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24-4-17 21: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芝麻汤团 发表于 2024-4-17 15:28
TIDAL和APPLE MUSIC都只有16/44的规格,没有HiRes的,看来官方没有高清化
我只有一张DECCA Legend版CD, ...

DECCA Legend那套,就是用96KHz的采样率从模拟录音母带转制的24bit-96KHz数字音频,当然,做成CD要转化到16-44.1。
那批最早的24-96高码DECCA至今并没有全部对外发布,但日本拿去不少转成DSD后做了SACD。网络上很多192K的大都是从SACD.ISO又转回PCM格式的。
有些看到的96/192K,是从开盘带或LP中提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发表于 2024-4-17 21: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上世纪中后期的指挥大师中,卡拉扬的马勒很遗憾没有留下全套;索尔蒂除了CSO那套外,还有与LSO模拟时期的几部录音;最多的是伯恩斯坦:CBS一套是最早的全套,DG再一套,此外在DG还有一套视频。
记不清看伯恩斯坦指挥哪部作品,指挥中跳了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发表于 2024-4-19 09: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对于喜欢直觉与外向型演出的cm,索尔蒂&芝加哥交响乐团七十年代DECCA版可以听,这是一版大刀阔斧的马六,索尔蒂手里这把“刀”真是爽!直率、无情,砍去了附着于马六作品之上的臃缀与漫无边界的附意,还原作品的清爽与本原释义,马六在索尔蒂棒下利落多了,演奏留下了作品本质的含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窄了内涵引申与拓展的可能性。

索尔蒂的利落还不同于伯恩斯坦,虽然两者都属美国式的“简而直接”,但伯恩斯坦的设定非常明确——以较快速度带动起强烈气势,从而最大可能去挖掘马六的情感因素与悲剧效应,索尔蒂则是回归——删繁就简,清澈本体,回归马六的原谱与释义,所以,你在此版听不到类似伯恩斯坦那样夸张的将快与慢明显拉开的对比,谱面该怎样就怎样,芝加哥交响乐团也很好地还原马勒此作的响亮与硬度——特别是黄铜气息的铜管与清脆的打击乐器,而索尔蒂也发挥出他擅常的黄钟大铝式指挥,这样的演奏首先听起来很过瘾,而它又与卡拉扬那样精致和谐“圆滑线”的和弦方式迥然不同,索尔蒂的和弦、分句衔接与尾音处理都是“直角下坠”式,棱角分明、砰砰作响,煞是爽快,再加上它明快清透的节奏感,演奏既色彩绚丽缤纷多姿、又一气呵成,但弱点与伯恩斯坦相同——想像力并不丰富,让人回味的“点”也不多,它的亮点主要在于精湛的管弦乐合奏与杰出的乐感。

第一二乐章听来大快朵颐,特别是第二乐章, 听这样简捷明快与喷涌着清晰音乐性的演奏,你会发现,马勒作品的标题性(释义)变的不再重要,”索引派“们也许会觉得不过瘾,但音乐自身所带来的快感让哲学的悲剧的马勒随之变得清爽利落,索尔蒂把哲学的文学的马勒“做回”音乐的马勒,尽管由于他特有的节奏风格,他绝不会像几位名指挥一样把音乐的线性拉长,以便于附着更多含义,他棒下的马六、包括所有的和弦(听听斩钉截铁般的第一乐章)都是清澈的、开放的、短线条的。

我一再说明:如果只把索尔蒂仅仅理解为“快刀”式的黄钟大铝风格就轻看了他,听听他在第二乐章的变化,轻快的风度不改,但节奏变化丰富又有说服力,没有一点夸张与生硬,再听听令人心悦臣服的第三乐章,听听他在慢速乐段中如何以精湛的手法提炼音乐的灵魂,一旦“静”下来,索尔蒂的柔软与想像力不输给任何人,他是能够把弦乐器与木管运用到最佳状态的指挥家。

振聋发馈的末乐章在索尔蒂棒下特别的妥贴,震撼处尤如万马奔啸,节奏酣爽锐力,而音乐发展布局又特别的清晰条理,可见其超群的控制力,棰击之后的展开乐段具有精湛的艺术说服力,几个声部无与伦比的合奏能让所有挑剔的音评人为之绝望。

https://pan.baidu.com/s/16mBsGZGXk9dOWoJGn1NmmQ?pwd=yuk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发表于 2024-4-19 13: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最近按楼主的指引听了几个版本的马六,渐渐有些感觉了。
感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发表于 2024-4-19 14: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发表于 2024-4-19 17: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南平
bomberb2 发表于 2024-4-17 14:55
霍伦斯坦的这版 马6 没有听过,赶紧下来听听

我听过也是这家唱片公司的,霍伦斯坦指挥LSO 马勒1,

这个马一确实是非常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0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萨列里在当时大名鼎鼎,名声与社会地位都在莫扎特之上,但200多年过去了,现今有几人知道萨列里?有几人听过乃至欣赏他的音乐?原因何在?我想,除了以讹传讹,音乐作品自身艺术价值是不可忽略的原因。

欧州有识之士20年前开始关注萨列里,他的录音也慢慢可以见到,大陆随之有cm关注,这无疑是好事,萨列里当然不应被埋没,他应该得到他应有的位置与掌声,但却不宜无限拔高。我曾经看过《爱乐》杂志一篇谈萨列里的专文,把萨列里拔高的不得了,甚至有人侈谈莫扎特是流行音乐、萨列里才是古典音乐这样的奇谈,我曾经说过,这里许多音评专论之所以不具备学科意义,就在于太多的以偏概全,很不客观。

这两首钢琴协奏曲,从现有披露出资料上看,是萨列里仅有的两首键盘协奏曲,分别创作于1773年和1782年,不能说它对萨列里的音乐有代表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萨列里不俗的音乐才华与某种局限.

先听听C大调第一乐章,引子是上属大三度坚定强劲的和弦,在C的八度上略微弱化,自然引出优雅纤秀的主部主题,整个乐章的情趣由引子与主部确定——音乐始终在坚定与优雅中交互,布局得体,可听性强,青年萨列里有才华有想法,音乐也就没有一味单纯的去表现所谓的“美”,它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青年萨列里不凡的胸襟,但同时又不失音乐自身的美感,这样的音乐才有价值,它理应不能被埋没。那么,苛求的说,作品的弱点在哪—— 1、调性单一,两个呈示部基本守在主调C上,主题之间没有明晰的句断,2、随之带来的问题:主题之间的边缘不清晰,这样,展开部就略显模糊,我们应该明白,当奏鸣曲式主题的类型过于单色,因为确乏足够的对比,它就很难丰富起来,那么,音乐空间的容量就相对有限,但不得不说,展开部钢琴部分写的足够精彩,既发挥出相当不错的想像力,又依靠不断回到主部的方式找到与音乐动机的联系。
第二乐章,单主题奏鸣曲式,a小调,主题是在小调和弦上一条弯延甘润、续断如歌的抒情旋律,微甜而不腻,略忧而不伤,简单的弦乐拨奏更给音乐挂上了清淡静雅的背景,我很少听到作曲家以这样清秀的笔触写作协奏曲的慢乐章,静婉如歌又毫不沉溺,心灵独白般的娓娓动听,真是独特的思维与着笔法,这个乐章,曲式与调性判断都小有难度,着着听了两遍才确定是a小调,平庸的作曲家断写不出这样看似简单实则委婉枝繁的心灵乐章。
第三乐章C大调,回旋曲式,欢快又饶有兴致的回旋主题孩子般的童真可爱,两个不同凡响的插部都给我留下深刻印像,一个以弦乐器的滑音伴奏如巧燕飞掠,一个以低音重音伴奏如沉重的脚步,两者形成令人击节叫好的强烈对比。

文字计、降B大调不再详述,尽管在结构上较之C大调没有突破性丰富,但却饶有兴趣勾勒出当时欧州的风土人情与上流社会交往的雅态,彬彬有礼且富于生气的主部主题与稍显慵懒的副乐思听来令人阵奋,也忍俊不禁,诙谐又正经的写作手法较之C大调更为纯熟,颇具风情的柔板乐章有一种令人期待的发展,特别是不落俗套的左手低音固定音型,很有想像力,值得仔细玩味,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尤其不要错过,变奏曲式。

这两部有特点的作品完全可以列入古典主义时期一流协奏曲行列,C大调写作时萨列里23岁,能感觉出他与莫扎特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我相信他坚定的和弦方式与颇有根基的和声演化、肯定对日后贝多芬音乐风格的形成有影响,听听第一乐章展开部特别是第5.25分钢琴不间断的强力连奏,包括强劲有力的尾声,都颇显大气,古典主义初期少见有这样的写法,音乐的美感与胸臆间情志话语紧紧连在一起,这样的音乐才有味道,而这也正是贝多芬音乐一个鲜明的特点。

当然,必须指出,就这两部作品而言可以看出,萨列里器乐作品的艺术性与莫扎特同期作品比较还是有相当差距,结构布局(包括调性安排)总得看显得单色,既使旋律上也缺乏莫扎特那样清新流畅、如泉奔涌的乐思,至于莫扎特音乐中那种时隐时露的不可思议的情志、美妙音响与无可挑剔的音乐结构及完美风格、令人动容的旋律与深刻优雅,也是萨列里不具备的,他当然不应被埋没,专业人士与cm爱好者都有义务恢复这样一位重要作曲家的本来面目,音乐编纂史也有责任在音乐史上给与他应有的地位,我们同时需要更多的了解他认识他,倾听欣赏他的音乐,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史无须重写,至少在当下,萨列里尚缺乏类似足够多的经典作品来颠覆学科上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史料的传统认知。

此片另一重头戏“西班亚 拉福利里亚变奏曲”称得上精彩,拉福利里亚是个古老题材,多有作曲家根据这个主题创作,萨列里的这首很不出名,其实创作技法够高明,变奏手段也丰富,旋律动听,主题是d小调一段舒缓忧伤的旋律,但随后的变奏在各声部以令人印像深刻的方法展开,他的弱点在于结构略显得松散,不够紧凑,变奏曲和赋格一样很考验作曲家才华,但萨列里的26段变奏倾其所能,听来足令人愉悦。

https://pan.baidu.com/s/1LEiGsdcVF2yXczubNUksug?pwd=6v5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发表于 2024-4-20 2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电影莫扎特中一直嫉恨莫扎特暗中作梗的那人是不是就是萨列里?影片结尾前在莫扎特病榻前记录安魂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发表于 2024-4-21 16: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发表于 2024-4-22 15: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gdyy223 发表于 2024-3-21 16:40
雅沙·霍伦斯坦(1898-1973)的马勒秉承与库贝利克等老一代大致相同的演绎准则——有节制而不过度浪漫 ...

楼主,你这版附的文件是 APE格式,相对来说不如 WAV 或其他格式,

这版 建议去听听 SACD ISO的文件,估计高格式给你的体验,可能又更多,更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发表于 2024-4-22 15: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4-4-22 20:47 编辑

马勒3 ,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开始 听不太进去,后来看阿巴多的琉森那套视频的3,就非常的喜欢了。把能找到的各个版本都找来听。
我自己的体验,我不懂乐理,不会乐器,对于 马勒,布鲁克纳,老肖这些结构复杂,编制宏大的交响曲,想听入门,真正喜欢的话。最佳途径是 找高清晰高格式音频的视频来看,听。这样,容易找到感觉和喜欢之处。这些 DVD,BD的古典音乐会,芭蕾,歌剧的视频,其录音师,制作人是非常专业的,他们都是看着总谱来做镜头的切换,不同乐器的突出时,镜头拉近,如低音大鼓,一提,小号首席,圆号首席等。通过镜头,也能更好地理解录音师的编辑, 因此,是很好的带入门的途径。

以上述马勒3的 阿巴多版琉森BD 为例,第一乐章的 低音大鼓轻敲,阿巴多采用了2种敲打大概方式,1)鼓面加毛毡,鼓槌击打在毛毡上,2)掀开毛毡,鼓槌击打在鼓面。两张方式所带来的音乐感受是不同的,通过视频就很容易理解了。大鼓重敲当然掀起毛毡的。


同样的第一乐章,再看 夏依,杨松斯,等其他指挥的视频,则没有加毛毡的打击安排。多版本的视频对比,就容易理解和喜欢上了。

马勒2,我是更早看 布列兹的DVD视频了,看着听着就自然投入了,到最后第四、五乐章的圣咏,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的经验,这种相对艰深的交响曲 或歌剧,一开始,如果只是听CD 或 文件,则不太容易听进去的。看高格式视频如BD,不失为一个捷径。



我喜欢马勒的排序,2,3,5,4,1,6,9,8,7,大地之歌,10(柔板)很少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蒂尔森·托马斯&旧金山交响乐团录制的《马交全集》与2001年出版,这张马六即出于此,蒂尔森·托马斯是我喜欢的类型,他在准确、平衡和音乐智性形成自己的指挥风格,这样的风格能力“搬弄”起马勒来得心应手,特别有手法处理好隐藏在马勒内里的种种情感和文史倾向背后的神经质。

第一乐章是清晰的线性、恰当的力度、条理有序的节奏与纵向和声之间完美结合的典范,演奏通篇渗透着儒雅气息,在一派大轰大鸣的马六成为风气之时,蒂尔森·托马斯接近古典风格的演绎就显的眼光独具、风格独到,不管人们对这样的马六认知如何,这种艺术上逆向思维的胆识让我佩服,演奏看似清癯,实则该有的都有,绝不缺乏解释力,第一乐章一丝不足在于展开部开端节奏有一小段并不紧凑,尽管你别指望它能给你带来多么巨大的震撼力,但它清透的和声处理与准确无误的节奏始终让听者心悦神舒。

当你随第一乐章的进程接受了这种“瘦金体”式的演奏,第二乐章瞬间就可爱起来,开声打击乐清癯而透澈的音响一目了然,演奏始终清醒而毫无类似酒神迪奥尼索斯特征,我甚至以为它太清醒、太有条不紊了,少了些迷乱与作品自身的古怪狡诘气息,尽管它并不失味,也不缺乏韵致。

托马斯的慢乐章是我个人喜爱的慢版乐章之一,此类演奏模式一个特征就是重视“线性”,当把演奏视线由和声转移到分句衔接与线条推演上来时,马勒慢乐章特有的长线条、抑扬顿挫与空旷凄然兼有的魅力立刻就凸显出来,它当然是有节制的、古典风格的,包括地动山摇的最后乐章,这个不消说——蒂尔森·托马斯早就设定好了。

蒂尔森·托马斯把末乐章序奏的三个动机性主题和主部主题处理的异常沉稳而又耐人寻味,充满世道轮回的回味,每个声部仿佛都在“写作”着自身,简约的织体、有限的和声、干净明了的节奏,充沛的弹性,也都让演奏极富听感,主部主题的节奏与推进不温不燥,准确精当,音乐的“啃节“转换处理的极大气自如,你感觉不出那种刻意猛然的转弯,三十多分钟的演奏一气呵成、没有一处“断”,整体感觉甚佳。

https://pan.baidu.com/s/1fDEfXyIPMETV1zflWkgjqQ?pwd=hhe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bomberb2 发表于 2024-4-22 15:43
马勒3 ,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开始 听不太进去,后来看阿巴多的琉森那套视频的3,就非常的喜欢了。把能找到 ...

对古典的切入点不一,马交同样,但能入门进去,且能逐步深入就好,古典这东西,专一而遍及大千,随着深入,需要触及的旁类科目很多,也没啥捷径,很难,当然,泛泛的听,则无所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发表于 2024-4-23 12: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07: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阿巴多与柏林爱乐团2004现场音乐会录音广受好评,但人们对它的溢美多少与他2000年大病初愈后的晚年情结相关,当我们把目光仅聚焦于演奏自身时,此版略软的节奏与其空旷凄疏之情绪一样引起我的关注。
第一乐章呈示部偏软,一方面是清澈澄明,一方面缺乏作品固有的钢铁气息与悲壮的时代纠结,这样乏力且略显形软的感觉,用晚年情结来评价似难以自圆其说,晚年情节与大限将至的情怀似乎都不是用乏力来表现,远的不说,滕斯泰特、伯恩斯坦晚年的马六都以更富于博发的精神、甚至是“豁出去”的义无反顾来表现,当然还有另一条演绎模式——即淡泊恬静与云淡风轻,但那也是绚烂之极的归于平淡,而非“乏力”,这个无须争辩,有录音在,无论是呈示部还是展开部,一听可知。

当人们以更宽容的视野看待马六时,柔板在前也就更易接受,调性的不适感也仅存于瞬间,但阿巴多“散文”式的演绎在前半部分有些散,你不能说漫无边界,但缺乏明晰的情感聚焦,也就相应少了些情感的感染力,尽管我陶醉于它淡泊悠远的田园情怀,但我同样希望演奏的情感与色彩更为鲜明。

但大家毕竟是大家,第三乐章阿巴多扼准了马六的交响脉搏,既不失于活跃的律动与生机,又避免了过于锋利嚣张,在我听来几处有难度的节奏转换并不显得生硬,至此,演奏渐入佳境。

第四乐章的风格是阿巴多式的——宽阔宏大且富于韵律感,他并没有过度追求动态和弦的震击效应与打击乐器的音场效果,而致力于马勒交响作品宽阔的交响视野与缤纷多姿的交响色彩,尽管节奏与和弦并不紧凑,音符与音符、小节与小节之间处理总得看松弛且宽余,但演绎对作品的解释力令我信服,几个关键的节点——包括对展开部起伏有致的处理与两次大榔棰前后的锤击段落都颇为惊心动魄,此版因这个顺畅如大江之流且具震撼力的第四乐章而未陷入平庸。

https://pan.baidu.com/s/1hmMDoS92jtP8ZpooNMILFw?pwd=d4b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08: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相比较阿巴多2006年率卢塞恩节日管弦乐团同样是现场版的马六更令我满意,它首先强调了节奏和力度,因而第一乐章演奏相对有了棱角与方正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软散,阿巴多对节奏力度的调整改变了2004版结构略微有点孱弱的不足,尽管亦步亦趋,但四梁八柱强大的“支撑力”使演奏更为稳重且有不凡气度,音乐色彩丰腴而凝重、交响空间庞大而有序,马勒的气味出来了。

你再听听第二乐章柔板,织体的线条感比2004版前半部分要强些,下笔干净、味道隽永、背景一尘不染,颇具大家气色,演奏家们对音乐杰出的悟性与灵感被阿巴多徐疾有度的激发出来,可谓美仑美奂。

控制与放达皆优的谐谑曲与重叠绵密的第四乐章无须多言,这些世界级的演奏好手们尤其在第三谐谑曲中大放光彩,而末乐章从开端的三个动机主题到主部主题的过渡中我们可以看到阿巴多对音乐有条不紊的调动,阿巴多特别擅长对宏篇巨制作品予以稳健而条理的理缕,庞杂的展开部演奏棒极了!这才是那个胸有成竹而又临阵不乱、越是“千军万马”的大场面越仪态万方的阿巴多,我相信,再过多少年,阿巴多这版以耗尽生命之力与命运和死亡抗争的伟大演奏会被人们长久铭记。

链接提供两个,一个是MKV实况录像,一个从MKV中抓取的音频,仅供试听,我不知这场演出是否有CD发行,权宜之策耳。

MKV视频:https://pan.baidu.com/s/1jVF2cthLvYSJgrBO8ddDwg?pwd=zf2a

音频:https://pan.baidu.com/s/1j4b6m1DGNvzVgVk6YO_tRg?pwd=q3k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发表于 2024-4-25 08: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发表于 2024-4-25 2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阿巴多的马勒版本也很多,早期下载他的马勒总是理不出个头绪来,有现场视频、也有与LFO的。直到去年DG正式发布他的全集:与柏林爱乐的马勒少了一首(好像是复活),DG在全套中用指挥LFO的录音凑齐的。此外把与VPO+CSO录音合起来也差点全(少一部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12: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扬松斯的马勒与佩拉希亚的巴赫类似,都是临近演绎生涯中晚期才去碰,而一碰就不俗,他分别与伦敦交响乐团与皇家音乐会堂乐团录有两版马六,两版都可名列一流。

与皇家音乐会堂的现场版录于2006年7月,严谨的艺术态度和简约的音乐风格大为清澈了马六,第一乐章有些四平八稳,一向有激情的扬松斯并没有给予这个乐章以应有的激情,但他的节奏感准确恰当,音符间与起落音又干净利落,因而并不乏味,如果苛求,你也可以说多少有些循规蹈矩,他显然还缺乏大师级马勒专家们举手投足间给予作品丰富性与想像力,但乐队高超的合奏技术足以增分,也能使听者有足够咀嚼,柔板乐章出色表演出扬松斯擅长抒情的特长,几个声部对尺度的把握精准无误,特别是第1.59分英国管介入后,音乐柔媚的几乎浸出水来,音准与乐感很棒,精准的谐谑曲同样属范本式演奏,扬松斯对音乐“精兵简政”的处理使合奏空间清洁而弹性充沛,听听精准恰当的打击乐(包括开声的定音鼓),再听听它的低音声部,无一丝浑浊。

整体看,这是一版客观的以技术见长而个性风格并不鲜明的版本,演奏缺少一些情感上的引导,但精湛的合奏技术随处可见,特别在节奏的精准与和声之精确上出类拔萃。

我以为对马交演绎,过于缺乏情感会给人“清汤寡水”印象,因为马交作品本身就提供出无限暇想与丰富想像空间,但任由情感泛滥从来都是大忌,演奏中的情感因素必须合乎作品界定才恰当,这就像大眼睛双眼皮也得分长在啥样脸型上,从“恰当”这个角度看,对扬松斯此版的轻视明显缺乏依据,此版的不足仅在第一乐章呈示部对主题略显不痛不痒的处理,扬松斯开声时显然优先考虑的是确定整个演奏的节律标准,而多少忽略了激情与力度,但也正是这样准确的节奏感觉,一下子就确立了整部作品的演奏速率,我之所以说它“精湛”,首先是节奏、包括速率与对力度掌控的精湛,至少演奏在扬松斯棒下达到了增一分则长、失一分嫌短的艺术效果。

不得不对皇家音乐会堂乐团杰出的合奏赞誉,两位对乐团影响巨大的指挥门盖尔贝格与海丁克都是各自时代演绎马勒的达人,也都是乐团风格的缔造者,扬松斯得益于此,他对演奏马交精确与平衡的掌握,并不比海丁克逊色,在我看来,至少他奉行思路“简约”而不是几十年一直风行的“抻长”模式,就令我大为赞赏,“抻长”不需要多少勇气,但“精兵简政”则需要极大的艺术胆量,正因为此,我才很不理解评论界二流混子们对此版嗤之以鼻的勇气缘自于何。

谁又能忽略扬松斯的第四乐章于林啸风沉中大气磅薄又令人心旌摇曳的精彩演出。

https://pan.baidu.com/s/1WYH0-wUTx4DHWlsvEPw3hw?pwd=v27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30 11: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