者是一些唱片爱好者,但他们的唱盘和唱放等播放器材,远远达不到发烧的程度。也没有音质追求的底线要求。就这样转录出来的一些东西。而且还影响到了俄网。因此对俄网片源也要当心一点。
因此,
通过这个事,可以总结出如何看一张数码盘到底是原厂数码,还是爱好者自制转录的,主要参考唱片来源的标称词汇是纯盘声轨还是所谓的声轨。如果能看到声轨清单,那就要看里面是否有可缩放任何字体的PDF说明书。

每个卷包平均20GB,5个100GB,50个包就1TB。现在编号都排到200卷以后,接近5个T了。个人认为这些东西听听知道一下可以,长期保留意义不大。

---------------------------------------

大家推荐的信息,比自己独立查找的另有价值。因为有了一种服务就可以刺激信息新鲜度,促使人去接触。这类唱片形成一种群体氛围的效果就是这样。比如一些包子,也有厂家对新批次的唱片统一调整音色的进阶工作。当然,专家包子是这样。其它的包子也有一定效果,但全部效果肯定不如厂商专家包子完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2
 楼主| 发表于 2023-6-23 10: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6-26 17:13 编辑

推荐北欧哲人风格,当代指挥家萨洛宁包子: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page=63#pid35259340

萨洛宁1958年出生,算是老指挥家了。风格是真水无香那种理解高度,直接让人进入曲目音乐氛围中。

-------------
对比了一下萨洛宁包子的音质,比早先的那些头版碟的细节强多了。可以听出压盘调音是只定位在高端用户器材上。因为近现代音乐一般吃瓜众是不听的。毕竟是建立在新录音和理念基础上,然后压到cd里的。可见索尼不是傻和品味差,而是市场定位做的太精。

--------------
声场饱满度,是现代古典录音和老唱片的根本区别。其实也是高端声的标志。一些cd主要是唱片公司面向受众群体定义的问题不一样。以前用老旗舰大耳机,因分辨率粗的限制根本分辨不出这些细微差距的效果。但上了准旗舰以后再一听,感觉新旧时代的定位器材完全是两个天地,在旗舰上RR也变得很有高端声场了。说明明尼苏达当时的定位是高端器材,根本没对中端器材做调音。
所以唱片公司一般就是定义了一种受众,那就是准知道这些人器材的分辨能力在哪里。往往造成两个器材等级圈子,互相都听着单纯为对方调音的唱片不好听。

建议尤其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在这个时代需要把耳机定位在旗舰大耳机上。因为对比之下,老旗舰就连cd细节的全部都不能完全反映出来,造成整体声场氛围不饱满不上档次。老旗舰就听不出专门对旗舰等级解析器材用户做调音的唱片到底好在哪里,而且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之间,效果互斥根本就没有共存空间。不对比完全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容易被做不了对比的老旗舰拥迈单边思维者带偏,晚年沉浸在老旗舰音色如何如何、以及老型号耳机还有提升空间等等的死理之下不可自拔。用老旗舰大耳听sacd也确有一些提升,但其实连它自己的核心价值都早已是超不过完整诠释cd的初级效果。对比之下,老旗舰和旗舰大耳机完全是两个世界。所以不能说RR唱片的调音加了翔,其实问题是老旗舰大耳机本身是翔声狭窄的管道,再深挖的边际提升意义不大。没见到有些人升级大耳以后,对以前自己玩过的老旗舰拿出来听听对比回味的经历信息,有的话注意力也是偏的。往往大家都不对唱片本身进行关注,单纯对耳机谈耳机,形成一个内部封闭的认识闭环自陷囹圄。
如果硬性定义的话,那就是有时间的话,完全可以研究如何把2000年前调音不高端的老唱片,如何选择老旗舰大耳机来诠释声场饱满度好一些。不过估计难度很大。

--------------
排了下早先头版碟的音质顺位:
1. 原盘原抓头版100碟 wav
2. Emi, Decca 头版古典 16cd
3. 流氓才子 -首版 50cd

1.明显是deeca天碟系列,音效可以。尽管细节还有点漏洞,还能微微听出扒声轨用的LP机转盘旋转传递出来的低频隆隆声。2.比1.差点。3.更差,明显是从LP上扒下来但没搞好的早期市场商品,硬性灌录到cd里,然后宣称头版碟忽悠铁粉掏银子。可能是才子本主一开始入烧就拼这些东西经验不足。
因此,头版碟最重要的信息,是品牌自己录音的第一时间压盘版的才有本质意义。是录音头版碟,而不是任何翻录只是发片头次碟出来假冒纯录音头版碟。
也是用老旗舰大耳听者声场混响大点,以至于以为是什么天碟。但用旗舰就直接能听出是否是用黑胶唱盘翻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3
 楼主| 发表于 2023-6-25 18: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6-25 18:25 编辑

萨洛宁片源到俄网搜搜,看到还有一些包子里没有的,或者高码的。可看出有些唱片的原厂品牌,索尼包子是买走版权做出来的。可以比比二者有什么音质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4
发表于 2023-6-26 08: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黄冈市
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5
 楼主| 发表于 2023-6-26 17: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6-26 17:33 编辑

随手手打听音笔记,也有从其它帖子收集回来的。回过头来可能会发现有词不达意等需要订正地方再改改


-----------------
推荐几个好贴(注意原主时效):

- Robert Craft - The Complete Columbia Album Collection (2023) 44CDs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page=1#pid35267923

- 有个加拿大的室内团Café Zimmermann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6
 楼主| 发表于 2023-6-28 15: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7-2 16:02 编辑

斯托科夫斯基 音质优版(14cd) 1954-1975 (RCA Victro-Gold Seal)。以及一些鉴赏观点。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07067&page=2&extra=#pid35270877

以前没仔细听和缺乏对比,看过评价会认为斯托科夫斯基比较炫,在纯粹古典演绎方面可能会有些差。但最近集中听了一些斯托的盘,发现他确有一面是比较喜欢新奇,或者是为了大众听众做一些炫的效果。比如有一个版本的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总体风格比较即兴,处理方式是情绪片段化的缺乏整体连贯逻辑,表现方式是电影配乐的氛围。距离纯粹的古典音乐有较大距离。
但也有些版本是纯粹客观的古典主义精神的演绎,整体氛围比较丰厚耐听均衡。比很多二流知名指挥家强多了,能达到第一阵营水平。这点令人在意外中感到赞叹。

以下,临时挑出了一些演绎和音效都不错的版本:

Various Composers - Stokowski's Encores (Matthias Bamert).rar
/s/1c2v4FQS
[Decca UCCD9672] Stokowski Encores  
/s/1kT2tIgn#list/path=%2F
Matthias Bamert - Stokowski Encores  
magnet:?xt=urn:btih:31BB558BE134272676FBC32137893226463D0354&tr=

Leopold Stokowski - Decca Recordings, 1965-1972 (Limited Edition) [5CD Box Set] 2003, FLAC
magnet:?xt=urn:btih:924A3FA45EF03DA4EF687F872F0F12550493FDA8&tr=
Leopold Stokowski - Original Masters Vol.2 (6CDs ) 2004, APE
magnet:?xt=urn:btih:06720397F977B0B58937ECE690C021C90B7AC748&tr=

Wagner - Stokowski - Orchestral masterpieces - 1996, APE
magnet:?xt=urn:btih:99358B8081BEE8E88CD6AF8DEF4477286838E082&tr=
[TR24][OF] Wagner: Orchestral Works - Leopold Stokowski, Symphony of the Air - 1961/2022
magnet:?xt=urn:btih:C494AE86C8FB6FD7EC25562A06DAA34C4E276DB9&tr=
[SACD-R][OF] Rhapsodies - Leopold Stokowski & Symphony of the Air - 1960-1961/2005
magnet:?xt=urn:btih:CC3AFB775BABC6442BCFF95E54B3A63B15C6D214&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7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2: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7-2 16:06 编辑

Da Vinci Classics 645CDs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page=5#pid35272342

达芬奇唱片公司是以意大利交响乐界艺术家的录音为主的唱片品牌。以前很少直接大面积接触意大利交响乐界的氛围,都是欧洲北方那些喜欢宣传叫卖的唱片品牌被认识的最多。

听了一下,基本都是意大利古典音乐界音乐家的演奏,古乐和近代音乐不少,也有古典浪漫派作曲家的。很多是新人,尽管技法有待发展但韵味有独特魅力,唱片音色和风味很高级。

拉丁系国家都比较接近音乐本源,古代都比较富有文化高度发达。比如意大利法国对音乐的理解有自己的高度。意大利是交响乐的发源地,五线谱词汇都是用的意大利文。因此对交响乐有自古以来的理解高度。主要表现为纯真,灵动,阳光自然。这些特征本身就是一流音乐家的特征。而那些摆架子,搞阵仗,僵硬死板,这些北方日耳曼系风格在表达和演奏认知上的缺点,在拉丁系里都没有。所以为什么北方欧美系风格最容易被初哥接受,但理解法国意大利音乐需要更上一层楼才逐渐会有点感知。说明从初哥到成熟都需要认知上到一定层次以后理解力才行。

直到听到这个系列,才激发出对意法风格音乐的理解,有了一个总结性的认识。更加突出的认识到为什么法国和意大利音乐都有自己的独特生活风格和情感风味。人文精神,源自生活本身。

北方欧洲发展的比较晚,相对贫困落后。所以主流民族风气就是力量和攻伐,建立功勋。人文角度是弱项。北方的文化意识,大多也取材于宗教,但角度都是本源教义的宏伟角度,以后发展到了巴洛克时代主攻技法,古典主义时代海顿莫扎特为王侯服务,贝多芬为表现各种理想主义而努力,浪漫主义时代反映的也是类似的宏观角度。和西南欧生活化的人文情感角度,基本是两个走向。这种情况在华夏也比较类似,北方相对野蛮暴力同时视野广阔。南方相对文化积累高,倾向于和平主义生活化。

在欧洲北方蛮族联合东罗马灭亡西罗马200年后,日耳曼查理曼大帝建立了第一个统一体神圣罗马帝国。之后北方西部法国的前身法兰克宰相丕平又和罗马教廷暗通曲款夺取了法兰克王权。作为回报,丕平把占领的北部意大利的一部分领土献给了罗马教廷。这样尽管法兰克也是北方蛮族的一部分,但本身和日耳曼系有区别。法国在罗马帝国之后,马上就和意大利文化的核心继承者罗马教廷拉上了关系。意法都是拉丁语系,有一定共同语言。法兰克人从中世纪就开始回归到自己的生活理念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8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8: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6-29 18:58 编辑

以前下过一些古典音乐家系列,文件夹名基本都带方括号。
[Global Journey - The World's Greatest Nature Recording] 环境录音
其中有个The World's Greatest Nature Recording的小包里面全都是纯粹的自然环境音效没有音乐。比如大海,森林,雨声等。
本身是Global Journey乐队的作品。搜了一下也有带音乐的休闲音乐 Chill Out专辑。

比如这个藏族风情专辑。
(NewAge) Global Journey - Tibet Chill Out - 2007, APE (image+.cue), lossless
38aefee9d4203c89cf6bfb49726ece02c2df94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9
发表于 2023-6-29 1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不错。论坛总结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0
 楼主| 发表于 2023-6-30 14: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7-2 16:08 编辑

--音乐欣赏的阶段总结 BLOG:

人的注意力存在很多频道定位问题。

比如世上的人都是同样面对存在于同一个空气里的各种无线信号的全息信息,但只有能关注道特定角度的人才会关注到相关信息,否则都是熟视无睹的。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肯定会注意到一般人注意不到的角度,不然为什么要有专业角度。每增加一个注意力角度,就会发现一片新天地。

以前大量收集唱片的时代,都是从技法角度去对比,对穆特一直没感觉,还能挑出很多演奏上的短板并以此诟病。以后能听出穆特对浪漫派音乐拿手,之外的古典派演奏反而不行。现在看,穆特的卡门幻想曲还是很经典的。
但以后特别是最近对技法关注很熟悉以后,到了再上一层楼到艺术注意力的时候就会发现技法其实是较低层次的底层技术问题。固然技法难度极大,但太钟情技法角度注意力的话,演奏和欣赏方面都比较难上到关注人文灵动层次。
比如到了高级阶段就会关注听韵味,就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技巧和细节上,这是一个十分进阶的认识高度。很多技巧没问题的演奏家,整体角度的味道和有味道的演奏家一比基本就没人了。从艺术角度对比也一样,可能会有另外的结论。横向对比,互相秒死。
说明如果你的频道没有调到特定指向,你就无法注意到问题的存在。如果没到关注人文精神的角度,几乎很难注意技术和艺术二者之间关系问题泾渭分明的存在。

比如帕格尼尼第一小协,小提琴演奏家几乎谁碰谁死,本身作曲方面的技法要求就是极大化的,需要天赋和相当时间占用的练习。也就是阿卡多在这方面能站住脚,柯冈排第二。可以横向对比看看。如果横向对比阿格里奇的技法,会发现比郎朗差多了,但是阿格里奇独特的灵动和激情是她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
这个认识角度再次说明:艺术是什么,是人文和心动的感觉,情感不是技法而是灵动。在这里,对什么是艺术再次得到了认识。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不大可能在一个问题上占用大量时间。向阿卡多那样绝对钟情帕格尼尼,花费时间精力技法完美之上、灵动和情感基本全都解决的情况凤毛麟角,因为不大可再有人同时具备两种完美。反过来技法掉坑太深也会影响发展到其它领域,阿卡多演奏帕格尼尼之外的曲目就有问题。曲目之间也有人文角度分别,需要注意到频道特征才有到位的可能性。但一个人的条件反射的习惯角度养成以后,特别是对风格条件反射建立有极大凝聚的音乐演奏来说,一个角度建立以后很难再有机会切换到其它风格上。
人有失斧者,是一个类似的比喻,说明人不能把注意力放到一个焦点上出不来。否则就会随意焦点放大把一个点放大到整个世界,必然形成认识误区,频道狭窄注意力必然失真。
但是从认识欣赏角度是可以切换注意角度的。如果有机会达到多样化注意角度以后,才有机会去认识问题。说明个人的艺术人文的心在动认识角度也有发展阶段,需要再上一层楼才能反观和对比以前的经历阶段的认识程度。也说明初级经验就是初级这没得说。

一个例子,技法精致但是对比穆特情感不足。
Heartbreak-Romantic Encores for Violin, Elissa Lee Koljonen (2015) [SACD] - 2,85 GB
c632095db9c174cfd9f6fbe3b86190392b039f7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7-5 15: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