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D存档158:近古与文艺复兴音乐之11-帕莱斯特里那《小弥撒&光荣诞生弥撒》塔利斯
唱片:Gimell–8 1008-2
内容:彼得·菲利普指挥塔利斯学者(合唱团)演绎帕莱斯特里那《小弥撒&光荣诞生弥撒》1986版
评介:这又是一张Gimell(唱片公司)的杰作,仍是由斯蒂夫·C·史密斯联手指挥家彼得·菲利普为Gimell出品,录音师仍是杰出的Mr Bear,仍录于我们熟知的牛津大学默顿学院教堂,1986年出版发行,该片收录了两首帕莱斯特里那(1525-1594)弥撒,分别出版于1570《小弥撒》和1590年《光容诞生弥撒》,担纲演唱的自然还是塔利斯学者(合唱团)。
文艺复兴时期一般指1400-1600这200年间,这个时期的艺术开始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也逐渐分离而开始独立发展,而这一时期的弥撒曲还未向音乐会性质过度,它的作用仍属立足于教堂教会的葬礼、婚礼、就职、登基等等不同仪式,因而,这时期的宗教音乐包括弥撒仍然是纯人声的,尚未有器乐或乐队为之伴唱(这时期还未出现明确的管弦乐器伴唱概念),它打动人心的首先是宗教的虔诚与清纯。
《小弥撒》的四声部为: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和男低音,其中的变化是:第四乐章其中的降福经是三声部(第4音轨 II),而第五乐章的羔羊经II是五声部,作品具有帕莱斯特里纳式频繁的节奏变化,完全受所唱文本的变化意义和重要性的支配,
《光荣诞生弥撒》改编自莱昂纳德·普利瓦维拉(1540-1585 意大利)一首同名牧歌,六声部,它世俗性的亮丽风格和高声大嗓的演唱风度给我印像,特别是两个男高音与女高音声部,似乎是冲出教堂而沐浴阳光。
塔利斯学者合唱团由彼得·菲利普组建于1973年,核心成员10人,5男5女,演唱规模随作品不同略有增减,尤其擅长无伴奏的近古与文艺复兴时期宗教作品,他们的吐字发音更接近于日常语言状态,不盲目追求夸张的声效,各个声部优雅地互相追逐,用自然的嗓音交织出早期合唱作品的清新画卷,也守住了本真演绎的道路,如果说在诠释巴洛克宗教作品上,他们的面前尚有诸如英国16人团、牛津基督大教堂唱诗班、威斯敏斯特合唱团等优秀合唱团体的竞争,诠释文艺复兴时期无伴奏合唱,他们更纯正的权威地位难以超越。
https://pan.baidu.com/s/1_fUb3BbCo2rz9suUjouhig?pwd=kpcg |
|